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海上粮仓”建设的实施意见-烟政办发...

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海上粮仓”建设的实施意见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
2015.03.28
施行日期
2015.03.28
原水管文号
烟政办发〔2015〕13号
主题类别
渔业资源
效力等级
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
无焰泄放装置>可利霉素作用与用途现行有效
正文:
----------------------------------------------------------------------------------------------------------------------------------------------------
  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海上粮仓”建设的实施意见
烟政办发〔2015〕1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东部新区办公室,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确保粮食安全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3〕11号文件促进现代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3〕33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上粮仓”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4〕49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以生态、优质、高效、安全为发展理念,以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为主攻方向,以确保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渔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为首要任务,坚持控制近海、拓展外海、发展远洋方针,着力培育水产种苗业、水产养殖业、渔业增殖业、海洋捕捞业、水产加工业、休闲渔业“六大产业体系”,构建完善资源环境、渔业经营、渔业科技、渔业安全、公共服务、政策支持“六大保障体系”,推动海洋渔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品牌化转型升级,不断提高海洋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市现代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建设全省优质高端水产品生产供应区、渔业转型升级先行区、渔业科技创新先导区、渔业生态文明示范区。到2020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20万吨,蛋白质当量相当于80亿斤粮食,为城乡居民提供50%的动物优质蛋白;渔业增加值达到230亿元,占全市农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增殖渔业、休闲渔业等新兴产业取得显著发展,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万元,年均增长14.4%;建设国家级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构建具有国际水准、国内领先的渔业科技创新高地;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00万亩,70%以上养殖水域实现立体生态养殖;海洋捕捞强度与渔业资源再生能力相适应,海洋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
  二、加快培育主导产业
  (一)做强水产种苗业。
  建设渔业种业集聚区。依托全市6处国家级、10处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建设牟平海带及海参种业集聚区、蓬莱海参及贝类种业集聚区、丁字湾虾蟹类种业集聚区、莱州湾海水鱼类及贝类种业集聚区、长岛海珍品种业集聚区5大渔业种业集聚区。重点培育东方海洋等10处“育、繁、推”一体化渔业种业龙头企业,建成全省海带、海水鱼、海参、海水贝类4大种
业基地。到2020年,新增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和水产遗传育种中心10家以上,总数达到30家。
  加快水产新品种研发。引导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强强联合,建立20家种质科技创新中心与支撑服务平台,开展鱼、虾、贝、藻、参等大宗水产生物现代种业创新与示范工程,完善杂交育种、选择育种等常规技术,集成体选育、家系选育、细胞工程育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技术,健全营养饵料、疾病防控、质量控制以及物流营销等技术体系。到2020年,每年引进培育2—3个水产新品种。
  提升水产原良种生产能力。按照装备工程化、技术精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智能化要求,充分发挥我市在优良品种选育和规模化生产中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进渔业种业产业化,建设我国北方重要水产健康苗种供应基地。到2020年,全市育苗水体达到300万方,年育苗量4000亿单位,产值达到35亿元,良种覆盖率达到95%。
  (二)提升水产养殖业。
  优化养殖区域布局。从浅海滩涂向深海、底层和岸基利用拓展养殖空间,有序推进全市-5
0米以内4400平方公里海底渔业开发。在莱州湾、丁字湾、长岛北五岛、牟平养马岛东等海域建设10处海珍品底播增殖区;在北部沿海建设100万亩贝藻间养筏式养殖区;在沿海岸基建设300万平方米工厂化养殖区;在丁字湾、莱州湾建设10万亩标准化池塘养殖区;在莱州芙蓉岛、长岛大钦岛等建设5处深水网箱养殖示范区。到2020年,全市新增海珍品底播30万亩,总面积达到100万亩;新增全封闭工厂化循环水养殖15万平方米,总数达到30万平方米;新增深水网箱800个,总数达到2000个。
  着力培植优势品种。按照“一个品种一个产业”发展思路,着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重点抓好海参、鲍鱼、对虾、鲆鲽鳎、扇贝、梭子蟹、海带等主导品种。做大做强烟台海参产业,年培育海参苗150亿头,重点发展50万亩底播生态养殖和5万亩池塘(围堰)养殖,到2020年,海参育苗、养殖和加工流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0亿元;海水鱼类、海水贝类全产业链产值均超过50亿元。
  加快建设现代渔业园区。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向渔业园区集聚,打造新型渔业经济板块。重点建设东方海洋、莱州蓝海洋、莱州明波、山东海益宝、烟台海益5处“一园多主体”、全产业链、立体生态循环型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园区,把渔业园区打造成“海上粮仓”主体区。到2020年,全市渔业园区总数达到50处,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偏心井口
  (三)做大渔业增殖业。
  注重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及自然保护区建设,严格保护重要水产种质资源、珍稀濒危海洋生物和典型水域生态系统。创新增殖渔业投入机制,建立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社会化公益性放流制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规范社会性放流行为,防止外来水生物种入侵。鼓励各县市区通过举办“放鱼节”等形式,开展众性水生生态修复行动。七彩山鸡养殖
