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第一章  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
(一)鱼类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1.水温: 鱼类是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几乎完全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相应地变化。按照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主要养殖鱼类可以分为四大类:热带鱼类、温水鱼类、冷温鱼类和冷水鱼类。
tm2005
2、盐度:(1)海水鱼类    只适应生活于盐度较高的水域,终身生活在海洋内。(2)淡水鱼类  只能适应极低的盐度,终身生活在淡水中(3)江海洄游性鱼类 对盐度的适应有阶段性;方向: 降河洄游、溯河洄游    目的 : 产卵洄游、 越冬洄游、索饵洄游(4)河口性鱼类(又称半洄游鱼类)  大部时间生活于盐度界于淡水和海水之间的河口附近,有些在生殖季节溯河作产卵洄游,如刀鲚、凤鲚及银鱼中的部分种类。
3、酸碱度(pH):各种鱼类有不同的pH最适范围,一般鱼类生存pH范围为4~10,四大家鱼为4.4~10.2,鲤鲫鱼为4.2~10.4;鱼类多偏于适应中性或弱碱性环境,pH为7~8.5范围水中生长良好。
4、溶解氧:溶氧量达5mg/L以上时,多数养殖鱼类摄食强度大,饲料系数低,生长快; 溶
不锈钢钝化氧量低于2~3mg/L时,摄食强度低,生长缓慢,饲料系数高;溶氧量低于1~2mg/L时开始浮头,直至死亡。
(二)鱼类的栖息习性(栖息水层)分为:1、中上层鱼类、 2、中下层鱼类
鱼类的食性:根据差异性:鱼类的食性可分为两大类四种
滤食性鱼类 : 浮游生物;捕食性鱼类 :  草食      杂食        肉食
(三)鱼类的生长特点:1、遗传性 2、阶段性3、延续性:生长可延续至衰老死亡
4、周期性:随季节及繁殖周期变化5、性别差异:雄鱼个体通常比雌鱼要小些。
6、生长优势明显7、在同一养殖条件下,天然鱼苗比人工繁殖鱼苗生长速度快
船用防爆离心风机
8、对同种鱼来说,体长增长最快的时间早于体重增长最快的时间。
3.1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内在的遗传基础是决定鱼类生长发育速度的重要前提,而外在适宜的生活环境条件为鱼类快速生长提供有力保障。外界因子通过内在因子而发生作用。影响鱼类生长的重要外界因素有饵料、温度、光照、水质化学因子、水体大小等。
、鱼类的繁殖习性:根据卵的性质可分为:浮性卵、沉性卵、漂浮性卵、粘性卵。根据产卵的场所分为:敞水性产卵类型、石砾产卵类型、水生植物上产卵类型、喜贝性产卵类型
名词解释
性逆转: 鱼类在生命的不同阶段由雌到雄(或由雄到雌)发生性别转变的现象。
生殖洄游: 当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时,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对鱼体内部就会产生生理上的刺激,促使鱼类集合成,为实现生殖目的而游向产卵场所,这种性质的迁徙。
第二章  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
一、亲鱼成熟度鉴定(一看二摸三挤四挖):成熟度好的雌鱼腹部膨大,轮廊明显,生殖孔松驰,腹部松弛而富弹性; 成熟度好的雄鱼,轻压腹部,有乳白精液流出,遇水散开。四挖:采用挖卵观察,可更准确地判断亲鱼成熟的程度。
二、繁殖期雌雄鉴别(1)婚姻和追(珠)星、(2)雌雄个体大小差异、(3)雌雄个
体外观差异、(4)繁殖期腹部一般雌鱼腹部大而柔软,泄殖孔常稍突出;而雄鱼腹部较小,泄殖孔平或稍内凹。
