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在堤岸工程中的应用

文章编号:1671-7619(2012)03-0124-03
新技术在堤岸工程中的应用
红外线测高仪
吕永雄
(广州国际生物岛建设办公室,广州510300)
摘要:以广州国际生物岛堤岸工程为例,对解决堤岸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应用的一些新技术、工艺进行阐述,供类似工程参考。关键词:
堤岸;新技术;防护;施工
中图分类号:TV54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吕永雄(1974.11-),男,工学硕士,从事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E -mial :kyslyx@126.com
0概况
广州国际生物岛位于广州,海珠区东端的官
洲岛,
是珠江主航道(官洲河)与次航道(仑头海)交汇而形成的岛屿,北依琶洲地区,南靠广州大学城,西临广州果园生态保护区、东与长洲岛隔江相望。该地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边缘地带、具有城市边缘地带的特点和优势,
同时又与珠江新城、城市新轴线发展区、琶洲地区、大学城、果园生态保护区共同构成东南部发展的龙头地区。
岛周边长度6.7km ,面积1.82km 2。根据广
州市城市发展规划,为促进广州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广州科技兴市的战略目标,官洲岛将发展成为广州国际生物岛,成为国际化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基地。
广州国际生物岛堤岸工程建设摒弃以往水利工程与市政园林景观各自独立设计的传统建设模式。而是采用水利设计为主导,景观设计同步协调配合的方式。
1
新技术应用
1.1
水下新技术应用
首先应满足的是岸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水
岸下藏着一列钢筋混凝土的沉箱或钢管桩加挡墙堤防,沉箱或挡墙外还有低一级的格宾石笼网围堤,沉箱和挡墙内盛泥,上面是宽2.5m 的1.8m 高程园路,临江一侧设置花池种植大量的植物作为岸边的缓冲,
由于中午涨潮,水平面恰到好处地漫到草皮边缘,掩盖了沉箱,1.8m 高程园路的堤围“消失”了,这种生态自然型的设计藏起了人工构建的痕迹,在保证人堤安全的同时,回归了河岸的原始面貌,
甚至能吸引鱼类的聚集。而在另一处堤岸,则是采用阶梯式堤岸,人们可以席坐在宽阔的阶梯上,体验珠江涨潮时逐级漫到脚上的感觉。1.1.1
生态型护岸应用
园林的生态型护岸所种植的护坡植物,如垂柳、水杨、芦苇、菖蒲等,都具有发达的根系和茂密的枝叶,
能有效固结坡面土壤,减缓降雨淋蚀,减轻风浪淘蚀,增强堤坝防渗,抗蚀性强,而且园林生态型护岸所采用的自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也具备加固堤防,增强护岸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作用。
为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而生物种是生态系统的核心,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不可避免地,受到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本生态型堤岸应做到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的素材,使生态型堤岸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协调。其次生态型堤岸的构建也要注意保存与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和食物链的复杂性,积极为水生生物和两栖动物创造栖息、
繁衍的环境,这既有利于保护水生态环境,又有利于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1.1.2
混合罐
格宾石笼网护岸应用
格宾石笼网护岸在全岛6.618km 的生物岛生态堤岸工程-0.5m  +1.8m 珠堤高程布设,该结构形式具备抵御洪水的能力。格宾石笼网上部的植被可以调节地表和地下水文状况,使水循环途
·
421·2012年第3期
广东公路交通
等离子体处理GuangDong GongLu JiaoTong
总第122期
径发生一定的变化。生态护岸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透性”的界面。当洪水来临时,洪水通过坡面植被大量向堤中渗透储存,缓解洪峰,起到径流延滞作用;当枯水季节到来时,储存在大堤中的水反渗入河,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生态堤岸中大量根系发达的固土植物,水土保持效果很好,堤岸的抗冲性能大大加强。另外,生态护岸上的大量植被也有涵养水分的作用。格宾网针对地质灾害的特点,通过对河流、边坡、山体等容易发生灾害的地方进行防护,通过格宾网填充物的植物生长,改善土壤的流失率,加上格宾网极好的透气性,不仅可以把土壤中多余的水排掉,还可使缺水土壤吸收水分,而且土壤都不会因此流失,使土壤对水分能做到自我调节,从根本上降低、解决了地质灾害的发生。格宾系指由机编双绞合六边形金属网面构成的箱形结构。格宾在施工现场经石头填充,构成具有柔性、透水性及整体性的结构,如挡墙、河道衬砌、堰等支挡与防冲蚀工程。格宾由间隔1m的隔板分成若干单元格,为了加强格宾结构的强度,所有的面板边端均采用直径更的钢丝。格宾网是金属线材编织的角形网(六角网)制成的网箱,使用的金属线径是根据六角形的大小而不同。如果是金属镀层的金属线六角形,则使用线径为2.0mm 4.0mm的金属线,如果是PVC包覆的金属线
编织的六角网,则使用外径为3.0mm 4.5mm的PVC(金属)线。外框边缘的线则使用比六角网线粗一号的线。提高河床边坡的稳定性。保护河床防止冲刷,提供河岸粗糙系数(m)之预定值,护坡、护岸的绿化与生态保护。
石笼网由于本身的优势,用它来护岸时,适应性强,能很好的适应地基的变形,柔韧性高,不易断裂,可以承受大范围的变形,而仍不坍塌,耐腐蚀抗冲刷,有很强的抵御自然破坏、恶劣气候、及地震冲击力的能力。具透水性或不透水性,可防止由流体静力造成的损害。
1.1.3人工的结构与自然的结构综合应用
