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公共建筑防排烟系统及联动设置问题

技术
134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高层公共建筑中,防排烟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主要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送排风机等设备构成。在消防防排烟中,该系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从目前国内的一些高层公共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联动设置环节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防烟分区排烟系统设置问题、防排烟系统联动控制器手动控制问题等[1]。
1.高层公共建筑防排烟系统的构成及作业原理
高层公共建筑防排烟系统的构成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防烟系统,第二部分为排烟系统,第三部分为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对于建筑防烟系统来说,采取的是自然通风隔断方式,或采取机械强制加压送风方式,在保证建筑物内引发火灾事故的条件下,让烟气流入疏散通道,或者流入安全避难场所的现象能够避免发生[2]。而建筑防排烟系统,通常选择自然通风,或者机械排烟方式,使建筑着火区域产生的烟气能够排至室外部位,并确保建筑着火烟气区域能够具备所需的能见度,从而保证人员疏散逃生过程的安全性。
基于自然排烟系统中,构成部分主要有自然排烟口与排烟窗等,在构成方面显得较为简易。以下对消防
机械防烟系统构成及原理、机械排烟系统构成及原理进行介绍。
1.1消防机械排烟系统构成及原理
(1)系统构成:在消防机械排烟系
统当中,构成部分包括主要拨款排烟通
风机、280°防火阀以及排烟风管等;当
然,还包括排烟口以及排烟联动控制系
统等。
(2)系统工作原理:在建筑楼层
区域引发火灾的条件下,处于着火区域
工作人员采取手动控制的方式,或通
过火区域探测器触发元件进行自动控
制,将火灾报警信号向消防联动控制
器传输,通过联动模式,开启防火分
区活动的挡烟垂壁,以此使烟气在制
定的区域内得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
针对防烟分区当中的排烟口,或排烟
口联动的280°排烟防火阀,需进行开
启处理。并且,与之对应的空调通风
系统防火阀需闭合,管道内的防火阀
同样也需闭合,以此让烟气能够控制
在合理的区域范围内,使扩散到不可
控范围的情况避免发生。
1.2消防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构
成及原理
1.2.1系统构成
对于消防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来
说,构成部分包括:其一,加压风机;其二,
通风管道;其三,正压送风口;其四,
防烟联动控制系统等[3]。
1.2.2作业原理
对于本系统来说,设置在人员逃
生疏散通道等需防烟的范围当中,主要
对压力空气进行输送,且确保压力空气
的充足性,让安全疏散范围当中的风
压,和建筑物别的部位的风压高出一
些,预防火区域滋生的烟气蔓延至此的
状况出现,使安全疏散通道的通畅性得
到有效保证。基于出现火灾的条件下,
将“安全第一”作为原则。在建筑区域
中分将安全区域分成四个模块,包括:
(1)对于避难屋以及防烟楼梯间等,
归类为一类安全区域;(2)对于消防
电梯间以及前室等,归类为二类安全区
域;(3)疏散走道,则归类为三类安
全区域;(4)房间,则归类为四类安
全区域。此外,在各安全区域合理科学设
置的情况下,基于加压送风期间,防烟楼
梯的风压最大,前室次之,走道排在第三,
房间排在最末;当然,各风压大小不宜
偏大,如此才可保证疏散门方便开启。
2.联动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分析
对于高层公共建筑排烟系统联动控
制系统来说,其构成及工作原理如下:
2.1系统构成
系统构成部分主要包括消防联动控
制器、应急广播控制器以及控制室图形
显示装置等;同时,还包括了消防电气
控制器、气体灭火控制器以及消防设备
应急电源等;此外,系统在构成上,还
需配置传输设备以及消防电话等,以此
满足系统高效运行的基本需求。
2.2系统工作原理
联动控制系统,在整体系统中发
高层公共建筑防排烟系统及联动设置问题
孙厚杰
【摘要】对于高层公共建筑,从安全性角度考虑,有必要做好消防防排烟系统(以下简称为“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及施工工装。本文在对高层公共建筑排烟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联动控制系统及防排烟系统联动设置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为高层公共建筑防排烟系统及联动设置的优化提供有效价值。
【关键词】高层公共建筑;防排烟系统;构成;工作原理;联动设置问题
技术135
2021年第5期
挥着重要的作用,倘若联动控制系统性能、运行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会进一步使整体系统的运行效率受到严重影响。一般,基于直流不间断电源中,主要包括智能电源盘与蓄电池两部分;在主电源方面,使用的是交流200V电压;在备用电源方面,使用的是密封铅电池。以此为基础,备用电源能够处于主电源断开以后,让设备工作时间得到8h左右。并且,基于火灾发生的条件下,联动控制器需根据之前设置好的控制逻辑,将联动控制信号准确地发出来,使受控设备传输到这些信号,然后使建筑消防灭火系统及防排烟系统等得到有效控制。此外,在联动控制系统工作条件下,能够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状态进行有效监视,然后自动接收由消防联动现场设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的相关信号,然后执行相关处理工作,以此使高层公共建筑排烟系统联动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得到有效保证,进而保证
