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病害

3. 绿豆病害
绿豆立枯病
彩版 51·401
    症状  在受害植株茎基部产生黄褐病斑 , 逐渐扩展至整个茎基部 , 病部明显缢缩 , 致幼苗枯萎死亡。湿度大时 , 病部长出蛛丝状褐霉状物 , 即病原菌菌丝。
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称立枯丝核菌 ,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 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Donk 称瓜亡革菌 , 属担子菌亚门真菌。该菌不产生孢子 , 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初生菌丝无 , 后为黄褐 , 具隔 , 812 μm, 分枝基部缢缩。 老菌丝常呈一连串桶形细胞。菌核近球形或无定形 ,0.10.5 mm, 无或浅褐至黑褐。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能在土壤中存活 23 , 也可在病残体或其他作物、杂草上越冬 , 成为本病初侵染源。在土壤中的菌丝体可通过农田操作、耕作及灌溉水、昆虫传播 , 进行再侵染。植株生长不良或遇有长期低温阴雨天气易发病 , 多年连作田块、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发病重。
防治方法  (1) 实行 23 年以上轮作 , 不能轮作的重病地应进行深耕改土 , 投票箱制作以减少该病发生。 (2) 种植密度适当 , 注意通风透光 , 低洼地应实行高睡栽培 , 雨后及时排水 , 收获后及时清园。 (3) 发病初期用 32% 恶甲水剂 ( 克枯星 )300 倍液或 20% 甲基立枯磷乳油 1200 倍液、 30% 倍生乳油 10001500 倍液灌根 , 有效。
绿豆叶斑病
彩版 51·402
症状  该病是我国及亚洲绿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我国安徽、河南、河北、陕西等省发 病重 , 以开花结荚期受害重。发病初期叶片上现水渍状褐小点 , 扩展后形成边缘红褐至红棕、中间浅灰至浅褐近圆形病斑。湿度大时 , 病斑上密生灰霉层 , 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情严重时 , 病斑融合成片 , 很快干枯。轻者减产 20%50%, 严重的高达90%
    病原  Cercospora canescens Mart. 称变灰尾孢 ,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束生 ,直立 , , 38 个隔膜 , 孢痕明显 , 大小 20195 × 36.5( μm) 分生孢子鞭
, , 712 个隔膜 , 基部截形 , 顶端略尖 , 直或稍弯 , 大小 30300× 2.55(μm) 。该菌经 PDA 培养的纯菌株 , 在高粱米培养基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 其数量与温度关系密切 ,28 ℃经 12 小时紫外线照射与 12 小时黑暗交替培养 14 天产孢量最多 , 培养 24 小时 100% 萌发。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种子或病残体中越冬 , 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生长季节为害叶片 , 开花前后扩展较快 , 借风雨传播蔓延。炎热潮湿条件下 , 经分生孢子多次再侵染 , 病原菌大量积累 , 遇有适宜条件即流行。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 , 尤以秋季多雨、连作地或反季节栽培发病重。
可降解塑料袋子吹膜机
防治方法 (1) 选用豫绿 4 号、秦豆 4 号、秦豆 6 号、中绿 1 号、鲁引 1 号等抗叶斑病品种。选无病株留种 , 播前用 45 ℃温 水浸种 10 分钟消毒。 (2) 发病地收获后进行深耕 , 有条件的实行轮作。 (3) 发病初期喷洒 50% 百·硫 ( 顺天星 2 ) 悬浮剂 600 倍液、 20% 噻菌铜 ( 龙克菌 ) 悬浮剂 500 倍液 , 710 1 , 连续防治 23 次。
绿豆轮纹病
彩版 51·403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出苗后即可染病 , 但后期发病多。叶片染病 , 初生褐圆形病斑 , 边缘红褐。病斑上现明显的同心轮纹 , 后期病斑上生出许多褐小点 , 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干燥时易破碎 , 发病严重的叶片早期脱落 , 影响结实。个别地块受害重。
spta