自然有一定的抗干扰和自我修复的能力,运用自然本身的能力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治河的根本思路。生物岛堤岸的设计方法不同于惯用的用人工的结构和形式来取代自然的方法,而是用人工的结构(沉箱、挡墙、桩基)兼自然的结构(宾格石笼、水生植物、水上植物)和形式来顺应自然的进程。其优点有:将河岸与河道在生态上联系起来,实现物质、养分、能量的交流;为生物提供栖息地;植物根系可固着土壤,枝叶可截留雨水,过滤地表径流,抵抗流水冲刷,从而起到保护堤岸、增加堤岸结构的稳定性、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的作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作用被不断加强;以自然的外貌出现,容易与环境取得协调;造价较低,也不需要长期的维护管理。
1.2水上新技术
1.2.1景观技术应用
摆脱过去水利工程简单硬质标准堤岸的处理方式,创造丰富、因地制宜的堤岸生态景观环境,也是水利和城市景观设计完美结合的有益尝试。
堤岸景观设计,结合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了不同的景观断面处理方式。主要变化在于亲水部分的处理。有直接是堤岸结合步道,跌级台阶结合步道,钢木栈道结合“生态接口”。等。
在防浪堤被园林小径穿约处,考虑无障碍设计处理,方法有两种:一为设置上下坡道处理防浪堤50cm高差。另一种为在防浪堤开口处设置凹槽,在洪水季节以嵌入式混凝土隔板封闭。
局部设置了满足人活动的小广场,广场设计主要在视线开阔处,主要道路与堤岸结合点,主要功能区:河口市民广场,村落码头广场,码头广场、等。
广场设置除了成为环岛路上的景观节点外,也成为各功能区的服务和活动焦点。并附以配套建筑小品。
对应湿地公园,设置了良好的植物屏障,较少环岛路对湿地生态的干扰,打通水系,为湿地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工程条件。在堤岸处设置了步行观赏道,结合了观鸟亭设置,为人们了解湿地生态提供条件。
小鸟天堂处,降低了堤围标高,使之与环境水域良好关联,种植浓荫的小叶榕和竹林,为小鸟的栖息提供条件。在酒店用地边缘,设置两层的观鸟亭,建筑为百叶封闭式,较少对鸟的干扰。
结合分区,及生物岛道路结构,在与主要道路交接的堤岸节点,设置较大的活动平台。与各道
·
521
·
2012年第3期吕永雄新技术在堤岸工程中的应用总第122期
路的节点处设置对景性的建筑小品,并流出较为开阔的景观视廊。
结合具体地理环境和相应功能,设置了河口广场、生态湖、村头广场、湿地公园广场,观鸟平台,码头,观景长廊等众多景观节点。
在堤岸上设置行列的堤岸树林,引导滨水景观视线和空间开合。
1.2.2绿道技术应用
沿堤岸的防洪设计最高点,设置一条环绕全岛的连续3.6m高程自行车、电瓶车道专用道(应急消防车道)。结合防浪墙和亲水平台,设置一条环绕全岛的连续1.8m高程步行道。3.6m高程园路和1.8m高程园路成为景观带人行主通道,设置垂直与人形道合景观步行道的小径,连接滨水平台合步径。绩效评估系统
沿环岛路外侧,结合自行车道和人行道,还设置了一定数量的路边停车场,方便小车和自行车集中停放。
在生态接口和湿地区域,设置钢木结构生态型栈道。
粘尘滚轮2工程效果
生物岛环岛绿化带与堤围、环岛路形成具有潮汐保护、生态维护和景观塑造于一体的超级堤。生物岛堤岸被开辟成亲水平台,同时保留现状滨水的树木,避免大规模人工绿化造景,使滨水地区展现亲切的自然风光。新建堤围退至环岛绿化带后,与环岛路结合,形成路堤一体化设计,加强了堤围的抗洪能力,同时可成为环岛路的休闲步行带和景观平台。
依托生物岛堤岸打造的生物岛绿道景优美、配套完善,现已成为广大市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3结语
广州国际生物岛堤岸工程建设摒弃以往水利工程与市政园林景观各自独立设计的传统建设模式,而是采用水利设计为主导,景观设计同步协调配合的方式。水利设计主要建设200年一遇防洪设计标准1级堤防,旨在防洪减灾,确保生物岛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满足广州国际生物岛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与之配合的园林景观设计旨在配合水利建设,弱化工程痕迹,满足生态优先原则,营造绿环保氛围。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在水利设计初期就把生态、绿环保的理念融入堤岸结构中,按照“官洲环碧,波堤翠影”的设计主题形成复式和多级复式等较为亲水的断面形式,通过水利工程和景观工程的有机结合,把生物岛堤岸建设成安全、可靠、生态、休闲的环岛滨水观光景观绿化带。
参考文献:
[1]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收稿日期:2012-04-20)
代码转换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on Embankment Project
LV Yong-xiong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Island Construction Office,Guangzhou510300)
Abstract:Taking the embankment project of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Island as an example,some new technology and process to resolve the stability and security of the embankment project have been introduced,which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s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 words:embankment;new technologies;protection;construction
·
621
·
2012年第3期广东公路交通总第122期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1:29: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049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物   生态   设置   设计   工程   景观   结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