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耦合系统、切割机和切割机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属于激光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间耦合系统、切割机和切割机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高功率激光器应用技术的发展,尤其在高功率激光器焊接和切割领域,对激光器的光束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环形光斑激光器应运而生,与以往激光器单纤输出方式不同,该激光器的激光束由“中心光”和“环形光”两部分组成,为实现“中心光”和“环形光”两部分光束能力控制,激光器传输光纤采用二合一传输光纤,纤芯和环芯均可实现全反射传输激光,设置两个光源模块分别与纤芯和环芯熔接,通过调节两光源模块实现调节环形光斑中心、环形光斑功率和中心光斑功率,光源模块与传输光纤直接熔接,存在烧毁风险,不方便维修,且采用双光源模块,增加了激光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间耦合系统、切割机和切割机的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环形光斑激光器存在的维修不便、成本高的问题。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间耦合系统,用于连接光学模块的光缆输出端和加工头的光缆输入端,包括:
5.准直件,用于准直所述光学模块发出的光束进行准直,得到准直光束;
6.反射镜组,位于所述准直件的出光路径上,以改变所述准直光束的传播路线;
7.聚焦镜组,位于所述反射镜组的出光路径上,用于将所述反射镜组反射或偏转的所述准直光束聚焦呈激光束;
8.调节组件,与所述反射镜组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反射镜组,改变准直光束的传播方向,以实现控制所述激光束进入所述光缆输入端位置。
9.可选的,所述反射镜组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位于所述准直件的出光路径上,第二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出光路径上,所述聚焦镜组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出光路径上,所述调节组件与第二反射镜连接,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反射镜,以实现控制所述激光束进入所述光缆输入端位置。
10.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反射镜的角度。
11.可选的,还包括校准组件,与所述第一反射镜、所述调节组件和所述聚焦镜组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反射镜组和所述聚焦镜组,以实现所述激光束进入所述光缆输入端的纤芯面上。
12.可选的,所述校准组件包括第一校准部和第二校准部,所述第一校准部与所述第一反射镜连接,所述第一校准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反射镜沿转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倾角,所述第二校准部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校准部用于驱动所述调节组件带
动所述第二反射镜转动,以调节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倾角。
13.可选的,所述校准组件包括直线模组,所述聚焦镜组安装于所述直线模组上,所述直线模组用于调节所述聚焦镜与所述光缆输入端之间的距离,以调节所述激光束的光斑大小。
14.第二方面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切割机,包括:
15.光学模块;
16.加工头;
17.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间耦合系统,连接所述光学模块的光缆输出端和所述加工头的光缆输入端,准直件位于所述光缆输出端一侧,聚焦镜组位于反射镜组和所述光缆输入端之间;
18.其中,所述加工头具有第一出光模式、第二出光模式和第三出光模式,所述第一出光模式是指激光束经所述光缆输入端的纤芯传输,所述加工头发出中心光斑;所述第二出光模式是指所述激光束经所述光缆输入端的包层传输,所述加工头发出环形光斑,所述第三出光模式是指所述激光束经所述光缆输入端的纤芯和包层同时传输,所述加工头发出复合光斑。
19.可选的,还包括:
20.控制器,与所述空间耦合系统的调节组件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
21.预设第一角度、第二角度和第三角度;
22.控制所述调节组件驱动第二反射镜按第一角度倾斜,所述加工头按第一出光模式出光;
23.控制所述调节组件驱动第二反射镜按第二角度倾斜,所述加工头按第二出光模式出光;
24.控制所述调节组件驱动第二反射镜按第三角度倾斜,所述加工头按第二出光模式出光。
