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口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开口器。


背景技术:



2.铝质筒管具有良好的气密性,是聚氨酯密封胶的理想包装材料。铝质筒管由管口、管身和后堵部分,部分还在管尾处设置有易拉盖或后盖并放置分子筛以减少水分干扰,增加密封胶保质期。在使用时,需先打开管尾处易拉盖或后盖,然后使用尖锐物品来刺穿管口处的铝皮封口,然后安装胶嘴进行打胶。通常应用现场能取得的刺穿管口处铝皮的尖锐物品有剪刀、螺丝刀等。用此类物品在打开铝质筒管封口时,存在开口不规则、开口小的问题,在面对一些粘度较大的胶黏剂时,小的开口会增加密封胶挤出的难度,使得打胶困难。
3.已有专利公开了一种药瓶内封开口器,包括瓶口卡环、套管、导柱、圆环冲刀、把手、弹簧等部件,通过按压导柱下行带动圆环冲刀冲击药瓶内封盖的塑料锡纸封口,从而裁切出规则的圆孔洞。但该类设计较少。
4.因此,非常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适用于铝质筒管管口处封皮开口的开口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开口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口器结构简单,可快速省力地破开铝质筒管管口处的铝皮封口,开口规则可控,开口大小可按需调整。
6.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开口器,包括用于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连接部和开口部;
8.连接部为沿轴向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连接部的筒形内壁表面设有与待开口物的待开口处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连接部的封闭端与握持部固定连接;
9.开口部固设于连接部的封闭端的内侧,且内螺纹和外螺纹在旋拧过程中,开口部接触及戳破待开口处。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口器中连接部内壁的内螺纹与待开口物的待开口处的外螺纹相匹配,使用者握持在握持部,旋拧握持部将使得内螺纹和外螺纹旋拧拧紧,同时带动开口部向待开口物的待开口处的方向运动,并快速刺破待开口处,得到特定形状的开口(与开口部的截面形状相匹配),开口的大小和形状可通过开口部的截面形貌及尺寸进行调整,开口过程快速省力。
11.为了更省力的开口,优选地,所述握持部为扭矩放大结构。
12.本领域常规的扭矩放大结构均可用于本实用新型中。
13.在此本实用新型也提供两种扭矩放大结构设计。
14.优选地,设计一为:所述扭矩放大结构为与连接部同心套设且固定连接的筒状结构,且连接处的筒状结构的长轴长度大于连接部的截面直径。
15.该同心筒状设计可通过扭矩放大作用,利用更小的力旋拧连接部来开口。
16.筒状结构既可以为规则形状设计(例如圆筒形、椭圆筒形、截面为多面体的筒形等),也可为不规则形状设计。
17.更为优选地,所述筒状结构为圆筒状结构或椭圆筒状结构。圆筒状结构或椭圆筒状结构具有光滑的外表面,更易于旋拧。
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处的圆筒状结构的直径(即长轴长度)为连接部的截面直径的至少3倍(例如3倍、4倍、8倍、12倍等)。
1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处的椭圆筒状结构的长轴长度为连接部的截面直径的至少4倍(例如4倍、6倍、9倍等)。
20.更为优选地,所述筒状结构的内壁与连接部的外壁之间设有加强筋。
21.优选地,设计二为:所述扭矩放大结构包括平台部和手柄部,所述连接部叠设于平台部上,所述手柄部固设于平台部的侧面,且手柄部的长轴长度大于连接部与平台部叠设处的连接部的截面直径。
22.更为优选地,所述手柄部的长轴长度为叠设处的连接部的截面直径的至少4倍(例如4倍、6倍、9倍等)。
23.手柄部可参考现有手柄设计,利于扳手的手柄等,优选为具有与平台部接触连接的接触端及沿接触端光滑轴向延伸的远端。
24.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为圆筒状;所述连接部的壁厚为2~5mm。
25.优选地,所述开口部为顶针结构或切刀结构。
26.本领域常规的开口部均可用于本实用新型中,在此本技术也提供2种设计。
27.更为优选地,设计一为:所述顶针包括顶部的圆锥结构和底部的圆柱结构。
28.该设计的顶针,可利用圆锥结构对待开口处进行开口,开口处的形状与圆锥的形状相一致,形状规则;且可通过内螺纹及外螺纹拧紧的程度来调控圆锥结构深入对待开口处的深度来调控开口的大小,实现开口大小的有效调节。
