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支架”让习作教学与思维训练相融合——以习作《我的乐园...

后无来者”的高阶创新,而是鼓励学生有个性化的表达。这种个性表达主要是将自己独特的视角、体验、感受、想象、情感、见解,用自己的语言,甚至是稚气的童言童语表达出来。当学生的习作中出现如“床头贴一张孙悟空的画像驱鬼”的故事、“作业少布置些,不然‘快乐的周末’的作文就让老师自己写去”的抱怨、“春游是给吃零食个借口”的笑言、“自己的理想是变成一只狗(护家)”的傻话、“雾是玉帝洗澡时冒出的热气”的想象,以及用歌词作为开头结尾、把感受幻想成梦境等表达方式,教师都应及时予以褒扬,鼓励学生有创意、有个性、有特的表达,体会这种表达所具有的生动性、新颖性和感染力。
反相加法器(4)敏捷性。这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思维敏捷与否,既影响着学生能否迅速打开思路、展开联想,到自己所需要的写作材料,也影响着学生能否迅速建构自己的写作思路以列纲起草、动笔成文。因此,习作教学必然要注意关注、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一方面,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练笔。俗话说,熟能生巧。写作也一样。教师可以多创设练笔机会,比如结合经典美文美段进行仿写、改写、续写、扩写等;让学生多写观察日记、生活随笔,反复操练,以提高思维的敏感性、语言表达的熟练度。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限时作文的模式,让学生当堂完成习作,倒逼学生学会快速反应、快速构思、快速成文。
散,进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发散性思维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丰富学生的习作主题,为学生完成富有真情实感、构思独特的习作奠定基础。
于是,我先从本单元的课文《祖父的园子》导入。当学生已经通过阅读充分感受到“祖父的园子”带给作者的快乐时,我便提出:“萧红在家中的园子里感受到了快乐,那里是她的乐园。在你的家中,什么地方是你的乐园呢?为什么?
”有的学生说是露台的小花园,因为可以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的学生说是自己的卧室,因为可以无拘无束地幻想;有的学生说是厨房,因为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我又顺势问道:“当你走出家门,哪里又是你的乐园呢?为什么?
”此时,学生的思维已经被激活,他们的生活经历与体验被不断唤醒,小区的架空层、中心花园、学校的操场、图书馆、附近的公园……一个个“乐园”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一边与学生交流,一边完成图示(如图2)。
一般情况下,见到“乐园”二字,学生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游乐场,但是通过交流与图示的梳理,学生的思路逐渐被打开,对“乐”的理解也逐渐多元:玩耍之乐、学习之乐、成长之乐,等等。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乐趣,互相组合,他们心中的“乐园”自然就异彩纷呈。可见,借助图示,我们能够打开学生的思路,有效训练其发散性思维,增加其思维的广度、灵活度,为学生扫除习作障碍,让学生在习作中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二、借助表格,在构思表达中训练思维
在打开思路部分,我们训练的主要是学生的发
散性思维,而在构思表达部分,我们则更关注聚合思维的训练。所谓聚合思维,又被称作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收敛思维。相比于发散性思维的“以一趋多”,聚合思维表现为“以多趋一”,就是思维主体要将不同渠道获得的信息聚合起来,重新组织,使之明确无误地指向某一方向。因此,聚合思维往往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概括性,即将不同内容加以归纳综合;二是程序性,考虑的是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三是比较性,即以一个目标为归宿,在现有的几种途径、方案、措施中,通过比较,寻最合适的一种。因此,在习作过程中,聚合思维就是在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对众多的素材和写作方法加以选择、综合,确定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以及每个部分该怎么写,从而完成全篇构思。这一思维其实同样蕴含在编者意图中。比如,教材的第二部分(
如图3所示)。教材中连用三个问句启发学生思考习作表达的重点:乐园的样子、自己在乐园中最常进行的活动、自己在这个乐园中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教材编者运用列表格的方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填在表格中。仔细研读,我们还会发现这个表格的设计大有乾坤。“村头小河边的草地”是什么样的呢?表格右侧记录着“草地上有绿草、野花、昆虫、鹅……”这样的描写其实是由整体到局部、从植物到动物,反映了一定的“序”
。这就提示学生,要想将一个地方的样子写清楚,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虽然描写一个地方对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已经不是初次练习(
