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攻击舰关键技术

破碎机刀具两栖攻击舰采用直通甲板,能搭载数量较多的直升机和短距起降飞机,成建制运载登陆部队及坦克、装甲车等重型装备,是由海向陆投送作战力量的核心舰只。由于其具有灵活而强大的装载能力和不依赖码头设施的物资转运能力,在反恐、维和、救灾、医疗支援等多样化非作战任务中表现出众。与航母相比,两栖攻击舰技术简单、易于建造和维护,使用更加灵活。我国海岸线长、岛屿众多,与周边国家素有领土纠纷,而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提高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需要发展两栖攻击舰这类优良的多任务平台。
两栖攻击舰的简要发展历程
两栖攻击舰起源于美国,美国海军在基于实战经验和需求的基础上,先后提出垂直包围均衡装载超视距登陆的作战理论,两栖攻击舰的发展也随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1960年代,美国海军陆战队总结二战经验、提出利用直升机避开敌防御火力、加快登陆速度的作战理论。为此,美国研制了世界上第一级专门用于搭载直升机和登陆部队的硫黄岛级两栖攻击舰。该级舰满载排水量约18000吨,可搭载20余架中型直升机和17
00余名陆战队员。由于该级舰没有携带登陆艇,在越南战争中暴露出登陆方式单一、无法输送重装备上岸的问题。
 硫黄岛级两栖攻击舰
 
第二阶段在脱敏糊剂1970年代,在总结硫黄岛级两栖攻击舰作战经验的基础上,美国海军提出了均衡装载的装备发展理论,即把陆战部队成建制装载在一艘舰上,包括陆战人员和各种轻重装备,一次投送就形成一个作战单元、达成一定的作战目的,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就是依据此理论设计建造的。该级舰满载排水量约40000吨,除搭载26ir测试架直升机、1700余名陆战队员外,还增加了一个可容纳4nhdt-471艘大型登陆艇或17艘小型登陆艇的坞舱及3000平方米的车库,形成了海、空均衡的登陆作战力量。
 加工pcb板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
联合签名入口 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
第三阶段在1980年代,新型气垫艇、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等新型装备的发展,促进了第三代两栖攻击舰——黄蜂级的研制。在这一时期,美国提出了超视距登陆作战理论,其核心就是在敌方发现作战意图前,利用直升机、短距起降飞机、高速气垫艇在敌岸视距外2550海里处实现立体、快速登陆。随着气垫艇和上舰,黄蜂级的投送速度更快,两栖打击能力更强,标志着两栖攻击舰发展走向成熟而稳定的阶段。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4:34: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351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攻击   作战   登陆   直升机   美国   发展   理论   飞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