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车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铁道工程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物料车。


背景技术:



2.目前在铁路上广泛使用的物料车,其抛带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都伸出于车架,导致物料车的结构较大,在轨道上运行时不方便。
3.因此,传统物料车的抛带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都伸出于车架,导致物料车的结构较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在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没有形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料车,以解决传统物料车的抛带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都伸出于车架,导致物料车的结构较大的技术问题。
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料车,包括:
7.车架;
8.料斗,设置于所述车架的上方;
9.抛带传送机构,置于所述车架之上;
10.纵向移动机构,位于所述料斗和所述抛带传送机构之间,分别与所述料斗和所述抛带传送机构连接;其中,所述纵向移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抛带传送机构在所述车架之上沿纵向方向移动使得所述抛带传送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车架伸出和收回;
11.抛带,安装于所述抛带传送机构,所述抛带传送机构用于传送所述抛带。
12.本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3.料斗作为基础结构件,料斗是纵向移动机构的安装基础,纵向移动机构安装在料斗和抛带传送机构之间,一方面有效的利用了料斗和抛带传送机构之间的空间,使得物料车的结构紧凑,能够适用于空间较小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能够在物料车需要进行砟料抛洒作业时,带动抛带传送机构和抛带伸出所述车架进行砟料的抛洒;在不进行抛洒作业时,带动抛带传送机构和抛带相对于车架收回。
附图说明
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物料车的示意图;
16.图2为图1所示物料车的抛带传送机构相对于所述车架伸出的示意图;
17.图3为图1所示物料车的抛带传送机构相对于所述车架伸出,提升的示意图;
18.图4为图1所示物料车的抛带传送机构相对于所述车架伸出,提升且转动的示意
图;
19.图5为图1所示物料车的局部示意图;
20.图6为图5所示的侧视图;
21.图7为图5所示的俯视图;
22.图8为图7所示的a-a剖视图;
23.图9为图8所示的b-b剖视图;
24.图10为图5所示物料车的抛带传送机构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
26.110车架,120储运箱,130料斗支架,140料斗安装框,;
27.200料斗,
28.300纵向移动机构,310固定座,320纵向移动驱动装置,331纵向移动输出齿轮,332纵向移动齿条,341后部滚轮,342后部导轨,351内侧滚轮,352 外侧导轨,353内侧导轮,361收回位置锁定板,362工作位置锁定板,363锁定销,
29.400抛带传送机构,
30.500抛带,
31.600提升机构,
32.710回转支承的内圈,720回转支承的滚动体,730回转支承的外齿圈,740 旋转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4.实施例一
35.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物料车,包括:
36.车架110;
37.料斗200,设置于所述车架110的上方;
38.抛带传送机构400,置于所述车架110之上;
39.纵向移动机构300,位于所述料斗200和所述抛带传送机构400之间,分别与所述料斗200和所述抛带传送机构400连接;其中,所述纵向移动机构300 用于带动所述抛带传送机构400在所述车架110之上沿纵向方向移动使得所述抛带传送机构400相对于所述车架110伸出和收回;
40.抛带500,安装于所述抛带传送机构400,所述抛带传送机构400用于传送所述抛带500。
41.本技术实施例的物料车,料斗设置在车架的上方,即车架是料斗的安装基础,抛带传送机构置于所述车架之上。纵向移动机构位于料斗和抛带传送机构之间,分别与料斗和抛带传送机构连接,即纵向移动机构安装在料斗和抛带传送机构之间,有效的利用了料斗和抛带传送机构之间的空间,使得物料车的结构紧凑。料斗是纵向移动机构的安装基础,是
