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件内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件内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现场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通常,相邻装配式建筑构件之间采用套筒连接,为了保证套筒的质量,需要定期对套筒的内部进行检测。
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装置在对套筒进行检测时,套筒通常直接摆放在装置上,从而使得装置在检测的过程中,套筒容易出现滚动的情况,进而降低了装置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现有装置在对套筒进行检测时,套筒通常直接摆放在装置上,从而使得装置在检测的过程中,套筒容易出现滚动的情况,进而降低了装置检测的准确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件内部检测装置。
5.本技术提供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件内部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件内部检测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腔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夹持座,所述第二夹持座的顶部设置有套筒本体,所述框体顶部的两端均贯穿有活动杆,两组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均伸出所述框体,两组所述活动杆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夹持座,两组所述活动杆的外壁均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座的顶部和所述框体的内顶壁之间,所述框体内腔顶部远离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螺接有显示屏,所述框体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组件,两组所述伸缩组件靠近所述套筒本体的一端均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接电源,上拉活动杆,活动杆带动第一夹持座上移对复位弹簧进行挤压,此时将套筒本体放置在第二夹持座的顶部,然后松开橡胶球,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夹持座向下移动,直至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将套筒本体固定夹持,尽量避免装置在检测的过程中,套筒本体出现滚动的情况,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8.可选的,两组所述活动杆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座的一端均连接有橡胶球。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球的设置,增加了使用者手部与活动杆之间的摩擦力,方便工作人员手持橡胶球拉动活动杆移动。
10.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座和所述第二夹持座靠近所述套筒本体的一端均连接有橡胶垫。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垫的设置,增加了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与
套筒本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套筒本体被夹持地更加牢固。
12.可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两组电动推杆,两组所述电动推杆分别安装在所述框体内腔的两侧,两组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安装有安装板。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推杆伸出时带动安装板朝着套筒本体移动并伸入套筒本体的内部,从而能够对套筒本体的内部检测地更加全面。
14.可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两组驱动电机,两组所述驱动电机分别安装在两组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套筒本体的一端,两组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均安装有转轴,两组所述转轴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均连接有超声波检测仪,所述超声波检测仪的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启动时通过转轴带动超声波检测仪转动,对套筒本体的内壁进行检测。
16.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框体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安装在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套筒本体的一端,所述导向杆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贯穿所述框体,所述框体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杆相互匹配的导向孔。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板在移动时能够带动导向杆在导向孔内滑动,从而使得安装板在移动时更加稳定。
18.可选的,所述框体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连接有支撑柱,四组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均连接有硅胶垫。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能够通过支撑柱对框体进行支撑,硅胶垫的设置,增加了支撑柱与地面的阻力,使得装置在使用时更加稳固。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1.(1)通过框体、第一夹持座、第二夹持座、活动杆和复位弹簧的配合设置,能够调整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之间的间距,从而方便将套筒本体放置在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之间进行固定夹持,尽量避免在检测时套筒本体出现滚动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检测准确性。
22.(2)通过显示屏、伸缩组件和检测组件的配合设置,通过伸缩组件带动检测组件伸入套筒本体的内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展示在显示屏上,方便工作人员查看,改变了传统人工检测的方式,提高了装置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框体;2、显示屏;3、第一夹持座;4、套筒本体;5、支撑柱;6、硅胶垫;7、伸缩组件;701、电动推杆;702、安装板;8、第二夹持座;9、检测组件;901、超声波检测仪;902、转
轴;903、驱动电机;10、导向组件;1001、导向孔;1002、导向杆;11、活动杆;12、复位弹簧;13、橡胶球;14、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件内部检测装置,包括框体1,框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座8,框体1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四组支撑柱5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硅胶垫6。从而能够通过支撑柱5对框体1进行支撑,硅胶垫6的设置,增加了支撑柱5与地面的阻力,使得装置在使用时更加稳固。
30.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和图2,第二夹持座8的顶部设置有套筒本体4,框体1顶部的两端均活动贯穿有活动杆11,两组活动杆11的顶部均伸出框体1,两组活动杆1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夹持座3,两组活动杆11远离第一夹持座3的一端均连接有橡胶球13。通过橡胶球13的设置,增加了使用者手部与活动杆11之间的摩擦力,方便工作人员手持橡胶球13拉动活动杆11移动。
