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及其运用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
pcu h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底线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进行了系统阐释,尤其在多个场合针对不同领域工作重点阐发了底线思维。特别强调:
“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2]。底线思维作为一种科学思维方法,是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思
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治国理政经验的深刻总结。坚持底线思维,牢牢守住发展与安全底线,对于我们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全面协调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底线思维的科学内涵
底线是主体能够承受的事物发展程度的最低限度或条件,是事物发展的质变临界点。守住底线,事物质的规定性就存在,反之,就会从根本上发生质变。底线思维是以事物底线为导向的思维方法,凡事从最坏的结果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底线思维作为一种系统战略思维,它强调对最坏结果的精准研判,把握事物性质发生改变的临界阈值或边界,以保障事物向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最低限度和最基本条件,
进而实现主体期望的整体最好结果和最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收稿日期]2021-01-06
[基金项目]2019年度重庆市社科规划(年度)项目“习近平关于思维方法重要论述的逻辑生成与战略导向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YBMK003
[作者简介]彭健(1979-),男,重庆北碚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党的建设理论研究。
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
鲜明特征及其运用
(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党校,重庆401120)
[摘要]底线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它是一种从最坏处作打算,努力争取最好结果的思维方法。
坚持底线思维,明确底线、守住底线,是防范和驾驭重大风险的基础和前提。底线思维具有度量性、价值性、辩证性、能动性、前瞻性、整体性等特征。运用底线思维防控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风险需要做到:强化忧患意识,主动防范风险;加强理论修养,提升认知水平;狠抓制度执行,筑牢基础防御;
敢于善于斗争,奋力攻坚克难。[关键词]底线;底线思维;
特征;运用[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341(2021)02-0031-05
2021年4月总第225期第2期
大庆社会科学DaQing Social Sciences
Apr.,2021Serial No.225No.2
收益。从底线思维的运行过程看,它通常以预防事物发生最坏结果为基点,以有效干预措施为载体,以推动事物向预期方向发展为目标,是一个预设目标底线、行为底线和结果底线,三者紧密联系又互为支撑的思维和实践过程。从认识论层面来看,底线思维承认事物的底线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形成的,
需要从不同层次、多个维度来认识和把握,用运动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底线,而不是用静止的、僵化的观点来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底线。从实践论层面来讲,同一事物的底线是由多个方面、多个层级的个体底线组成的,每一底线在保持事物性质不发生质变的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差异的,并且可能随着事物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变化。因此,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重大风险的底线需要综合考虑构成底线的各种因素,以整体化、系统化的举措来推进、来落实。我们只有始终坚持底线思维,保持高度警惕,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才能在各种风险挑战中保持战略定力,把稳前进方向,创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底线思维的鲜明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随着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各种领域的风险与挑战相互交织,运用底线思维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风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底线思维是一种明确边界的度量思维。底线思维从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事物的性质是由量的累积所形成的度决定的。那么所谓底线就是度的下限。这个度就是事物保持原有性质的临界点和阈值,只有当事物的量在这个度的范围内时,才能保持事物性质,一旦超过这个度事物的性质就会
随之改变。在事物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底线无时无刻不存在,无时无刻不在发挥作用。明确边界、守住底线,实质上就是一种在边界范围内调整、控制的度量思维。度量思维要求积极作为,在推进事物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的过程中,通过量的增加或减少、力度的调整等方式主动施加外力和影响,促成事物发展从量变逐渐超越度的界限,发生质的变化,实现质的提升;当需要防范和化解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时,就要控制量的变化,采取有力举措守住度的边界,防止突破底线使局面失控,导致事物的性质发生改变。虽然底线思维特别注重厘清界限,保护好质的边界,把握好度的范围。但与此同时,底线思维也承认度的范围内的自由空间和活动范围,在底线这一度的范围内自由行事但不逾边界,丰富多彩灵活创造。底线思维为人们的活动划出了边界和范围,明确了活动空间,让事物的性质状态符合客观规律与人的目的。
