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质量关键点控制方案

印    刷    工    序    质    量    关    键    点    控    制    方   
一.差:
1批量差, 未进行首件确认或者确认不到位(彻底是人为因素)。 首件确认是避免产品质量发生批量事故的根本方法,包括校 对样稿内容、装版方向、套印精度、相、文字、图案是否 清晰、是否空印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确认,惟独在首件确认完 成后才可以进行正常的开机操作。
2.  同批次差,对生产过程的监控不到位。生产过程中应加强 对运行状况的监控,包括油墨的黏度、溶剂的挥发都能及时 掌控,换卷后的每卷印刷薄膜必须取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 ,就可以避免发生大的质量事故。
二.空印:
1.  压印胶辊有明显的凹陷,在胶辊凹陷的地方,没有产生印刷 压力,印膜与网点内的油墨无法充分接触而产生;换压印胶 即可解决。
2.  胶辊或者版辊上附有杂质、硬物,经过挤压后,杂物的周围 半轴套管拉压机形成空印;如果没有压伤胶辊,把杂物清理干净即可。
3.  压印力不足,无法使印膜与网点内的油墨充分接触,造成空
4胶辊的跳动,造成印刷压力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时大时 ,在压力极小时就有可能产生空印。
5.  油墨与版辊的接触面太小(接触面在 1.52CM 之间为宜) 或者版辊磨损后,导致版辊网穴储墨量不够,印刷出来的图

案显得泛白,既像空印又像刮不干净。
6.  墨浓度太大,搅墨棒不转动,油墨分布不均匀,呈空印状。
7.  膜有死皱,或者原膜厚薄严重不均,导致在印刷过程中原 膜折叠,使得折叠处无法印上图案形成的空印。解决方法是 先调试自动打蜡机力或者导辊,若还是无法解决,则换膜。
.墨线:
1.  油墨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没有进行过滤,油墨中的杂质颗
(薄膜中夹杂的的纸芯屑或者透气膜表面的碳酸钙颗粒、墨 槽中的油墨皮油墨的连结料发生结晶、环境中的灰尘、沙 粒掉入油墨中等等)被带入刮刀与版辊面的间隙中,其不  能通过刮刀口而将刮刀局部顶起来,使得刮刀无法将版面上  的油墨刮干净,这样就会有油墨通过刮刀间隙转移到印膜上  而造成墨线。发生此种现象,必须停机对刮墨刀进行彻底清 
2. 刮刀缺口引起的线条,更换刮刀。
3.  墨不足,偶尔也会有墨线的情况。
4版辊上有条形凹陷。
.刮不干净:
1.  刮刀压力太小
2刮刀装得不平衡或者刮刀与版辊之间的角度太小(正常的角 度为 30°—45°)。
3.  油墨浓度太高,粘附在版辊上的油墨太多,导致刮刀刮墨不 彻底

4版辊镀铬不好或者版辊使用太久,导致版辊表面的铬层剥落 见铜使得无图案的地方也上墨,而呈现出刮不干净现象。
.堵版: (糊版)
1. 油墨干燥太快,导致油墨在版面上干固。
2. 热风吹到版面上,导致油墨在版面上干固。
3. 用后版辊清洗不干净,油墨干固在网点内,导致二次使用时 版。
4. 版面上的防锈油清洗不干净,也会引起堵版。
5. 油墨黏度过高,会造成转移率下降而堵版。
.墨点:
1. 刮刀在版辊上刮下来的油墨,未能在版辊两端用挡板档好, 使油墨随着版辊的转动而飞溅到印刷膜上面形成墨点。
2. 橡胶压辊两端的油墨积累太多
3. 直接上墨时,匀墨棒转速太快。
4. 墨泵喷出的油墨飞溅。
5. 新制的版辊抛光不良或者人为撞伤导致版辊上有麻点,使得 刷出来的彩膜有墨点。
七.套印不许
1拐角印刷张力设置不合理。
2. 薄膜不平整、荷叶边、边缘不整齐。
3. 薄膜的平行度差,张力在横向方向上不均匀。薄膜起飘,则 不能准确读取脉冲信号,
引起套印不许。

4. 薄膜厚薄不均。
5. 纸芯松动或者放卷轴偏心,引起放卷张力周期性波动。
6印刷压力不稳定。
7.  印版误差。
8.  印刷版辊两端锥孔和固版锥头不清洁,黏附有油墨或者其它杂 质,导致印版滚筒周向跳动,引起薄膜张力变化无规律,不 同程地改变整个印刷路径长度,从而导致套印不许。
9. 版辊没有装紧。
10. 印刷设备问题。
.薄膜起皱:
1. 材料平行度差,放卷时两边张力不平衡,在过压胶辊时起皱。
2.  印刷胶辊一边高、一边低,摆布压力不平行 , 同时还会导致套 不许。
3.  膜放卷引力太大引起跳动,收卷时张力太小而引起进出受 不平均。
4. 压印胶辊、导辊两边粘上油墨或者胶辊存在大小头现象
5. 导辊装得不平行。
应急调度.彗星状尾巴:
:从实地印刷图案的边缘在印刷方向上拖出,呈彗星状。 电力线网络摄像机原因:
1. 刮刀从图案边缘过渡到无图案区域时,刮刀会有一定程度的 振动,这样刮刀刃口处的油墨可能因刮刀的振动而翻到刮刀 的背面,当刮刀背面的残墨积累到一定量时又会因刮刀的振


粘到版面上,从而转移到薄膜上形成彗星状的尾巴。
2. 刮刀压得太紧,主刀的刀刃翻转,油墨透过去造成。
3. 刮刀安装不正确,刮刀的主刀与副刀之间漏油墨造成。 理方法;
1. 将粘在刮刀背面的油墨擦去即可
2. 刮刀压力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3. 取下刮刀,用布条擦干净主刀与副刀之间的油墨,再重新正 确安装刮刀即可
.背黏:
1. 人为原因,忘开风机。
2. 溶剂残留量偏高,尽管用手触摸印刷墨层并不黏手,但收卷 一定压力下,油墨中残存的溶剂使墨层软化,造成背黏。
3. 油墨中的树脂连结料质量不行。
4. 版辊网穴较深,上墨量大,印刷速度太快,造成油墨干燥不 彻底而导致背黏。
5. 收卷压力太大。
6. 溶剂挥发大气条件有一定的依赖性,当环境气压较低时, 风装置很难有效控制干燥效能。
7.  水晶版画印错电晕面,油墨附着力不够,收卷后在一定的压力下,油 会转移到非印刷面造成背黏。
十一.针孔:
1原膜自身的针孔。
2.  版辊撞伤有可能导致刺穿薄膜或者刺穿压胶辊。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41: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546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油墨   印刷   刮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