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雾化设备通常包括相连接的雾化装置和供电装置,雾化装置内设有储液腔和雾化芯,供电装置用于为雾化芯供电,使雾化芯将储液腔内的溶液加热雾化。
3.雾化设备通常在生产装配阶段中已溶液通过注液孔注入储液腔内,并使用胶塞来封堵注液孔,然而,胶塞的组装过程繁琐,不易固定,在后期运输、搬运或使用过程中,储液腔内的溶液可能会从注液孔漏出,这种漏液现象影响了产品品质,给用户带来了不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以解决雾化装置存在的安装繁琐、容易漏液的问题。
5.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内设有:
6.主体,所述主体内构建有储液腔和与所述储液腔相隔离的气流通道,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的注液孔;
7.雾化件,至少部分显露于所述储液腔,所述雾化件用于加热雾化所述储液腔内的溶液;
8.上盖,所述上盖内设有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的出气通道,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主体的一端,且所述上盖部分插设于所述注液孔内并密封所述注液孔。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包括出雾嘴和容纳于所述出雾嘴内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设有第一凸柱且所述第一凸柱内设有通孔,所述密封件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凸柱插设于所述注液孔内;所述出雾嘴上设有第二凸柱,所述第二凸柱插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凸柱、所述第二凸柱共同密封所述注液孔。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为柔性材质,所述出雾嘴为塑胶材质。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容纳槽,所述注液孔开设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所述密封件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且与所述容纳槽相卡接,所述出雾嘴罩设于所述容纳槽的外侧。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的内壁或所述密封件的表面设有凸棱,且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容纳槽过盈配合。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雾嘴内设有凹槽,所述密封件容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内壁设有第一卡合部;所述容纳槽的外壁设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相卡接。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件包括陶瓷基体和加热基材,所述陶瓷基体包括显露于所述储液腔的吸液面和显露于所述气流通道内的雾化面,所述储液腔内的溶液可通过所述
吸液面渗透至所述雾化面,所述加热基材设置于所述雾化面。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包括导气气路和与之连通的雾化腔,所述雾化腔的过气面积大于所述导气气路的面积,且所述雾化面显露于所述雾化腔内。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一端开口设置,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密封地插接于所述主体的开口,并与所述主体的内壁围设成所述雾化腔;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将外部气体通入所述雾化腔内。
17.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雾化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雾化装置,以及用于向所述雾化装置供电的供电装置。
18.上述雾化装置内设有主体、雾化件和上盖,主体内构建有储液腔和与储液腔相隔离的气流通道,主体的一端设有与储液腔相连通的注液孔;上盖盖设于所述主体的一端,且所述上盖部分插设于注液孔内并密封所述注液孔,因此,上述雾化装置可通过上盖密封注液孔,防止漏液;相较于现有技术,雾化装置无需设置胶塞,通过安装上盖即可密封注液孔。上述雾化装置及具有该雾化装置的雾化设备结构简单,组装简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雾化装置安装繁琐和容易漏液的问题。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21.图2是图1所示雾化设备的剖视图;
22.图3是图2所示雾化设备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23.图4是图1所示的雾化设备中雾化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24.图5是图4所示的雾化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25.图6是图5所示的雾化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26.图7是图4所示的雾化装置中主体的立体示意图;
27.图8是图4所示的雾化装置中出雾嘴的立体示意图。
28.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29.1、雾化设备;100、雾化装置;200、供电装置;300、外壳;
30.10、主体;11、储液腔;12、气流通道;121、导气气路;122、雾化腔;13、注液孔;14、容纳槽;141、第二卡合部;15、凸棱;
31.20、雾化件;21、陶瓷基体;211、吸液面;212、雾化面;22、安装件;
32.30、上盖;31、出气通道;32、出雾嘴;321、第二凸柱;322、第一卡合部;323、凹槽;324、第三凸柱;3241、过气孔;33、密封件;331、第一凸柱;332、通孔;
33.40、底座;41、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即实施例,对
