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交通的不断发展,车辆的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在车上所度过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因此在车内休息已经成了常态,由于被座位的空间所限制,无法舒适的平躺在座位上,由于家用汽车后排座位为了乘坐舒适大多数座垫均为倾斜面,当人体躺在座垫上时,不符合人体工学从而平躺容易产生疲惫,现有的睡垫装置只填补了后排脚垫位置的空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包括安装在汽车后排座垫上的第一睡垫和设置在汽车后排脚垫上方的第二睡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睡垫包括气囊组件;所述气囊组件在膨胀状态下,使第一睡垫与第二睡垫组成相对平整的支撑面。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气囊组件包括气囊袋和充气机构;所述气囊袋设置在第一睡垫与汽车后排座垫之间;所述充气机构用于气囊袋的充气或放气;所述气囊袋充气后变为膨胀状态。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气囊袋在膨胀状态时填充汽车后排座垫的斜面,使第一睡垫与第二睡垫处于一个水平面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睡垫设有用于方便收纳的折叠部,且第一睡垫的顶面设置有透气孔。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睡垫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放置有呈网格状的导风板以及吹风机构;所述吹风机构镶嵌在导风板内。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吹风机构设有若干个;所述导风板包括若干条导风通道,且导风通道与导风通道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吹风机构的出风口与导风通道相连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睡垫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侧面设有挂带与汽车前排座椅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睡垫包括支撑板和支撑脚架;所述支撑板与支撑脚架活动套接,且所述支撑板设有用于方便收纳的翻转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侧面设有挂带与汽车前排座椅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通过套筒与支撑脚架活动套接;所述套筒设有用于限位的定位孔。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脚架包括支撑横杆和第一伸缩杆;所述支撑横杆与支撑板活动套接,且支撑横杆内部插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一卡销组件;所述
第一伸缩杆与支撑横杆垂直连接,且第一伸缩杆外壁处设置有等距分布的限位孔;所述第一伸缩杆内部设有第二伸缩杆,且第二伸缩杆的内部插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二卡销组件。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卡销组件和第二卡销组件由销钉和弹性部件组成。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该装置便于收纳,减少占用空间;能够快速散热、符合人体工学提高使用体验,结构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19.图3为导风板以及吹风机构示意图;
20.图4为导风管道以吹风机构使用原理示意图;
21.图5为第二睡垫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卡销组件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卡销组件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充气机构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参考图;
27.其中:1、第一睡垫,2、第二睡垫,2-1、支撑板,2-2、支撑脚架,2-21、支撑横杆,2-22、第一伸缩杆,2-23、第二伸缩杆,3、气囊组件,3-1、气囊袋,3-2、充气机构,4、折叠部,5、翻转部,6、导风板,6-1、导风通道,7、吹风机构,8、挂带,9、套筒,10、第一卡销组件,11、第二卡销组件,12、销钉,13、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9.参照图1、图2、图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包括安装在汽车后排座垫上的第一睡垫1和设置在汽车后排脚垫上的第二睡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睡垫1的平面面积略小于汽车后排座垫的平面面积,为第二睡垫2腾出受力点,且第一睡垫1的平面形状与汽车后排座垫的平面形状相同,且第一睡垫1包括气囊组件3;所述第二睡垫2包括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的平面的投影覆盖于汽车后排脚垫空间;所述气囊组件3在膨胀状态时将第一睡垫1的一侧顶起,使第一睡垫1的睡垫平面与支撑板2-1的平面齐平,组成相对平整的支撑面。
30.参照图1、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气囊组件3包括气囊袋3-1和充气机构3-2;所述气囊袋3-1设置在第一睡垫1与汽车后排座垫之间;所述充气机构3-2用于气囊袋3-1的充气或放气;所述气囊袋3-1设有进气嘴(图中未展示),通过进气嘴与充气机构3-2连接,且通过充气机构3-2的泄压来实现对气囊袋3-1的放气;所述充气机构3-2
包括但不限于气压球打气泵(参考图9)或电动充气泵或打气筒;所述气囊袋3-1充气后变为膨胀状态。
31.参考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气囊袋3-1在膨胀状态下气囊袋3-1的侧面形状类似于倒“三角形”状,其底部的斜面角度与汽车后排座垫与后排靠垫之间夹角相近,从而使气囊袋3-1在膨胀状态下能够填充汽车后排座垫与后排靠垫之间夹角产生的斜面空间,使第一睡垫1与第二睡垫2处于一个水平面上,且气囊袋3-1在使用中提供缓冲压力的作用。
32.参考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睡垫1设有用于方便收纳的折叠部4,且第一睡垫1的顶面设置有透气孔,用于进风与出风。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睡垫2位于支撑板2-1处还设置有安全带卡槽(图中未展示);在使用时所述第二睡垫2的安全带卡槽与汽车后排座位的安全带卡扣相接;
34.参考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睡垫1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放置有呈网格状的导风板6以及吹风机构7;所述吹风机构7镶嵌在导风板6内,使第一睡垫1快速散热。
35.参考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吹风机构7设有若干个;所述导风板6包括若干条导风通道6-1,且导风通道6-1与导风通道6-1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吹风机构7的出风口与导风通道6-1相连通,所述导风通道6-1设有导风出口,所述导风出口与第一睡垫1的外面连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睡垫2由支撑板2-1与挂带8组成,挂带8与汽车前排座椅连接,所述挂带8为可调节挂带,使其对支撑板2-1具有牵引力。