高层公共建筑整体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3.高层公共建筑排烟系统联动设置相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虽然高层公共建筑排烟系统联动设置,可发挥出显著的价值功能,但是在其系统联动设置缺乏合理性及科学性的情况下,则易诱发一些问题。下面主要针对其系统联动设置相关问题及预防控制对策展开论述,具体包括:
3.1防烟分区排烟口开启设置问题及控制对策
在同一个防火分区范围内,对于各防烟分区的排烟口,从联动设置开启层面分析,有必要对着火分区(防烟分区)的全部排烟口加以考量,使防火分区的全部排烟口协同开启的问题得到有效避免,同时对于同一组排烟系统的不同楼层的全部排烟口同时开启状况也需避免。在规避以上两方面的问题的情况下,使着火分区内排烟效果得到有效保证,进而保证人员疏散的通畅及便利。
3.2防烟分区排烟系统设置问题及
控制对策
基于高层公共建筑排烟系统联动设
置设计期间,对于同一个楼层进行了多
个防火分区的划分;并且,在各防火分
区中,划分了不同的若干个防烟分区。
针对防火分区范围内发生的排烟情况,
需经独立的排烟系统执行相应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处于同一楼层当中,对
于不同防火分区共同使用的同一组排烟
系统的问题需充分避免;同时,跨越不
同防火分区排烟的问题也需充分避免,
以此保证防烟分区排烟口开启设置的规
范性及安全性。
3.3防烟分区内排烟系统联动控制
设置问题及控制对策
针对防火分区范围内的排烟系统的
消防联动设计,需以着火分区(防烟分区)
当中的两个单独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
号为基础,将其当作排烟窗、排烟阀、
排烟口相互联动状态下,开启的触发信
号。基于消防联动控制器接收到上述联
动开启状态的条件下,需联动控制排烟
风机的启动运行,并且需对此防火分区
范围内的通风空调系统进行控制切断处
理。期间,需避免跨越不同防火分区及
防烟分区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视为
联动开启着火分区联动控制的触发信号
的问题出现,以此保证防烟分区内排烟
系统联动控制设置的合理性及科学性。
3.4防排烟系统设备联动控制信号
反馈问题及控制对策
对于消防联动控制器来说,需接收
由排烟口、送风口以及排烟阀等开启的
动作信号,当然对关闭条件下的动作信
号也需接收;与此同时,对防排烟系统
风机运行状态动作信号,或暂停状态动
作信号,均有必要及时对消防联动控制
器进行反映。针对排烟系统支管中常闭
防火阀的开启,总管当中的常开防火阀
闭合,需以此与排烟风机的开启与暂停
状态保持连锁控制状态,所发出的信号
则需要及时向联动控制器反馈,避免无
反馈或者反馈不及时等问题的出现,以
此保证防排烟系统设备联动控制信号反
馈的及时性及可靠性。此外,针对防排
川口成型机炮筒原理烟系统手动控制模式来说,需基于消防
控制室范围内的联动控制器当中,对排
烟阀、排烟窗、送风口以及排烟口进行
远程手动控制,避免出现远程手动控制
风机的开启、暂停无效的问题出现。vdisk
paas系统
4.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公共建筑防排烟
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需对消防防排烟系
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加以了解,并对消
防联动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并且,
需把控高层公共建筑防排烟系统联动设
置方面存在的不足,然后对防烟分区排
烟口开启设置进行优化设计,针对防烟
分区排烟系统设置也需进行优化设计,
防身戒指此外对防烟分区内排烟系统联动控制设
置,以及防排烟系统设备联动控制信号
反馈设置进行优化设计,以此确保高层
公共建筑防排烟系统联动设置的优化及
完善,进一步使高层公共建筑整体防排
隐蔽式水箱烟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有效
保障。
参考文献
弹性垫片
[1]曹培雄.某产业大厦空调及防排
烟系统设计概述[J].居舍,2020(30):
82-83.
[2]任进.面向污染物控制的大空间
公共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研究[J].环境科
学与管理,2020,45(10):103-108.
[3]马文科.浅析公共建筑防排烟
系统设计[J].居舍,2020(22):99-
100+156.
(作者单位: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
【中图分类号】TU998.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3362(2021)05-0134-02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5:41: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067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联动   控制   系统   设置   分区   消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