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座式单轨测量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跨座式轨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架梁后线型控制测量的测量车。


背景技术:



2.跨座式单轨轨道交通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投资少、周期短,智能环保、适用性强、占地面积小等优点。跨座式单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线形控制是施工中的重点难点。轨道梁一般离地10米以上,跨度25~30米,梁宽仅为69公分。要测得轨道梁的线型,目前普遍采用全站仪在桥墩处架站,地面控制点定向,测量两轨道梁连接处中心坐标的方案。该方案存在的缺点有:
3.1、测量人员需要爬上整条线路中的每一座桥墩,架设棱镜,以测得梁连接处中心坐标。
4.2、无法测量轨道梁中间位置的轨面坐标,不能反映准确线形,若要测量中部坐标则需要采用轨道工程车或登高作业车等设备,需要投入较多人力物力且工作效率较低。
5.3、一次架站,只能测量一至两跨轨道梁,效率较低。
6.4、测量过程中,轨道梁的中心位置为人工量取,存在一定偏差。
7.5、高空作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8.针对现有相关设备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9.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测量车,解决人员重复爬上轨道梁开展测量或检测工作的安全问题,确保人员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测量精度;为跨座式轨道工程提供一个多功能测量车平台,后期可扩展安装摄像头、三维地形扫描仪、裂纹探伤仪等设备。
10.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测量车,包括:车体、测量系统、动力系统、轨道导向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的车体为测量车的基础框架,用于承载测量系统、动力系统、轨道导向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的测量系统设置于车体上,用于pc轨道梁的三维坐标测量;所述的动力系统包括行驶动力系统和制动系统,用于驱动车体通过设置的走行轮滚动在pc轨道梁上;所述的轨道导向系统包括前导向系统和和后导向系统,前导向系统设于车体前端,后导向系统设于车体后端,用于车体在pc轨道梁上的引导,同时缓冲行走的过程中的横向震动;所述的控制系统集成在电器柜内,包含供电模块、遥控/远程控制模块、动力控制模块、测试控制模块和状态指示模块。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测量系统包括棱镜调节系统和测量平台,棱镜调节系统设置在测量平台上,测量平台设置在车体上,测量平台设有接收天线,接收天线和遥控/远程控制模块连接;棱镜调节系统包括棱镜、可调节支撑杆、徕卡基座、自动安平基座、自动安平基座平台、联轴器、蜗轮蜗杆驱动机构,棱镜安装在可调节支撑杆上,可调节支撑
杆通过徕卡基座紧扣在自动安平基座上,自动安平基座安装在自动安平基座平台上,自动安平基座平台通过联轴器与蜗轮蜗杆驱动机构连接。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行驶动力系统设于车体上,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变速箱、差速器和传动轴,所述的走行轮包括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均由设于车体两侧的两个走行轮组成,传动轴和主动轮组的两个走行轮连接,将电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传输到两个走行轮上。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制动系统包括液压制动系统和机械制动件,液压制动系统设置电磁阀,电磁阀和控制系统连接,液压制动系统驱动机械制动件对走行轮进行制动。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前导向系统和后导向系统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调节手柄、机座、传递连杆、调节连杆和导向轮,所述的机座固定在车体上,传递连杆和调节连杆均设置两个,一个调节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机座的一端,另一个调节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机座的另一端,两个调节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导向轮,导向轮滚动在所要测量导轨的侧壁,一个传递连杆的一端铰接于一个调节连杆的中部,另一个传递连杆的一端铰接于另一个调节连杆的中部,两个传递连杆的另一端相互铰接;所述的调节手柄螺纹连接在机座上,调节手柄中部设有阻尼装置,用于缓冲轨道截面宽度的微小变化,调节手柄另一端铰接于两个传递连杆相互铰接处。
