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及船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及船舶。


背景技术:



2.船舶舷侧线架支撑结构,主要应用于船舶的建造过程中。在船舶建造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包含风、水、电、氧气、乙炔等在内的动能进行施工。现阶段,施工动能的供给大多采用直接从动能箱拉皮带、风管等上船进行。
3.然而,由于船舶的外观四角都是形成一定角度的状态,动能箱引出的风管、皮带等在拉拽的过程中经过转角时往往由于操作者用力过大,在转角位置造成风管、皮带的接触面破损,使得氧气、乙炔等泄漏出来,造成安全隐患。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及船舶,解决船舶建造过程中动能管线经过转角位置的安全防护问题,杜绝由于动能管线在转角位置的磨损造成的氧气、乙炔等泄漏,提高船舶建造过程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及船舶,解决船舶建造过程中动能管线经过转角位置的安全防护问题,杜绝由于动能管线在转角位置的磨损造成的氧气、乙炔等泄漏,提高船舶建造过程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梁结构1、一个套筒双管结构2、一个第一连接结构3和一个第二连接结构4。
7.其中,套筒双管结构2,包括第一圆管21和第二圆管22;第一圆管21的两端分别与设置为第一宽度的两个支撑梁结构1连接,第二圆管22可转动地环套于第一圆管21的外周。
8.第一连接结构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支撑梁结构1且第一连接结构3平行于套筒双管结构2,平行距离为第一设定距离。
9.第二连接结构4的一端分别连接两个支撑梁结构1连接第一连接结构3的一端,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固定连接船舶甲板边板的自由边位置。
10.进一步地,第一圆管21的两端分别焊接于两个支撑梁结构1的连接第一连接处;第一连接结构3的两端分别焊接于两个支撑梁结构1的连接第二连接处。
11.进一步地,第二圆管22的长度小于第一圆管21的长度。
12.进一步地,第二连接结构4与第二连接结构4固定连接船舶甲板边板的自由边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3.进一步地,两个支撑梁结构1的长度根据船舶舷侧的位置结构,设置有用于满足不同工况的不同长度尺寸系列。
14.进一步地,两个支撑梁结构1为用于满足不同工况的不同长度尺寸系列的可伸缩结构。
15.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结构3为与第一圆管21相同结构的圆管结构。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宽度和所述第一设定距离能够根据船舶舷侧转角位置的具体尺寸进行调整。
17.进一步地,两个支撑梁结构1、一个套筒双管结构2、一个第一连接结构3及第二连接结构4的材料为钢。
18.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船舶,所述船舶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
19.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20.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及船舶,其中,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梁结构、一个套筒双管结构、一个第一连接结构和一个第二连接结构。套筒双管结构中第一圆管的两端分别与设置为第一宽度的两个支撑梁结构连接,第二圆管可转动地环套于第一圆管的外周;第一连接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支撑梁结构且第一连接结构平行于套筒双管结构;第二连接结构的一端分别连接两个支撑梁结构连接第一连接结构的一端,用于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固定连接船舶甲板边板的自由边位置。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解决船舶建造过程中动能管线经过转角位置的安全防护问题,杜绝由于动能管线在转角位置的磨损造成的氧气、乙炔等泄漏,提高船舶建造过程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示意图。
22.图中,1为支撑梁结构、2为套筒双管结构、21为第一圆管、22为第二圆管、3为第一连接结构、4为第二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在船舶建造过程中,船舶的外观四角都是形成一定角度的状态,包括风管、皮带在内的动能管线在拉拽的过程中经过由于转角时用力过大造成破损。不断提升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指标,使得动能管线经过船舶舷侧转角位置保护的这个问题,显得愈来愈发重要。
25.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示意图。
26.图1中,一种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包括:一种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梁结构1、一个套筒双管结构2、一个第一连接结构3和一个第二连接结构4。
27.其中,套筒双管结构2,包括第一圆管21和第二圆管22;第一圆管21的两端分别与设置为第一宽度的两个支撑梁结构1连接,第二圆管22可转动地环套于第一圆管21的外周。
28.第一连接结构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支撑梁结构1且第一连接结构3平行于套筒双管结构2,平行距离为第一设定距离。
29.第二连接结构4的一端分别连接两个支撑梁结构1连接第一连接结构3的一端,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固定连接船舶甲板边板的自由边位置。
30.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圆管21的两端分别焊接于两个支撑梁结构1的连接第一连接处;第一连接结构3的两端分别焊接于两个支撑梁结构1的连接第二连接处。
31.其中,第二圆管22的长度小于第一圆管21的长度。第二连接结构4与第二连接结构4固定连接船舶甲板边板的自由边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2.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两个支撑梁结构1的长度根据船舶舷侧的位置结构,设置有用于满足不同工况的不同长度尺寸系列,根据不同的尺寸需求选取不同的支撑梁结构,进一步方便船舶的建造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33.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实施方式中,两个支撑梁结构1为用于满足不同工况的不同长度尺寸系列的可伸缩结构。
34.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3为与第一圆管21相同结构的圆管结构。
