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组网方式及接地要求

⽹络视频监控系统组⽹⽅式及接地要求
前⾔:
⽹络视频监控系统如何组⽹?⽹络架构系统如何组成?这些都是作为⼀个安防监控⾏业的⼈都必须具备的能⼒,下⾯为了让⼤家更了解⼀下,整理⼀些相关资料和⼤家分享⼀下。
⼀、⽹络监控系统传输⽅式
⽹络⾼清传输监控系统主要有以下⼏种传输⽅式:
1、短距离⽹线传输:⽹线⽹络交换机;
2、中长距离光纤传输:光纤收发器⽹络交换机⽹线;
3、中长同轴传输:同轴线缆(双绞线、电源线)、⽹络同轴传输器;
4、短距离电⼒传输:在⼀个电表下传输,通过电⼒猫设备传输⽹络;
5、混合传输系统:摄像机集中了⽹线、同轴线、双绞线、电⼒线传输模块,可以任意⽅式组⽹传输⾼清;
6、中远距离光纤EPON传输:epon光纤接⼝⽹络摄像机 ONU设备光分路器等设备;
二次开发平台7、⽆线AP传输:在⽆法布线,布线不⽅便的传输线路采⽤⽆线AP⽅式传输⾼清,电梯监控、野外远距离监控等特殊场合⽤的⽐较多;
⼆、⽹络架构设计
简易的视频监控系统功能相对简单,主要以视频图像存储、预览、回放功能为主,监控点数量在数百路左右。
构架采⽤两层架构,以100M交换机作为接⼊层,实现前端IPC的接⼊,通过1000M链路接⼊1000M汇聚交换机,视频综合主机作为汇聚层视频交换的核⼼。
三、⼤型⼀点的⽹络架构
⼤型⼀点的视频监控系统前端监控点数量多、接⼊模式复杂,监控⽹络视频流要求带宽⾼,⼀般均需要建设视频监控专⽹,系统可以采⽤以下构架模式:
四、核⼼部署
核⼼设备的部署应满⾜视频监控专⽹多业务、⾼负载处理的应⽤需要,并确保⽹络核⼼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功能分区
视频监控系统⽹络设备众多,根据视频和数据业务的特点,对⽹络设备进⾏分区接⼊和管理,可组成存储设备接⼊区、应⽤服务器接⼊区、前端IP设备接⼊区和管理接⼊区等,各功能区域的交换机通过千兆或万兆接⼝接⼊核⼼交换机。
六、⽹络安全
视频监控系统应组件视频监控专⽹,专⽹与其他业务⽹络和互联⽹之间进⾏安全隔离,可采⽤防⽕墙、视频隔离⽹闸等⽹络安全设备,对来⾃外部⽹络的病毒、⾮法⼊侵⾏为进⾏防御。
七、⽹络管理
⽹络管理系统采⽤通⽤标准⽹管协议-简单⽹络管理协议(SNMP),实现对视频监控专⽹内所有⽹络设备、服务器的
⽹络管理系统采⽤通⽤标准⽹管协议-简单⽹络管理协议(SNMP),实现对视频监控专⽹内所有⽹络设备、服务器的管理。
弱电系统接地注意事项
a.⼀般规定
上⾯我们讲完监控系统的⽹络组成的类型,下⾯我们也来说⼀说,布线如何布置,如何安全第⼀。弱电监控系统的接地,按⽤途分有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保护性接地分为:防电击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和防电蚀接地;功能性接地分为:⼯作接地、逻辑接地、屏蔽接地和信号接地。不同的接地有不同的要求,应按设计决定的接地施⼯。
需要接地的弱电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配管采⽤镀锌电管时,除设计明确规定处,管⼦与管⼦、管⼦与⾦属盒⼦连接后不必跨接,但应遵守下述规定:
1)管⼦间采⽤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于管接头长度的1/2,螺纹表⾯应光滑、⽆锈蚀、缺损,在螺纹上应涂以电⼒复全脂或导电性防腐脂。连接后,其螺纹宜外露2~3扣。
2)管⼦间采⽤带有紧定螺钉的套管连接时,螺钉应拧紧;在振动的场所,紧定螺钉应有防松动措施。
3)管⼦与盒⼦的连接不应采⽤塑料纳⼦,应采⽤导电的⾦属纳⼦。
4)弱电管⼦内有pe线时,每只接线盒都应和pe线相连。
⼆、当配管采⽤镀锌电管,设计⼜规定管⼦间需要跨接时,应遵守下述规定:
1)明敷配管不应采⽤熔焊跨接,应采⽤设计指定的专⽤接下来线卡⼦跨接。
2)埋地或埋设于混凝⼟中的电管,不应⽤线卡跨接,可采取熔焊跨接。
3)若管内穿有裸软pe铜线时,电管可不跨接。此pe线必须与它所经过的每⼀只接线盒相连。
三、配管采⽤⿊铁管时,若设计不要求跨接,则不必跨接。若要求跨接时,⿊铁管之间及⿊铁管与接线盒之间可采⽤圆钢跨接,单⾯焊接,跨接长度不宜⼩于跨接圆钢直径的6倍;⿊铁管与镀锌桥架之间跨接时,应在⿊铁管端部焊⼀只铜螺栓,⽤不⼩于4mm的铜导线与镀锌桥架相连。
四、当强弱电都采⽤pvc管时,为避免⼲扰,弱电配管应尽量避免与强电配管平⾏敷设,若必须平⾏敷设,相隔距离宜⼤于0.5m。
五、当强弱电⽤线槽敷设时,强弱电线槽宜分开;当需要敷设在同⼀线槽时,强弱电之间应⽤⾦属隔板隔开。
b.电信设备的接地
1、.为防⽌外界电压危害⼈⾝安全和对设备的损害,抑制电⽓⼲扰,保证通信设备正常⼯作,电信设备的以下部分均应接地:
(1)直流电源、电信设备的机架、机壳;⼈站通信电缆的⾦属护套和屏蔽层。
(2)交流配电屏、整流器屏等供电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
(3)直流配电屏的外露部分。
龙脑抑菌剂(4)交直流两⽤电信设备的机架、机框内与机架、机框不绝缘的供电整流盘的外露导电部分。
(5)电缆、架空线路及有关需要接地的部分,如放电器、避雷器、保护间隙等。
(5)电缆、架空线路及有关需要接地的部分,如放电器、避雷器、保护间隙等。
2、当低压配电系统采取tn制式供电,电信设备若要求严格限制⼯频交流对其的⼲扰,且电信设备不易做到与站内各种⾦黄⾊属构件绝缘时,应采⽤tn-s制式;当对⼲扰要求不太严格时,可采⽤tn-c制式;当电信设备的泄漏电流在10ma及以上时,应采⽤tn-s制式。
3、配电屏、整流器屏等外露导电部分,当加固装置将其与机架、机框在电⽓上已连通时,仍需与pe线或pen线相连。
4.当采取it制式供电,电信设备的泄漏电流在10ma以上时,为了避免保护设备误动作,可采取双线圈变压器供电,其⼀次侧接⼊it制式,⼆次侧若以tn制式供电,此时供电设备的接地与tn制式相同。
5、电信设备的⼯作接地,⼀般要求单独设置,亦可与建筑物内变压器的⼯作接地共⽤⼀个接地装置。但必须通过绝缘的专⽤接地线与接地装置相连。
6、电信设备采⽤共同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应不⼤于1ω,宜⽤两根截⾯积不⼩于25mm2的铜芯绝缘线穿管敷设到共同接地极上。当采⽤基础钢筋作为共同接极时,连接处应有铜铁过渡接头。
c.电⼦设备的接地
电⼦设备的信号接地、逻辑接地、功率接地、屏蔽接地和保护接地等,⼀般合⽤⼀个接地极,其接地电阻不⼤于4ω;当电⼦设备的接地与⼯频交流接地、防雷接地合⽤⼀个接地极时,其接地电阻不⼤于1ω。屏蔽接地如单独设置,则其接地电阻⼀般为30ω。
