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社区垃圾分类问题与对策分析研究

OVERVIEW区域治理我国城市社区垃圾分类问题与对策分析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  刘凯萍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垃圾产量飞速增加。在环境污染成为国际话题之际,垃圾分类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文从事前法规政策、事中政策落实、事后执行监管三大层次,融合立法机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四大角度分析我国现行垃圾分类制度实践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此为我国推广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城市社区;垃圾分类;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R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6-0048-0002
垃圾的产生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垃圾处理已经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挑战之一,也成为国际议题的焦点。而垃圾分类则是贯穿于垃圾收集、转运、处置、回收这个闭环体系中,尤其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处理的成本,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率,拉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社会文明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加快实现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
一、我国现行政策所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及政策尚不健全
尽管当前我国在国家立法、地方规章层面均对垃圾分类进行了规定,但法律多属于指导型,规定过于理想化且缺乏弹性,难以在全国各地社区统一推行,各地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缺乏法律保障。同时很多城市缺乏实施细则和审核标准,尤其是中小型偏远城市,无法真正落实垃圾分类工作,法律执行力度较弱。另外,垃圾分类政策体系中的责任规定尚不明晰。
(二)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1.政策宣传力度不强劲
目前基本所有的居民都认为如果可以全面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是一件有益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好事,但实际还存在着“处理垃圾是政府的事”“别人要我分,不盯就不分”的态度,以至于不配合社区垃圾分类工作。
2.相关措施推行不通畅
(1)垃圾收运体系不完整
第一,初端居民分类投放不准确。目前垃圾分类尚未融入我国的居民生活中,面临“认知-行为”脱节问题,即存在居民垃圾分类的知晓率高,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的现象。
第二,中端分类收集与运输不规范。目前垃圾收运环节仍然存在混合收运,未与末端处理环节形成良好的对接,部分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垃圾没有适合回收的渠道造成资源浪费,同时混合收运使开端的垃圾分类成为无用功,挫伤公众参与的热情。
第三,末端分类处理不到位。目前末
端分类处理基础设施的投入和维修并不充分
android加固和及时,导致垃圾分类处理的条件受限,垃
圾的回收和利用率较低。
(2)多方合作机制不完善
第一,政社合作方面,目前我国在垃
圾分类方面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并未有规
模性成长,双方在合作意愿、合作目标、合
作机制、合作能力、制度环境等方面难以达
成一致,导致政社合作难以顺利推进。
第二,政企合作方面,目前仍有许多
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并未与第三方机构合
作,主要靠环卫部门和小区物业公司贡献微
薄力量,没有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社会公
众等的全面配合则难以协调开展。
3.经费来源较为单一
仅靠政府公共财政支出这一单一的经费
来源限制了资金投入,使得垃圾投放点缺乏
统一规格、分类收运的设备条件不足、人工
分拣效率低下、垃圾处理设施老旧,所以垃
圾分类的系统工作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也加
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三)政策执行监管不严格
在基层自治组织的监管中,由于组织成
员队伍人数的限制,居民们进行垃圾投放的
时间不确定不集中,而组织成员也不能够定
时定点等待给居民钻空子的机会。同时,组
织成员仅具有劝说和协助分类的职能,未被
赋予处罚权力,导致垃圾分类的效果仍不理
想,既无法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又打击志愿者
的信心。
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管中,由于涉
及垃圾分类的职能部门众多,目前我国存在
宝商集团陕西辰济药业有限公司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和权力边界不清晰的问
题,出现部门推诿责任,敷衍工作的现象,
导致垃圾分类监管缺失、乏力等。
尽管环卫管理部门在大多数垃圾转运站