三、授精方法:1、干法人工授精、2、湿法人工授精 、3、半干法人工授精
四、受精卵孵化时应注意事项: 1、溶氧和充气    孵化容器中卵的密度很大,一定要保持一定氧气供给。但充氧量也不能过大,过大会破坏卵膜,影响孵化率。 2、水流调节  漂流性卵在环道中孵化时,在一定水流条件下,卵漂浮在水面孵化。但水流过速时,导致卵、初孵仔鱼易粘附于内环的纱窗上,尤其是仔鱼逆水游泳时会耗费过多能量。3、及时清理卵膜和代谢产生的污物,保持水质清新 4、及时将仔鱼移出  对于某些在产卵池中孵化的种类,要及时将仔鱼移出。尤其是罗非鱼,避免亲鱼吞食仔鱼。
第三章  鱼苗鱼种培育
名词解释
1、鱼苗是指孵化后的仔鱼;鱼种是指可以在增养殖水体中放养,供养成食用鱼的幼鱼。
rbd-573
2、鱼苗培育是指将初孵仔鱼(水花)经一段时间的饲养,培育成3cm左右的稚鱼的过程,这个时期的稚鱼通常称为夏花鱼种;鱼种培育是指将夏花鱼种经几个月或一年以上的饲养,培育成10~20cm的幼鱼的过程。
3、 不可逆点:  仔鱼在持续饥饿到某一时间点时,尽管还能继续生存较长一段时间,但已虚弱得不可能再恢复摄食能力。也称为不可逆饥饿点或生态死亡点。
4、开口:  仔鱼在卵黄囊即将吸收完毕时,开始主动摄食外界饵料生物的现象。
5、开口率: 在首次发现外源食物时,体中发生摄食行为的仔鱼比例,或是消化道内含有食物的仔鱼尾数占总解剖鱼尾数的百分数。又称初次摄食率或初次摄食发生率。
6、饵料选择性指数: 反映鱼类对备食饵料喜好程度的指标。
7、断奶或转料:生产中停止向仔鱼供应生物饵料,而迫使其转向摄食其它人工食物的过程。
8、 摄食效率 成功捕食到食物对象的反应次数占已进行过的捕食反应次数的百分数,叫做摄食效率或摄食成功率。
一、鱼类的发育阶段:
1、仔鱼期(larval fish) 从受精卵孵出至奇鳍鳍条基本形成时的鱼类早期发育个体。此期鱼体具有卵黄囊、鳍膜等仔鱼器官,是由内源营养转变为外源营养的时期,包括两个分期:前期、后期。
2、稚鱼期(juvenile fish) 从鳍条基本形成到鳞片开始出现时的鱼类发育个体。
3、幼鱼期(young fish) 具有与成鱼相同的形态特征,但性腺尚未发育成熟的鱼类个体。全身被鳞、侧线明显、胸鳍鳍条末端分枝,体和斑纹与成鱼相似,处于性未成熟期。
4、成鱼期(adult fish) 初次性成熟到衰老死亡。
二、鱼苗、鱼种食性的变化:
1、开口阶段 
在卵黄囊吸收完毕前,仔鱼即开口摄食,一般为原生动物、轮虫、贝类担轮幼虫等小型浮游动物,有些种类的仔鱼(如石斑鱼)口裂较小,甚至要投喂受精卵。
2、稚幼鱼期:为仔鱼期食性向成鱼期食性的过渡阶段;幼鱼期的食性已基本与成鱼期相同
3、成鱼食性阶段 。
三、鱼类食性的变化规律:
(1)食性变化与摄食器官和消化、吸收系统的发育同步;(2)食性变化与个体的运动方式和能力、视觉等的发展完善有关;(3)摄食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捕食方式)相一致;(4)食物种类与其栖息水层等生境(habitat)相一致;5)食性变化是一个量变积累质变的过程。
四、清塘、整塘1、目的  修复、加固鱼池,保持水位;消毒、杀灭敌害生物;改善底质、水质,施肥。2、操作(1)整塘    堵漏、夯实护坡和塘堤。(2)排水、清除杂物及过多於泥、晒塘(3)药物清塘
清塘药物及使用(1)生石灰(CaO)①原理  快速使水体变成强碱性、高温杀灭敌害生物。②优点  全面彻底;保持水体pH稳定;改良底质、增加肥度。③缺点  用量大、操作不便。(2)茶粕、(3)漂白粉
五、鱼苗下塘:1、暂养鱼苗、调节温差2、合理密养    8~15万尾/666.7m2
3、放试水鱼和食水鱼(消毒)4、饱食下塘   
六、拉网锻炼:锻炼目的;增强鱼苗抗应激(密度、操作、低氧)能力;促进粘液和粪便的排泄,有利于保持水质清新,提高运输成活率;去除敌害生物、统计数量,为出苗、分池稀养做准备。
七、投饲:(1)以天然饵料为主、精饲料为辅;(2)以配合饲料为主(草、鲤)    投以优质饲料(3)以施肥为主(鲢、鳙)      施足基肥,根据情况勤施追肥