36.与上述第二睡垫2结构有区别的另一种方案,参考图2、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睡垫2包括支撑2-1和支撑脚架2-2;所述支撑板2-1与支撑脚架2-2活动套接,且所述支撑板2-1设有用于方便收纳的翻转部5。
37.参考图5、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2-1侧面还设有挂带8与汽车前排座椅连接;所述挂带8为可调节挂带;所述支撑板2-1的底部通过套筒9与支撑脚架2-2套接,从而使支撑脚架2-2能够在支撑板2-1上进行折叠,便于收纳;所述套筒9设有用于限位的定位孔。参考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脚架2-2包括支撑横杆2-21和第一伸缩杆2-22;所述支撑横杆2-21与支撑板2-1底部的套筒9活动套接,且支撑横杆2-21内部插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一卡销组件10;所述第一伸缩杆2-22与支撑横杆2-21垂直连接,且第一伸缩杆2-22外壁处设置有等距分布的限位孔;所述第一伸缩杆2-22内部设有第二伸缩杆2-23,且第二伸缩杆2-23的内部插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二卡销组件11。
38.参考图7-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卡销组件10和第二卡销组件11由销钉12和弹性部件13组成。
3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1:首先将第二睡垫2设有的支撑脚架2-2放置汽车后排的脚垫上,调节支撑脚架2-2的高度,使支撑板2-1的一端搭在后排座垫上增加受力点,形成均匀的受力,然后将挂带8套在前排座椅的头枕处,调整挂带8的长度,使挂带8对支撑板2-1产生牵引力,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再将第一睡垫1铺设到汽车后排座垫上,第一睡垫1通过魔术贴与支撑板连接,避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移位,然后使用充气机
构3-2对气囊袋3-1进行充气,使气囊袋3-1膨胀顶起第一睡垫1,从而使第一睡垫1与支撑板2-1的上表面形成较为平整的平面。
40.用户可以直接躺在第一睡垫1上,然后将吹风机构7接入外置电源或通过转接线接入汽车内的点烟器上实现通电,启动吹风机构7,风通过导风通道6-1导流从透气孔吹出,实现散热。
4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2:参考图7,所述弹性部件13采用u型结构的钢材嵌入到横杆2-21和第二伸缩杆2-23上,通过u型结构的特性进行回弹,从而使销钉12在定位孔或限位孔中顶出。
4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3:参考图8,所述弹性部件13采用弹簧和定位柱结构,将定位柱嵌入到横杆2-21和第二伸缩杆2-23上,然后套接弹簧,通过弹簧进行回弹,从而使销钉12在定位孔或限位孔中顶出。
4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包括安装在汽车后排座垫上的第一睡垫(1)和设置在汽车后排脚垫上方的第二睡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睡垫(1)包括气囊组件(3);所述气囊组件(3)在膨胀状态下,使第一睡垫(1)与第二睡垫(2)组成相对平整的支撑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组件(3)包括气囊袋(3-1)和充气机构(3-2);所述气囊袋(3-1)设置在第一睡垫(1)与汽车后排座垫之间;所述充气机构(3-2)用于气囊袋(3-1)的充气或放气;所述气囊袋(3-1)充气后变为膨胀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袋(3-1)在膨胀状态时填充汽车后排座垫的斜面,使第一睡垫(1)与第二睡垫(2)处于一个水平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睡垫(1)设有用于方便收纳的折叠部(4),且第一睡垫(1)的顶面设置有透气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睡垫(1)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放置有呈网格状的导风板(6)以及吹风机构(7);所述吹风机构(7)镶嵌在导风板(6)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构(7)设有若干个;所述导风板(6)包括若干条导风通道(6-1),且导风通道(6-1)与导风通道(6-1)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吹风机构(7)的出风口与导风通道(6-1)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睡垫(2)包括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侧面设有挂带(8)与汽车前排座椅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睡垫(2)包括支撑板(2-1)和支撑脚架(2-2);所述支撑板(2-1)与支撑脚架(2-2)活动套接,且所述支撑板(2-1)设有用于方便收纳的翻转部(5)。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1)侧面设有挂带(8)与汽车前排座椅连接;所述支撑板(2-1)的底部设有套筒(9),通过套筒(9)与支撑脚架(2-2)活动套接;所述套筒(9)设有用于限位的定位孔。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架(2-2)包括支撑横杆(2-21)和第一伸缩杆(2-22);所述支撑横杆(2-21)与支撑板(2-1)活动套接,且支撑横杆(2-21)内部插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一卡销组件(10);所述第一伸缩杆(2-22)与支撑横杆(2-21)垂直连接,且第一伸缩杆(2-22)外壁处设置有等距分布的限位孔;所述第一伸缩杆(2-22)内部设有第二伸缩杆(2-23),且第二伸缩杆(2-23)的内部插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二卡销组件(11)。

技术总结


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安装在汽车后排座垫上的第一睡垫和设置在汽车后排脚垫上的第二睡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睡垫包括气囊组件;所述气囊组件在膨胀状态时使第一睡垫与第二睡垫组成相对平整的支撑面;该装置便于收纳,减少占用空间;能够快速散热、符合人体工学,提高使用体验,结构更为稳定。结构更为稳定。结构更为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

江俊杰 黄飞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东抖云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8

技术公布日:

2022/11/4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29: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6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气囊   实用新型   为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