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生产中的过孔和背钻都是什么?一文了解

PCB⽣产中的过孔和背钻都是什么?⼀⽂了解
⼀、⾼速PCB中的过孔设计
在⾼速PCB设计中,往往需要采⽤多层PCB,⽽过孔是多层PCB 设计中的⼀个重要因素。PCB中的过孔主要由孔、孔周围的焊盘区、POWER 层隔离区三部分组成。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速PCB中过孔的问题及设计要求。
303c⾼速PCB中过孔的影响
⾼速PCB多层板中,信号从某层互连线传输到另⼀层互连线就需要通过过孔来实现连接,在频率低于1 GHz时,过孔能起到⼀个很好的连接作⽤,其寄⽣电容、电感可以忽略。当频率⾼于1 GHz后,过孔的寄⽣效应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就不能忽略,此时过孔在传输路径上表现为阻抗不连续的断点,会产⽣信号的反射、延时、衰减等信号完整性问题。当信号通过过孔传输⾄另外⼀层时,信号线的参考层同时也作为过孔信号的返回路径,并且返回电流会通过电容耦合在参考层间流动,并引起地弹等问题。
乙氧酰胺苯甲酯过孔的类型
过孔⼀般⼜分为三类:通孔、盲孔和埋孔。
抗干扰滤波器
盲孔:指位于印刷线路板的顶层和底层表⾯,具有⼀定深度,⽤于表层线路和下⾯的内层线路的连接,孔的深度与孔径通常不超过⼀定的⽐率。
埋孔:指位于印刷线路板内层的连接孔,它不会延伸到线路板的表⾯。
通孔:这种孔穿过整个线路板,可⽤于实现内部互连或作为元件的安装定位孔。由于通孔在⼯艺上更易于实现,成本较低,所以⼀般印制电路板均使⽤
⾼速PCB中的过孔设计
在⾼速PCB设计中,看似简单的过孔往往也会给电路的设计带来很⼤的负⾯效应。为了减⼩过孔的寄⽣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设计中可以尽量做到:
(1)选择合理的过孔尺⼨。对于多层⼀般密度的PCB 设计来说,选⽤0.25mm/0.51mm/0.91mm(钻孔/ 焊盘/ POWER 隔离区)的过孔较好;对于⼀些⾼密度的PCB 也可以使⽤0.20mm/0.46mm/0.86mm 的过孔,也可以尝试⾮穿导孔;对于电源或地线的过孔则可以考虑使⽤较⼤尺⼨,以减⼩阻抗;
(2)POWER隔离区越⼤越好,考虑PCB 上的过孔密度,⼀般为D1=D2+0.41;
(3)PCB 上的信号⾛线尽量不换层,也就是说尽量减少过孔;
(4)使⽤较薄的PCB有利于减⼩过孔的两种寄⽣参数;
(5)电源和地的管脚要就近过孔,过孔和管脚之间的引线越短越好,因为它们会导致电感的增加。同时电源和地的引线要尽可能粗,以减少阻抗;
(6)在信号换层的过孔附近放置⼀些接地过孔,以便为信号提供短距离回路。
此外,过孔长度也是影响过孔电感的主要因素之⼀。对⽤于顶、底层导通的过孔,过孔长度等于PCB厚度,由于PCB层数的不断增加,PCB厚度常常会达到5 mm以上。然⽽,⾼速PCB设计时,为减⼩过孔带来的问题,过孔长度⼀般控制在2.0mm以内。对于过孔长度⼤于2.0 mm过孔,通过增加过孔孔径,可在⼀定程度上提⾼过孔阻抗连续性。当过孔长度为1.0 mm及以下时,最佳过孔孔径为0.20 mm ~ 0.30 mm。
⼆、PCB⽣产中的背钻⼯艺
1.什么PCB背钻?