基础结构件,承担了整个纵向移动机构的重量。由于抛带安装于抛带传送机构,这样,纵向移动机构带动抛带传送机构在车架之上沿纵向方向移动使得所述抛带传送机构伸出所述车架的过程中,抛带也在车架之上沿纵向方向移动相对于所述车架伸出和收回。这样,在物料车需要进行砟料抛洒工作时,抛带和抛带传送机构能够相对于车架伸出,抛带进行抛洒工作;在物料车不需要进行砟料抛洒作业时,抛带和抛带传送机构能够相对于车架收回。本技术实施例的物料车,料斗作为基础结构件,料斗是纵向移动机构的安装基础,纵向移动机构安装在料斗和抛带传送机构之间,一方面有效的利用了料斗和抛带传送机构之间的空间,使得物料车的结构紧凑,能够适用于空间较小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能够在物料车需要进行砟料抛洒作业时,带动抛带传送机构和抛带伸出所述车架进行砟料的抛洒;在不进行抛洒作业时,带动抛带传送机构和抛带相对于车架收回。
42.具体的,纵向方向为物料车的走行方向,垂直于物料车的走行方向为横向。
43.实施中,如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
44.倒u形的固定座310,所述固定座310的横向部安装在所述料斗200的下端;其中,所述固定座310的横向部具有固定座通孔,所述料斗200的下出料口和所述固定座通孔相连通;
45.两个纵向移动驱动装置320,相对固定在所述固定座的两个竖向部的外侧,且所述纵向移动驱动装置320的输出轴伸入到所述固定座310的两个竖向部之间;
46.两个纵向移动输出齿轮331,一个所述纵向移动输出齿轮331安装在一个所述纵向移动驱动装置320的输出轴上;
47.两个纵向移动齿条332,分别固定在所述抛带传送机构400的两侧,所述纵向移动齿条332和所述纵向移动输出齿轮331啮合;
48.其中,两个所述纵向移动驱动装置320的输出轴同步转动,通过所述纵向移动输出齿轮331和所述纵向移动齿条332的传动,带动所述抛带传送机构400 在所述车架110之上沿纵向方向移动。
49.固定座的横向部安装在料斗的下端,且所述料斗的下出料口和所述固定座通孔相连通,这样,料斗内的砟料能够通过料斗的下出料口和固定座通孔落到抛带传送机构的抛带上,通过抛带将物料进行传送和抛洒。为了实现抛带传送机构和抛带在纵向方向的移动,一个所述纵向移动输出齿轮安装在一个所述纵向移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两个纵向移动齿条分别固定在所述抛带传送机构的两侧,纵向移动齿条和纵向移动输出齿轮啮合。这样,两个纵向移动驱动装置同步转动,通过所述纵向移动输出齿轮和所述纵向移动齿条的传动,带动所述抛带传送机构在车架之上沿纵向方向移动。这样,就实现了抛带传送机构的纵向移动。
50.具体的,如图8所示,倒u形的固定座310的结构,固定座310的倒u 形开口的大小与抛带传送机构的宽度配合,即固定座的横向尺寸由抛带和抛带传送机构的横向尺寸决定的。
51.对空间较小的工作环境,选用抛带和抛带传送机构在横向方向较小的物料车。
52.具体的,纵向移动输出齿轮用于同步传递纵向移动驱动装置输出的扭矩。
53.纵向移动驱动装置和抛带传送机构之间运动的传递,通过纵向移动输出齿轮和纵向移动齿条配合实现,即齿轮和齿条的配合进行传动,使得运动能够平稳的进行传递。
54.具体的,纵向移动齿条通过螺栓固定在抛带传送机构的两侧。
55.通过螺栓能够方便的将纵向移动齿条进行固定。
56.实施中,如图6和图10所示,所述纵向移动机构还包括:
57.两个后部滚轮341,相对设置在所述抛带传送机构400的外底部且远离所述固定座310的位置,所述后部滚轮341用于支撑所述抛带传送机构400;
58.两个后部导轨342,固定在所述车架110之上且分别承载两个所述后部滚轮341;
59.其中,所述抛带传送机构400在沿纵向方向移动时,所述后部滚轮341沿所述后部导轨342移动。
60.在抛带传送机构不移动时,所述后部滚轮对抛带传送机构起到支撑作用;在抛带传送机构移动时,后部滚轮沿后部导轨滚动,后部滚轮对抛带传送机构起到支撑作用,同时摩擦力较小,使得纵向移动输出齿轮和纵向移动齿条的磨损较小。
61.实施中,如图5,图6和图9所示,所述纵向移动驱动装置320位于所述固定座310的竖向部的中部。
62.这样,固定座相对于纵向移动驱动装置所在位置是对称结构,结构对称,使得受力较为均衡。
63.实施中,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纵向移动机构还包括:
64.两对内侧滚轮351,每对所述内侧滚轮351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座310的两个竖向部的内侧,两对内侧滚轮351相对于纵向移动驱动装置320对称设置,所述内侧滚轮351的位置高于所述纵向移动驱动装置320;
65.两个外侧导轨352,分别固定在所述抛带传送机构400的两个外侧,两个所述内侧滚轮351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外侧导轨352处;
66.其中,所述外侧导轨352和所述内侧滚轮351配合在所述内侧滚轮的径向限定所述抛带传送机构纵向的移动。
67.内侧滚轮的位置高于所述纵向移动驱动装置,避免纵向移动齿条和外侧导轨的干涉。这样,抛带传送机构的后部支撑由后部滚轮和后部导轨实现,抛带传送机构的前部在竖向方向的承载通过内侧滚轮和外侧导轨实现,保护了纵向移动输出齿轮和纵向移动齿条。外侧导轨和内侧滚轮配合的方式,使得所述抛带传送机构的纵向移动在所述内侧滚轮的径向即竖向方向受到外侧导轨的限制。这样,就限制了抛带传送机构在竖向方向的移动,减少出现在竖向方向偏移的情况。
