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日影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日影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日影观测是天文和地理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项目,是帮助学生形成日地空间认知的基础,地理中经纬线的设定、时区的划分等,都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但实际观测时,存在竿子影端模糊、难以准确标记等问题,这是因为有大气、半影以及衍射等的干扰。而对于这个问题,现代人对它很少有特别的关注,大多是直接进行“立竿见影”的测量,而这样的测量如果是在冬季,偏差是非常大的(可达30%以上),观测结果很没有说服力。
3.我国古天文学家们很早就关注到了竿影模糊问题,并进行了积极的改进。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是元代著名学者郭守敬,他将表高增加到五倍,并在表顶增设了一根架空的横梁,此外,也是最关键的,为了准确读取横梁中心的位置,他创制了一件特别的装置——景符,景符其实是一个以绕轴旋转、带有小孔的遮光片,架设在一个小底座(8)上,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小孔成像,使太阳和横梁在圭面上呈现清晰的实像,实际观测到的是圭面上投射的米粒大小的太阳的像,其中穿过一根头发丝一样黑的横梁的像,可见,景符虽然构造简单,却大幅提高了圭表的测量精度。利用改制的圭表进行经年观测编制而成的《授时历》,于公元1281年实施,以365.2425日为一回归年,精度与公历(1582年《格里高利历》)相当,但比西方早了300多年,与近代观测值365.2422日仅差25.92秒。但是,经过仿制检验,郭守敬的圭表横梁和景符可以很好地进行正午影长的观测,若要进行全天观测,则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由太阳视运动带来的视位置变化,使得观测中每一次记录横梁中点位置时,都必须转动横梁套,让横梁正对太阳,实际操作中由于没有参考点,很难检测是否对正,稍偏一点投影便会差出很多;其次,观测记录时,横梁中点位置也很难准确标定;所以,郭守敬的圭表横梁和景符对于全天观测,很不适用。
4.综上,在“立竿见影”的实际观测中,解决影端模糊问题,是进行观测务必解决的现实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前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小孔日影套。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小孔日影套,包括孔片、转杆、支架、卡扣、量角器、转轴和杆套,其中:
8.支架的下端连接有转轴,转轴能够与杆套转动配合;
9.支架的上部为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一侧为开设有锯齿孔的第一侧板、另一侧为开设有通孔的第二侧板;支架的下部为斜杆,该斜杆的上端连接于u型结构的底部;
10.量角器的下部连接于第二侧板,量角器与第二侧板位于同一平面,且第二侧板的通孔位于量角器的中心点;
11.孔片的中心设有圆形孔;孔片的下边缘连接在转杆的中部;
12.转杆穿过支架的锯齿孔和通孔,且转杆和孔片均垂直于量角器;转杆靠近锯齿孔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
13.卡扣设置有一圈锯齿,该锯齿能够与锯齿孔配合使卡扣临时固定在支架内。
14.可选地,当孔片被锁紧、向量角器方向偏转与水平面成40度夹角时,孔片上圆形孔的中心过杆套的轴心。
15.可选地,还包括底座和立杆,其中:
16.底座用于支撑整个装置,立杆的下端插入底座的中心,立杆的上端套设杆套。
17.可选地,立杆的高度设置为15-30厘米。
18.可选地,
19.孔片是长15毫米、宽10毫米、厚2毫米的长方体;
20.孔片上圆形孔的孔径为1.6-2.4毫米。
21.可选地,
22.杆套是顶部开设有凹槽、底部开设有圆锥形孔的圆柱体;
23.转轴是圆柱体与球体的组合体;
24.转轴的球体能够在杆套的凹槽内周向转动。
25.可选地,杆套的外径为10毫米,杆套内圆锥形孔的内径为8毫米。
26.可选地,转轴的圆柱体部分半径为2毫米、球体部分半径为3毫米。
27.可选地,量角器的外径为29毫米、内经为19毫米、厚度为2毫米。
28.上述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适于全天日影观测,利用带有圆形孔(51)的孔片(5)和量角器(4)等结构,较大地提高了日影测量的精度,同时又很好地降低了观测记录的难度,实现了全天观测。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孔日影套的部分爆炸结构图;
