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管道施工应对湿陷性黄土地质的基本措施

油气管道施工应对湿陷性黄土地质的基本措施
作者:宋文 翟沛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32期
    宋文  翟沛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国内事业部  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我国湿陷性黄土约占黄土总面积的60%。主要分布在陇西、陇东、陕北晋西等地区。国内西气东输油气管道建设,有2/3的管线途径黄土地区,黄土湿陷给油气管道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管道施工中,在管道挖沟、下沟、回填、管道地基以及水工保护的处理都需要选择正确、高效、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案。兰州地区湿陷性黄土较多,以当地的油气管道施工为例,分析油气管道施工在湿陷性黄土地质中采用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  油气管道  处理措施  水工保护
    中图分类号:p641.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b)-0114-03
遥控直升机制作
    1 湿陷性黄土的特质 
    1.1 湿陷性黄土湿陷的原因
    1.1.1 湿陷性黄土的结构
    湿陷性黄土其结构具有肉眼可见的针状小孔,松散,天然刨面具有垂直节理。含水溶性盐,其中硝酸盐和硫酸盐居多。雨水及地表水的浸湿下可溶盐溶解,从而使小土颗粒向大孔隙中滑移,导致地面沉陷。
    1.1.2 湿陷性黄土的颗粒组成
    我国湿陷性黄土主要以粉状颗粒组成,占总重量约50%~70%。常见为0.05mm~0.01mm之间的颗粒较粗,占总重约40.60%。小于0.005mm的颗粒较细,可视为粘土,占总重约14.28%。大于0.1mm的细砂颗粒占总重在5%以内。大于0.25mm的中砂颗粒几乎没有。兰州地域已0.01~0.05mm的粗颗粒最为常见,湿陷程度较为严重见表1。
   
    1.1.3 湿陷性特征
    (1)黄土的形成时间与其湿陷性成反比,黄土形成时间越久,湿陷性越小甚至不具湿陷性。反之特性相反。
    (2)黄土的孔隙率、孔隙比愈大,土质越松散,湿陷性越大,反之,湿陷性越小。兰州地区黄土孔隙比大,一般在1.0左右。
    (3)黄土中粘土颗粒多少决定着含水率的大小。粘土颗粒多,含水率越大,密实度愈高,黄土的自重湿陷压力就越大。[1]
    1.2 黄土地基湿陷类型与等级的划分
    1.2.1 湿陷类型划分
    按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用自重湿陷量Δzs来划分两种湿陷性类的地基。当Δzs>7cm时,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当Δzs≤7cm时,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
    1.2.2 湿陷性黄土等级的判定
    按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用Δs来表示总湿陷量。总湿陷量最大,其危害越大。见表2,兰州地区Ⅳ级(很严重)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分布较广泛。管道沿线分布的黄土普遍具有自重湿陷性,河谷、盆地等平原地貌单元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轻微)-Ⅱ级(中等),台地及少量丘陵地貌单元地基湿陷等级为Ⅲ级(严重),其余丘陵地貌单元地基湿陷等级均为Ⅳ级(很严重)。
    2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目前我国采用的垫层法、重锤夯实法、强夯法、挤密桩复合地基、预浸水、化学加固和桩基础法等经验比较丰富,对于其他的处理方法则应用较少,或未使用过。
    2.1 垫层法
    (1)灰土垫层。灰土垫层法常用于管道在湿陷性黄土地质的条件下的基础处理。一般适用于处理3~10m厚的湿陷性黄土层。油气管道的基础呈长条状,作用于地基上的力也比其他建筑物小。我国多地工程通常采用灰土(或素土)垫层法处理湿陷性地区的输气管道基础施工,以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
力。通常可采取含灰率较好的2∶8和3∶7灰土,但与石灰的等级也有关,以CaO+MgO所含总量达到8%左右为最佳。
    3∶7灰土垫层,经过人工夯实,夯实系数控制在0.97,干土重度≥14.5~15.0kN/m3时,其容许承载力可达300kPa以上。2:8灰土垫层,夯实系数控制在0.97,干土重度≥14.8~15.5kN/m3时,其容许承载力可达300kPa。可取样只见,质检情况,夯实系数一般为0.93~0.95。管道基础压实系数一般采用0.95,不得小于0.9。
人造板生产线
    (2)素土垫层。素土垫层主要应用处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中,管径不大的管道基础处理。主要是先挖去基坑底部软弱土,然后回填素土并分层夯实。素土垫层采用一般粘性土,回填时,必须避免管沟内有水。对素土进行夯(压)实时,应分层进行,使回填土的含水量接近于最佳含水量。
    (3)砂和砂石垫层。油气管道基础垫层以粗砂为好,砂和砂石垫层的材料透水性大,可做排水面,避免地基土塑性破坏。砂垫层的宽度有两个要求:①要满足应力扩散;②要满足垫层侧面的容许承载力,防止垫层向两边挤动。若垫层宽度不足,侧面土层又比较软弱时,垫层就有可能部分挤入侧面软弱土中,使基础沉降增大。
    2.2 重锤表层夯实法、强夯法
    (1)重锤表层夯实法。多用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可减少或消除黄土地基的湿陷变形。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饱和度尽量不大于60%。通常采用2.5~3.0t的重锤,落距4.0~4.5m,可消除基底以下1.2~1.8m黄土层的湿陷性。处理效果显著,使土质密度增大,压缩性降低,透水性减弱,承载力明显提高。
