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叶圣陶
教学目标:
一、体会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哪个特征,又是怎样突出这个特征的。
二、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
三、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四、熟悉说明方法,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一、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进而体会作者写作思路,理解文章结构。
二、在把握全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加强对说明文的分析掌握。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州园林》。
二、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20年代和30年代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集》。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 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三、简介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体。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距今约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里面有 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基本艺术特征,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说明。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四、整体感知
(一) 检查预习:
轩榭(xuān xiè)        池沼(zhǎo)        邱壑(hè)  模(mú)样
重峦叠嶂(zhàng)    相间(jiàn)        嶙峋(lín xún)庸俗(yōng)
镂(lòu)空            蔷薇(qiáng wēi)
2.解释词语: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自出心裁:出于自己的创意和裁新。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峦:连着的山。嶂:形势高险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丘壑:山丘和水沟。比喻心中构思好的腹稿或设计样式。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匠心:匠师之心,指巧妙的设计。
俯仰生姿:有高有矮,形成各种美好的姿态。
  (二)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
1、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提示:(1)再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
      (2)同桌、小组讨论完成结构层次划分;
      (3)全班订正。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               
                                  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
                          大处  假山池沼的艺术美。
第二部分(3-9)分类具            花草树木的映衬美。
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花墙廊子的层次美。         
                                  工艺钟表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
                          细处  门窗的图案美。
                                  园内建筑的彩美。       
第三部分(强力胶配方10)总结全文。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
  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
五、小结
六、 作业:
抄写字词注音,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看看他是怎样抓住苏州园林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的。
二、学习课文。
(一)  指导学习第一段(第1节)。
1、指名学生朗读。提问:苏州园林给作者总的印象是什么?这种印象是怎样得来的?
(学生讨论。回答。明确:总的印象是:“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要求学生用线划出)这种印象的得来是靠两个“经过”。
词义辨析:(1)标本,原指供学习、研究时用的动植物、矿物的实物,这里有“范本”的意思。标志,记号。标准,规范、衡量事物的准则。作者选用“标本”一词准确地说明苏州园林的影响和作用。(2)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观赏,指观看欣赏(见《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作者选用“鉴赏”一词,明确要求我们对苏州园林不只是观看,玩赏,还要作分析,评价。)
2、体会词语的准确性。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据说”表明不是作者亲身考察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讲读第二段(第2节)。思考:
1.苏州园林具有怎样的总体特征,才能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作者认为设计者和匠师从哪几个方面下了功夫?
d1秒(四个讲究: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排比句,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就体现在这四个方面。)
3.这四个“讲究”之间能不能调换顺序
(不能,因为它们是按照从大到小、从主到次的说明顺序安排的。)
4. 设计者这样力求完美,目的是什么?
    (愿游览者“如在图画中”。)
5、四个“讲究”构成一组动宾式排句。用词很恰当。“布局”指整体,“配合”、“映衬”指部分,“层次”指次序。这些词语准确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建造时很重视整体上的安排,局部上景物的分工配合,远、近景的次序这些问题,赞扬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
教师领读:“可是……有个共同点”。
学生齐读:“似乎设计者……欠美伤美的败笔。”、
6、体会词语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一切”、“绝不”语气肯定,强调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
这一段是本文的说明中心,底下一段用对比作具体说明。本段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
(三) 指导学习第三段第一层(第3—6节)。,围绕四个“讲究”分别加以具体说明;
1、分析第三自然段  提问:本段具体说明了苏州园林哪个特点?
   ( 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
2、苏州园林是怎样讲究亭台轩榭布局的?作者运用什么方法加以说明?叫学生默读第3节,(不讲究对称,而求自然之趣。)
3、体会词语的准确运用: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在范围上作了限制,意思是对称的建筑占多数,但不是全部,语言准确。)
4、为了说明这一特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做比较)
线性相位(2) 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打比方)
阅读第4节, (学生思考、讨论)
(1) 这一节说明了什么?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
(2) 哪一句是中心句?哪几句写假山,哪几句写池沼?这是哪种结构形式?
薄膜电晕处理机
(1句、2-3句、4-11句,总分式。 )
(3) 写池沼除了写水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还写了桥、石岸、花草、鱼。处处写“画”。 )
(4) “艺术”和“技术”能否调换,为什么? 
( 不能调换。概念层次高下不同文章重点突出的是前者。 )
“艺术”和“技术”有什么区别?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5)为什么游览者攀登假山时会“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学生思考,回答。(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和“技术”两个词恰切地解说了原因。艺术,指能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苏州园林假山堆叠是一种创造美的劳动,决不是机械的堆叠。)
(6) “雷同”能否用相同“相同”替换,为什么?
不能替换,感情彩不同。
(7)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往往”是就一般情况而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真实性,使表达更准确)
小结:总分式结构(中心句—支撑句),说明语言的严密性
  自读第五节回答问题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苏州园林怎样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作者先作正面解说,一个“俯仰生姿”,道出了各种树木的美丽姿态,两个“相间”,说明这里鲜花不败春常在。接着又从反面说明)
结构形式?(怎么出来的?)
总分式(第一句中心句,下面分说了栽种和修剪两部分)。
(2) 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描写、议论、说明。 
(第1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林映衬方面的图画美。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第4句“因为依据另画的审美观
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5、苏州园林是怎样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的?让学生朗读第6节作答。
6、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第2段是总说,第3、4、5、6段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的~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上述四方面是重点,作者作详细说明。)
三、小结。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39: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904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苏州园林   说明   作者   园林   讲究   苏州   结构   语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