有安装实时监控设备,但垃圾运输车在小区
进行垃圾收集运往中转站的途中依然存在混
装混运现象而没有相应监管措施的问题。
二、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立法机关应当在综合性法律《环境保护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法》的指导下,根据社会现状的变化和垃圾
分类的需求修订下位法,如《食品回收法》,
并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形成完备的垃
圾分类法律体系。
立法机关应明确具体的政府及相关部
门、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对垃圾分类相关
责任和义务写入法律中,规定具体适用的民
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是刑事责任,对垃
圾分类投放行为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形成长
效机制。完善街道的补贴政策,合理协调垃
墙壁之间
圾收运处资金,实现垃圾分类指标和企业盈
利的有效结合。在相关支持性政策上,扶
持环保企业发展,大力支持回收技术创新,
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垃圾分类产业。
地方立法机关应针对本地的居民生活水
平、城市废物管理系统现状、环保企业专业
性等情况建立专门的政策法规,促进垃圾分
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扎实落实相关政策
1.加强政策宣传力度
一方面,加大宣传以提高公民对垃圾分
类减量的意识。公众能从浓厚气氛中感受到
政府推行垃圾分类的力度和决心,并逐步掌
握垃圾分类知识,了解垃圾分类的益处。
另一方面,从基层教育入手提高儿童ad8009
环保意识。通过对孩子针对性的教育,从
小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提升垃圾分类的
能力。
2.全面推行相关措施
(1)完善垃圾收运体系
垃圾分类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转可以从末
端反推,首先满足末端垃圾分类处理的硬件
设施要求;接着确保垃圾进行分类收运,及
时投入分类收运的车辆和满足人员需求,同
时建立完善的互联网监管指挥平台,实时监
作者简介:刘凯萍,生于1997年,南京工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48
区域治理OVERVIEW
控收运工作,促进垃圾分类收运的专业化;最后合理设置和规定初段居民分类投放的设备和地点,并对垃圾分类标志、计量工具、服务内容和行为标准进行规范。
(2)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多方合作机制
第一,加强政社合作。城市社区垃圾分类中政社合作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针对双方合作的必要条件。同时,政府选择社会组织的标准和所投入的资源支持,应根据各城市的区域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组织发育程度、垃圾分类现状等进行协调,政社合作并没有统一的操作模式。
第二,加强政企合作。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清单,培育一批专业、创新的垃圾分类第三方社会组织或企业并严格审核,针对纵向一体化和专业化分工两种模式的适用范围处理特定区域和特定种类的垃圾,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规范的市场参与机制,促进垃圾分类处理的良性共治。
第三,加强三方合作。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由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共同完成,社会组织可以在过程中回收利用可回收物,再交由企业进行针对性分类处理,推进垃圾的精细化处理。
3.多渠道拓展经费来源
争取中央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是目前获
得垃圾分类建设资金的主要渠道。地方政府
可以通过设立的融资平台和贩卖土地获得资
金收入,还可以从以下渠道通过改革财税体
制和金融创新拓宽资金渠道。
(三)严格监管政策执行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明确划分各职能部门
的监管责任与义务,统一垃圾分类的监管标
准。环卫主管部门通过加强收集信息,精确
生活垃圾数据统计,强化建设信息化监管体
系,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数据内容,接受公众
的监督。
基层自治组织应严格考核组织成员的素
质和绩效,通过定期的学习和筛选加强他们
的责任意识。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促进工
作的规范化。
同时,鼓励居民、媒体、党代表、社会
组织等对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进行监督,利用
社会监督对履职不力的领导干部和基层组织
成员坚决问责,形成完善的监管制度。
三、结语
垃圾分类是一种系统性的社会工程,
其有效运行需依靠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的投入和立法机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
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多方的参与。同时
政府应充分发挥协调职能作用,充分满足
硬性条件以及促进多方参与主体在垃圾分
类的整体环节中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充
分发挥自身作用以促进垃圾分类全面而稳定
的运作。
参考文献
[1]徐畅.城市垃圾分类何以落到实处
[J].人民论坛,2019(4):64-65.