25.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切割机的使用方法,应用于上述所述的一种切割机,包括调节空间耦合系统的初始位置,具体步骤如下:
26.调节所述空间耦合系统的调节组件,以控制第二反射镜位于初始位置;
27.控制所述光学模块按照预设输出功率加载出光,光缆输入端连接功率测试装置,通过功率测试装置检测并记录与所述预设输出功率对应的实际输出功率;
28.调节空间耦合系统的校准组件,以使得所述光学模块输出的光束经空间耦合系统传输至光缆输入端,从所述光缆输入端的纤芯射出,直至所述实际输出功率与所述预设输出功率的比值大于设定值。
29.可选的,在调节空间耦合系统的初始位置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30.预设第一角度、第二角度和第三角度;
31.根据使用需要,控制所述调节组件驱动第二反射镜按第一角度倾斜,所述加工头按第一出光模式出光,或,控制所述调节组件驱动第二反射镜按第二角度倾斜,所述加工头按第二出光模式出光,或,控制所述调节组件驱动第二反射镜按第三角度倾斜,所述加工头按第二出光模式出光。
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间耦合系统、切割机和切割机的使用方法,通过在光学模
块的光缆输出端和加工头的光缆输入端之间设置空间耦合系统,空间耦合系统的准直件对光学模块发出的光束进行准直后,经过反射镜组改变准直光束的传播路径和聚焦镜组聚焦呈激光束打在光缆输入端的端面上,通过调节组件调节反射镜组的位置,实现控制激光束进入光缆输入端位置,激光束可以全部进去光缆输入端的纤芯面上,也可以全部进入光缆输入端的包层面上,还可以一部分进入光缆输入端面的纤芯面上,另一部分进入光缆输入端的包层面上,光学模块发的光束经空间耦合系统调节后可从加工头射出环形光斑、中心光斑和复合光斑,克服了现有的环形光斑激光器存在的维修不便、成本高的问题,对激光源要求低,只需要单个光源模块,成本低,通过空间耦合系统,无需熔接,方便安装维护。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4.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技术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3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间耦合系统的示意图。
3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校准组件中第一校准部的结构示意图。
3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校准组件中第二校准部的结构示意图。
3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校准组件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3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校准组件中直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4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出光模式下光缆输入端的示意图。
4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出光模式下光缆输入端的示意图。
42.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出光模式下光缆输入端的示意图。
43.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切割机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5.参见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间耦合系统的示意图。
4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间耦合系统、切割机和切割机的使用方法,环形光斑激光器存在的维修不便、成本高的问题。以下将结合附图对进行说明。
47.一种空间耦合系统100,用于连接光学模块200的光缆输出端和加工头300的光缆输入端310,包括准直件110、反射镜组120、聚焦镜组130和调节组件140,其中,准直件110,用于准直光学模块200发出的光束进行准直,光学模块200发出的光束经准直件110后发出准直光束,反射镜组120位于准直件110的出光路径上,反射镜组120以改变准直光束的传播路线,聚焦镜组130位于反射镜组120的出光路径上,用于将反射镜组120反射或偏转的准直光束聚焦呈激光束,调节组件140与反射镜组120连接,用于调节反射镜组120,以实现控制
激光束进入光缆输入端310的位置。
48.加工头300的输入光缆包括纤芯和包层,对应的,光缆输入端310包括纤芯端面和包层端面,其中,包层端面呈圆环状,纤芯端面呈圆形,包层端面位于纤芯端面外侧,纤芯端面与包层端面同轴设置。