背钻其实就是控深钻⽐较特殊的⼀种,在多层板的制作中,例如12层板的制作,我们需要将第1层连到第9层,通常我们钻出通孔(⼀次钻),然后陈铜。这样第1层直接连到第12层,实际我们只需要第1层连到第9层,第10到第12层由于没有线路相连,像⼀个柱⼦。
这个柱⼦影响信号的通路,在通讯信号会引起信号完整性问题。所以将这个多余的柱⼦(业内叫STUB)从反⾯钻掉(⼆次钻)。所以叫背钻,但是⼀般也不会钻那么⼲净,因为后续⼯序会电解掉⼀点铜,且钻尖本⾝也是尖的。所以PCB⼚家会留下⼀⼩点,这个留下的STUB的长度叫B值,⼀般在50-150UM范围为好。
2.背钻孔有什么样的优点?
1)减⼩杂讯⼲扰;
2)提⾼信号完整性;
3)局部板厚变⼩;
4)减少埋盲孔的使⽤,降低PCB制作难度。
3.背钻孔有什么作⽤?
背钻的作⽤是钻掉没有起到任何连接或者传输作⽤的通孔段,避免造成⾼速信号传输的反射、散射、延迟等,给信号带来“失真”研究表明:影响信号系统信号完整性的主要因素除设计、板材料、传输线、连接器、芯⽚封装等因素外,导通孔对信号完整性有较⼤影响。
4.背钻孔⽣产⼯作原理
依靠钻针下钻时,钻针尖接触基板板⾯铜箔时产⽣的微电流来感应板⾯⾼度位置,再依据设定的下钻深度进⾏下钻,在达到下钻深度时停⽌下钻。如图⼆,⼯作⽰意图所⽰
5.背钻制作⼯艺流程?
a、提供PCB,PCB上设有定位孔,利⽤所述定位孔对PCB进⾏⼀钻定位并进⾏⼀钻钻孔;
b、对⼀钻钻孔后的PCB进⾏电镀,电镀前对所述定位孔进⾏⼲膜封孔处理;
c、在电镀后的PCB上制作外层图形;
d、在形成外层图形后的PCB上进⾏图形电镀,在图形电镀前对所述定位孔进⾏⼲膜封孔处理;
e、利⽤⼀钻所使⽤的定位孔进⾏背钻定位,采⽤钻⼑对需要进⾏背钻的电镀孔进⾏背钻;
f、背钻后对背钻孔进⾏⽔洗,清除背钻孔内残留的钻屑。
6.如有电路板有孔要求从第14层钻到12层要如何解决呢?
1)如该板在第11层有信号线,在信号线的两端有通孔连接到元件⾯和焊锡⾯,在元件⾯上将会插装元器件,如下图所⽰,也就是说,在该线路上,信号的传输是从元件A通过第11层的信号线传递到元件B。
2)按第1点所描述的信号传输情况,通孔在该传输线路的作⽤等同于信号线,如果我们不进⾏背钻,则信号的传输路线
2)按第1点所描述的信号传输情况,通孔在该传输线路的作⽤等同于信号线,如果我们不进⾏背钻,则信号的传输路线如图五所⽰。
3)从第2点所描述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先好传输过程中,焊锡⾯到11层的通孔段其实并没有起到任何的链接或者传输作⽤。⽽这⼀段通孔的存在则容易造成信号传输的反射、散射、延迟等,因此背钻实际上就是钻掉没有起到任何链接或者传输作⽤的通孔段,避免造成信号传输的反射、散射、延迟,给信号带来失真。
由于钻孔深度存在⼀定的公差控制要求,以及板件厚度公差,我们⽆法100%满⾜客户绝对的深度要求,那么对于背钻深度的控制是深⼀点好还是浅⼀点好?我们对⼯艺的看法是宁浅勿深,图六。
7.背钻孔板技术特征有哪些?