2.底线思维是一种把握度量的辩证思维。把握底线的度是确定边界和阈值的前提。度的阈值既是客观的又是相对的,从本质上讲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从构成事物产生、发展、消亡的诸多因素来看,构成事物的每一种质都有无限多的量的等级,这就意味着必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按照我们的需要取其主要。同时,一个事物度的阈值是变化发展的,其底线的临界点同样是历史的、辩证的,需要主体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时灵活
采取措施,引领事物朝着预期的方向前进。从事物底线的度量标准来看,底线通常是一个区间,有一定的自由空间,这就要求我们既坚持原则性即守好极限,又保持灵活性,在底线之上游刃有余。因此,
坚持底线、坚守底线,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在确定底线的问题上,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例如,我们常讲要坚守做人的道德底线,但是道德标准本身也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调整变化的动态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用运动的思维来客观地认识事物的度量边界,客观科学辩证地看待事物发展进程中边界的变化,进而精准地识别和把握事物的界限。
3.底线思维是一种趋利避害的价值思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构成底线的度是客观的、现实的,但同时也是存在价值取向和偏好的。只有气候和土壤处于边界之内,果树才能结出理想的果实,一旦超出度量的边界,必然会影响长势甚至凋亡。在事物质的规定性范围内,底线就是从对到错、从好到坏、从利到害的边界,是从可以接受到不能承受,从能够达到平衡到产生失衡的界线。一旦逾越底线,不仅事物的性质会发生根本变化,而且对于从事这项工作的主体也会产生重大伤害。由此可见,从价值伦理的角度来讲,可以说底线思维是有鲜明的价值取向的。底线思维要求以预期目标为导向,着力防止越界导致事物性质和方向发生根本性改变,避免发生重大风险,确保实现主体的利益和期望。这要求我们在推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在重大问题的底线问题上要坚持原则不含糊,牢牢把握事物发展的主动权,实现客观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4.底线思维是一种主动作为的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并不是机械式地消极防御和被动应对,而是根据事
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标准,争取最好结果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底线思维不是要让主体画地为牢,为了不犯错误而被缚住手脚,而是鼓励人们在确保最低目标的前提下,取得期望成果的最大化,产生最好的效果和回报。底线思维内蕴着丰沛的创造因子,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创造活动必须在事物的边界内进行,主体的活动空间不能越界,虽然缺少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度,但仍然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威武雄壮的活剧来”。底线思维深刻地阐明了决定水桶能装多少水的关键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不能有刹车隐患,泱泱大国不能有粮食之忧。这就要求我们制定重大政策推进重要工作时,必须先守住底线,在做到保底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争取最大成果和收益。
5.底线思维是一种着眼未来的前瞻思维。设定底线的目的是为了守住底线,在事物度量边界之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更好结果。明确底线是什么、底线在哪里是底线思维的前提条件,底线明确之后就要科学设定底线,进而采取有力举措守住底线,这是运用和贯彻底线思维的基本流程。在这一过程中,围绕防卫底线提前做好筹划安排,未雨绸缪制定预案是基础。因此,底线思维也是一种预见思维,是对现实世界各种变化因素的积极反映。它一方面,科学预测突破底线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另一方面,也要预见到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可以防患于未然。运用底线思维,就要做到深谋远虑、未雨绸缪,就要增强前瞻意识,把工作预案做周详,做
扎实,把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和不利因素充分估计到位,进而做到处变不惊,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横孔螺母
船。这就要求我们时刻关注和研究事物的发展变化,在某种可变因素即将突破边界发生质变之前,积极主动作为,防患于未然,堵住漏洞并消除隐患。
6.底线思维是一种驾驭风险的整体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增强驾驭风险的意识和本领。驾驭风险的前提是正确认识和理解风险,而明确底线是前提。底线关乎安全稳定大局,关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已经开启,现代化强国建设处于由大向强的关键期,国内外形势空前复杂,全面深化改革依然任重道远,经济社会发展“三期叠加”转型,各种社会矛盾处于高位,改革发展稳定的底线更加凸显、更加多元。这就要求我们从两个大局的高度,来审视和研判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总体形势,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含着深刻的底线思维,就是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来保障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成,用宏伟蓝图来引领民族复兴的有序推进,用改革创新来推动发展航船破浪前行,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用打铁先要自身硬来重塑政治生态。
三、底线思维的实践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指导工作实践,推动事业发展。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运用底线思维推进改革发展的本领,提高底线思维运用能力。
