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快发展重庆线上服务消费的建议

新形势下加快发展重庆线上服务消费的建议再生胶生产设备
简华球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重庆401147)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扩大消费是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当前新冠疫情对消费市场影响较大,特别是对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酒店餐饮和影视娱乐等服务消费冲击明显;但同时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网上娱乐等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十分活跃。新冠疫情形势下,加快推动线下“面对面”消费向线上"屏对屏"消费扩容,大力发展网络消费,释放新兴消费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当前重庆乃至全国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线上消费;消费扩容;消费潜力
中图分类号:F71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7-0078-03
一、国内线上消费市场发展的趋势分析
1.国内线上消费总体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全国网络消费市场发展迅速。从规模看,网络零售规模逐年扩大, 2019年网络零售额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6324亿元,是2015年的2.7倍,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1/4。从增速看,网络零售市场增势强劲,近5年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保持20%以上,远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从类型看,网络零售主要以实物型为主,2019年实物型网络零售额占网络零售总额的80.2%,服务型网络零售规模相对偏小但增速稍快于实物型。从区域看,全国各区域之间网络消费发展差距明显,东部沿海省市数字化消费水平较高,其中广东网络零售规模位居首位,2018年网络零售额达1.89万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额比重超20%;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四地网络销售额占全国网络零售额接近60%。上海、浙江、北京上线率大幅领先,网络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超60%。
2.新冠疫情形势下国内线上消费情况
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消费市场面临重大冲击,特别是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酒店餐饮和影视娱乐等线下消费领域呈“断崖式”暴跌,但同时刺激网上文娱、网上办公、网上医疗、网上教育等线上“宅经济”逆势火爆,成为当前服务消费市场的新风口。在网络游戏方面,因春节假期与疫情叠加,手机游戏成为众多居民休闲娱乐重要方式,多款手游用户激增,消费规模暴涨。如《王者荣耀》在春节期间单日峰值流水破纪录达20亿元。在视频影音方面,受疫情影响,春节档七部影片全部撤档,部分影片从院线转向网络上映,线上视频影音取代了居民对线下影院的消费需求。爱奇艺用户与疫情发生前相比,
环比增长1079%。在线上办公方面,为确保疫情期间“停班不停工”,不少企业启动线上复工模式,钉钉、企业、飞书、腾讯会议等各类远程办公软件用户量出现井喷式增长。如复工首日全国有超过2亿用户在钉钉办公。在远程诊疗方面,为缓解线下问诊压力,阿里健康、腾讯健康、平安好医生、微医等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相继开通在线问诊功能。如阿里健康上线24小时的义诊活动页面累计访问用户数接近40万。在网络教育方面,学而思网校、新东方在线、腾讯课堂等网络教育机构相继推出线上宜播课程,纷纷“抢滩”线上教育市场。如学而思网校在苹果商店日下载量峰值超过17万次,同比暴涨超过1000%。
3.部分地区应对新冠疫情扩大线上消费的做法
为有效对冲新冠疫情对消费市场影响,目前北京、上海、浙江、江西、甘肃、成都、福州等多地已出台有关支持线上服务消费方面的政策措施。北京扩大惠民文化消费电子券发放范围,发放行业专用券,对受新冠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给予重点支持。浙江支持推动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培育文化和旅游领域网络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消费新模式;成都鼓励推动线上转换的消费业态发展,举办网上博览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推动成都元素创新IP在蓉转化为新兴消费;福州鼓励传统商贸服务业零售企业自营网站或在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展交易,支持餐饮企业开展线上订餐、线下自提和无接触配送服务。甘肃支持VR/AR、5G、3D 等技术在商业、教育、文化旅游、娱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开发一批虚拟再现产品,培育虚拟再现服务、体验消费。澳门宣布向居民每人发放3000澳元
的电子消费券,支持用于餐饮、零售、生活百货等行业消费扣账,刺激消费市场。
二、重庆推动线上消费提质扩容的潜力分析
1.重庆线上消费基本现状
从消费规模看,网络零售市场持续扩大。据市商务委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网络零售额超1201.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13.8%,较2018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超25.2%,分别快于同期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全国网络零售额增速16.5个百分点、8.2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网络零售增速领跑全市,同比增长32.8%以上。受疫情影响,全市网络零售市场受到重创,目前全市网络零售额较同期有所下降。
