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R协议PART1:空中接口

DMR协议PART1:空中接⼝
DMR
PART 1:Air Interface(AI)空中接⼝协议欧标ETSI TS 102 361-1 2006.09版
说明:
本标准总共由4个部分组成,
1.空中接⼝协议。
2.DMR语⾳,通⽤业务和设备
3.分组数据协议
4.中继协议
这⾥为第⼀部分,空中接⼝协议。由于英⽂原版的第1.2.3章主要为参考⽂献,词汇,缩写的介绍,故在此不作为单独的章节进⾏阐述,主体内容从第4章开始。
⽬录
4 综述
4.1 协议结构
4.1.1空中接⼝物理层
4.1.2空中接⼝数据链路层
4.1.3空中接⼝呼叫控制层
4.2 DMR TDMA结构
4.2.1 脉冲、信道结构概述
4.2.2脉冲和帧的结构
4.3帧同步
4.4时序参考
4.4.1时序系
4.4.2直接模式时间关系
4.5通⽤公告信道
4.6基础信道
4.6.1有CACH的业务信道
4.6.2带保护时间的业务信道
4.6.3双向线路信道
5 第2层协议描述
maop5.1 第2层的时序
5.1.1 信道的时序
5.1.1.1⽆时间偏差(即同时)的信道时序 5.1.1.2 有时间偏差的信道时序
5.1.2声⾳信号的时序
5.1.2.2 声⾳超帧 5.1.2.2声⾳开始 5.1.2.3 声⾳的结束
5.1.3数据的时序
5.1.3.1 单时隙模式的数据时序 5.1.3.2 双时隙模式的数据时序
5.1.4业务时序
5.1.4.1 BS时序 5.1.4.2单频BS的时序 5.1.4.3直接模式时序
5.1.4.4 时分双⼯(TDD)的时序 5.1.4.5 连续发送模式
5.1.5反向信道时序
5.1.5.1 嵌⼊呼出反向信道 5.1.5.2 专⽤呼出反向信道
5.1.5.3 独⽴呼⼊反向信道 5.1.5.4 直接模式反向信道
5.2信道接⼊
5.2.1 基本信道接⼊准则
5.2.1.1 信道事件的类型 5.2.1.2 信道状态 5.2.1.3时序控制
5.2.1.4 滞空时间消息和定时器 5.2.1.5时隙1和2的依存关系
5.2.1.6发送许可标准 5.2.1.7 发送重试
5.2.2 信道访问过程
5.2.2.1直接模式的信道访问
5.2.2.1.1 MS Out-of-Sync(未同步)的信道访问
5.2.2.1.2 MS Out-of-Sync-Channel-Monitored (未同步信道监视)的信道访问
5.2.2.1.3 MS In-Sync-Unknown-System(同步未知系统)的信道访问
5.2.2.1.4 MS Not-in-Call(⾮在线)信道访问
5.2.2.1.5 MS Other-Call(其他呼叫)信道访问
5.2.2.1.6 MS My-Call信道访问
5.2.2.2 转发模式信道访问
平衡梁
5.2.2.2.1 MS Out_of_Sync(⾮同步)信道访问
5.2.2.2.2MS Out_of_Sync_Channel_Monitored(⾮同步信道监视)信道访问
5.2.2.2.3 MS In_Sync_Unknown_System(同步未知系统)信道访问
5.2.2.2.4 MS TX_Wakeup_Message(发送端唤醒消息)
5.2.2.2.5 MS Not-In-Call(不在呼叫中)信道访问
5.2.2.2.6 MS Other_Call(其他呼叫)信道访问
5.2.2.2.7 MS My_Call(⾃呼叫)信道访问
5.2.2.2.8 MS In_Session(会话中)信道访问
5.2.2.3 ⾮严格时间CSBK ACK/NACK信道访问
6 第2层脉冲格式
6.1 语⾳码套接字Vcocoder Socket
6.2 数据及控制
6.3 公共⼴播(Common Announcement)信道脉冲
6.4 反向信道
6.4.1 独⽴呼⼊反向信道脉冲
6.4.2 呼出反向信道脉冲
7 DMR 信令
手机应急充电器
7.1 连接控制(Link Control)消息结构
7.1.1 语⾳LC头⽂件
7.1.2结束符使⽤LC
7.1.3 嵌⼊信令
7.1.3.1 呼出信道 7.1.3.2呼⼊信道
7.1.4 CACH上的短连接控制
7.2 控制信令块(CSBK)消息结构
7.2.1 控制信令块(CSBK)
7.3 空闲消息
7.4 多块控制(MBC)消息结构
7.4.1 多块控制(MBC)
8 DMR 分组数据协议(PDP)
8.1 互联⽹协议
8.2 数据包分割和重组
8.2.1 头⽂件块结构
8.2.1.1 ⾮确认数据头⽂件 8.2.1.2 确认数据头⽂件
8.2.1.3 应答数据头⽂件 8.2.1.4 专属数据头⽂件
8.2.1.5 状态/预编码短数据头⽂件 8.2.1.6 原始短数据头⽂件
8.2.1.7 已定义短数据头⽂件 8.2.1.8 统⼀数据传输(UDT)数据头⽂件8.2.2 数据块结构
8.2.2.1 ⾮确认数据块结构 8.2.2.2 确认数据块结构
8.2.2.3 应答包格式 8.2.2.4 应答包的滞空时间
8.2.2.5 统⼀数据传输(UDT)的最后数据块结构
9 第2层协议数据单元PDU描述
9.1 ⽤于语⾳脉冲,通⽤数据脉冲和CACH的PDU
9.1.1 同步(SYNC)PDU
9.1.2 嵌⼊信令(EMB) PDU
9.1.3 时隙类型(SLOT)PDU
9.1.4 TDMA访问信道类型TACT PDU
9.1.5 反向信道(RC)PDU
