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DS-第8类:腐蚀品讲解

81002硝酸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硝酸
化学品英文名nitric acid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992
CAS7697-37-2
分子式HNO3
分子量63.01
第二部分一氧化氮 笑气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或混合物:纯品
有害物成分
浓度
CAS No.
硝酸
≥97.2
7697-37-2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8.1 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其蒸气有刺激作用,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及窒息。皮肤接触引起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等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烟雾。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GBZ 2.1-2007)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2
TLVTNOSHA 2ppm,5mg/m3; ACGIH 2ppm,5.2mg/m3
TLVWNACGIH 4ppm,10mg/m3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
溶解性:与水混溶。
主要用途:用途极广。主要用于化肥、染料、国防、、冶金、医药等工业。
pH
熔点()-42(无水)
相对密度(水=1)1.50(无水)
沸点()86(无水)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17
闪点():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
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下限[%(V/V)]:无意义
临界温度():无资料
爆炸上限[%(V/V)]: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4.4(20)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螺杆并联压缩机组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铜、胺类。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燃烧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无资料
刺激性
致敏性:无资料
致突变性:无资料
致畸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
其它: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 
废弃物性质:加入纯碱-硝石灰溶液中,生成中性的硝酸盐溶液,用水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  椒盐噪声
危险货物编号81002
UN编号2031
包装标志:腐蚀品;氧化剂
包装类别II
包装方法: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
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铝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91号,2011121日施行),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将该物质划为第8类腐蚀性物质。
第十六部分 
参考文献开放式基金预测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81005硝酸羟胺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硝酸羟胺
化学品英文名hydroxylamine nitrat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1498
CAS
分子式H4N2O4
分子量96.05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或混合物:纯品
注塑机联网
有害物成分
浓度
CAS No.
硝酸羟胺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8.1 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腐蚀性。能强烈腐蚀皮肤、眼睛和粘膜,甚至造成灼伤。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具强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 
危险特性:有强腐蚀性。加热至 100以上挥发分解,并易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
接触。应与易(可)燃物、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GBZ 2.1-2007)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订标准
TLVWN: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工作服不准带至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 
外观与性状:无结晶。
溶解性:易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pH
熔点()48
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
沸点()100(分解)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闪点():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
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下限[%(V/V)]:无意义
临界温度():无资料
爆炸上限[%(V/V)]: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喷粉房:稳定
禁配物:易燃或可燃物、碱类。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燃烧分解产物:氮氧化物。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无资料
刺激性
致敏性:无资料
致突变性:无资料
致畸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
其它: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56: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501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泄漏   接触   处理   容器   应急   操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