1)多数背板是硬板
2)层数⼀般为8⾄50层
3)板厚:2.5mm以上
4)厚径⽐较⼤
5)板尺⼨较⼤
6)⼀般⾸钻最⼩孔径>=0.3mm
7)外层线路较少,多为压接孔⽅阵设计
8)背钻孔通常⽐需要钻掉的孔⼤0.2MM
钼加工9)背钻深度公差:+/-0.05MM
10)如果背钻要求钻到M层,那么M层到M-1(M层的下⼀层)层的介质厚度最⼩0.17MM
8.背钻孔板主要应⽤于何种领域呢?
背板主要应⽤于通信设备、⼤型服务器、医疗电⼦、军事、航天等领域。由于军事、航天属于敏感⾏业,国内背板通常由军事、航天系统的研究所、研发中⼼或具有较强军事、航天背景的PCB制造商提供;在中国,背板需求主要来⾃通信产业,现逐渐发展壮⼤的通信设备制造领域。
在Allegro中实现背钻⽂件输出
1.⾸先选中背钻Net,定义长度。在菜单栏中点Edit-Properties,打开对话框Edit property,如下图:
金刚石磨头
2.在菜单中点:Manufacturing→NC→ Backdrill Setup and Analysis,如下图:
3.背钻可以从top层开始,也可以从Bottom层开始。⾼速信号上的连接管脚和VIA都需要做背钻。设置如下:
4.钻孔⽂件如下:
5.将背钻钻孔⽂件和背钻钻孔深度的表格⼀起打包发给PCB⼚,背钻深度表格需⼿动填写
相关的⼀些属性Properties
1、BACKDRILL_MAX_PTH_STUB(net):在constraint manager⾥⾯需要给背钻的⽹络赋予
BACKDRILL_MAX_PTH_STUB属性,只有设置了属性,软件才会识
为这个⽹络需要考虑背钻。在constraintmanager→net→general properties →worksheet→backdrill项,选择需要的项⽬并单击⿏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change命令,输⼊maximum stub的值即可。Stub的计算原则为top和bottom 两⾯的stub都会被计⼊到最⼤的stub长度⾥⾯。
2、BACKDRILL_EXCLUDE属性:定义了这个属性后,相关的⽬标就不进⾏背钻,此属性可以赋给
symbol,pin,via,甚⾄可以在建库的时候就附上属性。
3、BACKDRILL_MIN_PIN_PTH属性:确保最⼩的通孔⾦属化的深度
4、BACKDRILL_OVERRIDE属性:⽤户⾃定义backdrill的范围,这也是⽐较有⽤的⼀个⽅法,尤其是针对结构简单,背钻深度⼀致的设计。
5、BACKDRILL_PRESSFIT_CONNECTOR属性:这是针对压接件的设置属性,⼀般情况下,背钻会识别压接器件,不会从器件⾯背钻,如果要求两⾯背钻。
压接器件必须赋予BACKDRILL_PRESSFIT_CONNECTOR属性。⽤于压接器件,要求单⾯或者双⾯背钻背钻时,指定这个参数后,背钻深度不会进⼊压接器件必需的有效连接区域。值,其中values=pin contact range,这个值必须从压接器件⼚家得到。
针对背钻的属性都设置完成后,就是对背钻的分析了,启动菜单命令:manufacture→NC backdrill setup and analysis,启动背钻界⾯分析窗⼝,选择new pass set,设置⼀些背钻的参数,分析之后会产⽣报告,有冲突的地⽅都会有详细说明。
如果分析没有问题,那么背钻的设置就全部完成了,需要在后处理的光绘输出阶段如NC-Drill legend和NC Drill的窗⼝中选择include backdrill,然后执⾏⽣成背钻钻孔孔位图和钻孔⽂件。
注意PCB板⼚的背钻深度⼯艺能⼒需要与⼚家沟通。
陶瓷耳环你和⼤⽜⼯程师之间到底差了啥?
加⼊技术交流,与⾼⼿⾯对⾯
加⼊“中国电⼦⽹”交流
具体加详情请戳
→“中国电⼦⽹技术交流”←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30: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443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信号   过孔   传输   通孔   钻孔   深度   需要   属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