49.参见图6、图7和图8所示,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出光模式下光缆输入端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出光模式下光缆输入端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出光模式下光缆输入端的示意图。
50.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调节组件140调节反射镜组120可以改变激光束进入光缆输入端310的位置,当激光束仅从纤芯端面进入光缆内部,激光束在纤芯内部全反射,从加工头300射出圆形光斑的光束,加工头300为激光切割头时,可利用圆形光斑的光束进行图形切割加工;当激光束仅从包层端面进入光缆内部,激光束在包层内部全反射,从加工头300射出环形光斑的光束,加工头300为激光切割头时,可利用环形光斑的光束进行穿孔加工;当激光束的一部分从纤芯端面进入光缆内部,另一部分从包层端面进入光缆内部,经光缆的纤芯和包层进行全反射,从加工头300同时射出环形光斑和圆形光斑的光束,可同时满足高效穿孔和高效图形切割,提升激光切割效率。
51.本技术实施例中,适用于一台光学模块200,减少光学模块200的数量,降低成本,光学模块200通过空间耦合系统100连接加工头300,实现加工头300多种出光模式,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多台光学模块200分别熔接纤芯和包层,本技术无需熔接,降低故障因素,减少维修次数,方便维护。
52.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空间耦合系统100还适用于多包层的光缆,加工头300输入端的光缆具有纤芯、内包层和外包层,光学模块200发出的光束经空间耦合系统100可单独进入纤芯、内包层和外包层,也可同时进入纤芯和内包层,或者同时进入内包层和外包层,又或者同时进入纤芯、内包层和外包层,其出光模式多样,适用范围更广泛。
5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所示,反射镜组120包括第一反射镜121和第二反射镜122,第一反射镜121位于准直件110的出光路径上,第二反射镜122位于第一反射镜121的出光路径上,聚焦镜组130位于第二反射镜122的出光路径上,调节组件140与第二反射镜122连接,调节组件140用于调节第二反射镜122,以实现控制激光束进入光缆输入端310位置。
54.可以理解的,反射镜组120也可以设置多台反射镜,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布置即可。本技术实施例中以设置两台反射镜为例说明,调节组件140与第二反射镜122连接,调节第二反射镜122的倾角,以改变激光束进入光缆输入端310的位置,方便控制。
55.可以理解的,调节组件140也可以与第一反射镜121连接调节第一反射镜121的倾角,改变激光束进入光缆输入端310的位置,或者调节组件140分别连接第一反射镜121和第二反射镜122连接,同时调节第一反射镜121和第二反射镜122的倾角,改变激光束进入光缆输入端310的位置,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调节。
5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所示,调节组件140包括电机141,电机141的输出端与第二反射镜122的连接,用于调节第二反射镜122的角度。
57.示例性的,调节组件140包括电机141,电机141的输出端设有旋转轴,第二反射镜122的膜面与旋转轴的侧壁连接,电机141通过驱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第二反射镜122同轴旋转,以改变激光束进入光缆输入端310的位置。第二反射镜122通过电机141驱动,可
快速实现输出光斑模式调节,电机141可与控制系统匹配,实现输出光斑模式自动化调节。作为变形的,调节组件140还可以采用手动调节台等结构,已能够实现调节第二反射镜122的角度即可。
58.参见图2、图3和图4所示,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校准组件中第一校准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校准组件中第二校准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校准组件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5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空间耦合系统除包括上述结构以外,还包括校准组件,与第一反射镜121、调节组件140和聚焦镜组130连接,用于调节反射镜组120和聚焦镜组130,以实现激光束进入光缆输入端310的纤芯面上。
60.为了能够快速调整激光束进入光缆输入端的位置,设置校准组件,通过校准组件率先调节反射镜组120和聚焦镜组130的位置,使得激光束进入光缆输入端310的纤芯面上,而后再通过调节组件140小范围内调节第二反射镜122的角度即可,实现快速调节激光束照射到光缆输入端310的位置。