30.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孔日影套的示意图一;
31.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孔日影套的示意图二;
32.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孔日影套的示意图三;
33.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孔日影套的示意图四;
34.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孔日影套的支架的示意图;
35.图7是应用实施例的影长与时间曲线的示意图;
36.图8是对比实施例的影长与时间曲线的示意图。
37.图中,
38.1-支架;11-u型结构;111-第一侧板;112-锯齿孔;113-第二侧板;114-通孔;12-斜杆;2-杆套;3-转轴;4-量角器;5-孔片;51-圆形孔;6-转杆;7-卡扣;71-锯齿;8-底座;9-立杆。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
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40.日影观测,看起来非常简单,然而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例如:观测中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转换为地球“自转+公转”的合运动,切实理解运动的“相对性”;而多日观测中,观察太阳高度和日照长度的变化,便会自然体会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与纬度的关系,以及不同纬度的节气特点等;而由杆影最短时刻得到的地方时12点与北京时间的不同,则让学生自觉思考经度的划分问题。此外,数据分析中涉及到丰富的数学知识,如平行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函数的计算等,数轴与坐标系等,帮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建立数学模型,深刻领会数学的来源与应用。而深入探究中引发的地球公转轨道的椭圆形问题——开普勒三定律——历法的演化
……
,逐步延伸到高中地理和物理的领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阔而综合的探究平台。简单而直观的日影观测,将古今串联,向多领域纵深发展,是非常难得的适于各年龄段孩子的实践性学习。
41.为了实现全天观测,本实用新型将横梁改为了小孔,让阳光直接通过小孔投影于水平面,立杆(9)不太高、小孔不太大,投影下来的光斑就不会太大,记录光斑中点位置,作为立杆(9)顶端的投影位置即可。孔的位置应在孔片(5)与水平面夹角等于当地纬度时,刚好处于杆套(2)的中轴线上。支架(1)侧面有量角器(4),与孔片(5)始终垂直,可用来测量孔片(5)与水平面的夹角,还能够辅助检验孔片(5)是否与太阳正对。每次观测记录时,旋转上部的支架(1),使孔片(5)与杆套(2)共线、同时量角器(4)的投影为一条直线,此时孔片(5)即已正对太阳,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同时又很好地降低了观测记录的难度。
42.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孔日影套,包括支架(1)、杆套(2)、转轴(3)、量角器(4)、孔片(5)、转杆(6)和卡扣(7)。
43.继续参见图1-6,支架(1)的下端连接有转轴(3),转轴(3)能够与杆套(2)配合,使支架(1)连接在杆套(2)上并可以在杆套(2)上转动。支架(1)的上部为u型结构(11),该u型结构(11)的一侧为开设有锯齿孔(112)的第一侧板(111)、另一侧为开设有通孔(114)的第二侧板(113);支架(1)的下部为斜杆(12),该斜杆(12)的上端连接在u型结构(11)的底部、下端连接转轴(3)。量角器(4)的下部连接于第二侧板(113),量角器(4)与第二侧板(113)位于同一平面,且第二侧板(113)的通孔(114)位于量角器(4)的中心点。孔片(5)的中心设有圆形孔(51);孔片(5)的下边缘连接在转杆(6)的中部。转杆(6)两侧分别从支架(1)的锯齿孔(112)和通孔(114)穿过,且转杆(6)和孔片(5)均垂直于量角器(4);转杆(6)靠近锯齿孔(112)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7)。卡扣(7)上设置了一圈锯齿(71),锯齿(71)能够与锯齿孔(112)配合使卡扣(7)临时固定在支架(1)内。在调整孔片(5)的角度时,将卡扣(7)横向拉动,使锯齿(71)从锯齿孔(112)中抽出,再转动转杆(6),最后再将卡扣(7)横向拉动,使锯齿(71)进入锯齿孔(112)内。
