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调节功能的药物洗脱球囊导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球囊导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可调节功能的药物洗脱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2.球囊导管是一种介入型医疗器械,是一次性使用的,它的作用就好比下水道堵住了或者变窄,导致水流(血液)流动不通畅的时候,将工具送到堵住/狭窄的位置去疏通,是单纯的扩张堵塞部位的血管,使其变小的内径恢复到正常血管内径或者比正常的小一点。
3.现有的堵塞血管的内部的宽窄情况大多不一,导管时进行均匀的扩张,所以在一切区域表面的药物仍然无法与血管内壁贴合,导致效果不够理想;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可调节功能的药物洗脱球囊导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调节功能的药物洗脱球囊导管,内撑压膜片与药物附着膜片之间设置有独立的气腔结构,该气腔与分接导管之间通过膜片气口连接,当扩张气囊膨胀展开后,流经引丝导管的气体就会分流到分接导管中,此时气体囊腔的气压会对内撑压膜片形成挤压,所以充入到内撑压膜片与药物附着膜片之间气体只会将药物附着膜片向外进行扩张,这样可以帮助药物附着膜片更好的与血管内壁贴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可调节功能的药物洗脱球囊导管,包括扩张气囊、分接导管和引丝导管,所述扩张气囊设置在引丝导管的外侧,且引丝导管与扩张气囊组合连接,所述分接导管设置在扩张气囊与引丝导管之间,且分接导管与引丝导管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扩张气囊的两端均设置有缓冲套环,所述引丝导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扩张循环气口,且扩张循环气口延伸至引丝导管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扩张气囊的内部设置有气体囊腔,且扩张循环气口设置在气体囊腔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扩张气囊包括内撑压膜片和药物附着膜片,且内撑压膜片与药物附着膜片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8.优选的,所述分接导管的一端设置有膜片气口,且分接导管通过膜片气口与扩张气囊连接,所述膜片气口延伸至内撑压膜片与药物附着膜片之间。
9.优选的,所述分接导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导管分流岔口,且分接导管通过导管分流岔口与引丝导管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整个球囊导管是由括扩张气囊、分接导管和引丝导管三部分组合而成,其中引丝导管表面设置有两组扩张循环气口,扩张气囊则安装固定在扩张循环气口所处区域的外侧,使用时通过引丝导管将扩张气囊拉伸移动到血管的堵塞区域,随后通过
充气设备对引丝导管进行打气,进入到引丝导管内部的气体会通过扩张循环气口进入到气体囊腔,中,从而使气体囊腔膨胀展开,此时扩张气囊表面的药物就会与堵塞血管贴合,血管对药物的吸收;
12.2、本实用新型,扩张气囊分为内外两组膜片结构,外部的为药物附着膜片,内侧的则为内撑压膜片,内撑压膜片与药物附着膜片之间设置有独立的气腔结构,该气腔与分接导管之间通过膜片气口连接,当扩张气囊膨胀展开后,流经引丝导管的气体就会分流到分接导管中,此时气体囊腔的气压会对内撑压膜片形成挤压,所以充入到内撑压膜片与药物附着膜片之间气体只会将药物附着膜片向外进行扩张,这样可以帮助药物附着膜片更好的与血管内壁贴合,避免出现死角区域。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引丝导管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图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扩张气囊;2、分接导管;3、引丝导管;101、缓冲套环;102、气体囊腔;103、内撑压膜片;104、药物附着膜片;201、导管分流岔口;202、膜片气口;301、扩张循环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具有可调节功能的药物洗脱球囊导管,包括扩张气囊1、分接导管2和引丝导管3,扩张气囊1设置在引丝导管3的外侧,且引丝导管3与扩张气囊1组合连接,分接导管2设置在扩张气囊1与引丝导管3之间,且分接导管2与引丝导管3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扩张气囊1的两端均设置有缓冲套环101,引丝导管3的外表面设置有扩张循环气口301,且扩张循环气口301延伸至引丝导管3的内部;
19.整个球囊导管是由括扩张气囊1、分接导管2和引丝导管3三部分组合而成,其中引丝导管3表面设置有两组扩张循环气口301,扩张气囊1则安装固定在扩张循环气口301所处区域的外侧,使用时通过引丝导管3将扩张气囊1拉伸移动到血管的堵塞区域,随后通过充气设备对引丝导管3进行打气,进入到引丝导管3内部的气体会通过扩张循环气口301进入到气体囊腔102,中,从而使气体囊腔102膨胀展开,此时扩张气囊1表面的药物就会与堵塞血管贴合,血管对药物的吸收。