病原  太阳能灶Ascochyta phaselorum Sacc. 称小豆壳二孢 ,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 , 直径 100 200 μm, 黑褐 , 分生隐孢子长椭圆形 , 双胞 , 分隔处稍缢缩 , , 大小 710 × 34(μm)o 有性态为 Mycosphaerella phaseolicola (Desm.)Sacc. 该菌除侵染绿豆外 , 还可为害小豆、菜豆、蚕豆等 , 引起褐斑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部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或越夏 , 以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传播 , 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在生长季节 , 如天气温暖高湿 , 或过度密植株间湿度大 , 均利于本病发生。此外 , 偏施氮肥植株长势过旺或肥料不足植株长势衰弱 , 引致寄主抗病力下降 , 发病重。
防治方法 (1) 重病地于生长季节结束时要彻底收集病残物烧毁 , 并深耕晒土 , 有条件时实行轮作。 (2) 发病初期及早喷洒 78% 波·锰锌( 科博 ) 可湿性粉剂或 77% 可杀得微粒粉剂 500 倍液、 47% 春·王铜 ( 加瑞农 ) 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 40% 多·硫 ( 好光景 ) 悬浮剂 5
00 倍液 , 7 10 1 , 共防 2 3 次。
绿豆白粉病
彩版 51地下水净化设备·404
症状 为害叶片、茎秆和荚。发病初期在病部表面产生一层白粉状物 , 开始点片发生 , 后扩展到全叶 , 后期密生很多黑小点 , 即病原菌的闭囊壳。发生严重时 , 叶片变黄 , 提早脱落。
病原  Erysiphe  polygoni DC. 称蓼自粉菌 , 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生于叶两面 , 少数生在叶背。分生孢子柱形 , 大小 30.543.2 × 15.217.8(μm) 。子囊果扁球形 , 暗褐 , 直径 95 122(μm), 壁细胞形状不规则。附属丝 1337 , 不分枝或不规则分枝 , 少数呈 12 次双叉状分枝 , 弯曲或呈曲折状 , 75158(μm), 为子囊果直径的 0.51 , 上下近等粗或局部粗细不均。子囊 48 , 短卵形至长卵形或不规则卵形 , 个别近球形 , 柄明显或无 , 大小 53.371.1 × 3345.7(μm) 。子囊内含 24 个子囊孢子 , 卵椭圆形 , 个别矩卵圆形 , 带黄 , 大小 20.330 × 12.715.2(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闭囊壳在土表病残体上越冬 , 翌年条件适宜散出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发病后 , 病部产生分生孢子 , 靠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 经多次重复侵染 , voip网关扩大为害。在潮湿、多雨或田间积水、植株生长茂密的情况下易发病 ; 干旱少雨条件下植株往往生长不良 , 抗病力弱 , 但病菌分生孢子仍可萌发侵人 , 尤其是干、湿交替利于该病扩展 ,发病重。
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白粉病品种如冀绿 2 号、豫绿 4 号。 (2)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 集中深埋或烧毁。 (3) 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 ,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 加强管理 , 提高抗病力。 (4) 发病初期喷洒 2% 武夷菌素 200 倍液或 60% 多菌灵盐酸盐 ( 防霉宝 ) 可溶性粉剂 600 倍液或 20% 三唑酮乳油 2000 倍液、 40% 多·酮 ( 禾病净 ) 可湿性粉剂 700 800 液、 12.5% 烯唑醇 ( 速保利 ) 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 25% 敌力脱乳油 3000 倍液、 40% 福星乳油 5000 倍液。
绿豆锈病
彩版 51 · 405
症状  为害叶片、茎秆和豆荚 , 以叶片为主。叶片染病散生或聚生许多近圆形小斑点 ,
背面现锈小隆起 , 后表皮破裂外翻 , 散出红褐粉末 , 即病原菌的夏孢子。秋季可见黑隆起小长点混生 , 表皮裂开后散出黑褐粉末 , 即病菌冬孢子。发病重的 , 致叶片早期脱落。