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电器柜设置有市电接口、充电接口和外接数据传输接口。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在地面设站,地面控制点定向,app遥控测量车在轨道梁上平稳行走,棱镜可多角度调节满足测量需求,测量车可以实现无人上梁,可测梁中的任意位置。这种方式不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又保证了测量人员的安全,还可以准确的测得轨道线型。跨座式单轨测量车也为跨座式轨道工程提供一个多功能测量车平台,后期可扩展安装摄像头、三维地形扫描仪、裂纹探伤仪等设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轴视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棱镜调节系统的结构分解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导向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24.图中:1、棱镜,2、可调节支撑杆,3、自动安平基座,4、接收天线,5、电器柜,6、从动轮组,7、主动轮组,8、基座调节齿轮箱,9、车体,10、调节手柄,11、阻尼装置,12、传递连杆,13、导向轮,14、制动系统,15、行驶动力系统,16、徕卡基座,17、电源接口,18、外接数据传输接口,19、蜗轮,20、pc轨道梁,21、测量平台,22、蜗杆23、步进电机,26、自动安平基座平台,27、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跨座式单轨测量车,包括车体9、测量系统、动力系统、轨道导向系统和控制系统,车体9为测量车的基础框架,用于承载测量系统、动力系统、轨道导向系统和控制系统。测量系统设置于车体9上,用于pc轨道梁20的三维坐标测量。动力系统包括行驶动力系统15和制动系统14,用于驱动车体9通过设置的走行轮滚动在pc轨道梁20上。轨道导向系统包括前导向系统和后导向系统,前导向系统设于车体9前端,后导向系统设于车体9后端,用于车体9在pc轨道梁20上的引导,同时缓冲行走的过程中的横向震动。控制系统集成在电器柜5内,包含供电模块、遥控/远程控制模块、动力控制模块、测试控制模块和状态指示模块。供电模块为遥控/远程控制模块、动力控制模块、测试控制模块和状态指示模块供电,动力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行驶动力系统15和制动系统,遥控/远程控制模块接收到指令信号后传送至动力控制模块,状态指示模块用于显示设备、部件的运行状态,测试控制模块用于测量车在测试时的控制模块,可以作为测量车的备用模块。
27.请参阅图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棱镜调节系统的结构分解图,棱镜调节系统为测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测量系统包括棱镜调节系统和测量平台21,棱镜调节系统设置在测量平台21上,测量平台21设置在车体9上端,测量平台21设有接收天线4,接收天线4和遥控/远程控制模块连接,将接收的信号传输至遥控/远程控制模块。棱镜调节系统包括棱镜1、可调节支撑杆2、徕卡基座16、自动安平基座3、自动安平基座平台26、联轴器27、蜗轮蜗杆驱动机构,可调节支撑杆2可以调节棱镜1的高度和角度,为预装位置,蜗轮蜗杆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23、蜗轮19和蜗杆22,蜗轮蜗杆驱动机构设置在基座调节齿轮箱8内,基座调节齿轮箱8设于车体9上,工作过程中,测量车行走到不同位置时,自动安平基座3均可确保棱镜1始终相对预装位置的水平度。
28.棱镜调节系统工作原理:步进电机23转动,带动蜗杆22蜗轮19转动,在通过联轴器27将转动传递给自动安平基座平台26,最终实现棱镜1转动对应角度;步进电23机每个脉冲的转过的角度确定棱镜1转角的精度,棱镜调节系统需确保棱镜1安装在测量车的中心线位置上。
29.请参阅图2,动力系统包括行驶动力系统15和制动系统14,行驶动力系统15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变速箱、差速器和传动轴,差速器保证了测量车在转弯轨道处左右两轮不至于打滑,减少轴向受力。走行轮包括主动轮组7和从动轮组6,主动轮组7和从动轮组6均由设于车体9两侧的两个走行轮组成,传动轴和主动轮组7的两个走行轮连接。制动系统14包括液压制动系统和机械制动件,液压制动系统设置电磁阀,电磁阀和控制系统连接,液压制动系统驱动机械制动件对走行轮进行制动。
30.轨道导向系统包括前导向系统和后导向系统,前导向系统和后导向系统的结构相同且相对于测量车的宽度方向的轴线对称,均包括调节手柄10、机座24、传递连杆12、调节连杆25和导向轮13,机座24固定在车体9上,传递连杆12和调节连杆25均设置两个,一个调节连杆25的一端铰接于机座24的一端,另一个调节连杆25的一端铰接于机座24的另一端,
两个调节连杆25的另一端连接导向轮13,导向轮13滚动在所要测量pc轨道梁20的侧壁,一个传递连杆12的一端铰接于一个调节连杆25的中部,另一个传递连杆12的一端铰接于另一个调节连杆25的中部,两个传递连杆12的另一端相互铰接;调节手柄10螺纹连接在机座24上,调节手柄10的中部设置阻尼装置11,阻尼装置11为缓冲弹簧,调节手柄10的一端连接于两个传递连杆12相互铰接处,调节手柄10沿着pc轨道梁20的长度方向,贯穿机座24,一端延伸出车体9外,另一端即为两个传递连杆12的铰接处。本实用新型的轨道导向系统的结构类似于平面四连杆结构,通过调节手柄10的转动控制传递连杆12,从而带动调节连杆25的转动,达到控制车体9两侧的走行轮之间的距离,适用于不同宽度的轨道。
31.请参阅图7,其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导向系统的原理图。通过走行轮之间的距离d的调节可使得测量车在行驶过程车体中心位置始终保持在轨道梁的中心轴线上。