6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和图3所示,校准组件包括第一校准部151和第二校准部152,第一校准部151与第一反射镜121连接,第一校准部151用于驱动第一反射镜121沿转动,以调节第一反射镜121的倾角,第二校准部152与调节组件140连接,第二校准部152用于驱动调节组件140带动第二反射镜122转动,以调节第二反射镜122的倾角。
62.示例性的,参见图2和图3所示,第一校准部151和第二校准部152的结构类似,均包括固定板1510、调节板1512和调节件,固定板1510与调节板1512通过调节件连接,调节板1512远离固定板1510的一侧面上设置第一反射镜121或电机141。参见图2和图4所示,调节件包括三个连接件1513和固定板1510上设置有三个安装孔1514,三个安装孔1514位于同一三角形的三顶点处,连接件1513与对应的安装孔1514螺旋连接,调节件的另一端延伸至调节板1512上,与调节板1512连接。旋钮任一连接件1513均能够实现调节调节板1512角度的目的,调节板1512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反射镜121和第二反射将122转动,改变第一反射镜121和第二反射将122的倾角,调节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63.参见图5所示,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校准组件中直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6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校准组件包括直线模组154,聚焦镜组130安装于直线模组154上,直线模组154用于调节聚焦镜131与光缆输入端310之间的距离,以调节激光束的光斑大小。
65.可以理解的,通过聚焦镜组130调节激光束照射到光缆输入端310上的光斑最小,光斑从光缆输入端310的纤芯端面移动至包层端面的距离较大,此时,调节组件140的调节余量较大,方便用户操作。
66.参见图5所示,聚焦镜组130设置一台聚焦镜131,直线模组154包括滑轨1540、滑块1541和镜座,聚焦镜131安装于镜座上,镜座与滑块1541连接,滑块1541沿滑轨1540移动,以实现调节聚焦镜131与光缆输入端310之间的距离的目的,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67.参见图1、参见图6、图7和图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切割机,包括:一台光学模块200、加工头300和上述任一项的空间耦合系统,空间耦合系统连接光学模块200的光缆输出端和加工头300的光缆输入端310,准直件110位于光缆输出端一侧,聚焦镜组130位于反射镜组120和光缆输入端310之间;其中,加工头300具有第一出光模式、第二出光模式
和第三出光模式,第一出光模式是指激光束经光缆输入端310的纤芯传输,加工头300发出圆形光斑;第二出光模式是指激光束经光缆输入端310的包层传输,加工头300发出环形光斑,第三出光模式是指激光束经光缆输入端310的纤芯和包层同时传输,加工头300发出复合光斑。
68.示例性的,光学模块200为万瓦级的高功率单模光纤激光器,加工头300为切割头,由于高功率单模光纤激光器的光束质量较小,激光束经过切割头后聚焦光斑较小穿孔效果差,效率低,本技术实施例中,将高功率单模激光器经过空间耦合系统100调节出光模式后接入切割头,可实现上述三种出光模式的切换,环芯芯径大,纤芯芯径小,经过切割头聚焦后,第一出光模式用于穿孔加工,第二出光模式用于图形切割加工,第三出光模式能够同时满足高效穿孔和高效图形切割,提升激光切割效率。
69.另外,上述加工头300也可以进行焊接加工,如采用上述三种出光模式用于激光焊接时,环芯聚焦光斑大,可对焊接材料进行预热,避免产生焊接气孔,纤芯聚焦光斑小,可增加焊接深度,适用范围广。
7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切割机方案的基础上,切割机还包括控制器,与空间耦合系统100的调节组件140连接,控制器用于:预设第一角度、第二角度和第三角度,控制调节组件140驱动第二反射镜122按第一角度倾斜,加工头按第一出光模式出光;控制调节组件140驱动第二反射镜122按第二角度倾斜,加工头按第二出光模式出光;控制调节组件140驱动第二反射镜122按第三角度倾斜,加工头按第二出光模式出光。
71.可以理解的,上述调节组件140为电机,电机141接入工控系统,预设的第一角度、第二角度和第三角度对应于电机的转子数,驱动电机141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电机141带动第二反射镜122按第一角度、第二角度和第三角度倾斜。示例性的,第一角度下的第二反射镜122的位置为初始零位,第二角度下的第二反射镜122相对于初始零位第二反射镜122的正向转动,转动角度为θ1,0.03
°
≤θ1≤0.05
°
,第三角度下的第二反射镜122相对于初始零位第二反射镜122的反向转动,转动角度θ2,0.01
°
≤θ2<0.03
°

72.若加工头300输入端的光缆具有纤芯、内包层和外包层,光学模块200发出的光束经空间耦合系统100可单独进入纤芯、内包层和外包层,也可同时进入纤芯和内包层,或者同时进入内包层和外包层,又或者同时进入纤芯、内包层和外包层,可以设置多种出光模式,其具体实现多种出光模式控制的逻辑相似,区别在于具体的设置参数和转动角度,不再赘述。
