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教学大纲

发动机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发动机原理/Vehicle Engine Principle
课程编码:0503000804                                       课程类型:学科专业课
总学时数/学分数:48/3                                        实验(上机)学时:8
适用专业: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交通运输专业
先修课程:汽车构造                                            制订日期:2006年12月
金银花绿原酸一、课程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交通运输专业一门主要学科专业课,本课程主要讲述车用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原理和使用性能,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热力学基础、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发动机的换气过程、燃烧的基础知识、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特性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掌握必要的工程热力学基础知识;
2.熟练掌握发动机的示功图和性能指标,并能准确地进行分析和应用;
3.了解汽油和柴油的性质,理解燃料燃烧的过程;
4.熟练掌握汽、柴油机的换气过程、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5.熟练掌握发动机的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和柴油机的调速特性,并掌握进行发动机特性实验的方法和操作过程,对特性曲线能正确的分析和应用;
6.了解发动机有害排放物的危害,掌握有害排放物生成的机理和控制方法;
7.了解理解内燃机增压技术。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第一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
1.气体的热力性质?
2.热力学第一定律
3.理想气体热力过程
4.热力学第二定律
4.发动机的理想循环
了解:热力系统、工质、功、热量、内能和熵等概念,理想气体和卡诺循环等。
理解: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
掌握:P-V图和P-S图,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和发动机的理想循环。
第二章 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
1.发动机实际循环
2.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3.机械损失功率与机械效率
4.发动机的热平衡
了解:发动机的热平衡。
理解:发动机的实际循环过程,机械损失。
掌握:示功图分析法,主要性能指标。
第三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1.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2.四冲程发动机的充气效率
3.二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了解:二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理解:配气相位,充气效率和影响因素。
掌握: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第四章 燃烧的基础知识
1.燃料的性能
2.燃烧值与发热值
3.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
4.发动机混合气的着火和燃烧方式
竖流沉淀池了解:石油的组成,燃料的性能。
理解:燃烧值与发热值,燃烧的化学过程。
掌握:发动机混合气的着火和燃烧方式。
第五章 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
1.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
2.汽油机正常燃烧过程
3.汽油机不正常燃烧
4.影响燃烧的因素
遥控飞机制作5.汽油机燃烧室
6.汽油机的排放污染与控制
了解: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的危害,汽油机燃烧室。
理解:汽油机的有害排放物生成机理与控制。
掌握: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汽油机正常燃烧过程,爆燃和表面点火,影响燃烧的因素和措施。
第六章 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
1.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
2.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3.柴油机的喷射与雾化
4.柴油机燃烧室
5.影响燃烧的因素
6.柴油机的排放污染与噪声
了解: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危害,柴油机燃烧室的分类,特点和对燃烧的影响。
理解:柴油机的有害排放物生成机理与噪声。
掌握: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柴油机燃烧过程,柴油机的喷射与雾化,影响燃烧的因素和措施。
存档文件
第七章 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
1.发动机增压方式
2.涡轮增压器
3.增压发动机的特点
了解:发动机增压方式。
理解:涡轮增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离心式涡轮增压器的原理,增压发动机的特点。
第八章 发动机特性
1.速度特性
2.负荷特性
3.万有特性
4.调速特性
5.发动机功率的标定及进气修正
了解:发动机功率的标定及进气修正,柴油机调速器的原理。
理解:发动机特性曲线变化的原因。
掌握:汽、柴油机特性曲线的意义,实验方法和绘制方法。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实验内容
实验一、发动机示功图;
实验二、喷油泵性能实验;
实验三、喷油器性能实验;
实验四、速度特性实验;
实验五、负荷特性实验;
实验六、万有特性实验;
实验七、发动机排放实验。
实验要求详见实验教学大纲。
四、学时分配表
带风扇的安全帽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讲授
实验
上机
习题课
小计
第一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
8
 
 
 
8
第二章 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
4
2
 
 
6
第三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4
 
 
 
4
第四章 燃烧的基础知识
4
 
 
 
4
第五章 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 摩擦搅拌焊接
6
 
 
 
6
第六章 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
8
2
 
 
10
第七章 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
2
 
 
 
2
第八章 发动机特性
4
4
 
 
8
总? 计
40
8
 
 
48
注:总学时超出(或少于)本大纲规定学时10%要另制订教学大纲。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辅之以课堂讨论、提问和复习等方法,约占总学时的83%;实验教学安排在对应的章节后进行,约占总学时的17%。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期末笔试占总成绩的80%,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小测验占总成绩的10%,实验占总成绩的10%。
七、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建议教材:汽车发动机原理(第二版),陈培陵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
教学参考书:车辆内燃机原理(第一版),秦有方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7:14: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293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动机   实验   燃烧   柴油机   特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