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思考

地方性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思考
作者:***
来源:《时代金融》2022年第03期
        随着我国内外部形势的变化,各地地方性商业银行已进入发展机遇期、改革蜕变期、转型攻坚期。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为自治区地方性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业务转型提供了巨大的空间。2020年以来,金融稳定委员会制定了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的工作方案,为地方性商业银行明确定位、健全公司治理体系、压降信贷成本提供了改革思路。在“六稳”“六保”形势下,地方性商业银行作为地方金融排头兵继续转型攻坚。
        一、改革发展定位
abp263
        地方性商业银行应扎根本土,服务小微,成为地区居民的暖心银行。
        坚持三个定位:
        (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成为自治区党委政府撬动地方经济的有效杠杆,成为重大战略的支持平台、组织资金的有力金融渠道、推进产业发展的驱动器、联系农牧民与小微企业的金融纽带。
        (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坚持扶小扶弱,将小微业务、农牧业作为地方性商业银行的重点业务,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着力解决小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问题,不断加深与小微企业的鱼水关系,努力做特做优。
        (三)服务当地居民
        提高服务质效,优化服务渠道,为城市居民、农牧民提供贴心、用心、暖心的金融服务。
        二、完成转型升级重点任务
        (一)支持农牧业
        1.准“三农三牧”金融服务的立足点。重点围绕全区15个优势农牧产品产业带以及奶产业集、玉米产业集、肉牛产业集、肉羊产业集、羊绒产业集、马铃薯产业集、杂粮杂豆产业集、小麦产业集、向日葵产业集、蔬菜产业集、饲草产业集发力。大力支持做强农牧业龙头企业、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建设以及农牧业“蒙”字头品牌打造。支持生态农牧业发展,提升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深化农村牧区产业融合。围绕全产业链的种植养殖、加工、仓储运输、销售、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型产業金融。
        2.形成服务农牧产业的管理机制。全面梳理优化农牧产业客户准入、授权管理、业务流程、信贷审查审批、贷后管理等制度,根据农牧产业特点,在资源配置、贷款定价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特别是对优质农牧业龙头企业要纳入核心客户管理,开辟绿审批通道,支持其加快发展,从制度源头提升服务农牧产业的管理和运转效率。完善内部考核,将业绩考核同支农支牧挂钩,健全对农牧产业授信业务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激发服务农牧产业活力。建立服务农牧产业的跟踪督查制度,明确不同层面的督查部门和人员,对各项支农支牧决策和工作部署及时跟踪督查和反馈。
踢踏舞鞋
        3.加大新型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一是充分运用现有的农牧业信贷产品,提升对农牧
民、农牧业小微企业、家庭农场牧场、新兴农牧合作组织等经营主体的服务能力。二是深入研究自治区马铃薯、奶业、肉业、小杂粮、饲草料、中药材等优势特产业情况,创新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为产业链上的生产、种植、加工、产品销售等环节以及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融合精准研发配置产品,提升对农牧业优势产业全方位的服务水平。三是加强金融科技与农牧金融的深度融合。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开展农牧金融产品创新,提升客户体验。强化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服务农牧产业功能,通过建平台、抓场景、做流量等措施,打造农村牧区金融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型服务模式。四是创新符合当地实际的差异化、特化农牧业金融产品。重点关注农牧产业战略性客户和大额资金需求。
        (二)支持小微企业
        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增量、降价、提质、扩面”,确保完成“两增两控”和普惠金融目标。
        1.全面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稳妥有序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首贷、无还本续贷。深入挖掘整合地区性商业银行内部小微企业客户信用信息,加强与征信、税务、市
微波烘箱
场监管等外部信用信息平台的对接,提高客户识别和信贷投放能力。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风险定价和管控模型,改造信贷审批发放流程,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和特点,丰富信用贷款产品体系。支持对小微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发展订单、仓单、存货、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产品,加强金融、财政、工信、国资等部门政策联动,不断完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产品组合、风险监控和营销服务体系,实现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上下游客链式营销和批量开发。
        2.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清理规范不合理融资收费项目,杜绝小微贷款中违规收费及借贷搭售、转嫁成本、存贷挂钩等。用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转贷款资金,运用再贷款、再贴现、降准、减税以及人民银行购买符合条件普惠小用贷款等政策工具,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3.持续改善小微金融内部激励机制。一是提升普惠金融在分(支)行综合绩效考核中的权重,降低小微金融利润考核权重,提高小微企业客户服务情况考核权重。二是完善小微企业贷款的尽职免责制度。进一步健全贷款尽职免责内部认定标准和流程,如无明显证据表明失职的均认定为尽职,逐步提高小贷从业人员免责比例,激发其开展小贷业务的积极性。
