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诊疗方案

1
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2
一、诊断
3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教材《针4
5
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6
(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7
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8
(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9
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10
11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12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杜,2004年)。
13
14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15
(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16
能闭合,鼻唇沟变
17
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18
可伴病侧舌前2/3
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19
20
脑CT、MRI检查正常。
21
(二)疾病分期
1. 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2
23
2. 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
24
3.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25
(三)证候诊断
26
1. 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27
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8
2. 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29
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30
3. 风痰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31
颜面麻木作胀,作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32
33
4. 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34
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35
二、方案
36
(一)针灸: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取穴。
37
1.体针
(1)急性期
38
39
治法:驱风祛邪,通经活络。
40
主穴:攒竹四白阳白太阳颊车承浆地仓翳风合谷
41
42
( 面部穴位取患侧,循经取穴取双侧)
43
配穴:风寒证者,配风池;风热证者,配曲池;风痰证者,配丰隆。
44
45
操作: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针刺不宜过深,取穴
46
不宜过多。面瘫早期以浅刺轻刺为主,不宜使用电针,针刺量不
47
宜过强。肢体远端的穴位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发病当日即可采用针灸
48
,可控制病情发展,缩短病程,使病情早日恢复。针刺每15分
49
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连续5次休息2日,10
50
次一疗程。
51
(2)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52
治法:活血化瘀,培补脾肾、舒筋养肌、息风止痉
53
主穴:(1)阳白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太阳牵正合
54
55
(2)攒竹瞳子髎睛明颧髎迎香禾髎水沟承浆
56
合谷
57
( 面部穴位取患侧,循经取穴取双侧)
58
配穴:依据气虚、血瘀、痰瘀情况酌加足三里、三阴交、血海、
59
丰隆,以及灸百会、气海、关元。
操作:交替使用两组穴位,面部穴位采用平刺或斜刺0.5-1.0
60
61
寸,采用中等或较强的刺激量,可配合电针。可于地仓、颊车、
62
阳白、攒竹处加电针,选用疏密波或断续波,中等强度刺激,通电
15分钟左右;足三里、三阴交穴采用补法,余穴均采用泻法,15分63
面瘫的中药64
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连续5次休息2日,10
65
次一疗程。患病3个月以后,面部穴位刺激量宜轻,以防倒错和面肌
痉挛,并可于下关、颧髎等穴施以温针灸。
66
67
2.电针
68
一般选取阳白一太阳、下关一巨髎、颊车一地仓三对穴位。阴极69
在外周,阳极在中心部。波形为连续波,频率1-2Hz,输出强度以面70
部肌肉轻微收缩为度。电针时间约30分钟。
71
3.灸法
72
适应于风寒袭络证者,选取太阳、下关、翳风、承浆、阳白、鱼73
腰、承泣、四白、
74
地仓、颊车、印堂、巨髎、夹承浆等面部穴位,采用温和灸、回75
旋灸、雀啄灸、温针灸或者热敏灸等方法。每次施灸约20分钟。
4.拔罐
76
77
适应于风寒袭络证各期患者。选取患侧的阳白、下关、巨髎、地78
仓、颊车等穴位。采用闪火法,于每穴位区域将火罐交替吸附及拨下79
约1秒钟,不断反复,持续5分钟左右,以患侧面部穴位处皮肤潮红80
为度。每日闪罐1次,每周3--5次,疗程以病情而定。
81
根据病情,亦可辨证选取面部以外的穴位,配合刺络拔罐。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82
83
1.风寒袭络证
84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推荐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炙麻黄、熟附子、细辛、荆芥、
85
86
防风、白芷、藁本、桂枝、甘草等。
87
2.风热袭络证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络。
88
89
推荐方药:大秦艽汤加减。秦艽、当归、蝉蜕、赤白芍、金银
90
花、连翘、板蓝根、地龙、生地、石膏等。
91
3.风痰阻络证
92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93
推荐方药:牵正散加减。白附子、白芥子、僵蚕、全蝎、防风、94
白芷、天麻、胆南星、陈皮等。
95
4.气虚血瘀证
96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止痉。
97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党参、鸡血藤、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全蝎、僵蚕。
98
99
(三)其他疗法
100
根据病情和临床实际,亦可采用红外线照射等疗法。
101
三、疗效评价
102
(一)评价标准
103
1.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House-Brakmann面神经功能分104
级标准(H-B~分级)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定。
105
2.中医症状疗效标准:采用面瘫自身健侧对照评分法。
106
3.面部残障(FDI)评分法。
107
(二)评价方法
108
患者进入路径第1天、30天、60天分别评定House-Brakmann 面神经功能、中医症状评分。
109
110
患者进入路径第30天、60天分别评定面部残障(FDI)评分。111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51: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503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穴位   采用   治疗   病情   治法   颊车   下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