4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杆套(2)是顶部开设有凹槽、底部开设有圆锥形孔的圆柱体。杆套(2)的圆锥形孔紧密包裹住立杆(9)的上端部。转轴(3)是圆柱体与球体的组合体,转轴(3)的球体能够在杆套(2)的凹槽内周向转动。
45.此外,对于孔片(5)的圆形孔(51)的孔径,因为孔径的大小决定了进光量,若孔径太小,光斑晦暗难以辨识;若孔径太大,光斑很大难以确定中心,误差较大。因此,在得到清晰光斑的前提下,孔径越小越好。适宜的最小孔径,随光照强度而改变,光照强烈的夏季,适
宜使用更小的孔径。以北京为例,夏至前后,1.6毫米孔即可;而冬至前后,需要达到2.4毫米。孔片(5)上圆形孔(51)的孔径为1.6-2.4毫米。
46.以及,对于孔片(5)的圆形孔(51)的位置,当孔片(5)被锁紧、向量角器(4)方向偏转与水平面成40度夹角时,孔中心刚好过杆套(2)的轴心。同时,孔片(5)与杆套(2)的间隙足够大,确保太阳通过小孔的投影不会被下部遮挡。
47.继续参见图1、4、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小孔日影套还可以包括底座(8)和立杆(9)。底座(8)用于支撑整个装置,立杆(9)的下端插入底座(8)的中心,使立杆(9)竖直连接在底座(8)上。杆套(2)套设于立杆(9)的上端。
48.如果立杆(9)太高(光斑大而晦暗)或太低会降低观测精度,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立杆(9)的高度设置为15-30厘米,这一高度更适于学生用硬纸板等制作的小观测平台。
4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小孔的孔径大小、以及孔片(5)和量角器(4)的厚度(不要太薄)以外,其它部分尺寸无特别要求。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杆套(2)的外径可以为10毫米,杆套(2)内圆锥形孔的内径可以为8毫米。孔片(5)可以设置为长方体,其具体尺寸为:长15毫米、宽10毫米、厚2毫米。量角器(4)的具体尺寸可以为:外径29毫米、内经19毫米、厚度2毫米。转轴(3)的具体尺寸可以为:圆柱体部分半径为2毫米、球体部分半径为3毫米。
5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小孔日影套的测影原理为:阳光通过小孔投射“光斑”于水平板面(或水平地面)。每天测量调整孔片(5)角度,让光斑尽量呈圆形(每次测量先调好固定。光斑通常会呈椭圆,仍记录其中心位置即可)每次记录时需转动支架(1),使孔片(5)正对太阳,记录光斑中心位置,以此确定太阳方位及高度的变化。
5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小孔日影套的使用方法为:与传统的“立杆(9)测影”的具体操作相同,只是每一次记录光斑位置时,需要旋转杆套(2)上部的支架(1)部分,使孔片(5)正对太阳,记录投影于水平观测平台的光斑的中点。辨别小孔日影套是否正对太阳的方法,是观察孔片(5)与立杆(9)是否共线、同时量角器(4)是否刚好投影为直线。
52.应用实施例
53.选择高度为22.9厘米的立杆(9),测量日期2021年5月6日(几乎在春分与夏至的中间、太阳直射点纬度约为北纬11.7度),测量地纬度为39.74651度(纬度测量误差为(39.9-39.7)/39.9=0.5%)。在阳光下竖起小孔日影套,测量光斑中心到立杆(9)的水平长度,不同时间的影子长度如表1所示,基于表1绘制的影长与时间曲线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这种测量方式可以连出弧形平滑曲线——地球运转轨迹的投影。
54.表1
55.[0056][0057]
对比实施例
[0058]
以“立杆测影”的直接观测为参照。选择竹竿长度24.6厘米,测量日期2021年3月24日(春分后第4天、太阳直射点纬度约为北纬1度),测量地纬度为51.88861度(纬度测量误差为(51.9-39.9)/39.9=30%)。在阳光下竖起竹竿,测量竹竿的影子长度,测量到的不同时间的影子长度如表2所示,基于表2绘制的影长(即影子长度)与时间曲线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这种测量方式根本无法连出弧形平滑曲线——地球运转轨迹的投影。
[0059]
表2
[0060][0061]
图7和图8中的曲线是根据表1和表2进行数学描点绘制的,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小孔日影套进行测量,曲线平滑提高非常明显,更接近实际的地球运转轨迹的投影。
[0062]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孔日影套,适于全天日影观测,利用带有圆形孔(51)的孔片(5)和量角器(4)等结构,较大地提高了日影测量的精度,同时又很好地降低了观测记录的难度,实现了全天观测。
