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垂观测公式

驰度观测表说明
1.驰度表说明:本驰度表中所给弧垂均为在对应温度下档距中央的弧垂;让线值(线夹移动量)的“+”和“-”号分别表示为:“+”表示是线向大号侧移动(即线夹向小号侧移动,“-”表示是线向小号侧移动(即线夹向大号侧移动)。
2.驰度观测:
a)等长法:由于驰度表中弧垂是档距中央弧垂,因此在驰度观测时应尽量采用等长法(平行四边形法)进行弧垂观测,即a=b=f(f为档距中央弧垂)。
h—悬点高差,θ—悬挂点高差角;L—档距;
a—目击视线A′B′对悬点A下垂线的垂直距离(m);
b--目击视线A′B′对悬点B下垂线的垂直距离(m);
Δa—温度变化后目击侧悬点A下垂线垂直截距a的微调量(m);
Δa=2×Δf,Δf—为温度变化后档距中央弧垂的变化量。
b)异长法:
此处的各参数含义同上,但Δa=2×Δf
c)角度法:
1)档端角度法:
=tg-1(a-b±h)/L=
注:档端经纬仪视线对架空线的切点范围:a/f=0.408~1.853
f-档距中央的弧垂,L-观测档档距
α-仪器横轴至悬挂点的距离(如图示)
θ-弧垂观测角
β-仪器横轴和观测档另一端悬挂点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h=L×tgβ-a,观测档两端的悬点高差,当观测档的另一端悬挂点高于仪器所在塔位的悬挂点时(即悬点A低于悬点B)取“+”,低于仪器所在塔位的悬挂点时(即悬点A高于悬点B)取“-”
2)档内角度法:
注:f-档距中央的弧垂,L-观测档档距,L′-仪器与观测档两塔位中较近一基塔位的距离
α-仪器横轴至悬挂点的距离(如图示)
θ-弧垂观测角
β-仪器横轴和观测档另一端悬挂点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h=(L-L′)×tgβ-a,观测档两端的悬点高差,当观测档的另一端悬挂点高于仪器所在塔位的悬挂点时(即悬点A低于悬点B)取“+”,低于仪器所在塔位的悬挂点时(即悬点A高于悬点B)取“-”
3)档外角度法:
说明: f-档距中央的弧垂
α-仪器横轴至悬挂点的距离(如图示)
θ-弧垂观测角,
β-仪器横轴和观测档另一端悬挂点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h=(L+L′)×tgβ-a,观测档两端的悬点高差,当观测档的另一端悬挂点高于仪器所在塔位的悬挂点时(即悬点A低于悬点B)取“+”,低于仪器所在塔位的悬挂点时(即悬点A高于悬点B)取“-”
3.导、地线悬垂串长度及挂滑车的长度
石墨密封圈火油草
绝缘子串图号
19
20
22
02
03
04、05
07(偏角40°)
08
耐张串
长度
挂滑车长 度
410
410
420
5335
5285
5290
实际
量取
导线弧垂计算公式
4405
实际
量取
安装后长度
上线
233
573
592
4495
4650
5187
实际
量取
3525
3680
高于挂点225合欢椅
下线
4945
5100
5637
实际
量取
3975
4130
低于挂点225
说明:用钢丝绳套悬挂的双滑车长度需要实际量取。
4.各塔型导地线挂点的高度差(单位为:mm)
序号
塔型
地线与边导线挂点距离
导线横担单面长度
中相和边相挂点高度差
备注
1
ZB1V
4m
突起路标11.14m
11.14m
0
2
ZB2
5m
13.5m
13.5m
0
3
ZB3
7m
14m
14m
0
4
ZBJ2
7m
15.6m
16.9m4d座椅
实测量取
15.6m为内角侧,16.9m为外角侧
5
JG1(GHJ)
13.5m
7m
9m
7m
7m为塔中心至导线的中间挂孔,9m为塔中心至跳线架的边缘。
6
JG2
13.5m
7m
9m
7m
7m为塔中心至导线的中间挂孔,9m为塔中心至跳线架的边缘。
7
JG3(DJ)
14m
7.06m(短横担)
9.5m+2m(长横担)
7.5m
7.06m和9.5m为塔中心至导线的中间挂孔,11.5m为塔中心至跳线架的边缘。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4:36: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419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悬挂   悬点   观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