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乡思之情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羁旅乡思”之情
“羁旅”就是长期客居在外,或者说是作客他乡,滞留他乡异地;或是因战乱、灾难等漂泊在外、无家可归;或是因谋求仕途,长期游散在京都或外地;或是在任中央官员被贬偏远荒芜之地,或是因坐法而被发配边疆;也或是游历名山大川和探亲访友。中国古代“羁旅乡思”的这类诗歌,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故乡亲人朋友无尽的思念;或是抒发自己壮志难酬、抑郁不得志、年华易逝和功业难就的感慨。它往往表达相思之愁,思亲之切,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
究其原因,中国古人在诗词中抒发“羁旅乡思”之情的缘由很可能是:战乱频繁,国破家亡,有国难投,有家难回;山长水阔,距离遥远,交通不便,乡书难达;戍守边关,战争不断,征役不停,环境恶劣,思乡心切;仕途不顺,壮志难酬,宦游不归;漂泊在外,居无定所,四处游荡,知音难寻;贬官异地,发配边疆,人生迷茫,前途未卜;逢年过节,身处异地,去头望月,没有亲人朋友的陪伴等。
怎样才能准确把握这类诗歌的思想情感呢?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抓住诗人选用的意象和构造的图景,弄清诗人所思所想,从而理解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羁旅
思乡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一、主要叙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次写思乡之情
羁旅乡思之诗主要写漂泊客居他乡的游子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羁旅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张继的《枫桥夜泊》是一首著名的羁旅诗,其意境清幽诗人的感受独特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突出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与“渔火”等意象;还采用对衬手法,“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诗人望着枫林和三两点渔火,满天寒气和迷惘弥漫在诗人心头,
化作一片愁绪,点出了全诗的诗眼“愁”。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意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幽暗和凄清,“夜半钟声”不仅衬托出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远清寥,而诗人的愁绪也会更加浓重,使读者深深体味到客子旅途中的孤寂、愁闷的心态。总之,这首羁旅诗意象独特,意境悠远,意蕴深沉。
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是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高适作《除夜作》,本应唤起作者对这个传统佳节的美好记忆,然而这首诗中的除夕夜却是另一种情景。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霜鬓明朝又一年” 之“又”:归乡遥遥无期,一年又一年,寄托无奈、伤感、凄冷、孤寂之意。
清代沈德潜评价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唐诗别裁》)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因为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明代胡应麟认为,绝句“对结者须意尽。如……高达夫‘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添著一语不得乃可”(《诗薮·内编》卷六)。所谓“意尽”,是指诗意的完整;所谓“添著一语不得”,也就是指语言的精炼。“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正是把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了,完满地表现了诗的主题思想。
唐代诗人戴叔伦的《除夜宿石头驿》是诗人在除夕夜晚远离家乡亲人独宿逆旅时创作的感慨自身遭际的诗作。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此诗开篇把自己滞迹他乡的寂寞苦涩写得十分深刻,结尾处又给人一种以沉重的压抑感。全诗写出了沉思追忆和忆后重又回到现实时的自我嘲笑,蕴含着无穷的悲怆感慨和不尽的凄苦况味,写情切挚,寄慨深远。
二、感念亲情之深,主要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次写羁旅漂泊之苦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旅途早行的景,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充;而梦中的故乡景与旅途上的景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是诗人早期的一篇佳作,反映了游子思家之情,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乡愁。其佳处,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
邯郸冬至夜思家
育苗营养块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周密的《夜归》是一首七言绝句,描写的是血压袖带游子深夜归家的情景
夜 归
周 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本诗写景扣住字,写情扣住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游戏推广系统等意象渲染夜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归家的心切。而末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竹窗斜漏补衣灯
这一耐人寻味的一句描写了一幅极富感染力的场景:昏黄的灯光下,妻子(或母亲)正一针一线地缝补衣服,灯光从竹窗里漏出来。与前几句写景叙事的凄清气氛对照,先前在泥径小道上跋涉的疲劳全然不算什么了,这里表现了温暖、亲切、激动之情。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以及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
三、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与愤慨之情
杜甫的《登高》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是大历二年(767)在夔州写的。“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
《梦中作》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诗作。全诗一句一截,各自独立,描绘了秋夜、春宵、棋罢、酒阑四个不同的意境,如同四幅单轴画。四句分叙的意境,都是梦里光景,主题不易捉摸,因为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曲折而复杂的情怀。
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丝网除沫器安装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
《村行》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王禹偁在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写的是山村的傍晚景,季节是秋天。诗中的内容大概是说诗人骑在马上,安闲地欣赏著,沿途的风光,听黄昏时山谷的声响。
系泊系统村行
王禹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作者在欣赏风景、吟咏诗歌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村庄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与自己故乡的十分相似,因而产生了思乡的愁绪。这首诗的首段是写作者骑著马,欣赏秋天的风景,本是一件乐事,但后来却因为看见小桥和树木,想起故乡,这样能使诗中的首段和末段作出对比,使读者更能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四、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在中国古代,社会平和的时间相对较短,很多成年男子都要服兵役,被迫离开家乡,离开自己的亲朋好友。在这过程中,人们亲身经历了战争带来的各种灾难,妻离子散,尝尽了战争的苦难,所以人们往往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柳中庸的《征人怨》。
多聚磷酸盐
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紧紧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这首意在写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诗的首句写守边时间延续,地点转换;二句写天天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三句写边塞气候恶劣,暗隐生还无望(归青冢);四句写边塞形胜,点明生涯之不定。以怨为题,却无一“怨” 字,用叠字和名词,浑成对偶反复,回肠荡气,虽无“怨”字,怨情自生。
总之,因“羁旅”而产生思乡之情,因思乡而更加频添羁旅漂泊之苦。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0:35: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284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诗人   故乡   亲人   抒发   羁旅   景色   战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