第四章 商品鱼养殖技术
1.池塘养鱼:我国静水池塘养鱼技术总结为“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个字(俗称八字精养法)。
“水”是养鱼池的环境条件,包括水源、水质、池塘面积和水深、土质、周围环境等,必须适合鱼类生活和生长的要求;“种”是鱼种,要有数量充足、规格合适、体质健壮的优良种或品种;“饵”是饵料和饲料,要供应鱼类营养全面、适口、量足的饲料
“密”是合理密养;“混”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实行不同种类、不同年龄与规格鱼类的混养;
“轮”是轮养与轮捕轮放,使养殖过程始终保持较合理的储存量;“防”是做好鱼类病害的防治和防逃、防盗工作;“管”是实行精细的科学管理工作。
水、种、饵是物质基础;密、混、轮是技术保障;防、管是成败关键。
2混养:将不同种类和(或)不同规格的养殖对象在同一水体中进行养殖,充分发挥水体生产潜力,以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2.1混养的生物学基础:1、合理利用水体饵料生物和水层空间2、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关系3、同一种鱼不同规格的套养,即培育了鱼种,也有利于轮捕轮放,还可避免鱼塘闲置。
2.2混养原则:1、对水温、盐度等基本水体物理条件相一致2、食性和栖息水层等习性尽量不同。3、和平共处,不互相残杀4、以一、两种为主养鱼,配养种类不太多,投饵、施肥等管理首先考虑主养鱼。
3轮捕轮放:含义:在密养的鱼塘中,根据鱼类生长情况,到一定时间捕出一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食用鱼,再适当补放一些鱼种,以提高池塘单位面积产量。
1、优点:均衡上市;加速资金周转;保持合理密度、有利于鱼类生长
有利于大规格鱼种培育;提高饵料、肥料的利用效率
4. 投饵:
(1)坚持“四看”:水温、水、天气、摄食情况(2)下塘当日减半
2、投饵技术:四定原则
(1)定时:草料上午、精料分两餐    (2)定点:建立条件反射
(3)定质:营养丰富、全面、新鲜、适口  (4)定量:保持稳定、适时调整
5.管理:(一)基本要求
1、水:肥、活、嫩、爽  2、饵:好、匀、足  3、鱼:健、速
(二)基本内容
1、经常巡塘
(1)高温季节半夜、黎明巡塘,防止浮头
(2)日间结合投饲巡塘,测量水温、检查鱼吃食、活动及池塘水质等
(3)傍晚巡塘,检查全天摄食、生长情况,清理残饵和食台
2、除草捞污、查渗补漏;3、池水注排、开关增养机、泼施益生菌和有机肥
4、检查鱼体,防治鱼病;5、记录工作日志
(三)防止浮头和泛池
测绘工具浮头:水体溶氧较低,鱼呼吸受抑,上浮水面头朝上、口部稍露出水面,鱼体与水面呈一夹角,呼吸表层溶氧
泛池:浮头未能及时解救,进一步发展导致池鱼窒息死亡。
浮头间接原因:(1)氧债大,夜晚上、下层水急速对流,池水溶氧迅速降低
(2)水体溶氧求过于供养殖密度大、施肥投饵多,水质肥,夜间缺氧 水体过瘦,浮游植物量很少,由于阴雨天光合作用少,夜间缺氧。
浮头轻重程度判断:(1)时间:黎明开始为轻,日出后将消失; 半夜或上半夜开始为重,将愈来愈严重
(2)范围:池中央浮头为轻,全池浮头为重;(3)鱼受惊后反应能力快速下沉为轻,下沉慢或不沉为重;下风区受惊为轻、上风区受惊为重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5:43: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236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鱼类   摄食   生长   仔鱼   水体   饵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