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圆桌会议的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通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圆桌会议的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论坛、研讨会、培训等会议交流越来越频繁,会议厅成为人们会谈交流和贸易洽谈的重要场所之一,人们对会议厅等会议场所的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通风空调系统是会议厅舒适环境营造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议厅的布置类型多种多样,但不同的场地布置形式都会有不同的要求。会场的布置类型可以是标准化的,也可以是个性化的,常见的形式有长方式、课堂式、宴会式(圆桌式)等,其中圆桌式布置形式因其便于参会者之间的自由交流,构筑轻松自由的会议氛围的特点而被广泛使用。众所周知,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能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议厅的气流组织形式,是为参会人员营造一个舒适性高、空气品质好的会议环境的重要途径,研究会议厅建筑空间的送风末端及其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3.目前关于会议厅建筑的室内送风末端大部分还是传统的圆形散流器。常见的圆形散流器的送风范围不大、射程短,通常在一个会议厅中需要均匀布置多个送风口,但是布置多个送风口必然会导致通风管道的管路更加复杂,在不利于风量调节的同时,管道阻力增大从而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增大,不节能。此外,散流器出风不均匀、送风气流不能很好地覆盖人员活动区域、会议厅内的舒适性得不到保障。并且送风目标不明确,冷量漫灌式地涌入室内,许多空气冷量浪费在墙面、天花板等无效区域。在不节能的同时,不均匀不合理的送风还会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圆桌会议的送风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用于圆桌会议的送风装置,包括风管,风管的直径为d,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第一弧形导流板、环形隔板、第一球形导流板与第二弧形导流板;
7.第一弧形导流板的进风口设于风管的出风口上,第一弧形导流板的进风口直径为d,第一弧形导流板的出风口直径大于d;
8.环形隔板的外圆直径为d,设于风管内,环形隔板上设通风孔,通风孔的直径为d,环形隔板沿其直径朝向风管进风口可折叠设置;
9.第一球形导流板的进风口直径为d,设于通风孔上,第一球形导流板的出风口位于第一弧形导流板内;
10.第二弧形导流板的进风口设于第一球形导流板出风口上,并位于第一弧形导流板内;
11.第一球形导流板和第二弧形导流板与风管和第一弧形导流板之间形成第一环形
出风通道。
12.所述用于圆桌会议的送风装置还包括通风管、第二球形导流板、第三弧形导流板与第四弧形导流板,
13.所述通风管的进风口的直径为d,设于通风孔上,且通风管的出风口位于第一球形导流板内;
14.所述第三弧形导流板的进风口直径为d,设于通风管的出风口上,且第三弧形导流板的出风口位于第二弧形导流板内;
15.所述通风管的出风口上设有安装板,安装板沿水平方向设于通风管的出风口上,第二球形导流板设于安装板上,且第二球形导流板的开口方向朝向风管出风口设置;
16.所述第四弧形导流板设于第二球形导流板上,且第四弧形导流板的开口方向朝向风管出风口设置,第二球形导流板与第四弧形导流板均设于第三弧形导流板内,且第二球形导流板、第四弧形导流板均与第三弧形导流板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出风通道。
17.所述风管、第一弧形导流板、环形隔板、第一球形导流板、第二弧形导流板、通风管、第二球形导流板、第三弧形导流板与第四弧形导流板的中心线同轴设置。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9.(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圆桌会议的送风装置,通过在风管内设置环形隔板,环形隔板沿其直径朝向风管进风口折叠设置,风通过风管进入后,经过环形隔板到达依次到达第一球形导流板与第二弧形导流板,沿着第一球形导流板与第二弧形导流板的外壁向下流动,最终第二弧形导流板与第一弧形导流板形成第一环形出风通道,风从该第一环形出风通道通道射出,均匀的送达到圆桌会议的各方向,本实用新型的通风气流能较好地覆盖圆桌式布置的会议厅的人员活动区域,能改善圆桌式布置的会议厅的送风效果,送风更加均匀,提高流场利用率及人员的舒适水平。
