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B、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静电接地控制器>蜡烛灯效果图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Class D Audio Power
Amplifier)
近二十年来电子学课本上所讨论的放大器偏压(Bias)分类不外乎A类、B
类、C类等放大电路,而讨论音频功率放大器仅强调A类、B类、AB类而却把D类放大器给忘掉了,事实上D类放大器早在1958年已被提出(注一),甚至还有E 类、F类、G类、H类及S类等(注二),只是这些类型的电路与D类很接近,运用机会低,所以也就很少被提及。
音频功率放大器最大目的在提供喇叭得到最大功率输出,而卫衍生与电源所供给功率不对等的关系,即所谓功率放大器的效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如表一所示:
表一各類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比較
随着轻、薄、短、小手持电子装置的发展,诸如手机、MP3、PDA、IPOD及LCD TV…数位家庭等,
寻求一个省电的高效率音频功率放大器是必然的。因此最近几年音频功率放大器由AB类功率放大器转以D类功率放大器为主流。如图1所示(注三),在实际应用上D类放大效率可达90%以上远超过效率50%的AB类放大。所以D类放大的晶体管散热可大大的缩小,很适合应用于小型化的电子产品。
圖 1 D類及 AB 類效率比較
A类放大器(又称甲类放大器)的特点是不论是否输入信号,其输出电路恒有电流流通,而且这种放大器通常是在特性曲线的线性范围内操作,如图2所示,以求放大后的信号不失真。所以它的优点,是失真度小,信号越小传真度越高,最大的缺点是“功率效益”(Power Efficiency)低,最大只有25%,不输入信号时丝毫不降低消耗功率,极不适合做功率放大。但因其高传真度,部分高级音响器材仍采用A类放大器。
图1
利路防水接头图2(a)、(b)皆属A类放大器,设计时让VCE=1/2VCC,以求最大不失真范围。注意到Vi不输入时仍有0.5VCC/RL的电流流过晶体管,所以晶体管需要良好的散热环境。由于“共集极”组态(图2(a) Common Collector组态又称“射极跟随器”)转移特性曲线较“共射极”组态(图2(b) Common Emitter组态)有较佳的线性度(亦即失真较低)及较低的输出组抗,因此,同属于A类放大器,射级随耦器却较常被当成输出级使用(“共射级”组态较常被当成“驱动级”使用)。
a
b
图2 A类放大器
图3 变压器耦合A类放大器
图4 变压器耦合A类放大器的直流负载特性
B类功率放大器(乙类功率放大器)是工作点在特性线极端处的一种放大器,如图1所示。当没有信号输入时,输出端几乎不消耗功率。所以,若将上图的左图VBB拿掉,则根据定义,这种零偏压的电路就是一种B类放大器。然而,由于它的静态点在(VCC,0)处,因此,对于一个正弦波输入信号,它的输出端波形只剩半个周期是可以预期的。
风能汽车
亿万像素图1 B类功率放大器电路图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将另一半周期的信号以一PNP型BJT与原射级跟随器相接,形成所谓的“互补式射级跟随器”(Complementary Emitter Follower),又称
为“B类推挽式放大器”(Class B Push-Pull Amplifier),如图1所示。其动作原理,在Vi的正半周其间,Q1导通且Q2截止,所以,形成图2的输出端正半周正弦波;同理,当Vi为负半周时,Q1截止而Q2导通,结果形成输出端负半周正弦波,如图2虚线部分所示。
葡萄架势
图2 B类功率放大器特性图
由于B类推挽式放大器在无输入信号时不消耗功率,因此它较A类放大器有更高的最大功率效益(可达78%)。然而,由于推挽式放大器的信号振幅范围有一段是在特性线的非线性区域上,因此导致严重的失真,如2所示,这种失真我们称它做“交越失真”(Cross-Over Distortion)。为了改善这种情形,所以有了AB类放大器,见下篇。
图3 B类双端推挽放大器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22:30: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450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功率   信号   输出   输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