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教案

课题:            中国书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执教:莫秀勇
课时: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书法的演化过程、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2.了解书法的基本结构规则。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二、教材分析
透明鞋盒
1.编写思路。
本课是中国书法欣赏课。沿着中国书法发展演变这根主线进行欣赏,使学生在欣赏书法美的同时了解书法结构规则。以“永”字为代表,剖析书法结构。本课最后以大量篇幅编排了古代书法名作欣赏。本课在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
(1)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了解书法的发展演变。
从文字的发端“甲骨文”至宋代书法名家苏轼作品欣赏,展示了不同面貌的书法演变,包括甲骨文、金文、秦朝的小篆、汉朝的隶书、唐朝怀素的草书、颜真卿的楷书等等,这种编排使学生更系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更能帮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欣赏中国书法作品。
(2)使学生了解书法结构知识。
欣赏书法艺术,不仅要从形式上去分析,更要剖析书法结构内涵。本课重点以书法的构成要素——平衡、匀称、参差、连贯、对比、动静等方面分析书法艺术的内涵,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深入理解。结合书法与体操等艺术的共通性,分析书法的结构规律。
马凳筋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书法表现形式构成的要素,体会书法所表达的内涵。
难点:理解几种不同书体的结构规律。
三、教学设计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的书法资料。
(教师)从甲骨文至宋代书法图片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
兑换券制作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多媒体展示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教师讲解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演变过程。
8gggg(2)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自商代甲骨文至秦、汉、晋、唐、宋代的优秀书法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书法的特点,提示学生思考:书法艺术是如何从甲骨文演化而来的?
2.深入教学。液晶屏保护膜
(1)录像或多媒体演示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几种不同书体,教师分析其艺术特点,提示学生用列表的方式将这些特点作出归纳。
(2)分析“永字八法”所体现出的动势。结合音乐、体育等分析书法的节奏及其所表达的生命感。
(3)录像展示名作“天下三大行书”,包括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帖》,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用笔、结构、意境等方面感悟、赏析。
(4)字例分析,提高认识。加深对中国书法的理解。(如:盖、仁、泉,名家字例解析)
(5)作品欣赏几大旅游景点的书法艺术,了解书法艺术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教师讲解书法艺术的社会功能。
3.布置作业。
在日常生活中,一常见的书法,分析其与古代几大书体有哪些共通之处。感受中国书法的魅力,你试着写“泉”字,或写你喜欢的一个成语。
●方案二
课前准备
(学生)书法碑帖等相关资料。
(教师)幻灯机,有关古代书法名作等相关资料、教材。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幻灯放映商代甲骨文至宋代的书法名作,教师分析中国书法是如何从甲骨文演化而来的。
2.深入教学。
阻燃双面胶
(1)教师分析“永字八法”中各笔画名称及结构,让学生体会“永”字每一个点画用笔的动势与力量与体操运动员表演的动作图片作以对比,提示学生分析二者的相通之处,教师重点从书法结构的“动态中求平衡”这一方面提示学生思考。
(2)幻灯演示几种不同书体,包括甲骨文、隶书及唐宋名家的行书、草书等,教师分析并总结规律。
(3)幻灯演示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帖》。从作者的生平及其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它们的异同以及书法作品中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同时播放天下三大行书的视频,加深学生的认识。
(4)字例分析,提高认识。加深对中国书法的理解。(如:盖、仁、泉,名家字例解析)
(5)作品欣赏
3.布置作业。
根据个人爱好,临摹一幅书法作品(字数不限),经过简易装裱,挂于学校美术橱窗中展览。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3:27: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996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书法   学生   分析   结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