        (三)开展特业务
        以特化为切入点,推进专属化服务。通过特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与自治区经济的契合度。
硅片清洗        1.探索推进文旅金融。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关于把内蒙古自治区打造为国内外重要旅游目的地、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战略安排,积极开发引入适销对路的文化旅游金融产品,支持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文化创意企业、旅游资源开发运营企业、大型旅行社、文旅投资企业的合作,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文化旅游消费。
        2.大力发展口岸金融。围绕国家向北开放战略和兴边富民行动,大力发展以对俄蒙的沿边口岸金融为特的国际业务,进一步深化与蒙古国和俄罗斯同业间的业务合作,积极打造对蒙对俄业务亮点。
        3.推动民族金融发展。积极支持具有鲜明民族特的食品、工艺品、民族用品以及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支持少数民族众创业就业,使地方性商业银行成为服务地方少数民族体和民族特产业的主力银行。
        三、落实改革发展重点措施
        围绕重点任务,落实业务转型、风险化解、科技赋能、管理提升、组织架构与机制优化、强化村镇银行管理、增资扩股等七项重点措施。
        (一)推进业务转型
        面向战略定位和重点任务,加快推进业务结构转型、负债结构转型、收入结构转型。
        1.加快业务结构转型。提升银行信贷资产配置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发展思路的融合程度,提升银行信贷资产配置与区域特优势产业的协调性,将自治区政府战略重心、重点任务、自治区优势特产业体现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
        2.推动负债结构转型。围绕自治区重点行业产业,主动对接营销战略客户,降低对公存款单一大客户依赖度。积极拓展成本低、稳定性好的零售存款,增强负债稳定性。灵活运用各种融资工具,进一步增强主动负债能力,扩大资金来源。
        3.推动收入结构转型。适当提升金融市场、理财业务、投行业务板块的收入占比。进磁流变阻尼器
一步拓宽同业合作范围和投资资产范围,确保金融市场和理财业务板块盈利占比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投行业务板块积极运用信贷资产转让、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债务融资工具、北金所债权融资计划等工具,在提升资产转速、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提升收入占比。
        (二)推进风险化解
        坚持把风险化解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一把手”主体责任不动摇,坚持加大考核奖惩力度不减弱。
        1.强化不良贷款压降。针对逾期90天以内贷款、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三次打包不良资产、受托清收贷款、投资类不良资产,逐级制定清收计划,逐笔拟定化解方案,逐户进行督导推动,综合运用多种措施,推动不良资产有效压降化解。除继续使用诉讼、贷款减免和以物抵债等措施外,重点运用好第三方企业收购或重组及债权转让。
        2.加快隐性不良资产清收。针对全行以重组展期、借新还旧等方式隐匿的不良贷款,开展逐笔诊断,积极推进债项结构调整。针对有并购价值的主体,积极推进并购重组。
        3.加快抵债及闲置资产处置进度。继续完善产权手续,提升闲置资产利用效率,释放信贷资本空间。逐户制定处置方案,加快抵债资产处置盘活。抓住政府化债与招商引资契机,合理运用“信贷重组”等方式,加快抵债资产、闲置固定资产处置变现速度。
        (三)推进科技赋能
        把金融科技建设作为提升管理和业务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实现从科技支撑向科技引领转变,积极探索符合内蒙古银行特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1.加快金融科技应用创新。建设客户关系、客户画像等系统,提升客户管理能力,助力零售业务转型。完善移动展业场景,升级手机银行功能,建设智能终端、统一支付平台等系统,提高多渠道线上服务能力。利用大数据风控技术,在确保风险可控前提下,尝试开展额度小、风险低的线上自营贷款业务,建立起自己的网络金融品牌。以政府有关部门、地方国有企业、优势特企业为突破口进行开放银行、交易金融布局。
        2.适时推进管理系统的更新。完成资产负债管理系统、总账系统等建设工作,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构建大数据基础计算体系,完成历史数据
服务平台和外部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并在大数据平台基础上建设数据中台,加速地区性商业银行数据创造价值的数据体系。
碟形螺母
        3.优化完善基础架构体系。做好相关配套设施的升级换代,实现基础设施架构向可扩展、高可用、低成本、资源合理利用转型。
        (四)推进管理提升
        抓住战略管理、信贷管理、运营管理、成本管理、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等关键领域,积极推进管理提升。
        1.提升信贷管理水平。加强全行信贷业务管理,算好“经济账、成本账、收益账”,精细测算存量贷款盈利水平。对存量贷款中已暴露风险的及时制定退出方案,不符合授信指引的逐步压降规模,低于成本的及时调整利率。突出效益导向,引导贷款分布调整,着力腾挪信贷资源,重点向银政合作、绿产业及其他优势特产业倾斜。坚持和完善备案核准机制,建立起覆盖全行信贷业务的备案、核准管理制度,强化对全行授信运行情況的监控与管理。
        2.加强成本核算管理。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在保障业务发展的基础上,加强预算管理,大力压减非营运支出,优化费用支出结构。创新节支方式方法,将厉行勤俭节约贯穿于作风建设全过程。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1:31: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681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产业   金融   企业   发展   管理   业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