2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圆锥结构的底面直径不小于圆柱结构的截面直径,且不大于铝质筒管管口的内径,优选小于铝质筒管管口的内径0.5mm及以上。
30.更为优选地,设计二为:所述切刀包括顶部的刀片和底部的圆柱结构。
31.在其它部件的配合下,利用刀片可实现待开口处的高效开口。
3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刀片的底面直径不小于圆柱结构的截面直径,且不大于铝质筒管管口的内径,优选小于铝质筒管管口的内径0.5mm及以上。
3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刀片包括两片或多片弧形刀片,且弧形刀片形成规则截面,更优选为圆环形截面。
34.根据待开口处与待开口处的最上圈螺纹之间的距离,来调控开口部的长度,使得开口部沿开口端延伸的长度大于待开口处与最上圈螺纹的距离,即可保证开口部刺破待开口处。使得开口部凸出于连接处的高于低于待开口处与最上圈螺纹的距离,可避免在第一圈螺纹嵌合前开口部的前端就接触待开口处。
35.优选地,所述开口部凸出于连接部,且凸出的长度小于开口处与待开口处的最上圈螺纹之间的距离。
36.优选地,所述握持部、连接部和开口部为一体成型设计。
37.优选地,所述开口器的材质为塑料(例如pp、pvc、pc、abs、pe、ptfe等)或金属(例如
不锈钢、铝合金等)。
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口器结构简单,可快速破开铝质筒管管口处的铝皮封口,且开口规则可控,开口大小可按需调整。
附图说明
40.图1为旋拧式铝质铝筒的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开口器的结构示意图;
42.图3为实施例2提供的开口器的结构示意图;
43.图4为实施例3提供的开口器的结构示意图;
44.图5为实施例4提供的开口器的结构示意图;
45.图6为实施例1~3提供的开口器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46.图7为实施例4提供的开口器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47.图8为实施例3提供的开口器开口的第一示意图(螺纹嵌合前);
48.图9为实施例3提供的开口器开口的第二示意图(开口器接触封口);
49.图10为实施例3提供的开口器开口的第三示意图(开口器刺穿封口);
50.图11为实施例3提供的开口器开口的第四示意图(封口的开口示意图)。
51.其中,1为握持部;2为连接部;3为开口部,31为圆锥结构,32为圆柱结构,33为刀片;4为内螺纹,5为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5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53.需要说明的是,当原件被称为“设于”、“安设于”另一元件,它既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原件。当一个元件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54.实施例1
5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的开口器,包括握持部1、连接部2和开口部3;连接部2为沿轴向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连接部2的筒形内壁表面设有与待开口物的待开口处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4,连接部2的封闭端与握持部1固定连接;开口部3固设于连接部2的封闭端的内侧,且内螺纹4和外螺纹在旋拧过程中,开口部3接触及刺破待开口处。
56.具体地,为了适配某一旋拧式铝质铝筒,该开口器的结构具体如下:
57.如图1,为某一旋拧式铝质铝筒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管口、管身和后堵部分,管口为圆管,内凹设计,外壁(从顶部开始)设有7mm宽度的外螺纹,内凹12mm处为铝皮封口,铝皮封口与外壁最上圈的外螺纹距离为12mm。
58.图2为适配该旋拧式铝质铝筒的开口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
59.连接部2为沿轴向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圆筒形,圆筒形的内壁表面设有与该旋拧
式铝质铝筒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4,壁厚为2mm。
60.握持部1为扭矩放大结构,该扭矩放大结构为圆筒状结构,与连接部2同心套设且固定连接,连接处圆筒状结构的直径为连接部2的直径的3倍。圆筒状结构的内壁与连接部2的外壁之间设有加强筋5。
