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视觉实验

第五章 视觉实验
第一节 视觉的物理刺激
一、可见光谱
引起人类视觉的电磁波称为可见光谱。
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约380毫微米到780毫微米之间。
波长在其范围之外的是不可见光谱,如红外线、紫外线。
光具有三维特征:波长、纯度和振幅。
波长——
纯度(波的混合度)——饱和度
振幅——明度
二、光刺激的物理测量
单光和多光
若投射到我们眼中的光是由单一波长的光组成,那么,这种光称为单光。
由两种以上波长组成的复合光波,称为多光。
光的单位
光通量:是由光源向各个方向射出的光功率,也即每一单位时间射出的光能量,以φ表示,单位为流明(lumen,简称lm)。
光强度:是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辐射的光通量,以I表示,单位为坎德拉(candela,简称cd)。
光照度:是从光源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以E表示,照度的单位为勒克斯(Lux,简称lx)。
光亮度:是指一个表面的明亮程度,以L表示,即从一个表面反射出来的光通量。
第二节 视觉研究中的基本实验
(一)暗适应
含义
这种从亮处到暗处视网膜的敏感度逐渐增高的适应过程,就是暗适应。(在低亮度环境下感受性缓慢提高的过程。)
暗适应的机制——化合反应说
克劳福德表述视紫红质的化合过程是:

暗适应曲线
如果用白光测定,会发现暗适应曲线由两部分组成,表示人眼有两套适应机制。
图中上部的均匀曲线,这是视锥细胞的暗适应,这个过程约五分钟就基本完成。
人眼对白光经过七分钟的适应以后,出现进一步的感光阈的减低,得到下部的曲线,这是视杆细胞的暗适应,约20分钟基本完成。
外界条件对暗适应过程的影响
布兰查德(Blanchard1966)研究了适应前的照明作用,下图是他所得的结果。
(二)明适应
这种从暗处到亮处视网膜的敏感度逐渐降低的适应过程,就是明适应。(在高亮度环境下感受性缓慢降低的过程。)
二、视敏度
视敏度(visual acuity)是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是人眼正确分辨物体的最小维度。
(一)视角
对象与眼睛所成的张角,叫做视角。
视角的大小决定映象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大小。
可以把物体大小A近似作为圆周的弧,把从节点至物体的距离D作为圆周的半径:
(二)视敏度测定及其特征
视敏度是以视角的倒数来表达的
视敏度测量主要检查受测者对物象的觉察、再认、解象和定位能力。
影响视敏度的因素
1)亮度
2)物体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度
3)视网膜不同部位
4)视觉的适应
5)闪光盲会降低视敏度
6) 练习可提高对目标物的视敏度
三、闪光临界融合频率
(一)闪光临界融合频率含义
一个间歇频率较低的光刺激作用于我们眼睛时,就会产生一种一亮一暗的闪烁感觉,随着光的刺激的间歇频率逐渐增大,闪烁现象就会消失。由粗闪变成细闪,当每分钟闪光的次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人眼就不再感到是闪光而感到是一个完全稳定的或连续的光。这一现象称闪光的融合(flicker fusion)。
闪烁刚刚达到融合时的光刺激间歇的频率称为闪光临界融台频率(critical flicker frequency,简称CFF)。
第三节 颜视觉
二、颜的知觉现象
(一)颜的混合
相加混(光的混合)
当两种互补的光投射到一个屏幕上,然后反射到眼睛上,混合光呈白。
红、绿、蓝称为基,而青、紫、黄分别称为它们的相应的补。
光谱中的光混合——加法
+绿=    +=    +绿=  ++绿=  +绿=    +=  +绿=  ++绿=
相减混 (颜料的混)
三原是黄、青、紫,它们是加法三原的补。 
=-绿                    =-
+=--=绿      +=声音定位-绿-=
(四)颜恒常性
颜常性的测量:
布伦斯维克比率
K=R-S/A-S
K:布伦斯维克比率(以百分数表示);A:标准制刺激的反射率;S:按标准刺激计算的配对反射率;R:实验匹配的反射率
A=40
S=8
R=24
K=24-8/40-8=50
第六章听觉实验
第一节 听觉刺激
一、听觉(audition)的定义:
听觉是由于物体的振动所产生的声波,作用于人(或动物)的听觉器官后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
二、听觉的物理刺激
(一)声波及其特性
声波: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波
弹性媒质中物体振动所激起的纵波
20赫兹20000赫兹的机械波为声波可听频率范围
声波的三个主要特征:
频率  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为赫兹(Hz)
振幅  纯音正弦曲线的最大高度
常用单位为分贝(dB)
波形
(二)声音的分类
纯音    波形为正弦曲线的声音叫纯音
复合音  多个不同频率的纯音相混合而成的音
按组成它的各纯音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乐音、噪音和语音
乐音    组成复合音的各纯音的频率之间的关系是简单的倍数关系,波形呈周期性变化。
噪音    组成它的各纯音频率之间不是整数倍的关系,具有非周期性的特征。
白噪音
语音    一种特殊的复合音,由元音和辅音组成。
第二节 听觉现象的测定
一、声音的心理特性
(一)音高
1、音高与频率的关系
音高(pitch):或称音调,是人对声波频率的主观感受
音高的单位为美(mel),确定1000美的音高为1000赫兹(响度级40方)的声音刺激的主观感觉。
音高量表:
以频率为横坐标,以相应的音高为纵坐标,就可以制作出音高量表
2、音高和强度的关系
等高线:选取150-12000Hz之间的11个频率声音,两两交替呈现,让被试调整其中一个声音的强度与另一个声音的音高感觉相等。
等高线表示音高、频率和强度之间的关系。
等高线
在低频,随音强的增加,音高感觉越来越低,这时要保持原来的音高,就必须增加频率;
在高频,增加强度后音高随之升高,要保持原音高不变,就要减小频率;
中频音较少受强度影响。
(二)响度
1、响度和声强的关系
响度:是对声波振幅(声强)的一种主观 感觉
单位是宋,一宋是40分贝1000赫兹纯音的响度。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5:31: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507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频率   音高   过程   物体   声音   称为   单位   刺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