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转换原理及电光转换原理

二、 光电转换原理及电光转换原理
1. 光电转换原理
光电转换是靠摄像管来完成的,其结构如图1-4所示:
图1-4 光电导摄像管
⑴ 组成
① 电子 灯丝 用来加热阴极
阴极 发射电子
栅极 控制电子流的大小
(第一阳极) 加速极(A1),加有300V电压
(第二阳极) 聚焦极(A2)加有0-300V 的电压
网电极与A2 连在一起,在靶前形成均匀减速电场,
从而使电子束在靶面能均匀垂直上靶。
② 光敏靶
光敏靶是由几层不同的半导体材料构成的,其厚度只有10-20µm。
朝向景物的一侧是信号板也叫信号电极, 它是喷涂在玻璃上的一层透明
金属导电层,在信号板的另一侧,则蒸镀了一层具有内光电效应的光敏半
导体材料。该材料在光的照射下电导率增加(即电阻减少),被摄景物各部
亮度不同,靶面上各部分的电导率相应变化,与较亮像素对应的靶单元
电阻较小,而且各靶单元相互绝缘。于是图像上的不同亮度就变成了靶面
上各单元的不同电导率(即电阻)。
⑵ 工作过程
当摄像管加上正常的工作电压时,阴极便向外发射电子,并在加速极和
聚焦电场的作用下,形成很细的一束电子流射向靶面,如图1-5 所示。
当电子束射向靶面某点时,便把该点对应的等效电阻R接入信号检,并
与负载电阻 RL、电源 E 构成一个回路。如下图,于是回路便有电流产生,
即I=E/(RL +R1) )
当对应的像素发生变化时,R 便发生变化,于是 I 也发生变化。I 流过
负载 RL 时,在 RL 两端形成变化的电压 VRL,由于这个电压反应了对应像
素亮度随时间的变化,因而便为图像信号。
当在偏转磁场的作用下,电子束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规律扫描靶
面上各像素点时,便把按平面分布的各个像素的亮度依次转换成按时间顺
序传送的电信号,实现了图像的分解与光电转换。
图1-5 光电转换原理示意图
⑶ 图像信号的极性
① 正极性。被摄景物上的像素越亮,对应的信号电平越高,称正极性。 自制锅盖天线
② 负极性。被摄景物上的像素越亮,对应的信号电平越低,称负极性。
2. 电光转换原理
电光转换是靠显像管来完成的。其结构如下图1-6所示。
图1-6显像管结构示意图
⑴ 结构
① 电子
灯丝 阴极 栅极 加速极(第一阳极) 二、四阳极(高
压阳极) 聚焦极(第三阳极)
② 玻璃外壳
A 管颈(内装电子)
B 玻璃锥体:将幕面玻璃与管颈连接起来,内外层均涂有石墨层,它主 燃煤烤箱
要有三个作用:
第一是内壁石墨层与高压极连接,形成等电位空间,以保证电子束高速
运动;
第二是外壁石墨层接地, 与内壁石墨层一起形成一个500—1000PF的电
容,作滤波用;
第三是内石墨层的黑,可充分吸收管内的杂散光,提高对比度。
C 荧光屏:是显像管的发光面,电光转换是由它来完成的。
在荧光屏内侧涂有荧光粉,当电子束轰击荧光粉时,荧光粉发光,电子
束电流越强,发光越亮,从而完成电光转换。
内孔撑圆涨紧夹具
d 铝背:显像管虽抽了真空,但仍残留有气体离子。另外,从阴极也会
发射一定离子,离子质量比电子大几千倍,只能在偏转磁场作用下作少量
偏转,因此会固定轰击屏幕中心部分,使荧光粉老化形成暗区。蒸镀铝背
可避免这种现象。因为离子速度慢、体积大,不能穿过铝背到达荧光屏。 核桃剥壳机
⑵ 工作原理
显像管出现光栅或显示图像是靠在栅极与阴极间施加不同电压, 以控制
阴极电流iK的大小而实现的。
当无图像信号输入时,栅阴极间加的是直流负电压,约负十几伏,只要
数值适当,有扫描电流作用下,射向屏幕各点的电子束处处相等(因 iK
为一直流电源),因而屏幕上显示的是亮度均匀的光栅。
当有图像信号输入时,栅阴极间在原电流负压的基础上叠加了图像信
号,如图 1-7 所示。为一行电视信号。t1-t2 是消隐信号,电平很高,它
