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燃料汽车电池散热结构



1.本发明涉及防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燃料汽车电池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2.氢燃料电池工作方式与蓄电池等常规化学电源不同,它的燃料及氧化剂储存在电池外,当电池工作时,连续向电池内送入燃料及氧化剂,产生电能。因而燃料电池是一种发电装置而非电能的储存装置。另外,它还具有燃料多样化、排气干净、噪声低、对环境污染小、可靠性高及维修性好等优点。单独的燃料电池堆是不能发电并应用于汽车的,它必须和燃料供给与循环系统、氧化剂供给系统、水/热管理系统和一个能使上述各系统协调工作的控制系统组成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才能对外输出功率。目前最成熟的技术还是以纯氢为燃料,而且系统结构相对简单,仅由氢源、稳压阀和循环回路组成。
3.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散热却是一大难点,主要原因如下:(1)由于电池的不可逆性而产生的化学反应热;(2)由于欧姆极化而产生的焦耳热;(3)加湿气体带入的热量;(4)吸收环境辐射热量。
4.其中,由于电池的不可逆性产生的废热占到转化的化学能的50%甚至更多。电池排出的尾气、电池堆的辐射和循环水可以从电池堆中带走热量。由于排气温度只能在70℃左右,因此通过排气的散热远远不能同传统内燃机在几百度的排气温度下所能达到的效果相比,实际计算表明燃料电池的排气散热只占总散热量的3%~5%左右。对于辐射散热,不管是燃料电池发动机还是内燃机,只占很小一部分,而对于燃料电池发动机而言,辐射散热大约占1%左右。因此,对于燃料电池而言,大约有95%的热量需要通过冷却水来带走。另外,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冷却水是工作在环境温度和电池的工作温度之间,这个温差明显要小于内燃机冷却水工作的温差,相差大约30℃,可见燃料电池散热器的散热更为艰难。
5.目前,燃料电池汽车的散热解决方案,与传统的内燃机车基本雷同,散热器布置于车头位置。与此同时,进气口与冷凝器布置于散热器的旁边。对于内燃机车而言,可能还行,但我们已经知道了,燃料电池车本身的进气温度和排气温度相差很小,这进一步导致了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散热器设置于车辆的后端,这样就不会对设置于车身前端的冷凝器以及氢燃料电池的进气口产生干扰的一种氢燃料汽车电池散热结构。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燃料汽车电池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连通有冷液管和热液管,所述热液管连通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将所述氢燃料电池加热过的冷却液通过所述热液管输入所述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另一出口又将降温过的冷却液通过所述冷液管输向氢燃料电池;所述散热器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器和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车身的后端,所
述车身后端底部设置有栅栏,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栅栏上方,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散热器上方;所述栅栏与所述散热器倾斜设置;所述车身后端配合所述散热器设置有冷却风道
8.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上侧设置有安装环,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器还设置有支撑所述散热风扇的骨架;所述散热器底部四周与所述车身之间设置有减震的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四周密封且所述橡胶垫的高度大于设定数值。
9.进一步的,所述冷却风道设置于所述车身后端两侧;所述车身于所述冷却风道位置设置有百叶窗,所述百叶窗设置有调整打开角度的调节结构;所述冷却风道的后端设置有出风口。
10.进一步的,所述冷却风道位于所述出风口前设置有纱网。
11.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连通有沙克龙除尘器,所述沙克龙除尘器净风口连通所述散热风扇;所述沙克龙除尘器底部连通车辆外部。
12.进一步的,所述冷却风道包括位于所述车身内部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下端与所述车身底部密闭连接,所述导风板由向往下逐渐向所述车身中轴线倾斜。
13.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下部设置有向所述车身中轴线靠近的凹陷,所述凹陷的顶部跟随所述车身后端底部的倾斜角度越往后逐渐上抬。
14.进一步的,于同一个垂直所述车身中轴线的截面中,所述百叶窗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凹陷的顶部。
15.进一步的,所述车身于所述百叶窗的下方设置有常闭的清理窗口。
16.进一步的,所述纱网底部设置有同平面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高度等于其所在平面的所述凹陷顶部的高度。
17.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尤其是速度很快的时候,会对前方和后方的空气产生吸附力,而且车身两侧越靠后这种吸附力往往越大,这种负压通常会形成一定的空气阻力。本技术针对车身表面会形成这种吸附力的机制,在车身后端设置百叶窗,那么自然会导致气体向车身内部挤,然后通过过滤送给散热风扇和散热器,会节省一定的散热风扇的送风功率,还会减轻车身后端由于空气吸附导致的空气阻力。
18.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散热器设置于车辆的后端,这样就不会对设置于车身前端的冷凝器以及氢燃料电池的进气口产生干扰。车身后端底部设置栅栏,这样散热器虽然倾斜却几乎平放,主要是将热气吹向地面,避免对周围或后方行人或车辆产生干扰。散热器也有倾斜角度,从而不会阻碍冷却液的流动。散热器底部四周设置一定高度的橡胶垫主要是为了减震,由于散热器平方,要减少震动导致散热器的散热芯耷拉,当然还需要散热器本身的改进配合。设置冷却风道,一方面处于空间利用的可能性考虑,比如,车身后端是不是能节省一定空间运载物品;另一方主要是考虑容易过滤的需要,毕竟吸附的空气可能携带塑料袋、树叶和纸片等,这样就需要设置纱网对其拦截。大的纸片等吸附于百叶窗上,通过关闭百叶窗能去除,但进入百叶窗内部的就需要
纱网拦截。而为了防止纱网堵住,所以导风板要设置由向往下逐渐向车身中轴线倾斜,并且设置了向所述车身中轴线的凹陷,这样钻进来的树叶就被气流挤压到凹陷中。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散热器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i位置放大图;图3为本发明的百叶窗设置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图5为车身及冷却风道、散热器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图5的ii部分放大图;图中,1、散热器;2、散热风扇;3、车身;4、栅栏;5、冷却风道;6、橡胶垫;7、百叶窗;8、出风口;9、纱网;10、沙克龙除尘器;11、导风板;12、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21.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氢燃料汽车电池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器1,散热器1连通有冷液管和热液管,热液管连通有循环泵,循环泵将氢燃料电池加热过的冷却液通过热液管输入散热器1,散热器1另一出口又将降温过的冷却液通过冷液管输向氢燃料电池;散热器1连接有散热风扇2,散热器1和散热风扇2设置于车身3的后端,车身3后端底部设置有栅栏4,散热器1设置于栅栏4上方,散热风扇2设置于散热器1上方;栅栏4与散热器1倾斜设置;车身3后端配合散热器1设置有冷却风道5。