9.1.6 全连接控制(FULL LC)PDU走线槽
9.1.7 短连接控制(SHORT LC)PDU
9.1.8 控制信令块(CSBK)PDU
9.1.9 伪随机填充⽐特(PR FILL)PDU
消音工程
9.2 数据相关PDU的描述
9.2.1 确认包头⽂件(C-HEAD)PDU
9.2.2 3/4速率编码分组数据(R-3-4-DATA) PDU
9.2.3 3/4速率编码的最末数据块(R-3-4-LDATA)PDU
9.2.4 确认应答包头⽂件(C-RHEAD)PDU
9.2.5 确认应答分组数据(C-RDATA)PDU
9.2.6 ⾮确认数据包头⽂件(U-HEAD)PDU
9.2.7 1/2速率编码分组数据(R-1-2-DATA)PDU
9.2.8 1/2速率编码的最末数据块(R-1-2-LDATA)PDU
9.2.9 专属头⽂件(P-HEAD)PDU
9.2.10 状态/预编码短数据包头⽂件(SP-HEAD)PDU
9.2.11原始短数据包头⽂件(R-HEAD)PDU
9.2.12 已定义数据短数据包头⽂件(DD-HEAD)PDU
9.2.13 统⼀数据传输头⽂件(UDT-HEAD)PDU
9.2.14 统⼀数据传输最末数据块(UDT-LDATA)PDU
9.3 第2层信息单元编码
9.3.1 ⾊码(CC) 9.3.2 加密指⽰(PI) 9.3.3 LC 开始/结束(LCSS)9.3.4 EMB(嵌⼊信令域)奇偶校验 9.3.5 特征设置ID(FID)
9.3.6 数据类型 9.3.7 时隙类型奇偶校验 9.3.8 访问类型(AT)
9.3.9 TDMA 信道(TC) 9.3.10 保护标志(PF)
9.3.11 全连接控制操作码(FLCO) 9.3.12 短连接控制操作码(SLCO)9.3.13 TDMA访问信道类型(TACT)奇偶校验
9.3.14 RC奇偶校验 9.3.15 组或个体(G/I) 9.3.16应答请求(A)
9.3.17 数据包格式(DPF) 9.3.17A 头⽂件压缩(HC)
手指灯9.3.18 SAP(业务接⼊点)识别(SAP)
9.3.19 逻辑连接ID(LLID)9.3.20 全消息标志(F)
9.3.21跟随块(BF)9.3.22 添加字节计数(POC)
9.3.23 重新同步标志(S) 9.3.24 发送序号(N(S))
9.3.25 ⽚段序号(FSN) 9.3.26 数据块序列号(DBSN)
9.3.27 数据块CRC(CRC-9)
9.3.28 等级(Class) 9.3.29 类型(Type) 9.3.30 状态(Status)
9.3.31 末尾块(LB) 9.3.32 控制信令块操作码(CSBKO)
9.3.33 附加块(AB) 9.3.34 源端⼝(SP) 9.3.35 ⽬的端⼝(DP)
9.3.36 状态/预编码(S-P)9.3.37 选择性的⾃动重复请求(SARQ)
9.38 已定义数据格式(DD) 9.3.39 统⼀数据传输格式(UDT Format)
9.3.40 UDT添加块(UAB)
9.3.41 补充标志(SF) 9.3.42 PAD Nibble
10.物理层
10.1总体参数
10.1.1频率范围10.1.2射频载波带宽 10.1.3传输频率误差
10.1.4基准时钟漂移误差
10.2调制
10.2.1码元
10.2.2 4FSK产⽣
10.2.2.1偏移系数 10.2.2.2⽅根升余弦滤波器
10.2.2.3 4FSK调制器
10.2.3 脉冲时序
10.2.3.1 普通突发脉冲
10.2.3.1.1 功率斜降时间 10.2.3.1.2 码元时序
10.2.3.1.3 传播延时和传输时间
10.2.3.2 反向信道脉冲
10.2.3.2.1 功率斜降时间 10.2.3.2.2 码元时序
10.2.3.2.3 传播延迟
10.2.3.3 混合器锁时限制
10.2.3.4 码元传输时间的瞬时频率限制
附件A(标准)
编号和寻址
4 综述
此⽂档描述⼀个数字移动⽆线电系统,适⽤于应⽤2时隙TDMA技术和RF载波带宽为12.5KHz 的⼀,⼆,三类产品.见注释1.
注释1:DMR系统,对于⼀类产品,使⽤变化的上述技术进⾏连续传送.
此⽂档描述了DMR空中接⼝的物理层(PL),数据连路层(DLL).⽂中提到的⽆线电设备(固定的,移动的,便携的)都应能够通过空中接⼝和不同制造商的设备进⾏互操作.
时隙格式,域定义和时序都根据语⾳业务,数据业务和控制信令有不同的定义.此⽂档描述了TDMA的时序,基本时隙格式和⽐特含义.以及负载域和控制域的定义.最后,是调制的细节和时序限制.
本⽂档不提供说明书或系统执⾏的功能细节,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中继,漫游,⽹络管理,语⾳编码,安全性,数据,⼦系统接⼝,个⼈和公共交换电话⽹间的数据.⽽仅描述与空中接⼝兼容的合适的访问请求.
注释2:DMR标准由多个部分组成,如果需要,我们会在此⽂档中提到.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19: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154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信道   数据   时序   访问   时间   控制   编码   模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