2.对抗⼲扰能⼒差的电⼦设备,其接地应和防雷接地分开,两者相互距离宜在20m以上,对抗⼲扰能⼒较强的电⼦设备,两者距离可酌情减少,但不宜超过5m。
当电⼦设备接地和防雷接地采⽤共同接地装置时,为了避免雷击时遭受反击和保证设备的安全,应采⽤埋地铠装电缆供电。
3.电缆屏蔽层必须接地,为避免产⽣⼲扰电流,对信号电缆和1mhz及以下低频电缆应⼀点接地;对1mhz以上电缆,为保证屏蔽层为地电位,应采取多点接地。
4.为了避免环路电流、瞬时电流的影响,辐射式接地系统应采⽤⼀点接地;为消除各接地点的电位差,避免彼此之间产⽣⼲扰,环式接地系统应采⽤等电位连接;对混合式接地系统,在电⼦设备内部采⽤辐射式接地,在电⼦设备外部采⽤环式接地系统。
5.接地环母线的截⾯,当电⼦设备频率在1mhz以上时,⽤铜箔120mm×0.35mm;在1mhz以下时,⽤铜箔mm×0.35mm。
6.电⼦设备的接地极宜采⽤地下⽔平敷设,做成耙形或星形。
d.数据处理设备的接地
胞苷酸
数据处理设备的接地电阻⼀般为4ω,当与交流⼯频接地和防雷接地合⽤时,接地电阻为1ω。
2.对于泄漏电流10ma以上的数据处理设备,其主机室内的⾦属体应相互连接成⼀体,连接线可采⽤6mm2的铜导线或25mm×4mm 镀锌扁钢,并进⾏接地,接地电阻不⼤于4ω。真空吸砂机
3.为了减少趋肤效应和通道阻抗,直流⼯作接地的引下线应采遥多芯铜导线,截⾯不宜⼩于35 mm2,当需要改善信号的⼯作条件时,宜采⽤多股铜绞线。
4.直流⼯作接地与交流⼯作接地如不采⽤共同接地时,两者之间的电差不应超过0.5v,以免产⽣⼲扰。
5.输⼊信号的电缆穿钢管敷设,或敷设在带⾦属盖板的⾦属桥架内,钢管及桥架均应接地。
e.电声、电视系统的接地阀门防火罩
三元催化清洗剂电声、电视系统的接地电阻⼀般为4ω,⼯业电视系统如设备容量≤0.5kva时,接地电阻可不⼤于10ω。架设在建筑物顶
电声、电视系统的接地电阻⼀般为4ω,⼯业电视系统如设备容量≤0.5kva时,接地电阻可不⼤于10ω。架设在建筑物顶部的天线⾦属底座必须与建筑物顶部的避雷⽹相连,构成避雷系统,通过⾄少在不同⽅向的两根引下线或建筑物内的主钢筋进⾏接地。
为避免由于接地电位差造成交流杂散波的⼲扰,闭路电视和⼯业电视必须采⽤⼀点接地。
电视系统的传输电缆穿⾦属管敷设时,⾦属管要接地,⽤以防⽌⼲扰。
f.接地极和接地线的安装
强弱电采⽤联合接地极时,接地电阻必须⼩于1ω。
2.采⽤联合接地极时,弱电接地引出线和强电接地引出线不能从同⼀点引出,两者要相距3m以上。
3.对于抗⼲扰要求⾼的设备,例如电脑、消防控制室的接地⼲线应⽤截⾯积不⼩于25 mm2绝缘铜导线两根或固定在绝缘⼦上的接地排,避免和强电接地线相通。
声明:优质内容贵在与⼤家共享,部分⽂章来源于⽹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第⼀时间处理。合作交流请加号:188****9660。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3:2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159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接地   设备   系统   监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