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空间上行疏散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智能疏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空间上行疏散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我国已成为地下空间的应用大国,地下空间开发进入了深层化发展的时代。在破坏性灾害事件下,地下空间疏散路径单一,逃生困难,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安全疏散是地下空间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楼梯是确保人员上行疏散最主要、最可靠、最有效的手段。
3.地下空间楼梯区域人员疏散效率与人员运动行为和生理因素密切相关。在地下行人密集空间的疏散过程中,行人必须通过楼梯进行长距离上行,需要消耗较多体力,容易进入疲劳状态。当行人进入疲劳状态时其上行速度会明显快速降低,甚至停止上行,阻碍后续行人疏散,极易发生拥堵,进而影响整个上行通道的疏散速度和效率,甚至发生踩踏事件,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对地下空间的上行疏散楼梯设计需要从安全行为学层面,以多角度、多学科和多种方法解决地下行人密集空间的上行通道内行人进行有效疏散和引导。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地下空间上行疏散方法及系统。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地下空间上行疏散方法,包括:
7.获取进入上行通道行人的体态特征和初始速度,所述体态特征包括身高和体重;
8.根据行人的体态特征、初始速度获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
9.根据上行通道内所有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获得拥堵预估位置;
10.根据拥堵预估位置和/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对行人进行警示。
11.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上行疏散方法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根据行人的体态特征、初始速度获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包括:
12.建立行人的体态特征、初始速度与上行疲劳距离的映射关系;
13.基于所述映射关系获得当前行人的体态特征、初始速度对应的上行疲劳距离。
14.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上行疏散方法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根据拥堵预估位置和/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对行人进行警示,包括:
15.当行人距离拥堵预估位置的上行相对高度小于等于第一高度阈值时,提示行人降速;
16.和/或当行人距离其上行疲劳距离的上行相对高度小于等于第二高度阈值时,提示行人降速。
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18.一种地下空间上行疏散系统,包括:
19.行人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进入上行通道行人的体态特征和初始速度,所述体态特征包括身高和体重;
20.上行疲劳距离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行人的体态特征、初始速度获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
21.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上行通道内所有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获得拥堵预估位置,根据拥堵预估位置和/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向行人终端发送警示信息;
22.通信模块,用于与行人终端连接通信传递警示信息。
2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24.一种实现地下空间上行疏散的方法,包括:
25.从上行通道地下进出口开始沿上行方向依次设置两个以上测试点,在行人到达每个测试点时进行如下操作:
26.获取行人经过测试点时的体态特征和速度,所述体态特征包括身高和体重;
27.根据行人经过测试点时的体态特征、速度获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
28.根据上行通道内所有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获得拥堵预估位置;
29.根据拥堵预估位置和/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对行人进行警示。
30.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实现地下空间上行疏散的方法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根据行人经过测试点时的体态特征、速度获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包括:
31.建立行人的体态特征、经过测试点的速度与相对上行疲劳高度的映射关系;
32.从所述映射关系获得当前行人经过测试点时的体态特征、速度对应的相对上行疲劳高度;
33.将相对上行疲劳高度和测试点高度的和作为上行疲劳距离。
34.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实现地下空间上行疏散的方法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对相对上行疲劳高度进行修正处理,包括:
35.获取测试点高度,根据所述测试点高度反比例减小相对上行疲劳高度,得到修正后的相对上行疲劳高度;
36.和/或获取行人从上行通道地下进出口行走到测试点的行走时间,根据所述行走时间反比例减小上行疲劳高度,得到修正后的相对上行疲劳高度。
37.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实现地下空间上行疏散的方法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根据上行通道内所有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获得拥堵预估位置,包括:
38.获取上行通道内所有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分布,获取分布密度大于等于预设的密度阈值的上行疲劳距离区间,将上行疲劳距离区间作为拥堵预估位置。
3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40.一种实现地下空间上行疏散的系统,包括:
41.从上行通道地下进出口开始沿上行方向依次设置两个以上测试点;
42.在每个测试点设置有:
43.行人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行人经过测试点时的体态特征和初始速度,所述体态特征包括身高和体重;
44.上行疲劳距离获取模块,根据行人经过测试点时的体态特征、速度获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
45.处理模块,根据上行通道内所有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获得拥堵预估位置,根据拥堵预估位置和/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向行人终端发送警示信息;
46.通信模块,用于与行人终端连接通信传递警示信息。
4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48.一种计算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施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空间上行疏散方法或实现地下空间上行疏散的方法。
附图说明
4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5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地下空间上行疏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51.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图像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52.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拥塞预估位置求取示意图;
53.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实现地下空间上行疏散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54.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5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6.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57.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58.实施例1
59.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下空间上行疏散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60.步骤s11,获取进入上行通道行人的行人信息,行人信息包括体态特征和初始速度,体态特征包括身高和体重。优选地,在上行通道地下进出口设置有摄像头和图像处理模块,摄像头用于拍摄经过上行通道地下进出口的行人视频图像,图像处理模块根据获取的行人视频图像得到行人的体态特征和进入上行通道地下进出口的初始速度。
61.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图像处理模块包括人脸识别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查询模块和行人速度获取模块。人脸识别模块用于从行人视频图像中识别出行人脸部特征,获得与行人脸部特征一一对应的行人id。数据存储模块中存储有与行人id一一对应的体态特征,还存储有与行人id关联的手机号码,行人的体态特征和手机号码可事先采集或者从公安系统调取。查询模块,用于在获得行人id后从数据存储模块中查出与行人id对应的体态特征信息和手机号码。通过手机号码便于后续向行人发送警示信息。行人id优选但不限于为身份证号码或身份二维码。行人速度获取模块基于行人视频图像获取图像中每个行人的速度,获取速度的方法可采用现有技术,如可参照公开号为cn112541938a或cn101196991a或cn112598709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技术方案获得行人速度,在此不再赘述。人脸识别模块的方法可采用现有技术,如可参照公开号为cn110110650a或cn113762025a或cn110929695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再赘述。
6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身高和体重可以获得体重指数,体重指数是肥胖分型标准,肥胖的人相对来说其身体上行时会更容易感到疲劳,其体能较差,身体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初始速度能够反应出行人的运动协调能力。从身高、体重、初始速度三个维度来获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比较准确。
63.步骤s12,根据行人的体态特征、初始速度获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上行疲劳距离为行人在上行通道中疲劳时其所在位置与上行通道地下出入口的垂直方向高度差。体态特征反应了进入行人的体能和身体健康状况,紧急逃生时进入行人的初始速度反应了其运动能力,基于行人的体态特征和初始速度获得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与行人实际情况相符,得到的上行疲劳距离准确,可作为疏散引导的重要依据。再根据上行通道内所有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的分布情况得到拥堵预估位置。最后根据拥堵预估位置和/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对行人进行警示,能够改善拥堵情况,如减少或消除拥堵,提高上行通道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
6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不同行人以不同体态特征、不同初始速度进行上行通道疏散试验,当行人疲劳时记录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一次试验获得一个体态特征、初始速度和上行疲劳距离样本,利用多个样本建立基础数据集。