20.(ⅱ)本实用新型能够代替多个风口,在保持气流组织良好送风效率的情况下,减少会议厅的风口数量,能简化会议厅的通风管道系统的管路从而降低管道系统阻力。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送风模式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送风模式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装置的速度分布云图
25.图5为传统散流器的速度分布云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装置的温度分布云图
27.图7为传统散流器的温度分布云图。
28.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
29.1-风管,2-第一弧形导流板,3-环形隔板,4-第一球形导流板,5-第二弧形导流板,6-通风孔,7-通风管,8-第二球形导流板,9-第三弧形导流板,10-第四弧形导流板。
3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技术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2.本文中所提及到的方向性术语,如“径向”、“水平”均与说明书附图中纸面上的具体方向或附图中所示空间的相应方向一致。
33.附图中的箭头方向表示风的流动方向。
34.实施例:
35.一种用于圆桌会议的送风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风管1,风管1的直径为d,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第一弧形导流板2、环形隔板3、第一球形导流板4与第二弧形导流板5;
36.第一弧形导流板2的进风口设于风管1的出风口上,第一弧形导流板2的进风口直径为d,第一弧形导流板2的出风口直径大于d;
37.环形隔板3的外圆直径为d,设于风管1内,环形隔板3上设通风孔6,通风孔6的直径为d,环形隔板3沿其直径朝向风管1进风口可折叠设置;
38.第一球形导流板4的进风口直径为d,设于通风孔6上,第一球形导流板4的出风口位于第一弧形导流板2内;
39.第二弧形导流板5的进风口直径为d1,设于第一球形导流板4出风口上,并位于第一弧形导流板2内;
40.第一球形导流板4和第二弧形导流板5与风管1和第一弧形导流板2之间形成第一环形出风通道。
41.本实施例的用于圆桌会议的送风装置,通过在风管内设置环形隔板3,环形隔板3沿其直径朝向风管1进风口折叠设置,风通过风管进入后,经过环形隔板3到达依次到达第一球形导流板4与第二弧形导流板5,沿着第一球形导流板4与第二弧形导流板5的外壁向下流动,最终第二弧形导流板5与第一弧形导流板2形成第一环形出风通道,风从该第一环形出风通道通道射出,均匀的送达到圆桌会议的各方向,本实施例的通风气流能较好地覆盖圆桌式布置的会议厅的人员活动区域,扩大了送风范围,能改善圆桌式布置的会议厅的送风效果,送风更加均匀,提高流场利用率及人员的舒适水平。
42.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用于圆桌会议的送风装置还包括通风管7、第二球形导流板8、第三弧形导流板9与第四弧形导流板10,
43.所述通风管7的进风口的直径为d,设于通风孔6上,且通风管7的出风口位于第一球形导流板4内;
44.所述第三弧形导流板9的进风口直径为d,设于通风管7的出风口上,且第三弧形导流板9的出风口位于第二弧形导流板5内;
45.所述通风管7的出风口上设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沿水平方向设于通风管7的出风口上,第二球形导流板8设于安装板11上,且第二球形导流板8的开口方向朝向风管1出风口设置;
46.所述第四弧形导流板10设于第二球形导流板8上,且第四弧形导流板10的开口方向朝向风管1出风口设置,第二球形导流板8与第四弧形导流板10均设于第三弧形导流板9内,且第二球形导流板8、第四弧形导流板10均与第三弧形导流板9之间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出风通道。
47.其中,本实施例中,环形隔板不折叠,水平设于风管内,通过将通风管、第二球形导流板、第三弧形导流板9与第四弧形导流板10,能够使第三弧形导流板9与第四弧形导流板10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出风通道,风从第二环形出风通道射出,均匀的送达到圆桌会议的各方向,第二环形出风通道的大小小于第一形出风通道的大小,减小了该送风气流覆盖范围,增强了送风场景的适应性。
48.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风管1、第一弧形导流板2、环形隔板3、第一球形导流板4、第二弧形导流板5、通风管7、第二球形导流板8、第三弧形导流板9与第四弧形导流板10的中心线同轴设置,能够增加本实施例送风装置的整体稳定性,使送风效果更均匀。
49.为了说明本实施例在圆桌会议厅内的送风效果,将本实施例装置与传统散流器在圆桌会议厅内的气流组织进行对比。对本实施例送风装置与传统散流器在圆桌会议厅内的送风效果分别进行了cfd数值模拟试验,从图4-7中可以看到,发现传统散流器的送风速度、温度分布不均匀,送风气流覆盖人员活动区域的范围较小,不能很好地满足圆桌式会议厅的人员送风需求。与传统散流器相比,本实施例能够代替多个风口完成送风任务,并且送风末端的气流能较好地覆盖圆桌式布置的会议厅的人员活动区域,提高了流场利用率,能改善圆桌式布置的会议厅的送风效果,温度场及速度场更加均匀,大大提高了人员的舒适性水平。