20.请参阅图3,扩张气囊1的内部设置有气体囊腔102,且扩张循环气口301设置在气体囊腔102的内部,扩张气囊1包括内撑压膜片103和药物附着膜片104,且内撑压膜片103与药物附着膜片104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分接导管2的一端设置有膜片气口202,且分接导管2通过膜片气口202与扩张气囊1连接,膜片气口202延伸至内撑压膜片103与药物附着膜片104之间,分接导管2的另一端设置有导管分流岔口201,且分接导管2通过导管分流岔口201与引丝导管3连接;
21.扩张气囊1分为内外两组膜片结构,外部的为药物附着膜片104,内侧的则为内撑压膜片103,内撑压膜片103与药物附着膜片104之间设置有独立的气腔结构,该气腔与分接导管2之间通过膜片气口202连接,当扩张气囊1膨胀展开后,流经引丝导管3的气体就会分流到分接导管2中,此时气体囊腔102的气压会对内撑压膜片103形成挤压,所以充入到内撑压膜片103与药物附着膜片104之间气体只会将药物附着膜片104向外进行扩张,这样可以帮助药物附着膜片104更好的与血管内壁贴合,避免出现死角区域。
22.综上,整个球囊导管是由括扩张气囊1、分接导管2和引丝导管3三部分组合而成,其中引丝导管3表面设置有两组扩张循环气口301,扩张气囊1则安装固定在扩张循环气口301所处区域的外侧,使用时通过引丝导管3将扩张气囊1拉伸移动到血管的堵塞区域,随后通过充气设备对引丝导管3进行打气,进入到引丝导管3内部的气体会通过扩张循环气口301进入到气体囊腔102,中,从而使气体囊腔102膨胀展开,此时扩张气囊1表面的药物就会与堵塞血管贴合,血管对药物的吸收,而扩张气囊1分为内外两组膜片结构,外部的为药物附着膜片104,内侧的则为内撑压膜片103,内撑压膜片103与药物附着膜片104之间设置有独立的气腔结构,该气腔与分接导管2之间通过膜片气口202连接,当扩张气囊1膨胀展开后,流经引丝导管3的气体就会分流到分接导管2中,此时气体囊腔102的气压会对内撑压膜片103形成挤压,所以充入到内撑压膜片103与药物附着膜片104之间气体只会将药物附着膜片104向外进行扩张,这样可以帮助药物附着膜片104更好的与血管内壁贴合,避免出现死角区域。
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可调节功能的药物洗脱球囊导管,包括扩张气囊(1)、分接导管(2)和引丝导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气囊(1)设置在引丝导管(3)的外侧,且引丝导管(3)与扩张气囊(1)组合连接,所述分接导管(2)设置在扩张气囊(1)与引丝导管(3)之间,且分接导管(2)与引丝导管(3)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扩张气囊(1)的两端均设置有缓冲套环(101),所述引丝导管(3)的外表面设置有扩张循环气口(301),且扩张循环气口(301)延伸至引丝导管(3)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调节功能的药物洗脱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气囊(1)的内部设置有气体囊腔(102),且扩张循环气口(301)设置在气体囊腔(102)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调节功能的药物洗脱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气囊(1)包括内撑压膜片(103)和药物附着膜片(104),且内撑压膜片(103)与药物附着膜片(104)设置为一体式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调节功能的药物洗脱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接导管(2)的一端设置有膜片气口(202),且分接导管(2)通过膜片气口(202)与扩张气囊(1)连接,所述膜片气口(202)延伸至内撑压膜片(103)与药物附着膜片(104)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调节功能的药物洗脱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接导管(2)的另一端设置有导管分流岔口(201),且分接导管(2)通过导管分流岔口(201)与引丝导管(3)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可调节功能的药物洗脱球囊导管,属于球囊导管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可调节功能的药物洗脱球囊导管,包括扩张气囊、分接导管和引丝导管。为解决现有的堵塞血管的内部的宽窄情况大多不一,导管时进行均匀的扩张,所以在一切区域表面的药物仍然无法与血管内壁贴合,导致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内撑压膜片与药物附着膜片之间设置有独立的气腔结构,当扩张气囊膨胀展开后,流经引丝导管的气体就会分流到分接导管中,此时气体囊腔的气压会对内撑压膜片形成挤压,所以充入到内撑压膜片与药物附着膜片之间气体只会将药物附着膜片向外进行扩张,这样可以帮助药物附着膜片更好的与血管内壁贴合。以帮助药物附着膜片更好的与血管内壁贴合。以帮助药物附着膜片更好的与血管内壁贴合。


技术研发人员:

杜鸿 刘婉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成都懿鸿珩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23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16: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4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导管   膜片   气口   气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