65.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基于基础数据集,以体态特征、初始速度为自变量,以上行疲劳距离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非线性拟合回归获得回归方程,在实际疏散时将行人的体态特征和初始速度输入回归方程获得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
66.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步骤s12具体包括:
67.建立行人的体态特征、初始速度与上行疲劳距离的映射关系;基础数据集中每个样本建立一个行人信息(体态特征、初始速度)与上行疲劳距离对应关系,多个样本获得多个对应关系构成行人信息(体态特征、初始速度)与上行疲劳距离的映射关系。映射关系具体表现形式优选但不限于为表。
68.基于映射关系获得当前行人的体态特征、初始速度对应的上行疲劳距离。具体地,在获得当前行人的体态特征、初始速度后,在映射关系中查到与当前行人的体态特征、初始速度相同或相近的行人信息(体态特征、初始速度)对应的上行疲劳距离。事先建立映射关系并存储,能够根据映射关系中的对应关系能够快速获得上行疲劳距离,操作实施过程简单,运算量少。
69.步骤s13,根据上行通道内所有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获得拥堵预估位置,包括:获取上行通道内所有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分布,获取分布密度大于等于预设的密度阈值的分布子区,将分布子区作为拥堵预估位置,拥堵预估位置可能为一个或两个或多个。具体地,如图3所示,绘制上行通道内所有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的分布曲线,以上行疲劳距离h为横轴,以人数n为纵轴。优选地,以一步楼梯踏步高度为横轴的最小刻度,将上行疲劳距离大于等于本刻度且小于下一刻度的人员的数量作为该刻度的纵轴坐标。滑动窗口在分布曲线上滑动,滑动步进优选但不限于为1个横轴最小刻度,滑动窗口的宽度优选但不限于包括n个横轴最小刻度,n的取值范围为3到18,选取内部曲线段纵轴坐标值累积和大于等于密度阈值乘以窗口宽度的滑动窗口区域作为拥堵预估位置。滑动窗口区域即为分布子区,密度阈值优选但不限于为一个楼梯踏步能容纳的最大人数,如2个或3个或5个或8个等。
70.在本实施例中,为准确获取上行通道内的拥堵预估位置,在上行通道地面出口处设置人脸识别设备,用于识别从地面出口出来的行人的脸部特征,脸部特征与行人id一一对应,进而获取行人id,统计出上行通道的离开行人集合。通过上行通道地下进出口处的人脸识别设备统计出上行通道的进入行人集合。求取进入行人集合与离开行人集合的差分集,该查分集表示处于上行通道内的所有行人的集合,基于差分集中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分布获得拥堵预估位置,记为第一拥堵预估位置。
71.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准确获取上行通道内的拥堵预估位置,还包括对获取的拥堵预估位置进行修正的步骤,若先进入通道的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小于后进入通道的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后进入行人也会拥堵在先进入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处。在上行通道的地下进出口处还设置时间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每个行人进入上行通道的时间,将该时间作为该行人的时间标签。获取离开上行通道地面出口的行人的时间标签,记为第一时间。在差分集中选取时间标签为第一时间之后的时间段t内进入上行通道的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基于这些上行疲劳距离分布获得一个拥堵预估位置,记为第二拥堵预估位置。若第二拥堵预估位置的高度小于第一拥堵预估位置的高度,则将第二拥堵预估位置作为最终的拥堵预估位置,若第二拥堵预估位置的高度大于第一拥堵预估位置的高度,将第一拥堵预估位置和第二拥堵预估位置均作为最终的拥堵预估位置。时间段t优选但不限于为紧急疏散试验中实验人员通过上行通道的平均时间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72.步骤s14,根据拥堵预估位置和/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对行人进行警示。警示方式优选但不限于向行人手机等终端设备发送拥堵预估位置信息和其自身的上行疲劳距离信息,行人收到这些信息后,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降速或停下来休息避让或快速前进避开拥堵的行为来改善拥堵以及调节自身身体状态。
73.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步骤s14中根据拥堵预估位置对行人进行警示,包括:当行人距离拥堵预估位置的上行相对高度小于等于第一高度阈值时,提示行人降速。第一高度阈值优选但不限于为3米到6米。上行相对高度为行人当前位置与拥堵预估位置/上行疲劳距离的垂直高度差。
74.优选地,步骤s14中根据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对行人进行警示,包括:当行人距离其上行疲劳距离的上行相对高度小于等于第二高度阈值时,提示行人降速。第二高度阈值优选但不限于为3米到6米。在行人接近拥堵预估位置时警示行人降速能够降低拥堵点的行人增加速度,缓解拥堵点的压力,减少拥堵时间,提高疏散效率。由于行人进入疲劳期后其
上行速度会快速下降,阻碍后续行人前进,当行人接近其自身上行疲劳距离时警示行人降速,在速度降低不多对后续行人影响较小的同时,能够缓解其身体疲劳减少拥堵风险。
75.实施例2
76.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下空间上行疏散系统,包括:行人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进入上行通道行人的体态特征和初始速度,体态特征包括身高和体重;上行疲劳距离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行人的体态特征、初始速度获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上行通道内所有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获得拥堵预估位置,根据拥堵预估位置和/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向行人终端发送警示信息;通信模块,用于与行人终端连接通信传递警示信息。
77.实施例3
78.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施实施例1中的地下空间上行疏散方法。
79.实施例4
80.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实现地下空间上行疏散的方法,从上行通道地下进出口开始沿上行方向依次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测试点,优选地,在上行通道地下进出口设置第一个测试点。如图4所示,在行人到达每个测试点后进行如下操作:
81.步骤s21,获取行人经过测试点时的行人信息,行人信息包括体态特征和速度,体态特征包括身高和体重;可采用与实施例1中步骤s11中相同的技术手段获取体态特征和速度,在此不再赘述。
82.步骤s22,根据行人经过测试点时的体态特征、速度获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上行疲劳距离为行人的上行疲劳位置点距离上行通道的地面进出口的高度差。在上行通道内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测试点,基于在每个测试点获取的体态特征和速度获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实现上行疲劳距离在各测试点更新,相同行人进入上行通道后在所有测试点会被重新测试并更新绝对上行疲劳高度,进而实现拥堵预估位置的动态更新,获得的上行疲劳距离和拥堵预估位置是动态变化的,更为准确,对行人在上行通道内全程监控,尤其适用于地下埋深较深的上行通道,根据更新的拥堵预估位置和/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对行人进行警示,改善拥堵情况,进一步提高上行通道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
83.优选地,步骤s22包括:建立行人的体态特征、经过测试点的速度与相对上行疲劳高度的映射关系;从映射关系获得当前行人经过测试点时的体态特征、速度对应的相对上行疲劳高度;将相对上行疲劳高度和测试点高度的和作为上行疲劳距离。相对上行疲劳高度为行人疲劳时其所在位置距离这个经过的测试点的垂直高度差。将实施例1中的初始速度替换为本实施例中经过测试点的速度,将实施例1中的上行疲劳距离替换为本实施例中的相对上行疲劳高度,直接借用实施例1中的映射关系获得行人的体态特征、经过测试点的速度对应的相对上行疲劳高度,这样可以减少运算成本和时间成本,可这样只需要在上行通道进出口处测试点进行试验不需要在其他测试点试验。从映射关系获得当前行人经过测试点时的体态特征、速度对应的相对上行疲劳高度;将相对上行疲劳高度和测试点高度的和作为上行疲劳距离。
84.步骤s23,根据上行通道内所有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获得拥堵预估位置,包括:获取上行通道内所有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分布,获取分布密度大于等于预设的密度阈值的分
布子区,将分布子区作为拥堵预估位置,拥堵预估位置可能为一个或大于一个。具体求解过程与实施例1中拥堵预估位置求取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85.步骤s24,根据拥堵预估位置和/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对行人进行警示。
86.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为提高拥堵预估位置的预估准确性,还包括对相对上行疲劳高度进行修正处理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测试点高度,根据测试点高度反比例减小相对上行疲劳高度,得到修正后的相对上行疲劳高度;和/或获取行人到达测试点的行走时间,根据行走时间反比例减小上行疲劳高度,得到修正后的相对上行疲劳高度。
87.在本实施例中,设测试点高度为h,将h的数值正比例地映射为无量纲数值hk,hk∈[1,2],映射方式可为:将测试点高度正比例映射为[1,2]区间范围内的无量纲数值,将数值区间[0,h
max
]线性伸缩为数值区间[1,2],h
max
表示上行通道的最大垂直深度的数值,通过公式求取hk。设行走时间为t,将t的数值正比例映射为无量纲数值tk,若t大于tm,则tk的取值区间为(0,1),t
max
优选但不限于为10倍tm;若t小于等于tm,则tk的取值区间为[1,3],设修正前的相对上行疲劳高度为h0,则修正后的相对上行疲劳高度为h1,则或者或者tm为预设值,其可为紧急疏散试验中实验人员通过上行通道的平均时间的1倍到1.5倍。
[0088]
实施例5
[0089]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实现地下空间上行疏散的系统,从上行通道地下进出口开始沿上行方向依次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测试点;在每个测试点设置有:行人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行人经过测试点时的体态特征和初始速度,所述体态特征包括身高和体重;绝对上行疲劳高度获取模块,根据行人经过测试点时的体态特征、速度获取行人的绝对上行疲劳高度;处理模块,根据上行通道内所有行人的绝对上行疲劳高度获得拥堵预估位置,根据拥堵预估位置和/或行人的绝对上行疲劳高度向行人终端发送警示信息;通信模块,用于与行人终端连接通信传递警示信息。
[0090]
实施例6
[009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实施例4中的实现地下空间上行疏散的方法。
[009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空间上行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进入上行通道行人的体态特征和初始速度,所述体态特征包括身高和体重;根据行人的体态特征、初始速度获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根据上行通道内所有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获得拥堵预估位置;根据拥堵预估位置和/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对行人进行警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间上行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行人的体态特征、初始速度获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包括:建立行人的体态特征、初始速度与上行疲劳距离的映射关系;基于所述映射关系获得当前行人的体态特征、初始速度对应的上行疲劳距离。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空间上行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拥堵预估位置和/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对行人进行警示,包括:当行人距离拥堵预估位置的上行相对高度小于等于第一高度阈值时,提示行人降速;和/或当行人距离其上行疲劳距离的上行相对高度小于等于第二高度阈值时,提示行人降速。4.