78全国流通经济
从市场主体看,网络商户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汇聚天猫、京东、苏宁、盒马鲜生、猪八戒网、E宠商城等国内知名和本土龙头网商企业或平台;累计建成各类电商集聚区超60个,集聚企业超4000家,其中重庆网商产业园等3个电商集聚区被商务部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据市商务委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电商(网商)近72.7万家,其中应用型电商(网商)近67.3万家、占比超90%,服务型电商(网商)超5.4万家。
从消费类型看,实物消费占据主导地位。据重庆电商专业智库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实物型网络零售额近1000亿元,占比约83%,服务型网络零售额约200亿元左右,占比约17%。其中食品保健、服装服饰、旅游出行类目网络零售消费规模较大,三者占比接近60%。受疫情影响,网络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据市商务委数据显示,全市医疗物资和生活用品等居家实物型网络消费大幅增长,同比增长约16%,而餐饮、旅游等服务型网络消费冲击明显,同比下降约45%。
从区域分布看,主城都市区贡献率最高。据相关行业协会、电商专业智库数据显示,主城都市区网络消费市场份额占比最大,2018年贡献率超90%,其中渝北、九龙坡、江北、渝中、沙坪坝网络零售额排名靠前,蒸江、永川网络零售额排名进入前10。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网络零售市场份额相对较低,其中万州区、秀山县等区县电商发展水平较高,网络零售额排名进入前15。
2.重庆服务消费行业线上扩容情况
近年来,随着全市“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特别是受此次疫情影响,以餐饮为代表的传统商贸服务加快上线扩容增效,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新兴服务上线“触网”提速,催生一批新业态新消费热点。
线上零售。解放碑、观音桥等智慧商圈逐步建成,商社集团等零售企业加快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京东无人超市、苏宁线下体验店等一批新零售商超不断涌现。疫情期间,全市线下实体商场、超病毒样本
市、便利店、餐饮单位、农贸市场等商贸服务企业,积极开展标准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通过小程序、自营APP商城以及第三方综合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创新商业模式和业态,满足市民生活消费需求。
线上餐饮。全市互联网与餐饮业融合渗透逐步增强,据相关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餐饮线上外卖营业额超8亿元,全年单量超3200万单,其中乡村基、守柴炉北京烤鸭、李子坝梁山鸡等特餐饮品牌线上消费势头强劲,月均线上外卖营业额分别约达60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疫情形势下,重庆推动80余家火锅企业开展“零接触”火锅外卖服务、美菜网生鲜直配、万州三峡柑橘网上交易会等一批线上新业态;由此也将加速倒逼传统餐饮业业态重塑,从线下场所转向线上消费场景,刺激新市场需求。
线上医疗。全市“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据市卫健委数据显示,目前建成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39个区县平台,78%医院依托平台开展远程咨询服务、56%医院依托平台开展远程会诊业务;建成示范“智慧医院”25家;网上预约挂号注册用户数达1100余万,实现每天约1万人通过预约到院就诊;全市90%区县实现了远程医疗服务应用。疫情形势下,在线就诊的需求会被全面激发,或将刺激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线上培训。全市线上教育消费市场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据市教委数据显示,目前除学而思、新东方等
少数品牌培训机构涉足线上培训业务外,全市尚无符合备案要求的面向中小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的学科类校外线上培训。疫情形势下,线上教育成为延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刚需,各大教育培训机构同步推出线上课程,积极“抢滩”线上教育市场,线上教育迎来爆发式增长,在此带动下或将进一步刺激公众提高对线上教育的认可度,加速在线教育模式的普及。
线上文旅。全市以大数据应用为支撑的智慧文化旅游建设成效初显,据《2019重庆智慧旅游蓝皮书》显示,目前腾讯、阿里巴巴、携程、中兴通讯、科大讯飞等互联网及科技企业相继布局重庆“旅游+互联网”和智慧旅游领域;全市初步建立覆盖A级景区、星级酒店和旅行社的旅游业数据报送体系;三峡博物馆建成国内首家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博物馆、长江索道景区推出“VR超感体验区”项目等。疫情形势下,将加速文化旅游资源的数字化、可视化表达,可感知、可体验、可互动的文化旅游产品及服务消费热点将加快释放。
线上办公。全市加快驱动“数据多跑腿",推动疫情期间企业“线上复工”。各大企业纷纷启动远程办公、“云办公”模式,确保疫情期间“停班不停工”。猪八戒网平台推出“免见面”服务,为10万家企业实现服务采购全流程线上进行,帮助企业开展线上复工运营。据企业正式发布《企业远程办公地图》显示,重庆用户线上会议次数位居全国第7位,排名前3位分别是北京、深圳、上海。依托“重庆市政府采购云平台”,重庆市政府采购实现“全市一张网”。
