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皮肤病的诊断及

烧烤车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皮肤病的诊断及
潘 平
(运城市人民医院,山西运城044000)
[摘 要]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e licobacte r pyl or Hp)感染是否可以引起皮肤病及效果。方法:收集2002年以来消化科门诊发现伴皮肤病的病例及皮肤科就诊的皮肤病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病例。25例均经过皮肤科停药复发,其中5例作过敏原检查为阴性结果。28例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取组织做WS染、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两项阳性者选入,并做血常规、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检查,除外结缔组织病。均服丽珠胃三联1周观察效果。结果:Hp清除同时皮肤病治愈1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随访3个月~18个月,有3例皮肤病复发,再查Hp为阳性,用药仍有效。结论:Hp不仅引起消化道症状,也可以表现在皮肤上,如果皮肤科大夫能将Hp作为皮肤病的一种病因,会使部分患者获得彻底治愈。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皮肤病;丽珠胃三联
[中图分类号]R5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8)3324839201钥匙胚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寄生在人类胃中革兰氏染阴性细菌,可以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
肠溃疡及胃癌等(也可引起胃肠以外的病变),尤其是引起慢性胃炎,在同行已达成共识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也可以引起胃肠道以外的病变,且部分患者以皮肤表现为主就诊皮肤科。国外学者有人提出Hp感染与皮肤病有相关因素,国内报告比较少,现将相关的患者体会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02年以来来消化科门诊就诊的皮肤病患者15例,同时收集2002年以皮肤病就诊于皮肤科且反复发作的伴Hp感染患者13例,男性10例,女性18例,年龄30岁~69岁,平均年龄54.7岁,皮肤病0.5a~5a不等,28例患者中伴慢性风疹22例,慢性多型性痒疹3例,酒渣鼻2例,皮肤瘙痒1例,皮肤病的诊断经皮肤科副高职称以上的大夫根据张学军主编全国高等医学教材皮肤性病学的(第5版)诊断标准诊断。28例患者均经过皮肤科用药,用药症状减轻或缓解,停药复发,其中5例患者在院外做过敏原检查无阳性结果。
1.2 方法 28例患者全部行胃镜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同时取组织送病检科做W S染,14C-尿素呼气试验(BRT-01及试剂由深圳中核海得威公司生产),其中有两项是阳性确诊,并化验血常规、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除外其它疾病结缔组织病。
节能装置28例胃镜21例为慢性胃炎,3例为萎缩性胃炎,1例十二指肠溃疡,2例糜烂性性胃炎,1例疣状胃炎。
38例三种Hp检查均阳性,全部服用丽珠胃三联(广东丽珠医药集团生产)1周,停药1个月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同时观察皮肤病改变。
1.3 疗效判定 治愈:14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同时皮肤病消失;有效:14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皮肤病症状缓解;无效:14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皮肤病无改善。
2 结果
见表1。
表1 各种皮肤病效果
病种例数治愈有效无效
慢性风疹221642慢性多型性痒疹3201皮肤痒疹
酒渣鼻
电石炉  无效的例患者中有3例阳性,继续用丽珠胃三联两周后观察Hp阴性,皮肤病也缓解,酒渣鼻1例Hp为阴性伴皮肤无变化。
辟谷丹
在随访的8个月(中位数)中,有3例慢性风疹的患者皮肤病复发,再次测Hp为阳性,用奥美拉唑+阿莫灵+替硝唑2周后皮肤病愈合。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因素[1],也可以引起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Hp作为微生物产生多种毒素引起人体组织损伤及病变[2]。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的毒性因子参与诱导细胞因子/化学因子的基因编码因子和参与高免疫性蛋白及Ⅳ型分泌系统基因编码因子而引起的迟发反应的皮肤改变[3]。也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直接诱导补体激活而引起皮肤改变[4]。日本Shiotani等做过皮肤病抗幽门螺杆菌的观察,提出有一定关系但机理不详[5]。通过观察因Hp感染而表现在除消化道的饱胀、上腹不适、烧心、反酸等症状外,甚至症状很不明显,而伴皮肤病发生为主,且持续数年不能治愈,经抗Hp皮肤病痊愈或缓解。提示Hp不仅能损伤胃黏膜,而作为微生物也可能产生毒素或作为抗原引起皮肤损伤。但这种损伤可能是过敏,也可能是免疫损伤。有待于进一步对其抗原抗体等方面的研究。
由于临床观察例数较少,但仍能观察到幽门螺杆菌与皮肤病明显相关,抗Hp疗效满意,尤其是皮肤科能将此作为一种病因,而行检查诊断,使相当一部分患者受益。但作为Hp 阳性的患者,皮肤病的改变仅占少数比例,这一方面有待于进步观察及探讨。
参考文献:
[1] 郑芝田.胃肠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cslg258.
[2] 胡伏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M].第1版.北京:中
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8-91.
[3] Sh i otan i A,OkadaK,YanaokaK,et al.皮肤病患者的抗幽门螺杆
菌的[J].M ar,6(1):60-65.
[4] DundonWG,de B ernardm,M on recuccoc.幽门螺杆菌的毒性因子
[J].I n t J M ed Mi r obi o l2001,290(8):647-658.
[5] Bers radAE,HogasenK,B ukholnG,et a l.幽门螺杆菌直接诱导补
体激活[]G y,(5)6
(收稿日期22)
93
84
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11月第15卷第33期(旬刊) JP M T,Nove m ber.2008,Vol.15,No.33(Iss ued Every Ten Days)
1100
2011 4Hp J.astr oenter o l og2001120:1108-111.
:20080821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7:29: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191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皮肤病   引起   患者   幽门   螺杆菌   因子   皮肤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