[2]綦文生.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策略
探讨——以循环经济为视角[J].人民论
坛,2014(5):90-92.
[3]童昕,陶栋艳,冯凌,文布帆.可
持续转型社区行动: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实验
及反思[J].北京大学学报,2018,54(1):220-
221.
[4]冯林玉,秦鹏.生活垃圾分类的实
践困境与义务进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
环境,2019(5):56-59.
[5]伍麟.让“举手之劳”成为行动自
觉——居民垃圾分类习惯的柔性干预[J].人
民论坛,2019(12):72-73.
(上接第46页)
助地理信息技术,确定水资源的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规划出重点保护流域,在这一范围内尽量减少人为活动,避免影响水环境质量。其次,可以借助地理信息技术的可视化功能,结合当地水资源保护政策,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再次,要进一步加强对地下水开采作业的管控,注重水的循环利用。一方面可以向人们普及节约用水理念,让人们认识到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的现状。另一方面,
要加强城市内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工作,对符合排放标准的卫生用水、灌溉用水进行污水处理,根据处理后的污水所达到的用水标准实现重复利用。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和污染,提升水生态环境。
(三)推广清洁生产,减少污水排放
在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应该注重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指导水的使用和排放。所谓清洁生产就是对生产过程和产品采取整体的环境策略,从最初生产、中间使用和最终排放都采用污染防治策略,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在企业生产中推广清洁生产理念,可以从源头减少污水的产生,提高水环境质量[3]。例如,在农业灌溉作业中,可以推广滴灌技术,采用这一先进的技术不仅能够达到灌溉目标,还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在现代工厂中引入绿生产技术,代替生产效率低且污染严重的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水
的产生。此外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
农业化肥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也是比较严重
的,对此一方面要尽量减少化肥的使用,
推广有机肥。另一方面可以将人们生产生活
所产生的粪池污水进行一定的处理代替化肥
作为肥料。此外,还可以搭理推广无土栽
培技术,用给植物“输液”的方式保证植物
的营养供给,同时营养液也可以进行再利
用,进一步减少化肥施用对水生态环境造成
的影响。
(四)采用先进的水治理技术
水污染是水生态环境面临的严重问题,
要想解决水污染现状,就要不断革新水治理
技术。首先,当地政策要根据国家的宏观
政策制定企业排污计划,减少污水乱排的现
象,确保污水都能够经由城市管网进入污水
处理厂。其次,通过现代技术对水质分析,
然后根据水质情况采用相应的水治理措施
[4]。同时,还可以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对水文
参数变化进行实时的监控,根据监测结果制
定相应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对于流域内
的植被也要定期监测,通过植被的生长状况
分析当地水土流失情况,有针对性地增加植
被覆盖面积,不仅能够预防水土流失问题,
同时还能够缓解温室效应,减少全球升温带
来的水蒸发问题。此外,要大力推广海绵城
市的理念,将自然雨水进行收集并处理应用
到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实现自然水的再
塑料拖把头循环和再利用。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山论中提出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水作为重要的环境资源对人
们日常生产生活至关重要。如今,工业化的
生活生产带来的水质量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
人们生活日常,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重
视,认真分析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因素,对症
下药,提出相应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对
水环境实施有效的保护,节约水资源的同时
做好污水处理工作,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不断优化水生态环境,早日实现青山绿水。
参考文献
[1]彭卫民.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
的实践分析与探索[J].资源节约与环
保,2020(03):13+15.
[2]赵德友,常冬梅,杨琳.河南省生
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情况及建议──以丹江
口水库库区生态保护补偿建设情况为例[J].
市场研究,2019(11):6-7.
[3]耿宇昂.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
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J].环球市场信息导
报,2017(45):19.
[4]祝琦彦,吕诗彦,牟春宇.水环境
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J].环境与发展,2019(6):190.
49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0:37: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720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垃圾   分类   进行   社会   工作   组织   城市   处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