61.开口部3固设于连接部2的封闭端的内侧。如图6,开口部3为顶针设计,包括顶部的圆锥结构31和底部的圆柱结构32,圆锥结构31的底面直径等于圆柱结构32的截面直径,且小于旋拧式铝质铝筒的管口内径0.5mm,圆柱结构的高度为16.5mm,圆锥结构的高度为4mm。
62.利用该开口器对旋拧式铝质铝筒进行开口时,将开口器套在旋拧式铝质铝筒的管口上,并使得内螺纹与外螺纹嵌合,旋拧握持部,带动连接处转动,内螺纹与外螺纹旋拧拧紧,开口部向靠向铝皮封口的方向移动,因铝皮封皮与外壁最上圈的外螺纹距离为12mm,开口器顶针(圆锥+圆锥)高度为10.5mm,在旋拧第一圈后(约旋拧进1.5mm),顶针刚好接触到铝皮封口,继续旋拧可使顶针刺破铝皮封口。此时铝质铝筒管口外壁螺纹高度为7mm,剩余高度5.5mm,当内螺纹与外螺纹完全拧紧时,圆锥结构31(高度4mm)将完全插入铝皮封口中,得到圆形开口,大小规则,整个开口过程快速省力。
63.实施例2
6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口器,其也可适配于实施例1中的旋拧式铝质铝筒。除扭矩放大结构不同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65.具体地,包括握持部1、连接部2和开口部3;连接部2为沿轴向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连接部2的筒形内壁表面设有与待开口物的待开口处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4,连接部2的封闭端与握持部1固定连接;开口部3固设于连接部2的封闭端的内侧,且内螺纹4和外螺纹在旋拧过程中,开口部接触及刺破待开口处。
66.握持部1为扭矩放大结构,该扭矩放大结构为椭圆筒状结构,如图3,与连接部2同心套设且固定连接,连接处椭圆筒状结构的直径为连接部2的直径的4倍。椭圆筒状结构的内壁与连接部2的外壁之间设有加强筋5。
67.开口部3固设于连接部2的封闭端的内侧。开口部3为顶针设计,包括顶部的圆锥结构31和底部的圆柱结构32,圆锥结构31的底面直径等于圆柱结构32的截面直径,且小于旋拧式铝质铝筒的管口内径0.5mm,圆柱结构的高度为16.5mm,圆锥结构的高度为4mm。
68.该开口器是使用方式实施例1一致,可得到圆形开口,大小规则,整个开口过程快速省力。
69.实施例3
7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口器,其也可适配于实施例1中的旋拧式铝质铝筒。除扭矩放大结构不同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71.具体地,包括握持部1、连接部2和开口部3;连接部2为沿轴向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连接部2的筒形内壁表面设有与待开口物的待开口处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4,连接部2的封闭端与握持部1固定连接;开口部3固设于连接部2的封闭端的内侧,且内螺纹4和外螺纹在旋拧过程中,开口部3接触及刺破待开口处。
72.如图4,握持部1为扭矩放大结构,该扭矩放大结构包括平台部和手柄部,连接部2叠设于平台部上,手柄部固设于平台部的侧面,手柄部包括与平台部接触连接的接触端及沿接触端光滑轴向延伸的远端,手柄部的长轴长度为连接部的截面直径的4倍。
73.开口部3固设于连接部2的封闭端的内侧。开口部为顶针设计,包括顶部的圆锥结构31和底部的圆柱结构32,圆锥结构31的底面直径等于圆柱结构32的截面直径,且小于旋拧式铝质铝筒的管口内径0.5mm,圆柱结构的高度为16.5mm,圆锥结构的高度为4mm。
74.利用该开口器对旋拧式铝质铝筒进行开口时,如图8~图11,将开口器套在旋拧式铝质铝筒的管口上,并使得内螺纹与外螺纹嵌合,旋拧手柄,带动连接处转动,内螺纹与外螺纹旋拧拧紧,开口部向靠向铝皮封口的方向移动,因铝皮封皮与外壁最上圈的外螺纹距离为12mm,开口器的开口部(圆锥+圆锥)高度为20.5mm,在旋拧第一圈后(约旋拧进1.5mm),顶针刚好接触到铝皮封口,继续旋拧可使顶针刺破铝皮封口(如图9)。此时铝质铝筒管口外壁螺纹高度为7mm,剩余高度5.5mm,当内螺纹与外螺纹完全拧紧时,圆锥结构31(高度4mm)将完全插入铝皮封口中(如图10),得到圆形开口(如图11),大小规则,整个开口过程快速省力。
75.实施例4
7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口器,其也可适配于实施例1中的旋拧式铝质铝筒。除开口部3不同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77.如图5、7,开口部为金属切刀设计。其顶部为刀片33,包括3片弧形切刀并形成圆环状截面,底部为圆柱结构32。弧形切刀所处的圆形面直径为10mm。切刀高度为4mm。顶针高度为20.5mm。