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8.为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39.请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雾化装置100,雾化装置100设于雾化设备1中。雾化装置100内设有主体10、雾化件20和上盖30。
40.主体10内构建有储液腔11和与储液腔11相隔离的气流通道12,主体10的一端设有与储液腔11相连通的注液孔13;储液腔11用于容纳待雾化的溶液,气流通道12可将雾化后的气体导出到外界。储液腔11内存储的溶液可为水、药液、芳香液、驱蚊液、烟液,雾化设备根据储液腔11内存储的不同溶液对应为加湿器、医用药用雾化器、香薰、驱蚊器、电子烟;在本实施例以电子烟为例进行说明。
41.雾化件20至少部分显露于所述储液腔11,用于加热雾化储液腔11内的溶液。可选的,雾化件20可收容储液腔11内,例如封堵于储液腔11的开口;或者,雾化件20的一端显露于所述储液腔11,只要雾化件20能够吸收溶液即可。
42.上盖30内设有与气流通道12相连通的出气通道31,上盖30盖设于主体10的一端,且上盖30部分插设于注液孔13内并密封注液孔13。
43.在组装雾化装置100时,可先将雾化件20固定在主体10内并显露于储液腔11,然后自注液孔13向主体10的储液腔11内注入溶液,再将上盖30盖设于主体10上,使上盖30部分插设于注液孔13内,以密封注液孔13,同时上盖30内的出气通道31可与主体10内的气流通道12相连通。
44.在使用时,雾化件20吸收储液腔11内的溶液并加热雾化溶液,以产生雾化气体,雾化气体自气流通道12流至上盖30内的出气通道31,再经由出气通道31流至雾化装置100外侧,以供用户使用。
45.上述雾化装置100内设有主体10、雾化件20和上盖30,主体10内构建有储液腔11和与储液腔11相隔离的气流通道12,主体10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储液腔11相连通的注液孔13;上盖30盖设于所述主体10的一端,且所述上盖30部分插设于所述注液孔13内并密封所述注
液孔13,因此,上述雾化装置100可通过上盖30密封注液孔13,防止漏液;相较于现有技术,雾化装置100无需设置胶塞,通过安装上盖30即可密封注液孔13,上述雾化装置100的结构简单,组装简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雾化装置100安装繁琐和容易漏液的问题。
46.请同时参照图3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上盖30包括出雾嘴32和容纳于出雾嘴32内的密封件33,密封件33上设有第一凸柱331且第一凸柱331内设有通孔332,通孔332贯穿密封件33的相对两侧;密封件33与主体10固定连接且第一凸柱331插设于注液孔13内;出雾嘴32上设有第二凸柱321,第二凸柱321插设于通孔332内,第一凸柱331、第二凸柱321共同密封注液孔13。
4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件33上的第一凸柱331插设于注液孔13内,且出雾嘴32上的第二凸柱321插设于第一凸柱331的通孔332内,如此,第二凸柱321可将第一凸柱331紧密抵持于注液孔的内壁上,进一步提升了密封效果;同时,由于密封件33与主体10固定连接,出雾嘴32盖设于主体10上,从而密封件33稳定地置于出雾嘴32和主体10之间,不易晃动,避免在长期运输、搬运或使用过程中发生漏液。
48.上盖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密封件33也可为卡接于注液孔的柔性密封环,出雾嘴32的第二凸柱321插设于柔性密封环的环内,以与密封件33共同密封注液孔13。
49.可选的,密封件33为柔性材质,出雾嘴32为塑胶材质。通过采用柔性的密封件33和硬质的出雾嘴32,既能够保证密封性,还能够保证上盖30的结构强度,便于使用。密封件33可为硅胶材质,但不限于此,也可为其他具有柔性的材质。
50.请同时参照图3、图6和图7,主体10的一端设有容纳槽14,注液孔13开设于容纳槽14的槽底;密封件33至少部分容纳于容纳槽14内且与容纳槽14相卡接,出雾嘴32罩设于容纳槽14的外侧。通过在主体10的端部设置容纳槽14,方便将密封件33固定连接于主体10。
51.在一实施例中,容纳槽14的内壁或密封件33的表面设有凸棱15,且密封件33与容纳槽14过盈配合,方便安装密封件33,且避免密封件33发生移位。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14的内壁间隔设有多条凸棱15,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密封件33朝向容纳槽14的表面设有凸棱,或容纳槽14的内壁和密封件33的表面同时设有凸棱。
52.请同时参照图6至图8,在一实施例中,出雾嘴32内设有凹槽323,密封件33容纳于凹槽323内,凹槽323的内壁设有第一卡合部322;容纳槽14的外壁设有第二卡合部141,容纳槽14收容于凹槽323内,且第一卡合部322与第二卡合部141相卡接。其中,第一卡合部322与第二卡合部141中的一者为卡持凸起,另一者为卡槽。如此,出雾嘴32盖设在容纳槽14的外侧,通过相可接的第一卡合部322与第二卡合部141,出雾嘴32可与主体10稳定连接,不易晃动。
53.如图3和8所示,作为一种实施例,出雾嘴32的凹槽323内设设有第三凸柱324,第二凸柱321连接于第三凸柱324朝向主体10的一侧,出气通道31开设于第三凸柱324内部,且第三凸柱324上设有过气孔3241,过气孔3241将出气导通和气流通道12相连通。
54.在一实施例中,雾化件20包括陶瓷基体21和加热基材(图未示),陶瓷基体21包括显露于储液腔11的吸液面211和显露于气流通道12内的雾化面212,储液腔11内的溶液可通过吸液面211渗透至雾化面212,加热基材设置于雾化面212。加热基材用于加热陶瓷基体21,以将渗透至雾化面212的溶液进行加热雾化。加热基材可为加热丝或电极片等,但不限于此。
55.在使用时,储液腔11内的溶液可通过陶瓷基体21的吸液面211渗透至雾化面212,加热基材将渗透至雾化面212的溶液进行加热雾化,形成雾化气体,雾化气体从气流通道12流至外界。
56.可选的,气流通道12包括导气气路121和与之连通的雾化腔122,雾化腔122的过气面积大于导气气路121的面积,且雾化面212显露于雾化腔122内。如此,雾化面212加热得到的雾化气体可直接进入雾化腔122内,然后自雾化腔122通入导气气路121内;并且,由于雾化腔122的过气面积大于导气气路121的面积,雾化腔122还具有冷却的作用。
57.进一步地,陶瓷基体21通过安装件22固定于储液腔11的开口,安装方式简单,且陶瓷基体21的吸液面211较大,雾化效果较好。
58.在一实施例中,主体10的一端开口设置,雾化装置100还包括底座40,底座40密封地插接于主体10的开口,并与主体10的内壁围设成雾化腔122;底座40上还设有与雾化腔122连通的进气口41,进气口41用于将外部气体通入雾化腔122内。