68.实施中,如图9所示,所述纵向移动机构还包括:
69.两个内侧导轮353,两个所述内侧导轮353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座310的两个竖向部的内侧,且所述内侧导轮353的位置与所述内侧滚轮351的高度一致;所述内侧导轮353的轴向和所述侧滚轮351的轴向相垂直;
70.两个所述内侧导轮353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外侧导轨352处,且所述内侧导轮353与所述外侧导轨352的内底面配合在所述内侧滚轮351的轴向限定所述抛带传送机构400纵向的移动。
71.在抛带传送机构在车架之上沿纵向方向移动时,内侧导轮在外侧导轨的内底面滚动。外侧导轨和内侧导轮配合的方式,使得所述抛带传送机构的纵向移动在所述内侧滚轮的轴向即横向方向受到外侧导轨的限制。这样,内侧滚轮和内侧导轮共同与外侧导轨配合,
实现了抛带传送机构纵向移动方向的限位。
72.实施中,如图5,图6和图10所示,所述外侧导轨352是横截面为[形的外侧导轨352,所述内侧滚轮351的廓形与所述外侧导轨352上下壁的内侧廓形相接触;
[0073]
所述内侧滚轮351的廓形的横剖面为圆锥面,所述内侧滚轮351能够在所述外侧导轨352内滚动,使所述抛带传送机构400在所述固定座内进行纵向移动时能够获得很好的对中效果。
[0074]
外侧导轨的上下侧壁在内侧滚轮的径向方向限定内侧滚轮,外侧导轨的上下壁之间的底壁与内侧导轮的外周面接触,外侧导轨的底壁在内侧滚轮的轴向放线限定内侧导轮,这样,内侧滚轮和内侧导轮平稳地在外侧导轨内滚动,实现抛带传送机构纵向移动的方向平稳移动。
[0075]
实施中,所述固定座的两个竖向部分别具有贯穿的固定座通孔;
[0076]
如图5,图8和图10所示,所述纵向移动机构还包括:
[0077]
一对收回位置锁定板361,相对固定在所述抛带传送机构400之上,所述收回位置锁定板361具有收回位置锁定板通孔;
[0078]
一对工作位置锁定板362,相对固定在所述抛带传送机构400之上,位于所述收回位置锁定板361的后方,所述工作位置锁定板362具有工作位置锁定板通孔;
[0079]
两个锁定销363,分别位于两个固定座通孔处;
[0080]
两个锁定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之上,分别用于驱动两个所述锁定销沿两个所述固定座通孔移动;
[0081]
其中,所述抛带传送机构处于收回位置时,所述收回位置锁定板通孔和所述固定座通孔重合,所述锁定销穿入所述收回位置锁定板通孔内,锁定所述抛带传送机构的位置;在抛带传送机构需要纵向移动时,所述锁定驱动装置带动所述锁定销从所述收回位置锁定板通孔内退出;所述抛带传送机构在沿纵向方向移动到所述工作位置锁定板通孔和所述固定座通孔重合时,所述锁定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锁定销穿入所述工作位置锁定板通孔内锁定所述抛带传送机构的位置。
[0082]
固定座通孔,收回位置锁定板通孔,工作位置锁定板,锁定销,锁定驱动装置相配合的方式,使得纵向移动结构在纵向方向移动到预设的工作位置时,即所述工作位置锁定板通孔和所述固定座通孔重合的位置时,能够通过锁定销穿过固定座通孔穿入到工作位置锁定板通孔内,使得所述抛带传送机构相对于固定座的位置锁定。通过收回位置锁定板和工作位置锁定板,限制了所述抛带传送机构在沿纵向方向移动时的极限位置,防止出现抛带传送机构沿纵向方向移动过量的情况。
[0083]
实施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物料车还包括:
[0084]
储运箱120,所述储运箱120固定在所述车架110之上,且所述料斗200 用于承接从所述储运箱120的下出料口处注入的砟料;
[0085]
料斗支架130,固定于所述车架110之上;
[0086]
u形的料斗安装框140,所述料斗安装框140的两个侧臂的端部分别与所述料斗支架130转动连接,所述料斗200的上部固定在所述料斗安装框140的内侧;
[0087]
提升机构600,所述提升机构600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料斗安装框140 的横向臂的外侧,所述提升机构600的上端与所述储运箱120转动连接;
[0088]
提升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提升机构在竖向方向伸缩,带动所述料斗绕所述料斗支架转动下降和提升。
[0089]
料斗,一方面,固定在所述料斗安装框的内侧,料斗安装框与固定在车架之上的料斗支架转动连接,另一方面又通过提升机构与固定在车架之上的储运箱转动连接。这样,就使得提升驱动装置驱动提升机构在竖向方向收缩时,料斗整体绕料斗支架向上转动且料斗与提升机构连接的一侧被向上提升。提升驱动装置驱动提升机构在竖向方向伸长时,料斗整体绕料斗支架向下转动且料斗与提升机构连接的一侧被向下放下。
[0090]
具体的,所述提升机构是伸缩油缸,在所述伸缩油缸向上收缩时,带动料斗和抛带传送机构整体向上转动;在所述伸缩油缸向下伸长时,带动料斗和抛带传动机构整体向下转动。
[0091]
具体的,所述提升机构的上端和下端的转动连接,所述料斗安装框的两个侧臂的端部的转动连接通过铰接实现。
[0092]
