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配套训练含答案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合格·过关练]
美国科学家在新泽西州的一家农场里,利用二氧化碳对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他们发现二氧化碳在农作物的生长旺盛期和成熟期作用最显著。在这两个时期,如果每周喷射两次二氧化碳气体,喷上4~5次后,蔬菜可增产90%,水稻增产70%,大豆增产60%,高粱甚至可以增产200%。据此完成1~2题。
1.干洁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特征是(  )
A.约占大气总重量的0.038%
B.25 km以上的高空大气中含量更高
C.在地球不同地区分布不均匀
D.是地球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元素
2.施用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农作物增产,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  )
A.是绿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B.能吸收紫外线使植物不受到伤害
C.能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温度升高
D.直接影响地面温度,增加降水量
解析:1.C 2.A 第1题,二氧化碳约占大气总体积的0.038%,A错误;25 km以上的高空大气中含量较多的是臭氧,B错误;由于经济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燃烧大量的矿物燃料的地区及毁林严重的地区,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反之,二氧化碳含量较少,所以二氧化碳在地球不同地区分布不均匀,C正确;氮是地球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元素,D错误。故选C。第2题,二氧化碳是绿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可以使农作物增产,A正确;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使植物不受到伤害,B错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但不会使农作物增产,C错误;二氧化碳含量会影响地面温度,但降水不一定增加,D错误。故选A。
如果对流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即随高度上升,气温也上升)”现象时,空气对流运动减弱,
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这种现象称为逆温。有人说,逆温是雾霾的帮凶。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符合题中所示现象的大气层是(  )
A.①+②          B.②
C.②+③    D.③
4.逆温层成为雾霾帮凶的原因是(  )
A.逆温使得工业污染排放量增多
B.逆温层的存在不利于空气的水平运动
C.逆温层的存在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
D.逆温层的存在使大气运动为下沉运动
解析:3.B 4.C 第3题,题中所示现象为“上热下冷”,说明出现了逆温现象,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据图可知,②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故符合题中所示现象的大气层是②。故选B。第4题,逆温层成为雾霾帮凶的原因是逆温层存在,空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空气对流运动弱,污染气体不易扩散,C对。逆温与工业污染排放量无关,A错。逆温层的存在不利于空气的垂直运动,B错。逆温层的存在使得大气运动微弱,D错。故选C。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正式拉开了行星探测的序幕。下图示意大气层垂直分层。据此完成5~6题。
5.“天问一号”探测器上升过程中,途经大气层的温度变化为(  )
A.递减→递增→递减
B.递增→递减→不变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6.图示①层大气(  )
A.其厚度两极地区比赤道地区大
B.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C.易发生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D.其厚度夏季午夜最大
解析:5.D 6.C 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①为对流层,②为平流层,③为高层大气,据图可知,在对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在平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高;在高层大气,随着海拔升高,气温先递减后递增。所以“天问一号”探测器上升过程中,途经大气层的温度变化为递减→递增→递减→递增。故选D。第6题,①层为对流层,对流层的厚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越高,对流运动越旺盛,厚度越大,所以其厚度两极地区比赤道地区小,A错误;电离层不在对流层中,B错误;对流层对流运动旺盛,易发生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C正确;对流层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其厚度夏季正午最大,D错误。故选C。
探空气球是充入氨气等密度较小气体的特制气球,可以把无线电探空仪携带到30~40千米的高空,探测温度、压力等气象要素。2020年1月某日,北京天气晴朗,气象员小明释放了探空气球(图1),并绘制了四条气温垂直变化曲线(图2)。据此完成7~8题。
7.图2中,能正确反映当日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气球在上升过程中(  )
A.体积不断缩小
B.体积不断膨胀
C.测定的紫外线强度减小
D.测定的水汽含量增多
探空气球
解析:7.B 8.B 第7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0~40千米的高度已经超过了对流层的高度,且已经进入了平流层,对流层的气温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平流层中气温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高的,因此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先递减后
递增,据此判断①②③④四条气温曲线中,②符合题意。第8题,气球在上升过程中,气压减小,分子间隔变大,则气球的体积不断膨胀,B正确,A错误;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测定的紫外线强度增加,C错误;随着海拔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空气中的水汽减少,测定的水汽含量减少,D错误。
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说明理由。
(2)A层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什么?
(3)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在22~27 km范围内,________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________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4)A、B、C大气密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据图中对流层的高度为12 km可判断,该图反映的是中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第(2)题,对流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且空气对流运动显著,水汽易成云致雨,因此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第(3)题,据图可知,B层为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该层在22~27 km范围内,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第(4)题,据图可知,A、B、C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大气的密度越往上越小,空气越来越稀薄。
答案:(1)中 对流层厚度为12 km。
(2)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20: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522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大气   气温   空气   运动   对流层   垂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