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中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艾叶中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菊科植物艾 (Artemisia Vant.) 以其干燥叶入药, 性味苦、辛、温, 入脾、肝、肾经, 生用、炒炭或掏绒, 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安胎等功效, 又名五月艾、冰台、艾蒿、医草、灸草、黄草、香艾等, 植株香气浓烈, 药用价值高, 在我国分布广泛, 且不同产地的艾, 其作用效果也有差异。艾的应用距今已有2 000多年历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分离技术越来越成熟, 对中药的评价手段也越来越多, 从艾草茎中分离出38种化学成分, 而叶中可分离出43种。不同产地的艾叶所提取出来的化学成分及含量也有所差异。艾叶中含有挥发油、多糖、甾醇等多种化学成分。人医临床上常用于妇科、消化系统、风湿麻痹类等疾病, 在动物养殖上主要用于饲料添加, 具有绿、无公害、提高动物免
疫力的特点。现将艾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1、艾叶中的化学成分


      艾通常以艾叶作为其药用部分, 经提取分离发现艾叶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黄酮、微量化学元素及其它等有机成分。


      1.1、挥发油


丝锥磨床

      挥发油是艾叶当中的主要药效成分, 占全草的0.20%~0.33%。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复杂, 主体化合物为1, 8-桉叶素, 其他挥发油有薄荷醇、斯巴醇、倍半萜类、β-丁香烯、ɑ-侧柏酮、十六酸、龙脑、8-桉叶精、ɑ-水芹烯等。徐新建等通过气质联用仪对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发现艾叶中有38个化学成分。潘炯光等从艾叶中鉴定出60种化学成分成分。姚发业等利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和气-质联仪分离出59个峰和51个化学成分。


      1.2、黄酮类


      艾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柚皮素、5, 7-二羟基-6, 3, 4-三甲氧基黄酮、槲皮素等, 其具有抗炎、镇痛、免疫调节、抗衰老等作用。唐生安等从艾叶中萃取分离出了5, 3-二羟基-3, 6, 7, 4-四甲氧基黄酮醇、5, 7, 3-三羟基-3, 6, 4-三甲氧基磺酮醇、5, 7-二羟基-6, 3, 4-三甲氧基黄酮、5, 7, 4-三羟基-6, 3-二甲氧基黄酮4种黄酮类化合物。



      1.3、微量元素牌位架


      通过原子吸收光谱进行测定分析, 艾叶其中含有钴、锰、锌、铜、钾、钠、汞、镁、钙等微量元素, 还发现不同产地的艾叶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不显着, 且其中的重金属含量都符合安全范围。


      1.4、其它


      艾叶中还含有油酸乙酯、豆甾醇、亚油酸乙酯等。唐生安等利用乙酸乙酯对艾叶进行萃取得到东莨菪内酯和对羟基苯甲醛。



      2、艾叶的药理作用


      2.1、抗菌、抗病毒作用


      艾叶提取物对球菌和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用艾叶熏烟对细菌和真菌亦有明显抗菌作用, 该方法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可使菌落减少95%~99.8%。赵宁等发现皮肤病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能够被艾叶提取物明显抑制。


      2.2、抗炎、抗过敏和镇痛作用



      艾叶的挥发油具有抗炎、抗过敏和镇痛的作用。蒋涵等应用二甲苯对小鼠进行耳廓炎症造模, 发现蕲艾挥发油可以抑制炎症并延长其热板反应潜伏期, 小鼠扭体次数减少, 降低大鼠甩尾痛程度, 另外, 也可抑制2, 4-二硝基氯苯诱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艾叶挥发油中的2-萜品烯醇、葛缕醇可以抑制5-羟胺造成的皮肤血管渗透性增强和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还可以抑制SRS-A和SRS-A引起的豚鼠回肠收缩。


      2.3、平喘、镇咳和祛痰作用


      艾叶挥发油对化学物质引起的咳嗽、哮喘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另外, 艾叶口服和注射还可以起到祛痰作用。其镇咳机理是抑制延髓镇咳中枢, 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 还能对抗由组织胺等引起的支气管收缩。