具体的,在物料车不进行砟料抛洒时,将抛带传送机构收回至收回位置。在收回位置,抛带传送机构位于储运箱和车架之间,且抛带传送机构的后部支撑由后部滚轮和后部导轨实现,抛带传送机构的前部通过纵向移动机构提供连接,从而使得抛带传送机构在收回位置,抛带传送机构的安装是稳定的,整个物料车的安全性较高。即抛带传送机构在收回位置,不需要考虑抛带和抛带传送机构的搭靠问题。
[0093]
实施中,如图9所示,物料车还包括:
[0094]
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的内圈710与所述料斗200的下出料口外侧固定,所述回转支承的外齿圈730与所述固定座固定;
[0095]
旋转驱动装置740;
[0096]
旋转输出齿轮,安装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740的输出轴上,且与所述回转支承的外齿圈730的啮合;
[0097]
其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740的输出轴转动,通过所述旋转输出齿轮和所述回转支承的外齿圈730传动,带动所述回转支承的外齿圈730相对于所述回转支承的内圈710转动,使得所述固定座310能够相对于所述料斗的下出料口转动。
[0098]
回转支承的内圈和外齿圈之间通过回转支承的滚动体720连接,这样,回转支承的外齿圈能够相对于回转支承的内圈转动,回转支承的内圈与料斗的下出料口外侧固定,回转支承的外齿圈与固定座固定,这样,固定座能够在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相对于料斗转动。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转动,通过旋转输出齿轮和回转支承的外齿圈传递,即通过齿轮传动实现,使得固定座能够相对于料斗旋转,进而使得整个所述抛带传送机构能够相对于料斗旋转。
[0099]
具体的,如图9所示,所述回转支承的外齿圈730和所述固定座310通过螺栓固定。
[0100]
通过螺栓将回转支承的外齿圈和固定座固定的方式,简单易于实现,占用的空间也较小。
[0101]
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物料车,料斗的安装通过固定在车架之上的料斗支架和储运箱实现,料斗的安装较为稳固。料斗作为基础结构件,是纵向移动机构,回转支承和提升机构的安装基础,承载纵向移动机构,抛带传送机构,回转支承和提升机构重量,使得纵向移动机构,回转支承和提升机构的安装较为稳固。纵向移动机构实现了抛带传送机构
的纵向移动,回转支承实现了抛带传送机构的旋转,提升机构实现了抛带传送机构的提升,进而实现了抛带的纵向移动,旋转和提升。
[0102]
具体的,所述纵向移动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和提升驱动装置采用液压马达。液压马达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振动,满足铁道工程机械使用环境苛刻的要求。
[0103]
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物料车的作业方法,在使用时,需要先将抛带传送机构在纵向方向移动,使得抛带传送机构伸出车架;之后,
[0104]
在砟料的抛洒方向与纵向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则将抛带传送机构进行提升,料斗整体绕料斗支架向上翘起,使得抛带传送机构的后部向上翘起抬升;
[0105]
在砟料的抛洒方向与纵向方向之间呈预设角度的情况下,有两种实现方式:
[0106]
方式一:先将料斗绕料斗支架向上翘起,使得抛带传送机构的后部向上翘起抬升;再将抛带传送机构进行转动,使得抛带传送机构和与纵向方向呈一定的角度;
[0107]
方式二:先将抛带传送机构进行转动,使得抛带传送机构和与纵向方向呈一定的角度;再将料斗绕料斗支架向上翘起,使得抛带传送机构的后部向上翘起抬升。
[0108]
抛带传送机构的伸缩动作的过程如下:
[0109]
步骤s11:需要抛洒作业时,纵向移动驱动装置启动,带动安装在其输出轴上的纵向移动输出齿轮转动,纵向移动输出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纵向移动齿条向作业方向移动,抛带传送机构在其下部纵向移动齿条的带动下沿作业方向伸出(与此同时,固定座上的内侧滚轮与内侧导轮在抛带两侧的外侧导轨内滚动,抛带传送机构后部的后部滚轮在后部导轨上滚动。);
[0110]
步骤s12:焊装于抛带传送机构后部两侧的工作位置锁定板移动至与安装在固定座两侧的锁定销中心对齐时,纵向移动驱动装置停止转动,抛带传送机构停止向作业方向移动;
[0111]
步骤s13:安装于固定座上的锁定驱动装置启动,锁定销在锁定驱动装置带动下伸出穿入所述工作位置锁定板通孔内锁定所述抛带传送机构的位置,锁定锁定驱动装置保压,抛带传送机构纵向位置锁定;
[0112]
步骤s14:安装于固定座上的锁定驱动装置启动,锁定销在锁定驱动装置的带动下缩回至解锁位置,锁定驱动装置保压,抛带传送机构纵向位置解锁;
[0113]
步骤s15:启动纵向移动驱动装置,带动安装在其输出轴上的纵向移动输出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与之啮合的纵向移动齿条向作业反方向移动;