一种地下空间上行疏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行人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进入上行通道行人的体态特征和初始速度,所述体态特征包括身高和体重;上行疲劳距离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行人的体态特征、初始速度获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上行通道内所有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获得拥堵预估位置,根据拥堵预估位置和/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向行人终端发送警示信息;通信模块,用于与行人终端连接通信传递警示信息。5.一种实现地下空间上行疏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上行通道地下进出口开始沿上行方向依次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测试点,在行人到达每个测试点后进行如下操作:获取行人经过测试点时的体态特征和速度,所述体态特征包括身高和体重;根据行人经过测试点时的体态特征、速度获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根据上行通道内所有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获得拥堵预估位置;根据拥堵预估位置和/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对行人进行警示。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地下空间上行疏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行人经过测试点时的体态特征、速度获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包括:建立行人的体态特征、经过测试点的速度与相对上行疲劳高度的映射关系;从所述映射关系获得当前行人经过测试点时的体态特征、速度对应的相对上行疲劳高度;将相对上行疲劳高度和测试点高度的和作为上行疲劳距离。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现地下空间上行疏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相对上行疲劳高度进行修正处理,包括:获取测试点高度,根据所述测试点高度反比例减小相对上行疲劳高度,得到修正后的相对上行疲劳高度;和/或获取行人从上行通道地下进出口行走到测试点的行走时间,根据所述行走时间
反比例减小上行疲劳高度,得到修正后的相对上行疲劳高度。8.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实现地下空间上行疏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上行通道内所有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获得拥堵预估位置,包括:获取上行通道内所有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分布,获取分布密度大于等于预设的密度阈值的上行疲劳距离区间,将上行疲劳距离区间作为拥堵预估位置。9.一种实现地下空间上行疏散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从上行通道地下进出口开始沿上行方向依次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测试点;在每个测试点设置有:行人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行人经过测试点时的体态特征和初始速度,所述体态特征包括身高和体重;上行疲劳距离获取模块,根据行人经过测试点时的体态特征、速度获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处理模块,根据上行通道内所有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获得拥堵预估位置,根据拥堵预估位置和/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向行人终端发送警示信息;通信模块,用于与行人终端连接通信传递警示信息。10.一种计算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施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地下空间上行疏散方法或权利要求5-8任一项实现地下空间上行疏散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智能疏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空间上行疏散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进入上行通道行人的体态特征和初始速度,体态特征包括身高和体重;根据行人的体态特征、初始速度获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根据上行通道内所有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获得拥堵预估位置;根据拥堵预估位置和/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对行人进行警示。基于行人的体态特征和初始速度获得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与行人实际情况相符,得到的上行疲劳距离准确,可作为疏散引导的重要依据。根据上行通道内所有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的分布得到拥堵预估位置。根据拥堵预估位置和/或行人的上行疲劳距离对行人进行警示,能够改善拥堵情况,提高上行通道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率和安全性。率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

安晓晓 何杰 陈剑伟 黄珍 谢俊 王华兵 周铁军 王大川 吕家悦 王明文 魏重丽 师龙 胡涛 田涛 王子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1

技术公布日:

2022/12/6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8:36: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20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行人   疲劳   距离   体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