[0063]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孔日影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杆套(2)、转轴(3)、量角器(4)、孔片(5)、转杆(6)和卡扣(7),其中:支架(1)的下端连接有转轴(3),转轴(3)能够与杆套(2)转动配合;支架(1)的上部为u型结构(11),u型结构(11)的一侧为开设有锯齿孔(112)的第一侧板(111)、另一侧为开设有通孔(114)的第二侧板(113);支架(1)的下部为斜杆(12),该斜杆(12)的上端连接于u型结构(11)的底部;量角器(4)的下部连接于第二侧板(113),量角器(4)与第二侧板(113)位于同一平面,且第二侧板(113)的通孔(114)位于量角器(4)的中心点;孔片(5)的中心设有圆形孔(51);孔片(5)的下边缘连接在转杆(6)的中部;转杆(6)穿过支架(1)的锯齿孔(112)和通孔(114),且转杆(6)和孔片(5)均垂直于量角器(4);转杆(6)靠近锯齿孔(112)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7);卡扣(7)设置有一圈锯齿(71),锯齿(71)能够与锯齿孔(112)配合使卡扣(7)临时固定在支架(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孔日影套,其特征在于,当孔片(5)被锁紧、向量角器(4)方向偏转与水平面成40度夹角时,孔片(5)上圆形孔(51)的中心过杆套(2)的轴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孔日影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8)和立杆(9),其中:底座(8)用于支撑整个装置,立杆(9)的下端插入底座(8)的中心,立杆(9)的上端套设杆套(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孔日影套,其特征在于,立杆(9)的高度设置为15-30厘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孔日影套,其特征在于,孔片(5)是长15毫米、宽10毫米、厚2毫米的长方体;孔片(5)上圆形孔(51)的孔径为1.6-2.4毫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孔日影套,其特征在于,杆套(2)是顶部开设有凹槽、底部开设有圆锥形孔的圆柱体;转轴(3)是圆柱体与球体的组合体;转轴(3)的球体能够在杆套(2)的凹槽内周向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孔日影套,其特征在于,杆套(2)的外径为10毫米,杆套(2)内圆锥形孔的内径为8毫米。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孔日影套,其特征在于,转轴(3)的圆柱体部分半径为2毫米、球体部分半径为3毫米。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孔日影套,其特征在于,量角器(4)的外径为29毫米、内经为19毫米、厚度为2毫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孔日影套,涉及测量技术领域。该小孔日影套包括:支架的下端连接有转轴,转轴能够与杆套转动配合;支架的上部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一侧开设有锯齿孔、另一侧开设有通孔;支架的下部为斜杆,斜杆的上端连接于U型结构的底部、下端连接转轴;量角器的下部连接于第二侧板,第二侧板的通孔位于量角器的中心点;孔片的中心设有圆形孔;孔片的下边缘连接在转杆的中部;转杆穿过支架的锯齿孔和通孔,转杆靠近锯齿孔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卡扣设置有一圈锯齿,该锯齿能够与锯齿孔配合使卡扣临时固定在支架内。该小孔日影套适于全天日影观测,较大地提高了日影测量的精度,同时又很好地降低了观测记录的难度,实现了全天观测。了全天观测。了全天观测。


技术研发人员:

许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许丽

技术研发日:

2022.03.16

技术公布日:

2022/11/7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27: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72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日影   量角器   小孔   锯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