[0114]
步骤s16:焊装于抛带传送机构头部两侧的工作位置锁定板移动至与安装在固定座两侧的锁定销中心对齐时,纵向移动驱动装置停止转动,抛带传送机构停止向作业反方向移动,抛带传送机构纵向位置锁定。
[0115]
优选的,依照步骤s11,s12,s13,s14,s15,s16的顺序依次执行。
[0116]
抛带传送机构的旋转动作的过程如下:
[0117]
步骤s21:应先执行抛带传送机构伸出动作,将抛带传送机构伸出至工作位置锁定,即抛抛带传送机构伸缩动作中的步骤s11,s12,s13;
[0118]
步骤s22:旋转驱动装置动作,通过旋转驱动装置驱动回转支承的外齿圈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座及抛带传送机构旋转一定角度(
±
90
°
范围内),旋转驱动装置停止动作。
[0119]
步骤s23:旋转驱动装置反转,使抛带传送机构恢复原位,旋转驱动装置停止动作。
[0120]
优选的,依照步骤s21,s22,s23的顺序依次执行。
[0121]
抛带传送机的提升动作的过程如下:
[0122]
步骤s31:应先执行抛带传送机构伸出动作,将抛带传送机构伸出至工作位置锁定,即抛带传送机伸缩动作中的步骤s11,s12,s13;
[0123]
步骤s32:提升驱动装置动作,带动料斗旋转,进而带动固定座及抛带传送机构旋转一定角度(0
°
~18
°
范围内),提升驱动装置保压;
[0124]
步骤s33:提升驱动装置动作,恢复至初始位置,带动料斗反向旋转,进而带动固定座及抛带传送机构恢复至初始位置。
[0125]
优选的是,依照步骤s31,s32,s33的顺序依次执行。
[0126]
在本技术及其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高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127]
在本技术及其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128]
在本技术及其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129]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0130]
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131]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物料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料斗,设置于所述车架的上方;抛带传送机构,置于所述车架之上;纵向移动机构,位于所述料斗和所述抛带传送机构之间,分别与所述料斗和所述抛带传送机构连接;其中,所述纵向移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抛带传送机构在所述车架之上沿纵向方向移动使得所述抛带传送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车架伸出和收回;抛带,安装于所述抛带传送机构,所述抛带传送机构用于传送所述抛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倒u形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横向部安装在所述料斗的下端;其中,所述固定座的横向部具有固定座通孔,所述料斗的下出料口和所述固定座通孔相连通;两个纵向移动驱动装置,相对固定在所述固定座的两个竖向部的外侧,且所述纵向移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伸入到所述固定座的两个竖向部之间;两个纵向移动输出齿轮,一个所述纵向移动输出齿轮安装在一个所述纵向移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两个纵向移动齿条,分别固定在所述抛带传送机构的两侧,所述纵向移动齿条和所述纵向移动输出齿轮啮合;其中,两个所述纵向移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同步转动,通过所述纵向移动输出齿轮和所述纵向移动齿条的传动,带动所述抛带传送机构在所述车架之上沿纵向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机构还包括:两个后部滚轮,相对设置在所述抛带传送机构的外底部且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位置,所述后部滚轮用于支撑所述抛带传送机构;两个后部导轨,固定在所述车架之上且分别承载两个所述后部滚轮;其中,所述抛带传送机构在沿纵向方向移动时,所述后部滚轮沿所述后部导轨滚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固定座的竖向部中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机构还包括:两对内侧滚轮,每对所述内侧滚轮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两个