导电泡棉的作用

      2.4、止血与抗凝血作用


      艾叶具有止血和抗凝血作用, 原因主要是溶解抗纤维蛋白和毛细管通透性的降低。张学兰等研究发现不同的炮制方法对艾叶主要有效成分及止血作用影响显着, 加热后挥发性成分含量很容易降低, 但炭炒后却止血作用明显。


      2.5、抗肝纤维化作用


      熊振芳等通过大鼠试验, 发现蕲艾的提取液可以有效地防止肝纤维化, 其主要机制与血清TGF-β1水平、肝脏组织中的TGF-β1核糖核酸和蛋白水平有关。



      2.6、抗疲劳作用


      艾叶的挥发油具有抗疲劳的作用, 研究表明在小鼠负重游泳试验中给其灌胃艾叶挥发油30 d, 血清尿素、血乳酸显着低于对照组, 从而使得能量消耗减低, 运动时间更长。


      2.7、增加免疫力作用


      蕲艾挥发油还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小鼠试验结果表明, 灌胃挥发油的小鼠免疫器官的质量增加, 且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机体的免疫力增强。


      3、艾叶的临床应用


艾叶提取物      艾叶在生殖系统疾病、上呼吸道疾病、空气消毒、癌症、顽固性腹泻以及皮肤瘙痒等病症中应用较为广泛, 艾叶制成的艾条又可用于艾灸。周志杰等以蕲艾进行艾灸, 54例产后排尿异常, 总有效率为92.6%。野艾注射液肌内注射还可以有效地缓解胃癌和乳腺癌的症状, 控制病情恶化。对人妊娠中期皮肤痰痒症, 应用艾叶汁熏洗具有很好的疗效。艾叶外敷还可以辅助哮喘型支气管炎常规, 缓解症状。


      4、小结


      艾草在我国历史悠久, 民间用艾草驱邪, 这与艾叶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有关。目前艾在日用品、保健、美容以及医药方面都有拓展, 如艾叶牙膏、保健腰带、艾叶油香精、艾叶气雾
剂等。但艾叶中的某些挥发油成分是有毒性, 对皮肤黏膜、中枢神经以及胃肠道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所以不能盲目使用。

哺乳衫
      参考文献
      吴德峰.动物实用中草药.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2】邬伦, 刘瑜, 张晶, 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黄杏元, 马劲松, 汤勤.地理信息论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57-164.
      唐裕芳, 张妙玲, 叶进富.艾草超临界CO2萃取物抑菌活性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6, 18 (2) :269-272.
      袁慧慧, 殷日祥, 陆冬英.艾草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31 (6) :768-771.恒温水浴摇床
      何正, 张艳红, 魏冬, 等.湖北产鲜艾与陈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上海中成药, 2009, 7 (7) :1079-1082.
      沈铬高, 金阳, 沈国军.艾草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中国林副特产, 2008, 94 (3) :26-28.
      梅全喜.艾叶.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9-11, 227-230.
      周峰, 秦路平, 连桂芳, 等.艾叶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和植物资源.药用实践杂志, 2000 (2) :96.
      徐新建, 宋海, 韩玉琦, 等.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谱-质谱联用分.时珍国医国药, 2007, 18 (11) :2657-2658.
      潘炯光, 徐植灵, 古力, 等.艾叶挥发油的化学研究.中国中药杂志, 1992, 1 (12) :741.
      姚发业, 邱琴, 刘廷礼, 等.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测试学报, 2001, 20 (3) :42-45.
      唐生安, 孙亮, 翟慧媛, 等.艾叶化学成分的研究.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1, 17 (4) :161-462.
      靳然, 于密密, 赵百孝, 等.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测定不同产地艾叶的微量元素研究.环球中医药, 2011, 4 (6) :420-422.
      赵宁, 辛毅, 张翠丽.艾叶提取物对细菌性皮肤病致病菌的抑制作用.中药材, 2008, 31 (1) :107-110.
      蒋涵, 侯安继, 项志学.蕲艾挥发油抗炎、抗过敏和镇痛作用.医学新知杂志, 2005, 5 (2) :3641.
      姜文全.艾叶熏蒸用于母婴同室空气消毒.西北药学杂志, 2002, 17 (2) :80.
      李慧.艾叶的药理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基层中药杂志, 2002, 16 (3) :51.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1:27: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377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作用   挥发油   研究   进行   小鼠   应用   具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