32.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集成在电器柜5内,包括供电模块、动力控制模块、测试控制模块和状态指示模块,供电模块为遥控/远程控制模块、动力控制模块、测试控制模块和状态指示模块供电,遥控/远程控制模块接收接收天线4信号,并将其输送至动力控制模块。该测量车有两套供电模块,一套可从轨道母排取电;另一套采用蓄电池为测量车提供电源,通过电器柜5的电源接口17为测量车蓄电池充电。远程遥控可以通过app、遥控器和遥控/远程控制模块控制测量车工作;电器柜设有外接数据传输接口18(usb a、type-c、com、rj45),可扩展安装摄像头、三维地形扫描仪、裂纹探伤仪等设备。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跨座式单轨测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测量系统、动力系统、轨道导向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的车体为测量车的基础框架,用于承载测量系统、动力系统、轨道导向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的测量系统设置于车体上,用于pc轨道梁的三维坐标测量;所述的动力系统包括行驶动力系统和制动系统,用于驱动车体通过设置的走行轮滚动在pc轨道梁上;所述的轨道导向系统包括前导向系统和和后导向系统,前导向系统设于车体前端,后导向系统设于车体后端,用于车体在pc轨道梁上的引导,同时缓冲行走的过程中的横向震动;所述的控制系统集成在电器柜内,包含供电模块、遥控/远程控制模块、动力控制模块、测试控制模块和状态指示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测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系统包括棱镜调节系统和测量平台,棱镜调节系统设置在测量平台上,测量平台设置在车体上,测量平台设有接收天线,接收天线和遥控/远程控制模块连接;棱镜调节系统包括棱镜、可调节支撑杆、徕卡基座、自动安平基座、自动安平基座平台、联轴器、蜗轮蜗杆驱动机构,棱镜安装在可调节支撑杆上,可调节支撑杆通过徕卡基座紧扣在自动安平基座上,自动安平基座安装在自动安平基座平台上,自动安平基座平台通过联轴器与蜗轮蜗杆驱动机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测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驶动力系统设于车体上,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变速箱、差速器和传动轴,所述的走行轮包括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均由设于车体两侧的两个走行轮组成,传动轴和主动轮组的两个走行轮连接,将电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传输到两个走行轮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测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系统包括液压制动系统和机械制动件,液压制动系统设置电磁阀,电磁阀和控制系统连接,液压制动系统驱动机械制动件对走行轮进行制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测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向系统和后导向系统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调节手柄、机座、传递连杆、调节连杆和导向轮,所述的机座固定在车体上,传递连杆和调节连杆均设置两个,一个调节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机座的一端,另一个调节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机座的另一端,两个调节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导向轮,导向轮滚动在所要测量导轨的侧壁,一个传递连杆的一端铰接于一个调节连杆的中部,另一个传递连杆的一端铰接于另一个调节连杆的中部,两个传递连杆的另一端相互铰接;所述的调节手柄螺纹连接在机座上,调节手柄中部设有阻尼装置,用于缓冲轨道截面宽度的微小变化,调节手柄另一端铰接于两个传递连杆相互铰接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测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器柜设置有市电接口、充电接口和外接数据传输接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跨座式单轨测量车,包括:车体、测量系统、动力系统、轨道导向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的车体为测量车的基础框架,用于承载测量系统、动力系统、轨道导向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的测量系统设置于车体上,用于PC轨道梁的三维坐标测量;所述的动力系统包括行驶动力系统和制动系统,用于驱动车体通过设置的走行轮滚动在PC轨道梁上;所述的轨道导向系统包括前导向系统和和后导向系统,前导向系统设于车体前端,后导向系统设于车体后端,本实用新型解决人员重复爬上轨道梁开展测量或检测工作的安全问题,确保人员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测量精度;为跨座式轨道工程提供一个多功能测量车平台,后期可扩展安装摄像头、三维地形扫描仪、裂纹探伤仪等设备。裂纹探伤仪等设备。裂纹探伤仪等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

龙祥海 刘西昌 韦献强 钟家帅 樊伟 秦啟耀 方金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柳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12.29

技术公布日:

2022/7/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3:20: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67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测量   连杆   系统   车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