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德对微生物学的巨大贡献心得体会

巴斯德对微生物学的巨大贡献心得体会
路易斯·巴斯德,法国杰出的有机化学家,现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他一生贡献无数,首先发现了碳酸盐分子的旋光性,开创了立体化学的研究。然后他通过对发酵现象的多年研究,证明了发酵是由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引起,并发明了至今仍广为应用的“巴斯德消毒法“。在同“生命自然发生说”的争论过程中,他用著名的曲颈瓶实验,彻底推翻了“自然发生说”。此外,他还对当时流行的蚕病、鸡、病、狂犬病的病原体进行了研究,提出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并提出接种疫苗以防治传染病,为造福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巴斯德的科学研究生涯中,他一贯踏踏实实,全身心地投入科学研究,并且形成了他特有的科学技术思想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贡献
(一)微生物与发酵研究成果
巴斯德为微生物学、发酵学奠定了基础。1987年发现了乳酸菌,他最先指出发酵是由有生命微生物引起的,并发现不同微生物引起不同的发酵以及微生物对“同分异构”的作用。此后他又对酵母菌进行研究,并写出了乳酸菌发酵,酒精发酵,蚕病学等经典著作。
1886年研究出加热杀菌法。使葡萄酒、啤酒、酒精、乳制品等酸败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使发酵得以顺利进行。时至今日欧洲人对加热杀菌法仍称谓巴斯德,加热杀菌方法在我国医学界如今称之为“巴氏杀菌法”。
此外,巴斯德还提倡生命只能来自生命的“生原论”,有力的反驳了来自元老界的“生物自然发生论”,这是巴斯德在生物思想史上的一项重大贡献。
触摸调光ic巴斯德是微生物学及发酵学的奠基人。它在微生物及发酵领域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对微生物及发酵方面的研究,为后人铺平了道路,并发现微生物对同分异构体的选择作用。在研究酒质变酸时,明确提出发酵乃是微生物作用,不同微生物引起不同的发酵,并创造了微生物物理学。此外,在微生物形态上,微生物生理上,微生物培养方法及试验方法上都为后人开辟了道路。
(二)酒石酸研究成果
1.在研究中巴斯德最先发现酒石酸左肩半面像的偏光向左旋;右肩半面像的偏光面向右旋。
2.葡萄酸分解后成为左旋光性和右旋光性两种酒石酸,并且可以用两种等量酒石酸合并蒸
d型管发制成葡萄酸予以证明。葡萄酸左旋右旋双方抵消而构成了消旋酒石酸,即所谓的葡萄酸。
3.巴斯德作出了酒石酸内的原子排列可能是相反的,其构造就像左手与右手的关系的诊断。
4.葡萄酸能分解成左旋与右旋酒石酸,并且创建了酒石酸结晶等实验方法等。
5.1853年酒石酸研究成功后,到1974年时隔21年巴斯德发表了“从空间看分子构造”等有名的论文。揭示了酒石酸的”同分异构”现象,为碳化物由平面构造向立体构造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畜牧业上的贡献
1.蚕病
1865年他发现病蚕及病蚕吃过的桑叶上有椭园形小东西,它还能繁殖后代,它就是蚕病的“病原”,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发现病原菌。巴斯德把病蚕及桑叶烧掉,使蚕病得到了控制,并研究出防治蚕病的方法。
2.鸡病
1880年法国流行鸡,巴斯德用病鸡身上病菌接种于健康鸡身上,健康鸡则病死,以此证明这种是由病菌传染的。他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疫苗减毒”法,并研究制成鸡疫苗,注射后增强鸡的抵抗能力,防止鸡传染。
3.碳疽病
0663.us
巴斯德经过许多挫折,最终发明了“疫苗减毒”法。于1881年在农场上公开试验成功,为偶蹄类家畜,间接也为人类除去了一大病害。
卡片打印4.狂犬病
1885年以前人们早就知道被疯狗咬了会得狂犬病,但却不知其原因。巴斯德在研究狂犬病时发现有一种比微生物还小的小家伙,当时他并不知道是病毒(virus),但他却指出这种病原物是能通过细菌过滤器的“过滤性超微生物”。它侵入动物的脑脊髓里所致。他用狂犬病毒植入兔子身上,再将死去的兔子脊髓取出干燥减毒,其液体注射给狗,狗就有抵抗狂犬病的能力。1885年开始应用于人体上。巴斯德的创造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分液罐
1880~1885年间,巴斯德利用减毒方法研制成鸡疫苗,猪丹毒疫苗,碳疽病疫苗,狂犬病疫苗以及人类预防传染病多种疫苗。他对人类以及家畜预防与传染病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更重要的他在晚年培养了大批预防传染病世界级的人才。
二、成功的原因
碎花刀刀巴斯德他的一生对酿造界、蚕业界、畜牧界立下了丰碑。尤其是对疫苗的发明,对医学的供献是无法估量的,疫苗的发明对世界人民以及子子孙孙都受到了他的思惠。然而一个人的成功是需要付出多方面努力的,巴斯德取得的巨大成功与他自己的努力分不开。
1.积极吸取他人的经验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有一句名言:“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确,杰出的科学家往往都善于积极吸取前人的经验,巴斯德也不例外。在巴斯德之前,意大利生物学家斯巴兰扎尼就坚信,生命只能来源于生命,并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效的工作。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出版,也使巴斯德得到启示,生命只能由生命而来,微生物必有母体。著名的法国化学家巴拉也对巴斯德的研究工作提出过许多宝贵的意见[1]。正是广泛
地吸取了这些科学家的理论和经验,巴斯德才于1860-1864年期间设计出著名的曲颈瓶实验,给“生命的自然发生说”以致命的一击。这对于生命科学、医学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辩证法认为,人的认识来源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排斥任何一方面都是不行的。巴斯德在做好自己研究工作的同时,广泛地吸取他人的经验,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使自己得到了不断地提高。
2.具有创新意识,敢于挑战权威
巴斯德善于吸取前人的经验,但他并不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踯躅不前,而是勇于创新,不断地将科学推向前进。对巴斯德来说,他随时准备接受任何被事实证实的新观点,而不是任何权威的观点,正所谓:“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研究发酵的机理时,他的观点与当时人称“化学教皇”的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不同,受到了广泛的批评。但他并没有畏缩,而是不断地努力工作,最后用无可辩驳的实验,折服了整个化学界。当时在欧洲,外科手术的死亡率非常高。据统计,1864年在法国巴黎的医院中,外科手术死亡率达到了5316%,英国一般医院高达80%。巴斯德通过多年的研究认为,这是由于伤口暴露在无数微生物面前,病人死于微生物的毒害作用,这与当时医学界流行的病理学观念是相左的。巴斯德遭到了反对派
的谩骂和攻击,但是他决不退缩,而是坚决地与这些保守的顽固思想作斗争。英国医生李斯特按巴斯德的意见,对手术中与病人接触的各种事物———手术刀、纱布等都用硼酸进行了消毒,1868年,英国爱丁堡医院的外科手术死亡率已降到了15%左右[2]。最终,巴斯德的观点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巴斯德的这一思想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不谋而合。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4:22: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402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研究   发酵   疫苗   生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