竖向部的内侧,两对内侧滚轮相对于纵向移动驱动装置对称设置,所述内侧滚轮的位置高于所述纵向移动驱动装置;两个外侧导轨,分别固定在所述抛带传送机构的两个外侧,两个所述内侧滚轮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外侧导轨处;其中,所述外侧导轨和所述内侧滚轮配合在所述内侧滚轮的径向限定所述抛带传送机构纵向的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机构还包括:两个内侧导轮,两个所述内侧导轮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两个竖向部的内侧,且所述内侧导轮的位置与所述内侧滚轮的高度一致;所述内侧导轮的轴向和所述侧滚轮的轴向相垂直;两个所述内侧导轮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外侧导轨处,且所述内侧导轮与所述外侧导轨的
内底面配合在所述内侧滚轮的轴向限定所述抛带传送机构纵向的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两个竖向部分别具有贯穿的固定座通孔;所述纵向移动机构还包括:一对收回位置锁定板,相对固定在所述抛带传送机构之上,所述收回位置锁定板具有收回位置锁定板通孔;一对工作位置锁定板,相对固定在所述抛带传送机构之上,位于所述收回位置锁定板的后方,所述工作位置锁定板具有工作位置锁定板通孔;两个锁定销,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座通孔处;两个锁定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之上,分别用于驱动两个所述锁定销沿两个所述固定座通孔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所述的物料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运箱,所述储运箱固定在所述车架之上,且所述料斗用于承接从所述储运箱的下出料口处注入的砟料;料斗支架,固定于所述车架之上;u形的料斗安装框,所述料斗安装框的两个侧臂的端部分别与所述料斗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料斗的上部固定在所述料斗安装框的内侧;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料斗安装框的横向臂的外侧,所述提升机构的上端与所述储运箱转动连接;提升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提升机构在竖向方向伸缩,带动所述料斗绕所述料斗支架转动下降和提升。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的内圈与所述料斗的下出料口外侧固定,所述回转支承的外齿圈与所述固定座固定;旋转驱动装置;旋转输出齿轮,安装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且与所述回转支承的外齿圈的啮合;其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转动,通过所述旋转输出齿轮和所述回转支承的外齿圈传动,带动所述回转支承的外齿圈相对于所述回转支承的内圈转动,使得所述固定座能够相对于所述料斗的下出料口转动。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料车包括:车架;料斗,设置于所述车架的上方;抛带传送机构,置于所述车架之上;纵向移动机构,位于所述料斗和所述抛带传送机构之间,分别与所述料斗和所述抛带传送机构连接;其中,所述纵向移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抛带传送机构在所述车架之上沿纵向方向移动使得所述抛带传送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车架伸出和收回;抛带,安装于所述抛带传送机构,所述抛带传送机构用于传送所述抛带。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传统物料车的抛带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都伸出于车架,导致物料车运输复杂的问题。车运输复杂的问题。车运输复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童普江 陈跃顺 陶小虎 吴玉祥 李军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1.24

技术公布日:

2022/7/18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6:53: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39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纵向   机构   料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