母液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但毕竟间隔时间较长,教师还是有必要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
:填写表格时不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而要先想一想自己准备按照
图2
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你最喜欢在那干什么?这个乐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把你的乐园介绍给同学吧。写之前,可以照样子填写下面的表格。
教学图3
32
怎样的顺序来描写。此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乡下人家》。因为这篇课文是按照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交叉描写的,值得学生借鉴。此外,关于“自己在乐园中最常进行的活动”的内容,表格中呈现了“放风筝”“看天空变化的晚霞”等,这些活动都让人感到快乐。这就提醒学生在填写这一栏时应当思考:什么样的活动能让人感受到快乐呢?为此,学生就需要对回忆进行筛选。
“自己在这个乐园中的感受”指向的是本单元需要重点落实的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写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因此,在组织学生交流感受时,教师可以适时追问学生打算怎样在习作中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懂得借鉴本单元学习过的课文中的表达方法:既可以直接表达,如在文章结尾处点明或用反复句式强调;也可以间接流露,如在描写乐园时自然流露,或通过人物在活动中的动作、心理、语言等来表达。
普通注塑机射咀头
如此,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聚合思维得到发展,还能有效提升习作效果。
三、借助分享,在评价修改中发展思维
刮刀研磨机
除了上述内容,教材编者还鼓励学生“写完后,把习作读给同学听,让他们也来感受你的快乐”。这一编排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第二学段习作的要求——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同时,这也为学生搭建了另一个思维训练的平台——
tuner接口—在积极的习作分享交流中,学生容易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其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等都能得到训练。
因此,在学生完成习作之后,我开展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的分享活动,要求:①每个人至少认真阅读组内一名同学的习作。②想一想自己从中感受到同学的快乐了吗?可以为同学点赞或提出建议。
③用波浪线画出你认为同学写得好的地方。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既是作者,也是读者,从他人习作中发现的优点与不足,均可以帮助他们反思自己的习作,或从别人的建议中得到启迪。分享之后,我要求学生修改并抄正自己的习作。在对照学生的原稿与抄正稿时,我发现学生的习作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比如一名学生起初是这样描写老家的后山:
早上我常在那里运动。有时可以看见活蹦乱跳的小松鼠;还可以看见一两只老鹰在天上跳《爱的魔力
转圈圈》;有的时候,还可以看见小猴子。ups检测
从山顶到山脚有一条公路。我常在公路上骑着自行车。路两旁长着五颜六的野花,很美。
我还常在山顶玩无人机。有时会遇上老鹰,它们会一直追着无人机。有一次,我有一架无人机被老鹰追到没电掉到了树林里。
组内为这篇习作点了赞,并画了3颗爱心(每次最多可以画5颗爱心)。他们认为这篇习作通过在山上运动、骑自行车、玩无人机三项活动,写出了在后山玩耍的乐趣,而且还把老鹰在天上盘旋想象成在跳《爱的魔力转圈圈》,非常有趣。同时,小组也给这名同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如第1自然段中最好能写一写小松鼠在干什么、小猴子有什么特点以及在干什么;第3自然段中无人机被老鹰追得耗光了电,最终掉在树林里,并没有体现“快乐”,最好可以写写自己的心理活动等。于是,这名学生根据大家的建议修改了自己的习作:
早上我常常在那里运动。有时,可以看见活蹦乱跳的小松鼠灵活地在树上爬上爬下;有时,可以看见一两只老鹰在天上跳《爱的魔力转圈圈》;有时,还可以看见小猴子坐在树上津津有味地吃着东西。
我也常常在那里骑自行车。从山顶到山脚有一条盘山公路,却没什么车。上山难,下山快,从山上到山下,我感到自己在飞。风吹着,真舒服啊!
我还在山顶上玩过无人机。有时碰上老鹰,老鹰会一直追着无人机。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可能是老鹰也想玩吧。有一次,无人机被老鹰追到没电掉到了树林里,不过我并不难过,毕竟难得能与老鹰一起玩啊!
如此一来,学生不仅重新梳理了自己的思路,让语句更通顺,描写更细致,还将“快乐”的心情表达得更充分,习作思维自然得到了发展。
我们应当认识到,习作教学不仅是训练语言,更是训练思维。对教材的仔细研读,对习作训练编写意图的准确把握,往往有助于我们发现教材所隐含的“支架”,更好地让习作教学与思维训练相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28: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284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思维   习作   表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