73.此外,每次调节第二反射镜122之前,需关闭光学模块200,保证安全作业。
74.参见图9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切割机的使用方法,应用于上述的一种切割机,包括调节空间耦合系统100的初始位置,具体步骤如下:
75.s1,调节空间耦合系统100的调节组件140,以控制第二反射镜122位于初始位置;
76.s2,控制光学模块200按照预设输出功率加载出光,光缆输入端连接功率测试装置,通过功率测试装置检测并记录与预设输出功率对应的实际输出功率;
77.s3,调节空间耦合系统100的校准组件,以使得光学模块输出的光束经空间耦合系统传输至光缆输入端,从光缆输入端的纤芯射出,直至实际输出功率与预设输出功率的比值大于设定值。
78.可以理解的,在空间耦合系统首次接入光学模块200时需进行初始位置和耦合效
率调节,若更换光学模块200,需再次进行初始位置和耦合效率调节,具体步骤如下:
79.s10,控制光学模块200按照10%输出功率加载出光;
80.s20,通过校准组件调节第一反射镜121、第二反射镜122和聚焦镜组130的位置,光束使得经空间耦合系统100传输至光缆输入端,从光缆输入端的纤芯射出,光缆输入端连接功率测试装置,调整激光束位于纤芯的位置,直至实际输出功率与预设输出功率的比值大于设定值;
81.s30,控制光学模块200按照设定比例增加输出功率直至光学模块200按照100%输出功率加载出光,每改变一次出光功率,重复s20的步骤。
8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调节空间耦合系统的初始位置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83.预设第一角度、第二角度和第三角度;
84.根据使用需要,旋转对应的出光模式,控制调节组件140驱动第二反射镜按第一角度倾斜,加工头按第一出光模式出光;或,控制调节组件140驱动第二反射镜按第二角度倾斜,加工头按第二出光模式出光;或,控制调节组件140驱动第二反射镜按第三角度倾斜,加工头按第二出光模式出光。
85.可以理解的,为了能够快速调整激光束进入光缆输入端的位置,通过上述调节空间耦合系统100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后,再根据使用需要,通过控制调节组件140,能够实现三种出光模式的快速切换,方便操作。
86.示例性的,在激光关闭情况下,给电机141上电,电机141带动第二反射镜122位于初始零位,保持第二反射镜122的位置不变,开启激光器,加工头按第一出光模式出光,可用于穿孔加工;在激光关闭情况,给电机141上电,并施加转动信号,电机141可以带动第二反射镜122正向转动,转动角度为θ1,0.03
°
≤θ1≤0.05
°
,加工头300按第二出光模式出光,可用于图像加工;在激光关闭情况,给电机141上电,并施加转动信号,电机141带动第二反射镜122反转动,转动角度θ2,0.01
°
≤θ2<0.03
°
,加工头300按第三出光模式出光,可用于激光焊接加工、切割加工等作业。
87.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8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89.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间耦合系统、切割机和切割机的使用方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空间耦合系统,用于连接光学模块的光缆输出端和加工头的光缆输入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准直件,用于准直所述光学模块发出的光束进行准直,得到准直光束;反射镜组,位于所述准直件的出光路径上,以改变所述准直光束的传播路线;聚焦镜组,位于所述反射镜组的出光路径上,用于将所述反射镜组反射或偏转的所述准直光束聚焦呈激光束;调节组件,与所述反射镜组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反射镜组,改变准直光束的传播方向,以实现控制所述激光束进入所述光缆输入端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组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位于所述准直件的出光路径上,第二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出光路径上,所述聚焦镜组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出光路径上,所述调节组件与第二反射镜连接,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反射镜,以实现控制所述激光束进入所述光缆输入端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反射镜的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校准组件,与所述第一反射镜、所述调节组件和所述聚焦镜组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反射镜组和所述聚焦镜组,以实现所述激光束进入所述光缆输