22.进一步的,散热器1上侧设置有安装板,散热风扇2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散热器1还设置有支撑散热风扇2的骨架;散热器1底部四周与车身3之间设置有减震的橡胶垫6,橡胶垫6四周密封且橡胶垫6的高度大于设定数值。
23.进一步的,冷却风道5设置于车身后端两侧;车身3于冷却风道5位置设置有百叶窗7,百叶窗7设置有调整打开角度的调节结构;冷却风道5的后端设置有出风口8。
24.进一步的,冷却风道5位于出风口8前设置有纱网9。
25.进一步的,出风口8连通有沙克龙除尘器10,沙克龙除尘器10净风口连通散热风扇2;沙克龙除尘器10底部连通车辆外部。
26.进一步的,冷却风道5包括位于车身3内部的导风板11,导风板11下端与车身3底部密闭连接,导风板11由向往下逐渐向车身3中轴线倾斜。
27.进一步的,导风板11下部设置有向车身3中轴线靠近的凹陷12,凹陷12的顶部跟随车身后端底部的倾斜角度越往后逐渐上抬。
28.进一步的,于同一个垂直车身12中轴线的截面中,百叶窗7的底部高度高于凹陷12
的顶部。
29.进一步的,车身3于百叶窗7的下方设置有常闭的清理窗口。
30.进一步的,纱网9底部设置有同平面的密封板,密封板的高度等于其所在平面的凹陷12顶部的高度。
31.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尤其是速度很快的时候,会对前方和后方的空气产生吸附力,而且车身3两侧越靠后这种吸附力往往越大,这种负压通常会形成一定的空气阻力。本技术针对车身3表面会形成这种吸附力的机制,在车身3后端设置百叶窗7,那么自然会导致气体向车身3内部挤,然后通过过滤送给散热风扇2和散热器1,会节省一定的散热风扇2的送风功率,还会减轻车身3后端由于空气吸附导致的空气阻力。
32.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能够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氢燃料汽车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连通有冷液管和热液管,所述热液管连通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将所述氢燃料电池加热过的冷却液通过所述热液管输入所述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另一出口又将降温过的冷却液通过所述冷液管输向氢燃料电池;所述散热器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器和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车身的后端,所述车身后端底部设置有栅栏,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栅栏上方,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散热器上方;所述栅栏与所述散热器倾斜设置;所述车身后端配合所述散热器设置有冷却风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汽车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上侧设置有安装环,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器还设置有支撑所述散热风扇的骨架;所述散热器底部四周与所述车身之间设置有减震的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四周密封且所述橡胶垫的高度大于设定数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汽车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道设置于所述车身后端两侧;所述车身于所述冷却风道位置设置有百叶窗,所述百叶窗设置有调整打开角度的调节结构;所述冷却风道的后端设置有出风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氢燃料汽车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道位于所述出风口前设置有纱网。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氢燃料汽车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连通有沙克龙除尘器,所述沙克龙除尘器将风口连通所述散热风扇;所述沙克龙除尘器底部连通车辆外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氢燃料汽车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道包括位于所述车身内部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下端与所述车身底部密闭连接,所述导风板由向往下逐渐向所述车身中轴线倾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氢燃料汽车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下部设置有向所述车身中轴线靠近的凹陷,所述凹陷的顶部跟随所述车身后端底部的倾斜角度越往后逐渐上抬。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氢燃料汽车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于同一个垂直所述车身中轴线的截面中,所述百叶窗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凹陷的顶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氢燃料汽车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于所述百叶窗的下方设置有常闭的清理窗口。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氢燃料汽车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网底部设置有同平面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高度等于其所在平面的所述凹陷顶部的高度。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氢燃料汽车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散热器连通有冷液管和热液管,热液管连通有循环泵,循环泵将氢燃料电池加热过的冷却液通过热液管输入散热器,散热器另一出口又将降温过的冷却液通过冷液管输向氢燃料电池;散热器连接有散热风扇,散热器和散热风扇设置于车身的后端,车身后端底部设置有栅栏,散热器设置于栅栏上方,散热风扇设置于散热器上方;栅栏与散热器倾斜设置;车身后端配合散热器设置有冷却风道。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散热器设置于车辆的后端,这样就不会对设置于车身前端的冷凝器以及氢燃料电池的进气口产生干扰。料电池的进气口产生干扰。料电池的进气口产生干扰。


技术研发人员:

王健 杨君 于金鹏 吴孟军 李楠 张竹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山东交通学院

技术研发日:

2022.10.25

技术公布日:

2022/12/6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6:34: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97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散热器   车身   风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