将使iK=0,在屏幕上无回扫亮线;t2-t7为行扫描正程时间,出现图像信
号,其中t2-t3、t4-t5、t6-t7的图像信号电平较低,即|-Ugk|值很小,i
K很大, 这期间屏幕上出现白。 t4-t5、 t6-t7 图像信号电平较高,|-Ugk|
极大,iK小,这期间屏幕上出现黑灰,于是屏幕上出现了三白两灰的图
像。
图1-7 显像管显像原理图
3. 光电与电光转换过程中的非线性
⑴ 电视系统对光电、电光转换及传输信道的要求
设发端原景物的亮度为B0,经光电转换、传输信道,再经电光转换后,
重现的亮度为B0,要保证不失真的重现图像必须使Bd与B0成性线关系,
Bd=KB0 ( K 为常数 )
(1-5) 点歌设备
这就要求从摄像(取)到重现的整个电视系统必须是线性的。
① 电视系统存在的非线性
A.摄像管的非线性失真
设摄像管的输出电压为E0,则
E0=K 1 1
0 r B (1-6)
式中K 1 为常数
1  为摄像管的非线性失真系数,一般情况 1  ≤1,目前可
达到 1  ≈1
B.传输信道的非线性失真
设传输信道的输入为E0,输出(即显像管阴极)为Ed,则
Ed=K 2 2
0 r E (1-7)
式中 K 2 为常数
2  为传输系统的非线性失真系数,通过调整电路,可使
2  =1
C.显像管的非线性失真
加到显像管阴极电压为Ed,经电光转换后重现的亮度为Bd,则
Bd= 3 K 3 r
d E (1-8)
式中 3 K 为常数
3  为显像管的非线性失真系数,该值一般为 3  =2-3 间
于是,整个系统的亮度传输特征为:
Bd= 3 K 3 r
d E
= 3 K (K 2 2
0 r E ) 3 
= 3 K [K 2 (K 1 1
0 r B ) 2  ] 3 
= 3 K .K 2 3  .K 1 3 2  .B0 3 2 1   
=K B 
0 (1-9)
式中K= 3 K .K 2 3  .K 1 3 2  (为常数)
= 1  . 2  . 3  (为整个系统非线性失真)
由上式可见:重现图像的亮度与原景物的亮度是非线性关系,这种非线
性关系称为
特性。主要是由显像管的电光转换造成。
②非线性失真对图像的影响
假设传送的是一幅亮度均匀由黑变白的竖条, 其一行的亮度波形是一阶
梯波,如图1-8所示。
A.当
=1 时,
不失真,如图(a)
扣具B.当
>1
产生失真,如图(b),即亮区的对比度加大,亮度层次受到扩张,暗区
的对比度减小,亮度层次受到压缩。
C.当
<1
也产生失真,如图(b),只是产生了相反压缩与扩张。
当上述失真达到一定程度后,重现图像就明显失去了原景物的丰富层
次。
③消除的方法(
校正)
因为电视接收机为广大用户所有,为使接收设备简化,这种
失真的校
正是在电视台的图像信号产生部分进行的。
其校正的方法是在摄像端的视频通道中设置一级非线性放大器, 调正该
放大器的非线性,使整个传输信道的非线性失真系数为:
2  =1/( 1  . 3  )(因 1  和 3  是由摄像管和显像管决定的,无法改变所以只
能改变 2  )
于是
= 1  . 2  . 3 
= 1  . 3  。1/( 1  . 3  )
=1
即Ed=K E0  =KB0 该式说明重现亮度与原景物的亮度成线性关系。
∵ 1  ≈1、 彩管 3  =2.8
∴ 2  =1/( 1  . 3  )=1/2.8=0.36
黑白管 3  =2.3
∴ 2  =1/2.3=0.44
图1-8
特性对亮度的影响图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21: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246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亮度   图像   信号   转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