入端的纤芯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间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组件包括第一校准部和第二校准部,所述第一校准部与所述第一反射镜连接,所述第一校准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反射镜沿转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倾角,所述第二校准部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校准部用于驱动所述调节组件带动所述第二反射镜转动,以调节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倾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间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组件包括直线模组,所述聚焦镜组安装于所述直线模组上,所述直线模组用于调节所述聚焦镜与所述光缆输入端之间的距离,以调节所述激光束的光斑大小。7.一种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模块;加工头;上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空间耦合系统,连接所述光学模块的光缆输出端和所述加工头的光缆输入端,准直件位于所述光缆输出端一侧,聚焦镜组位于反射镜组和所述光缆输入端之间;其中,所述加工头具有第一出光模式、第二出光模式和第三出光模式,所述第一出光模式是指激光束经所述光缆输入端的纤芯传输,所述加工头发出中心光斑;所述第二出光模式是指所述激光束经所述光缆输入端的包层传输,所述加工头发出环形光斑,所述第三出光模式是指所述激光束经所述光缆输入端的纤芯和包层同时传输,所述加工头发出复合光斑。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切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与所述空间耦合系统的调节组件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
预设第一角度、第二角度和第三角度;控制所述调节组件驱动第二反射镜按第一角度倾斜,所述加工头按第一出光模式出光;控制所述调节组件驱动第二反射镜按第二角度倾斜,所述加工头按第二出光模式出光;控制所述调节组件驱动第二反射镜按第三角度倾斜,所述加工头按第二出光模式出光。9.一种切割机的使用方法,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空间耦合系统的初始位置,具体步骤如下:调节所述空间耦合系统的调节组件,以控制第二反射镜位于初始位置;控制所述光学模块按照预设输出功率加载出光,光缆输入端连接功率测试装置,通过功率测试装置检测并记录与所述预设输出功率对应的实际输出功率;调节空间耦合系统的校准组件,以使得所述光学模块输出的光束经空间耦合系统传输至光缆输入端,从所述光缆输入端的纤芯射出,直至所述实际输出功率与所述预设输出功率的比值大于设定值。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切割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节空间耦合系统的初始位置后,还包括如下步骤:预设第一角度、第二角度和第三角度;根据使用需要,控制所述调节组件驱动第二反射镜按第一角度倾斜,所述加工头按第一出光模式出光,或,控制所述调节组件驱动第二反射镜按第二角度倾斜,所述加工头按第二出光模式出光,或,控制所述调节组件驱动第二反射镜按第三角度倾斜,所述加工头按第二出光模式出光。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间耦合系统、切割机和切割机的使用方法,空间耦合系统用于连接光学模块的光缆输出端和加工头的光缆输入端,其包括准直件、反射镜组、聚焦镜组和调节组件,准直件用于准直光学模块发出的光束进行准直,得到准直光束,反射镜组位于准直件的出光路径上,以改变准直光束的传播路线;聚焦镜组位于反射镜组的出光路径上,用于将反射镜组反射或偏转的准直光束聚焦呈激光束;调节组件与反射镜组连接,用于调节反射镜组,改变准直光束的传播方向,以实现控制激光束进入光缆输入端位置。克服了现有的环形光斑激光器存在的维修不便、成本高的问题,对激光源要求低,只需要单个光源模块,成本低,通过空间耦合系统,方便安装维护。护。护。


技术研发人员:

刘明峰 卢昆忠 施建宏 杨麒 姚艳 夏素旗 王法平 聂宵 闫大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0

技术公布日:

2022/12/9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02: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08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光缆   反射镜   工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