78.利用该开口器对旋拧式铝质铝筒进行开口时,将开口器套在旋拧式铝质铝筒的管口上,并使得内螺纹与外螺纹嵌合,旋拧手柄,带动连接处转动,内螺纹与外螺纹旋拧拧紧,开口部向靠向铝皮封口的方向移动,因铝皮封皮与外壁最上圈的外螺纹距离为12mm,开口器顶针(圆锥+圆锥)高度为20.5mm,在旋拧第一圈后(约旋拧进1.5mm),顶针刚好接触到铝皮封口,继续旋拧可使顶针刀口切割铝皮封口。此时铝质铝筒管口外壁螺纹高度为7mm,剩余高度5.5mm,当内螺纹与外螺纹完全拧紧时,顶针切刀(高度4mm)将完全插入铝皮封口中,因切刀是环形设计,可得到圆形开口,大小规则,整个开口过程快速省力。
79.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遍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1)、连接部(2)和开口部(3);连接部(2)为沿轴向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连接部(2)的筒形内壁表面设有与待开口物的待开口处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4),连接部(2)的封闭端与握持部(1)固定连接;开口部(3)固设于连接部(2)的封闭端的内侧,且内螺纹(4)和外螺纹在旋拧过程中,开口部(3)接触及刺破待开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1)为扭矩放大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放大结构为与连接部(2)同心套设且固定连接的筒状结构,且连接处的筒状结构的长轴长度大于连接部(2)的截面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结构为圆筒或椭圆筒。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结构的内壁与连接部(2)的外壁之间设有加强筋(5)。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放大结构包括平台部和手柄部,所述连接部(2)叠设于平台部上,所述手柄部固设于平台部的侧面,且手柄部的长轴长度大于连接部与平台部叠设处的连接部(2)的截面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3)为顶针或切刀。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包括顶部的圆锥结构(31)和底部的圆柱结构(32)。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包括顶部的刀片(33)和底部的圆柱结构(32)。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结构(31)的底面直径不小于圆柱结构(32)的截面直径。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33)的底面直径不小于圆柱结构(32)的截面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口器。该开口器包括用于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连接部和开口部;连接部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连接部的筒形内壁表面设有与待开口物的待开口处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连接部的封闭端与握持部固定连接;开口部固设于连接部的封闭端的内侧,且内螺纹和外螺纹在旋拧过程中,开口部接触及刺破待开口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口器中外螺纹相匹配,使用者握持在握持部,旋拧握持部将使得内螺纹和外螺纹旋拧拧紧,同时带动开口部向待开口物的待开口处的方向运动,并快速刺破待开口处,得到特定形状的开口(与开口部的截面形状相匹配),开口的大小和形状可通过开口部的截面形貌及尺寸进行调整,开口过程快速省力。力。力。


技术研发人员:

许铎宾 冯国明 潘光敏 任如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东盛业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2.16

技术公布日:

2022/8/26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1:14: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1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结构   所述   圆锥   截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