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海牧渔促进现代渔业转型升级

耕海牧渔促进现代渔业转型升级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食品》 2017年第23期
    浩瀚的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千百年来,人类耕海牧渔,与海洋生物和谐相处。然而,这种平衡却在近几十年间被悄然打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优质蛋白的需求日益旺盛,以海水养殖、海洋捕捞为重点的海洋渔业迅猛发展,对海洋资源造成了巨大破坏。在此背景下,换一种方式的耕海牧渔已迫在眉睫。
    实现海洋农牧化
    海洋农牧化,使人类可以像经营牧场和管理牛羊一样经营海洋和管理水生生物。建设海洋牧场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投放人工鱼礁是基本手段,从而实现海洋渔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修复兼顾,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建设海洋牧场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苗种繁育、初级生产力提升、生态修复、全过程管理等一系列步骤。其中,投放人工鱼礁是基本手段。在山东省日照市万泽丰海洋牧场港口,一个个大型集装箱整齐地
摆放在岸边,每个集装箱的四周都被开了不少“天窗”,“这些可不是普通的集装箱,它们都是改造好的人工礁体。”一位工作人员说,这些礁体沉入深海,相当于给鱼类盖了一间牢固的房子,吸引鱼在礁体内活动栖息。
    青岛市鲁海丰海洋牧场在2007年以前还是一家普通渔场,由于海洋生物资源严重匮乏,早已无鱼可捕。“当时渔民在海边卖海货,都是一些小鱼小虾。来垂钓的游客基本上也钓不到什么,生意惨淡。”青岛鲁海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显刚回忆说。
    纵观山东省,“鲁海丰”的遭遇并非个案,相反还十分普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山东省启动了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开始大规模建设海洋牧场。
    伴随着政策的东风,“鲁海丰”开始将发展重点转向海洋牧场,陆续在石岭子礁海域投放了人工鱼礁30余万空立方米,沉船100余艘,建造200余公顷人工鱼礁区,自然放养海参、鲍鱼等海珍品。同时,建设智能型深水抗风浪网箱180余个,养殖鲈鱼、三文鱼、黑鲪等名贵鱼种。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封闭养护后,2014年,鲁海丰海洋牧场正式对外开放,海域内的渔业资源得到了极大丰富。“有经验的钓友一个小时就能钓到几十斤甚至上百斤鱼。”汪显刚说。笔式绘图机
    在荣成市,经过几年人工鱼礁的建设,礁体和礁区海底已有大叶藻、海带、裙带菜等海藻大量繁殖,形成了新的生态系统,近岸礁体的藻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国已建设人工鱼礁6094万空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重要海湾、岛屿等近岸海域,有效保护了这些海域的生物多样性。
    牛羊在牧场里放牧,人们可以一目了然,然而在海底,想做到这点就困难了。对此,山东省启动了海洋牧场观测网建设,通过在海下安装摄像头,对牧场内环境、鱼类的生存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控。耐热粘合剂
    在鲁海丰海洋牧场监控室,通过水下镜头看到,黑鲷、六线鱼等各类鱼不时出现在礁体附近,有些鱼还不时“调皮”地“亲吻”一下摄像头。在一旁的监视器上,水温、叶绿素、溶解氧等参数一应俱全。
充退磁控制器    “以前夏季发生低氧灾害只知道是出了问题,但具体是如何造成的并不清楚。现在有了摄像头,能随时对水下情况进行观测和评估,便于更好地了解灾害发生的过程和生物反应,从而保护牧场的生物资源。”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培良说。
手机背光    构建“蓝粮仓”
    海洋牧场已成为当地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直接带动水产苗种培育、水产品精深加工、休闲渔业等多领域发展,实现海洋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山东省在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除了投放人工鱼礁,还在浅海养殖技术和模式上大胆创新,在桑沟湾海域探索实施了“721”生态立体养殖模式,亩产经济效益增加2.5倍以上。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王印庚说,“721”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就是7份藻类、2份贝类和1份鱼类,上层养殖海带等藻类,中间养贝类,底层养鱼类,形成立体、循环式养殖模式。藻类的净化为鱼类提供饵料的功能十分突出。桑沟湾海域的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年固碳量在11万吨以上,相当于在陆地上植树造林15万公顷。
