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防静电管理规范

ESD防静电管理规范
1.目的
为了避免静电释放对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元器件造成不良影响,如短路、电阻漂移、开路、工作性能退化等现象,特制定《电子产品制造静电防护技术要求》以确保产品品质、可靠性和降低不良率、工时成本和维修费用。
同时,通过提高员工对ESD的认识,加强员工自觉防止ESD现象之观念,促进生产管理水平之提高。
2.适用范围
免清洗助焊剂本规范适用于所有生产制程和电子元器件的采购、运输、储存、检测过程中的静电防护。
无纺布切割机3.引用标准
本规范引用以下标准:
工地降尘SJ/T -1996《电子产品制造防静电系统测试方法》
GB/T -1995《静电安全名词术语》
GJB 3007 - 97《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
GJB 1649 - 93《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大纲》
GB  - 89《防静电工作服》
SJ/T -94《电子设备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
SJ/T -1995《电子元器件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
ANSI / ESD STM3.1-2000《静电放电敏感产品防护用标准:离子发生器》
ANSI / ESD S20.20-1999《建立一个静电放电控制方案—保护电气和电子零件,装置和设备》
4.名词术语
4.1 静电: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静电可由
甘薯苗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
4.2 ESD: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原意是指静电释放,即通过带静电区域直接接触或感应而引起的静电电荷在不同电势物体上的转移。后常指静电防护,即避免静电释放的发生。
4.3 静电感应:当带电物体靠近某一介质时,在该介质表面因感应而带电荷,并形成感应电场。
4.4 ESDS: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静电放电敏感(的),通常用来指静电敏感元器件。
4.5 防静电工作区:由各种防静电设施、器件及明确的区域界限形成的工作场地。
4.6 静电敏感度是指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值。
4.7 表面电阻/点对点电阻是指在与材料的同一侧面相接触的两个规定形状的电极之间,直流电压对于流过的电流的比值。该测量结果以欧姆为单位来表示。
4.8 体积电阻/对地电阻/系统电阻是指在与材料的相对两面相接触的两个规定形状的电极之间,直流电压对于流过的电流的比值。该测量结果以欧姆为单位来表示。
4.9 摩擦起电是指当使两种材料接触或相互摩擦后分离时,产生静电荷。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
4.10 摩擦电压是指物体被摩擦后,表面所带静电荷的电压。
4.11 ESD损伤是指由静电放电引起的电子元器件性能退化或功能失效。
4.12 消电时间(Decay Time)是指一个静电压从其初始值降低到一个给定值(通常是初始值的10%)所需要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国际惯例对于小于1E6欧姆的电阻使用10V电压测量,大于或等于1E6欧姆的电阻使用100V电压测量,以防止静电问题。
5.1 防静电工作区的划分根据GJB 1649规定的静电放电电压敏感的元器件/组件和设备的分级。静电放电敏感产品按敏感度电压被分为三个级别:I级、II级和III级。根据该项标准的规定,ESD控制大纲一般只包含对I和II级敏感产品的防护。现根据元器件静电敏感度和生产线实际情况,将直接操作的半成品、成品生产线定为I级,而仅仅是器件的存储和运输则不需要严格的防静电措施,将这些区域或车间定为II级。根据上述理由,现规定敏感级别为
I级和II级,对应的区域包括固焊车间、灌胶车间、模压车间、外观、分光、包装等以及成品包装区域、货仓区域、生产仓、收料仓等。
粉末注射成形5.1.2 公司内部由黄、黑双斑马线围起的区域或门口挂有静电标示牌的车间为防静电工作区。
5.1.3 元器件敏感度分级由QC1 ESD工程师按后附录1——《ESDS元器件分类》酌情分级,并确定。
5.2 防静电工作区基本环境要求包括保持洁净,避免有灰尘堆积或漂浮的状态发生。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2:25: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250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静电   元器件   防静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