50.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51.本实施例有两种工作模式,第一种工作模式,将环形隔板沿着直径朝向风管1进风口折叠设置,风进入风管后分两种途径流动,首先,风流经环形隔板到达第一球形导流板与第二弧形导流板外壁,最后经过第一环形出风通道射出,送至圆桌会议的不同位置,其次,风通过通风孔6进入通风管7内,沿着通风管7到达第二球形导流板8与第四弧形导流板10外壁,并通过第二环形出风通道射出;
52.第二种工作模式,将环形隔板水平设置,风进入风管后只能通过通风孔6流动,风通过通风孔6进入通风管7内,沿着通风管7到达第二球形导流板8与第四弧形导流板10外壁,并通过第二环形出风通道射出。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圆桌会议的送风装置,包括风管(1),风管(1)的直径为d,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第一弧形导流板(2)、环形隔板(3)、第一球形导流板(4)与第二弧形导流板(5);第一弧形导流板(2)的进风口设于风管(1)的出风口上,第一弧形导流板(2)的进风口直径为d,第一弧形导流板(2)的出风口直径大于d;环形隔板(3)的外圆直径为d,环形隔板(3)设于风管(1)内,环形隔板(3)上设通风孔(6),通风孔(6)的直径为d,环形隔板(3)沿其直径朝向风管(1)进风口可折叠设置;第一球形导流板(4)的进风口直径为d,第一球形导流板(4)的进风口设于通风孔(6)上,第一球形导流板(4)的出风口位于第一弧形导流板(2)内;第二弧形导流板(5)的进风口设于第一球形导流板(4)出风口上,第二弧形导流板(5)位于第一弧形导流板(2)内;第一球形导流板(4)和第二弧形导流板(5)与风管(1)和第一弧形导流板(2)之间形成第一环形出风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圆桌会议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圆桌会议的送风装置还包括通风管(7)、第二球形导流板(8)、第三弧形导流板(9)与第四弧形导流板(10),所述通风管(7)的进风口的直径为d,设于通风孔(6)上,且通风管(7)的出风口位于第一球形导流板(4)内;所述第三弧形导流板(9)的进风口直径为d,设于通风管(7)的出风口上,且第三弧形导流板(9)的出风口位于第二弧形导流板(5)内;所述通风管(7)的出风口上设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沿水平方向设于通风管(7)的出风口上,第二球形导流板(8)设于安装板(11)上,且第二球形导流板(8)的开口方向朝向风管(1)出风口设置;所述第四弧形导流板(10)设于第二球形导流板(8)上,且第四弧形导流板(10)的开口方向朝向风管(1)出风口设置,第二球形导流板(8)与第四弧形导流板(10)均设于第三弧形导流板(9)内,且第二球形导流板(8)、第四弧形导流板(10)均与第三弧形导流板(9)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出风通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圆桌会议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1)、第一弧形导流板(2)、环形隔板(3)、第一球形导流板(4)、第二弧形导流板(5)、通风管(7)、第二球形导流板(8)、第三弧形导流板(9)与第四弧形导流板(10)的中心线同轴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圆桌会议的送风装置,包括风管,直径为D,送风装置还包括第一弧形导流板、环形隔板、第一球形导流板与第二弧形导流板;第一弧形导流板的进风口设于风管的出风口上,第一弧形导流板的进风口直径为D,第一弧形导流板的出风口直径大于D;环形隔板的外圆直径为D,设于风管内,环形隔板上设通风孔,通风孔的直径为d,环形隔板沿其直径朝向风管进风口可折叠设置;第一球形导流板的进风口直径为d,设于通风孔上,第一球形导流板的出风口位于第一弧形导流板内;第二弧形导流板的进风口设于第一球形导流板出风口上,位于第一弧形导流板内;第一球形导流板和第二弧形导流板与风管和第一弧形导流板之间形成第一环形出风通道。风通道。风通道。


技术研发人员:

高然 朱文乐 李晨曦 高逸步 田延 聂松 杨森 朱金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5

技术公布日:

2022/12/9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1:14: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24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弧形   风管   球形   环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