病原  Uromyces appendiculatus (Pers.)Ung. 异名 U.phaseoli (Pers.)Wint. 称疣顶单胞锈 , 属担子菌亚门真菌。系单主寄生菌。性孢子器丛生 , 浅黄。锈孢子器丛生于叶背 , 杯状 , 大小 23(mm) 包被白 , 边缘破裂外翻 , 内、外壁上均生细瘤 ; 锈隐孢子无 , 也具小瘤 , 大小 1836× 1624(μm) 。夏孢子堆黄褐生在叶的两面 , 直径 0.20.4(mm), 四周具残存的破裂表皮 ; 夏孢子淡黄褐 , 卵形或椭圆形 , 有稀刺 , 大小 2030 × 1822(μm), 芽孔 2 个不明显。冬孢子堆黑褐 , 冬孢子褐 , 亚球形或广椭圆形 , 光滑 , 大小 2535 × 2025(μm);柄不脱落 , 与孢子等长、无。寄生在扁豆、菜豆、绿豆等植物上。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南方该菌主要以夏孢子越季 , 成为该病初侵染源 , 一年四季辗转传播蔓延 ; 北方主要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 , 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侵入寄主形成锈子腔阶段 , 产生的锈孢子侵染绿豆并形成疱状夏孢子堆 , 散出夏孢子进行再侵染 , 病害得以蔓延扩大 , 深秋产生冬孢子堆及冬孢子越冬。北方该病主要发生在夏秋两
, 尤其是叶面结露及叶面上的水滴是锈菌孢子萌发和侵入的先决条件。夏孢子形成和侵入适温 15 24 ,1030 ℃均可萌发 , 其中以 1622 ℃最适。日均温 25 , 相对湿度 85% 潜育期约 10 , 绿豆进入开花结荚期 , 气温 20 ℃以上 , 高湿、昼夜温差大及结露持续时间长易流行 , 秋播绿豆及连作地发病重。南方一些地区春植常较秋植发病重。
防治方法  (1) 种植抗病品种 , 如冀绿 2 号。 (2) 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 (3) 春播宜早 , 必要时可采用育苗移栽避病。 (4) 清洁田园 , 加强管理 , 适当密植。 (5) 发病初期喷洒 1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或 25% 敌力脱乳油 3000 倍液、 12.5% 速保利可湿性粉剂 20003000 倍液 , 15 天左右一次 , 防治 1 次或 2 次。
绿豆菌核病
彩版 51·406
症状  绿豆菌核病棚室或露地均有发生。进入开花结荚阶段 , 病株基部呈灰白 , 致全株枯萎 , 剖开病茎可见鼠粪状菌核。荚染病初呈水渍状 , 后逐渐变成灰白 , 有的长出黑菌核。
病原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 称核盘菌 , 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核球形 , 直径 0.51(mm), 黄褐 , 似油菜籽。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核在土壤中或绿豆田里病残体上或混在堆肥及种子中越冬。翌年 , 越冬菌核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子囊盘 , 子囊成熟后 , 将囊中孢子射出 , 随风传播。孢子放射时间长达月余 , 侵染周围的植株。此外 ,菌核有时直接产生菌丝。病株上的菌丝具较强的侵染力 , 进行再侵染扩大传播。菌丝迅速发展 , 致病部腐烂。当营养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产生菌核 , 菌核不经休眠即萌发。该病在较冷凉潮湿条件下发生 , 适温 520 ,15 ℃最适 , 子囊孢子 035 ℃均可萌发 , 510 ℃最有利。菌丝在 O30 ℃能生长 ,20 ℃最适。菌核形成的温度与菌丝生长要求的温度一致 , 菌核 50 ℃经 5 分钟致死。病菌对湿度要求严格 , 在潮湿土壤中 , 菌核只存活 1 ; 土壤长期积水 ,1 个月即死亡 ; 在干燥土壤中能存活 3 年多 , 但不易萌发。菌核萌发要求高湿及冷凉的条件 , 萌发后子囊的发育需要连续 10 天有足够的水分。相对湿度 70%, 子囊孢子可存活 21 ; 相对湿度 100% 只存活 5 ; 大田条件下 , 散落在豆叶上的子囊孢子存活 12 天。病菌的接种体及菌丝侵染绿豆时 , 要求植株表面保持自由水 4872 小时 , 相对湿度低于 100 %, 病菌即不能侵染。绿豆菌核病一般在开花后发生 , 病菌先在衰老的花上取得营养后才能侵染健部 , 受害期较长。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1:28: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263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孢子   发病   绿豆   传播   条件   产生   叶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