    按照这个比例算下来,山东省1.95万公顷海洋牧场每年可通过藻类、贝类增殖等方式吸收大气和海洋中的碳约49.92万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83.04万吨,造林20.8万公顷。同时,附着和聚集的生物具有很强的固碳能力,按照碳汇渔业的原理,通过海洋牧场“播种”、“收获”式的“放牧”,可从海水中移除大量碳、氮、磷元素,有效降低赤潮等因海水富营养化导致的自然灾害发生率。
    海洋牧场建设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我国沿海很多地区,海洋牧场已成为当地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直接带动水产苗种培育、水产品精深加工、休闲渔业等多领域发展,实现了海洋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据调查,经济型人工鱼礁每亩海域平均年直接收入可达7600元,海参等海珍品稍做加工,亩均收入10240元,纯收入9310元。山东省创建的首批休闲海钓基地每年可带动社会就业上万人,人工鱼礁与海上观光旅游、休闲海钓等相结合已成为一种新兴休闲业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海洋牧场的推进,显然符合这一理念。据专家测算,目前,我国
已建成的海洋牧场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19亿元、生态效益604亿元,年固碳量19.4万吨,削减氮16844吨、磷1684吨。另据统计,通过海洋牧场与海上观光旅游、休闲海钓等相结合,年可接纳游客超过1600万人次。
    驶向深远海
    在黄海中部洼地的深层和底部,有一处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体积约5000亿立方米的水体,被称为黄海冷水团。它是一个温差大、盐差小、以低温为主要特征的水体,非常适合养殖喜好低温的深海鱼类。
    长期以来,受制于我国海区夏季表面水温过高,优质高价的海洋冷水性鱼类生产一直是我国海水养殖的短板。“利用好黄海冷水团可提升我国深海养鱼能力,保障国内海洋性冷水鱼类的供应。”中国海洋大学原副校长董双林说,黄海冷水团如果仅开发500亿立方米用于养殖,按照10立方米水养一尾鱼、每尾鱼1公斤计算,那便是50亿公斤产量。高品质冷水鱼市场价格按平均每公斤40元计算,产值便是惊人的2000亿元。
    作为距黄海冷水团仅40海里的日照市于2015年启动了黄海冷水团绿养殖实验。去年,“黄海冷水团优质鱼类绿养殖项目”首批6万尾虹鳟和硬头鳟苗种完成海水驯化和近海过渡养殖,再一次实现转场,走进黄海冷水团,真正“游”向深远海。
    在日照市万泽丰海洋牧场港口,一艘全国最大的深水养殖工船已于今年6月下水,前往50海里外的黄海冷水团海域,通过循环抽取冷水团中的低温海水,进行三文鱼等高价值海洋冷水鱼类的养殖。人工智能建站系统
    “当前,我国近岸海水养殖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离岸养殖已成为中国海水养殖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王守信说,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展离岸养殖,且创造了很多成功经验。如挪威,离岸养殖水深已发展到负100米,网箱周长达120米,最大容积达2万立方米,单个网箱产量300吨以上。
    “离岸海洋牧场大型平台等装备的使用,使我国海水养殖区域从近海向远海大大延伸,海洋渔业空间得到拓展,为向海洋要粮食要食物提供了技术能力支撑,使建成高水平的‘海上粮仓’成为可能。”王守信说。
    据悉,山东省将启动新一轮升级海洋牧场3年示范计划,集中投入财政资金,引导加快海洋牧场多功能平台、深海养殖装备及配套设施和物联网运用技术,大力推进离岸海洋农牧化建设。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认为,当前,要大力推进以海洋牧场为主要形式的渔业资源生态修复和区域性渔业综合开发,从而推动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现代渔业转型升级。
钨杆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48: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695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海洋   牧场   养殖   鱼类   冷水   渔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