    (2)强夯固基法。管道施工中,具有经济易行和节省材料等优点。强夯法是将一定重量重锤以一定落距瞬间对地基土体反复施加巨大的冲击能量,产生的压缩波、剪切波和瑞利波等对地基发挥综合作用,使土体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从而增大土体压实度,改善土的振动液化条件,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等目的。[2]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土上进行强夯,当夯击力为1000~2000kN时,一般可消除夯面下5~8m深内黄土底湿陷性,5m深度内的土的压缩模量可提高到150MPa,容许承载力可提高到200kPa以上。
    (3)挤密桩法。挤密桩法用冲击或振动方法,把圆柱形钢质桩管打入原地基,拔出后形成桩孔,然后将备好的素土或灰土(石灰和土体积比例2∶8或3∶7搅拌)在最优含水量下分层填入桩孔内,进而分层夯实至设计标高止,达到形成增大直径的桩体,并同原地基一起形成复合地基。[4]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含水量14%~22%的湿陷性黄土和人工黄土和人工填土,处理深度可达5~10m。特点在于不取土,挤压原地基成孔,回填物料时,夯实物料进一步扩孔。
    (4)化学加固法和预浸水法:①化学加固法。多用于应急补救措施,可采用硅化加固法和碱液加固法,将硅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黄土孔隙中,使其与土壤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提高土体承载力;②预浸水法。预浸水法则是在施工前,现将湿陷性黄土区域大面积浸水,使土体在饱和自重应力作用下,先发生湿陷产生压密,以消除全部黄土层的自重湿陷性和深部土层的外荷湿陷性。
    3 油气管道施工主要工序的应对措施
软件发布    兰州地区的油气输气管道工程沿线通过的黄土地区,其黄土具自重和非自重湿陷性。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可能导致管道变形,甚至破坏。尤其黄土湿陷性在管道上、下坡段的危害较大,处理不善,将因其湿陷在管道上下弯头处产生应力集中而危及管道安全。
人脸识别安装方法    3.1 湿陷性黄土地段管沟开挖二代身份证验证系统
    湿陷性黄土土质疏松柔软,易开挖管沟,建议挖沟时超挖0.3m,以便回填时采用灰土垫层。黄土立壁性强,管沟开挖边坡坡值可较小,以减小对原始地貌的破坏范围。开挖的方式可采用人工结合机械,陡坎地段应优先采用人工开挖,以来减少机械行走困难,和对湿陷性黄土地质的震动,避免滑坡、塌方现象。
    放坡开挖或内支撑开挖,考虑施工造价、成本以及湿陷性土质等因素,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管沟
开挖方式通常采用放坡开挖的方法。管沟开挖前应制定切实的施工安全措施,并加以落实。湿陷性软土地段、地下水位小于沟深地段及深度超过5m的管沟坡比,可采用明渠排水、井点降水、管沟加支撑等方法。
    3.1.1 管沟开挖对放坡的要求
    管沟开挖时,放坡应该从垫层的上表面开始。管线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1)挖土深度在l以内,不考虑放坡;(2)挖土深度在1.0l~2m,按l:0.5放坡;(3)挖土深度在2.0l~4m,按l:0.7放坡;(4)挖土深度在4.01~5m,按1:1放坡;(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3]
    3.1.2 放坡与土质的影响
    根据《地基与基础验收规范》GB50202-2002土方开挖要求,临时边坡值(高宽比)根据土质来确定:(1)沙土(不含细沙和粉沙)为1∶1.25~1∶1.5;(2)一般性粘土:硬性1∶0.75~1∶1.硬塑性1:1~1.25,软性1∶1.5;(3)碎石类:充填坚硬及硬塑粘性土1∶0.5~1∶1,充填沙土1∶1~1∶1.5。根据以上要求,自重湿陷性黄土开挖最好不大于4m,硬性土开挖不大于8m。[3]超过允许开挖深度的根据场地情况,可采取坡度放缓或进行支护。一般1.5m以内深的基坑为浅基坑,不计算放坡,可根据土质情况进行相应措施。超过此深度计算挖土放坡量,可采取坡度放缓或进行支护,但根据现场及土质情
况验算坡顶承载力计算放坡坡度,从而节省土方工程费用,避免管沟塌方现象。
地暖集分水器
    3.2 湿陷性黄土地段布管、组焊
    3.2.1布管
    在坡度大于15°时,组焊时应随用随布,山沟或山谷中布管尽可能缩短布管和组焊的时间。
    3.2.2 组焊
    由于受地质影响,大型机械行走困难,可将施工队伍分成几个台班分段进行施工作业,焊接作业中要采取不留头,不留口,不回头的原则,尽可能是管道、弯管、弯头一次组焊到位,待焊接后续工序完成尽快回填。
    3.3 湿陷性黄土地段的管线下沟回填
    湿陷性黄土地段的管沟开挖应与管道组装,下沟、回填等工序协调一致。回填时,建议将管沟两侧各6m内的陷穴、溶洞及动物洞穴等用2∶8灰土或灰土草袋回填夯实,防止聚水,引发陷穴、溶洞的继续发育而危及管道安全。
    对于湿陷性(很严重)黄土层的管沟,回填前将管沟内积水要排净,建议超挖0.3m,并用3∶7灰土或2∶8垫层,回填并夯实,夯完垫层厚度0.3m,夯实系数不小于0.9。为了保证灰土夯实系数,管道现场应制作滚轮在垫层上进行来回碾压,直至达到夯实要求。
    对10°以上的陡坡,以及冲沟地段,可采用3∶7灰土或者2∶8灰土垫层,在最优含水量条件下夯实做垫层。夯完垫层厚度0.3m,压实系数不小于0.9,分层夯实回填至管顶,压密系数不小于0.85,从而增强管沟顶部抗冲蚀能力。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8:19: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210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黄土   陷性   管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