1.强化忧患意识,主动防范风险。古人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主体强烈的忧患意识是我们发现风险和防控风险的重要基础条件。实践证明,麻痹大意往往是导致潜在风险转化为重大损失的直接原因。在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事业中,各级干部尤其是“关键少数”一定要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着力加强干部驾驭风险能力教育培训,增强各级干部大局观念和危机意识,时刻绷紧风险预防和处置这根弦,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努力做到未雨绸缪,建构起一条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思想防线。要强化日常风险防控宣传教育,把筑牢风险防控底线的宣传教育渗透到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加强典型教育,注重正反两方面教育,引导干部提升运用底线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解读一些负面典型案例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各级干部真正从内心深处增强忧患意识,增强树立和运用底线思维的自觉。
2.加强理论修养,提升认知水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提高人的思维水平和思维方法的有力武器,其深刻揭示的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我们认识和掌握底线边界、树立底线思维的理论源泉。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从哲学的高度提升我们的认识水平,探寻克服困难、战胜危机的思路和办法,学会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提升驾驭重大风险的眼界和能力。要不断提升理论水平,与时俱进增强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掌握,特别是要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
果,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论述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中
来学习和把握,使运用底线思维指导工作实践成为一种思想自觉。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现实的工作实践相结合,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不断提升思维方法和思维水平,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3.狠抓制度执行,筑牢基础防御。底线思维要求对事物的产生、发展过程保持预见性,做到防患于未然。因此,我们要努力形成基础性日常性的风险防控机制,加固薄弱环节,补齐弱项短板,才能防止木桶短板效应,消除影响全局的突发性风险,为实现预期目标保驾护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刻总结了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实践证明,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是得到全国人民衷心拥护的科学制度。历史上的多次重大危机处置,包括应对新冠疫情的出表现,都足以充分证明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挖掘制度红利,筑牢预防和化解风险的制度基础,是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道路不断前进的基础性工程。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只有有效地执行才能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敬畏法规、遵守制度的良好氛围,用完备的制度性安排提高防范风险能力。积极探索将重大风险防控等内容纳入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当中,合理设计考核指标,重点考察运用底线思维推动工作的能力和成效,用严格的考核促使领导干部增强危机意识,让底线思维入脑入心。ace3
4.敢于善于斗争,奋力攻坚克难。守住底线是需要勇气和战略定力的,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斗争精神是“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开拓进取的思维状态、思想品质、精神面貌”[3]。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党情、国情、世情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各条战线上的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凭借着坚强的斗争意志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有的还牺牲在了岗位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除了要敢于斗争,关键时刻勇于站出来、顶上去之外,还要善于斗争。特别是要紧紧依靠广大众,善于发动和组织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构建起抵御风险的钢铁长城。善于斗争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条件和形势发展的变化及时优化我们的方针政策,把影响发展全局的关键底线守好护好。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正确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心一意做好中国自己的事,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国际合作,善于利用一切国际国内积极因素,胸怀两个大局,在推进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中提高运用底线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号码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7.广告宣传栏制作
压铸机料筒的设计[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68.
[3]朱继东.领导干部如何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J].人民论坛,2019,(6):43-45.
〔责任编辑:李敬晶〕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9:15: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282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底线   思维   事物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