  加大渔业资源修复力度。优化全市沿海渔业资源增殖站布局,积极开展具有重要生态和经济价值典型种类放流,加大虾、蟹、蜇等传统种类和黑鲷、许氏平鲉等岩礁鱼类放流,打造鱼、虾、贝、藻多营养层级协调发展的增殖放流新格局。到2020年,全市每年增殖放流数量达到10亿单位。
  科学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积极实施以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和海藻场为主要内容的海洋牧场建设工程。建设莱州、长岛2处省级人工鱼礁研发中心,因地制宜开发增殖礁、生态礁、资源保护礁和游钓休闲礁等多种类型人工鱼礁,鼓励和支持报废渔船用于人工鱼礁建设。对集中连片人工鱼礁区实行整体规划,可整体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海域使用论证和环境影
响评价,区域内部单个人工鱼礁项目不再重复进行审核。到2020年,建设莱州湾、长岛、丁字湾和养马岛海域4个人工鱼礁带和长岛南北长山岛、莱州太平湾—芙蓉岛等20人工鱼礁场,建成100万亩海洋牧场。
  (四)优化海洋捕捞业。
  稳定优化近海捕捞生产。调整捕捞作业方式,研发资源保护型、低碳环保型的新型渔船、渔机和渔具、渔法,压减拖网、张网、耙刺等损伤性作业方式,积极扶持刺网、钓具等作业方式,鼓励建造玻璃钢渔船和大型冷冻渔船。探索实施限额捕捞、专项管理等近海捕捞生产管理模式,选择生态型礁区开展捕捞限额试点。到2020年,近海捕捞年产量稳定在65万吨。
  突破发展远洋渔业。加快建设中柏京鲁船业公司、烟台冰轮集团、烟台海洋技术学院等山东省远洋渔船研发与制造基地、远洋渔船关键设备研发与制造基地和远洋渔业船员培训基地,着力推动金鱼围网船、超低温金鱼延绳钓船、秋刀鱼兼作鱿鱼钓船建造改造。培植壮大京鲁、烟渔、北京远洋3家远洋渔业龙头企业,实行“船队+基地”发展模式,在萨摩亚、厄瓜多尔建设2处集产供销和后勤补给为一体的海外综合性渔业基地。到2020年,全
市现代化、专业化远洋渔船发展到80艘,远洋渔业年产量20万吨,产值30亿元。
  (五)做精水产加工业。
  促进加工业优化升级。以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为核心,推动我市水产加工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单一加工向加工、物流、贸易融合转变。发展海洋食品加工产业,着重抓好海带、海参、金鱼、鱿鱼、三文鱼、鳕鱼,海洋调味品、冷冻食品等加工业发展,研发适合国内消费体的即食、休闲食品。大力发展海洋生物产业,积极开发海洋药物、保健品、海洋生物新材料等功能产品,在超高压超低温冷冻加工等领域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
  建设水产品加工产业集。发挥国家级水产品加工园区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建设芝罘卧龙、莱山盛泉、烟台开发区大季家、牟平开发区、蓬莱潮水、长岛南长山等10处年销售20亿元以上现代化水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培植壮大东方海洋、京鲁渔业、大宸食品、新海水产、安德水产等30户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到2020年,全市水产品年加工能力达到260万吨,加工业产值突破430亿元,出口额18亿美元,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水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0户。
  培育壮大水产冷链物流。依托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水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和交易市场,搭建“海上粮仓”流通贸易平台。发挥中鲁远洋(烟台)等3个省级远洋渔业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基地示范作用,培植壮大中水烟渔、安德水产、水星食品等企业规模,打造8处区域性水产品冷链物流基地、胶东半岛北部远洋渔业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集。加快推进中国(烟台)金鱼交易中心完善现货交易设施,建设区域性水产品集散中心、交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六)拓展休闲渔业产业。
膜分离装置  完善规划制度。编制烟台市休闲渔业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布局渔业养殖与休闲渔业水域,拓展渔业功能和空间作用,丰富完善现代渔业产业形态,保障市民及游客“亲海”、“亲水”、“海上游”空间。制定出台规范休闲渔业发展规范性文件,保障休闲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加大休闲渔业公益性设施扶持力度,强化对休闲渔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管理与支持,健全休闲渔业技术服务体系。
  拓展休闲渔业功能。坚持以市场为引导,促进渔业与旅游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掘胶东渔家文化,利用岛礁、港湾、沙滩、滩涂、水库等自然资源以及渔村、渔港等人文
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娱乐型、都市观赏型、竞技体育型、观光体验型、科普教育型等多元化、精品化现代休闲渔业,积极培育打造“渔夫垂钓”、“胶东渔家”等休闲渔业品牌。
  建设休闲渔业基地。积极探索海洋牧场与休闲渔业结合经营模式,实行“投礁、放鱼、钓船、海岸、服务”五配套,推进以休闲垂钓为主的“海上采摘业”发展,创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和省级渔业公园。整合实施海域、海岛岸线修复项目,美化海岸线,加大码头、游客中心和水上垂钓平台等公益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安全、优质服务。到2020年,建成国内知名海钓场5处,省级渔业公园10处,休闲渔业基地20处,发展“胶东渔家”1000户。
  三、构建完善支撑保障体系
  (一)完善资源环境保护体系。
  加强渔业执法和生态监测。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强化涉外渔业管理。开展海陆执法检查,重点打击“三无”、“三证不全”、套牌及禁渔区线内使用拖网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渔船捕捞方法、核定渔具、最小网目尺寸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各类电鱼、炸鱼、毒
鱼、使用禁用网具等破坏资源行为。建立烟台重点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评估制度,每5年开展1次渔业资源全面调查。加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实施重点水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放。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和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完善涉渔工程生态评价和生态补偿机制,提高渔业污染事故调查和应急处置能力。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39: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695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渔业   建设   休闲   水产   发展   海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