59.组装时,可先自主体10的开口将陶瓷基体21和安装件22置于储液腔11的开口处,然后将底座40插接于主体10的开口,上述雾化装置100便于组装,安装过程简单。使用时,外部气体进气口41进入雾化腔122内,雾化腔122内的雾化气体合外部气体混合后自导气气路121流动至雾化装置100外侧。
60.请再次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雾化设备1,包括第一方面的雾化装置100,以及用于向雾化装置100供电的供电装置200。
61.具体的,供电装置200用于向陶瓷加热件30中的加热基材供电,以使加热基材能够加热陶瓷基体21和溶液。
62.雾化设备1还包括外壳300,外壳300同时包覆于供电装置200和主体10的外侧,出雾嘴32固定连接在主体10上且设于外壳300的一端,雾化设备1具有简洁的结构和外观。雾化设备1可为一次性使用的雾化设备,或为可重复使用的雾化设备。
63.上述雾化设备1包括雾化装置100和供电装置200,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雾化装置100的安装过程繁琐、容易漏液的问题。
6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内设有:主体,所述主体内构建有储液腔和与所述储液腔相隔离的气流通道,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的注液孔;雾化件,至少部分显露于所述储液腔,所述雾化件用于加热雾化所述储液腔内的溶液;上盖,所述上盖内设有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的出气通道,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主体的一端,且所述上盖部分插设于所述注液孔内并密封所述注液孔。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出雾嘴和容纳于所述出雾嘴内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设有第一凸柱且所述第一凸柱内设有通孔,所述密封件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凸柱插设于所述注液孔内;所述出雾嘴上设有第二凸柱,所述第二凸柱插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凸柱、所述第二凸柱共同密封所述注液孔。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柔性材质,所述出雾嘴为塑胶材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容纳槽,所述注液孔开设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所述密封件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且与所述容纳槽相卡接,所述出雾嘴罩设于所述容纳槽的外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或所述密封件的表面设有凸棱,且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容纳槽过盈配合。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嘴内设有凹槽,所述密封件容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内壁设有第一卡合部;所述容纳槽的外壁设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相卡接。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件包括陶瓷基体和加热基材,所述陶瓷基体包括显露于所述储液腔的吸液面和显露于所述气流通道内的雾化面,所述储液腔内的溶液可通过所述吸液面渗透至所述雾化面,所述加热基材设置于所述雾化面。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包括导气气路和与之连通的雾化腔,所述雾化腔的过气面积大于所述导气气路的面积,且所述雾化面显露于所述雾化腔内。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一端开口设置,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密封地插接于所述主体的开口,并与所述主体的内壁围设成所述雾化腔;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将外部气体通入所述雾化腔内。10.一种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以及用于向所述雾化装置供电的供电装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雾化技术领域,提出一种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内设有:主体,所述主体内构建有储液腔和与所述储液腔相隔离的气流通道,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的注液孔;雾化件,至少部分显露于所述储液腔,所述雾化件用于加热雾化所述储液腔内的溶液;上盖,所述上盖内设有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的出气通道,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主体的一端,且所述上盖部分插设于所述注液孔内并密封所述注液孔。本申请还提出一种雾化设备。上述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结构简单、安装简便,且能够防止漏液。且能够防止漏液。且能够防止漏液。


技术研发人员:

董申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斯科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1.29

技术公布日:

2022/8/16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3:28: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27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装置   主体   密封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