35.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宽度和所述第一设定距离能够根据船舶舷侧转角位置的具体尺寸进行调整,在此并不进行具体限制。
36.其中,两个支撑梁结构1、一个套筒双管结构2、一个第一连接结构3及第二连接结构4的材料为钢。
37.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也可以根据需要对两个支撑梁结构1、一个套筒双管结构2、一个第一连接结构3及第二连接结构4的材料选取为包括铝合金在内的其他金属结构,在此并不进行具体限制。
38.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该装置设计简洁,制作难度小,使用简便,能够方便船舶建造过程中的使用,有效解决船舶建造过程中动能管线经过转角位置保护的问题。
39.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采用固定螺栓作用于船舶自由边位置,使其装置禁锢于船舶。风管、电缆等管路通过直接梁前方的第二圆管作用。管路等向上拉升或向下防坠的过程中由于管路的接触所述第二圆管也相应的旋转,避免管路直接与圆管形成硬摩擦损坏管路。其中,两侧支撑梁的长度也可相应的调整,如后期船舶外板进行油漆作业时支撑梁的长度延生很好的阻隔的管路触碰外板油漆。
40.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船舶,所述船舶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
41.一种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及船舶,其中,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梁结构、一个套筒双管结构、一个第一连接结构和一个第二连接结构。套筒双管结构中第一圆管的两端分别与设置为第一宽度的两个支撑梁结构连接,第二圆管可转动地环套于第一圆管的外周;第一连接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支撑梁结构且第一连接结构平行于套筒双管结构;第二连接结构的一端分别连接两个支撑梁结构连接第一连接结构的一端,用于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固定连接船舶甲板边板的自由边位置。
42.本发明技术方案,使用简单,灵活性强,能够解决船舶建造过程中动能管线经过转角位置的安全防护问题,杜绝由于动能管线在转角位置的磨损造成的氧气、乙炔等泄漏,提高船舶建造过程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同时,本发明技术方案也可以根据船舶的实际使用位置的结构特点,进行相应尺寸结构匹配的支撑设置。
43.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架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梁结构(1)、一个套筒双管结构(2)、一个第一连接结构(3)和一个第二连接结构(4);所述套筒双管结构(2),包括第一圆管(21)和第二圆管(22);所述第一圆管(21)的两端分别与设置为第一宽度的所述两个支撑梁结构(1)连接,所述第二圆管(22)可转动地环套于所述第一圆管(21)的外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支撑梁结构(1),且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平行于所述套筒双管结构(2),平行距离为第一设定距离;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支撑梁结构(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的一端,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固定连接船舶甲板边板的自由边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管(21)的两端分别焊接于所述两个支撑梁结构(1)的连接第一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的两端分别焊接于所述两个支撑梁结构(1)的连接第二连接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管(2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圆管(21)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固定连接船舶甲板边板的自由边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梁结构(1)的长度根据船舶舷侧的位置结构,设置有用于满足不同工况的不同长度尺寸系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梁结构(1)为用于满足不同工况的不同长度尺寸系列的可伸缩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为与所述第一圆管(21)相同结构的圆管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宽度和所述第一设定距离能够根据船舶舷侧转角位置的具体尺寸进行调整。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梁结构(1)、一个套筒双管结构(2)、一个第一连接结构(3)及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的材料为钢。10.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舷侧线架支撑装置及船舶,其中,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梁结构、一个套筒双管结构、一个第一连接结构和一个第二连接结构。套筒双管结构中第一圆管的两端分别与设置为第一宽度的两个支撑梁结构连接,第二圆管可转动地环套于第一圆管的外周;第一连接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支撑梁结构且第一连接结构平行于套筒双管结构;第二连接结构的一端分别连接两个支撑梁结构连接第一连接结构的一端,用于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固定连接船舶甲板边板的自由边位置。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解决船舶建造过程中动能管线经过转角位置的安全防护问题,杜绝由于动能管线在转角位置的磨损造成的氧气、乙炔等泄漏,提高船舶建造过程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范相威 陈朋 陈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16

技术公布日:

2022/9/6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7:17: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45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结构   船舶   圆管   所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