31.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和图3,第一夹持座3和第二夹持座8靠近套筒本体4的一端均连接有橡胶垫14。通过橡胶垫14的设置,增加了第一夹持座3和第二夹持座8与套筒本体4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套筒本体4被夹持地更加牢固。
32.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和图2,两组活动杆11的外壁均套设有复位弹簧12,复位弹簧12位于第一夹持座3的顶部和框体1的内顶壁之间,框体1内腔顶部远离复位弹簧12的一端螺接有显示屏2,框体1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组件7,两组伸缩组件7靠近套筒本体4的一端均设置有检测组件9。
33.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和图2,伸缩组件7包括两组电动推杆701,两组电动推杆701分别固定安装在框体1内腔的两侧,两组电动推杆701的输出端均安装有安装板702。电动推杆701伸出时带动安装板702朝着套筒本体4移动并伸入套筒本体4的内部,从而能够对套筒本体4的内部检测地更加全面。
34.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检测组件9包括两组驱动电机903,两组驱动电机903分别安装在两组安装板702靠近套筒本体4的一端,两组驱动电机903的动力输出端均安装有转轴902,两组转轴902远离驱动电机903的一端均连接有超声波检测仪901,超声波检测仪901的输出端与显示屏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驱动电机903启动时通过转轴902带动超声波检测仪901转动,对套筒本体4的内壁进行检测。
35.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和图2,安装板702与框体1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10,导向组件10包括导向杆1002,导向杆1002安装在安装板702远离套筒本体4的一端,导向杆1002远离安装板702的一端贯穿框体1,框体1的表面开设有与导向杆1002相互匹配的导向孔1001。当安装板702在移动时能够带动导向杆1002在导向孔1001内滑动,从而使得安装板702在移动时更加稳定。
36.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装置时,外接电源,上拉橡胶球13带动活动杆11上移,活动杆11带动第一夹持座3上移对复位弹簧12进行挤压,此时将套筒本体4放置在第二夹持座8的顶部,然后松开橡胶球13,在复位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夹持座3向下移动,直至第一夹
持座3和第二夹持座8将套筒本体4固定夹持,尽量避免装置在检测的过程中,套筒本体4出现滚动的情况。
37.之后通过控制器打开显示屏2、电动推杆701和转轴902,电动推杆701伸出带动安装板702伸入套筒本体4的内部,同时驱动电机903启动时通过转轴902带动超声波检测仪901转动,从而对套筒本体4的内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值显示在显示屏2上,方便工作人员查看并记录,改变了传统人工检测的方式,提高了装置的检测效率。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件内部检测装置,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夹持座(8),所述第二夹持座(8)的顶部设置有套筒本体(4),所述框体(1)顶部的两端均贯穿有活动杆(11),两组所述活动杆(11)的顶部均伸出所述框体(1),两组所述活动杆(1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夹持座(3),两组所述活动杆(11)的外壁均套设有复位弹簧(12),所述复位弹簧(12)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座(3)的顶部和所述框体(1)的内顶壁之间,所述框体(1)内腔顶部远离所述复位弹簧(12)的一端螺接有显示屏(2),所述框体(1)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组件(7),两组所述伸缩组件(7)靠近所述套筒本体(4)的一端均设置有检测组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件内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活动杆(11)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座(3)的一端均连接有橡胶球(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件内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座(3)和所述第二夹持座(8)靠近所述套筒本体(4)的一端均连接有橡胶垫(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件内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7)包括两组电动推杆(701),两组所述电动推杆(701)分别安装在所述框体(1)内腔的两侧,两组所述电动推杆(701)的输出端均安装有安装板(70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件内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9)包括两组驱动电机(903),两组所述驱动电机(903)分别安装在两组所述安装板(702)靠近所述套筒本体(4)的一端,两组所述驱动电机(903)的动力输出端均安装有转轴(902),两组所述转轴(902)远离所述驱动电机(903)的一端均连接有超声波检测仪(901),所述超声波检测仪(901)的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屏(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件内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02)与所述框体(1)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10),所述导向组件(10)包括导向杆(1002),所述导向杆(1002)安装在所述安装板(702)远离所述套筒本体(4)的一端,所述导向杆(1002)远离所述安装板(702)的一端贯穿所述框体(1),所述框体(1)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杆(1002)相互匹配的导向孔(100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件内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连接有支撑柱(5),四组所述支撑柱(5)的底部均连接有硅胶垫(6)。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件内部检测装置,涉及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框体,框体内腔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夹持座,第二夹持座的顶部设置有套筒本体,框体顶部的两端均贯穿有活动杆,两组活动杆的顶部均伸出框体,两组活动杆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夹持座,两组活动杆的外壁均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位于第一夹持座的顶部和框体的内顶壁之间。本申请通过框体、第一夹持座、第二夹持座、活动杆和复位弹簧的配合设置,能够调整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之间的间距,从而方便将套筒本体放置在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之间进行固定夹持,尽量避免在检测时套筒本体出现滚动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检测准确性。了装置的检测准确性。了装置的检测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

王海洋 赵佳彬 金铭达 吴世峰 许王鑫 杨放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中技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9

技术公布日:

2022/12/13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5:26: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36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套筒   本体   两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