三、重庆线上服务消费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重庆线上服务消费依然面临一些困难及问题。一是线上服务消费规模小、远落后发达地区。据相关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重庆网络零售额约12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约14%,但与北京、上海直辖市网消费络规模超70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60%相比,差距大。二是线上服务本土龙头企业少、品牌效应不强。据商务部发布2017年〜2018年度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名单显示,重庆仅有猪八戒网、大龙网等6家企业上榜,远落后于广东(29家)、北京(21家)、上海(20家)等省市。重庆尚无中国电子商务企业100强企业。三是线上消费结构欠优、服务型消费发展滞后。全市实物型网络消费占比接近83%,服务型网络消费比重虽呈上升趋势但仍然偏小(1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四是线上服务消费发展迟缓、培育不足。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托育、家政、体育等服务上线率偏低,消费市场尚未形成;如教育培训方面,全市校外培训机构虽超1600家,但仅有学而思、新东方等极少数教育培训机构开展
塔底油
全国流通经济79阴极保护防腐
少量线上业务。五是线上服务消费环境不够优化。线上服务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尚不健全,如远程会诊收费标准缺乏统一定价,数据安全保障、医疗责任事故划定等商无法可依。信息基础设施仍有不少短板,特别是5G、区块链等新网络技术亟需加快推广及应用、赋能线上服务消费。
四、对策建议
1.优化服务消费平台,推动线下线上融合一体化
统筹线上服务平台,整合碎片化传统服务平台资源,组建集“互联网+”分享经济、社电商、新零售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线上超市,多渠道推送产品服务,定制化满足个性化需求,繁荣“宅经济”。创新“社式”营销平台,推行直购、分销、拼团等社营销模式,让消费者以最优惠价格享受到最便捷最安全服务。加快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引导传统商贸企业加快向电商化、数字化转型,开展上线“触电”营销。壮大电商产业集,提升打造重庆网商产业园等一批电子商务集聚区,培育成长型性好、竞争力强的电商平台,做大做强本地线上生活服务平台。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做大做强“中土”等跨境电商平台,扩大跨境电商出口交易规模;推动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扩大电子商务进村覆盖面,创新“电子商务+扶贫”模式。
2.加快创新赋能消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
支持建设制造业开放服务平台,大力推广应用基于云计算服务模式的网络协同设计、众包、虚拟仿真等新模式,做大做强一批行业级、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上云”。发展“不见面”金融服务,积极引导企业和居民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等线上方式办理银行转账、申贷、保险承保理赔等业务,推广“无纸化”线上办贷和电子合同。深入实施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和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推动区块链在在线支付、跨境支付、保险理赔、证券交易、票据管理等金融领域的应用;打造金融云服
务平台,支持上下游配套企业融资。推动物流业数字化转型,深化分拣、无人配送车等智能装备应用,加强仓储管理、运输监控等信息系统建设,提质升级重庆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打造重庆会展云平台,推进“智慧国博”等智能化会展场馆建设,打造“线上智博会”“线上西洽会”等智慧展会。
3.大力发展数字内容,推动线上消费产品优质化
扩大网络游戏、网络视频、数字音乐、知识付费、有声读物等新兴业态产品多样化供给,满足消费者在线娱乐个性化需求。依托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全息成像等技术,推动在动漫游戏、电子竞技、线上直播等领域的在线应用。围绕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高新西永微电园、中国智谷、仙桃数据谷改造升级,培育引进数字内容龙头企业和专业人才,打造数字内容聚集区。提升数字文化产业原创能力,深挖巴渝文化、三峡文化等特文化资源,加快数字化转换及开发利用,打造一批数字文化精品。做强网络游戏产业,推广云到端的游戏点播新模式,开发一批轻端设备运行高品质游戏。做大网络文学、网络表演、网络视频等产业,丰富数字文化内容业态。做优在线影视产业,加快精品化、多元化、小众化的产品供给。
固体水4.拓展线上服务场景,推动生活消费业态多样化
依托“云+AI+5G”等技术,充分利用、小程序、直播、短视频等社交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在家逛街体验式场景。推广远程医疗,鼓励在线义诊,缓解线下压力,鼓励医药电商采取OTO模式。支持开
展网络教学,运用国家网络云课堂平台、空中课堂、班级qq、家校等路径,开展网上授课,做好教学辅导。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及数字信息技术,支持VR/AR、5G、3D、区块链等技术在商业、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丰富线上服务场景。发展新零售,推动服务型机器人、无人超市、AR试衣、无人机配送等场景商用。发展线上医疗,推广基于5G技术的远程会诊、远程手术、远程超声、远程监护等远程医疗应用。发展线上文旅,推广“云旅游”模式,建设数字李生景区,打造沉浸式的全景在线旅游产品。
5.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动线上消费环境便利化
加快网络带宽升级,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优化无线局域网建设应用;完善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领域基础设施,积极争取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建设双千兆网络;统筹推进5G网络规模化建设,探索“5G+”场景应用和商业模式。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大平台建设,提升线上服务效率及质量。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重庆),落实网络实名制,推进互联网、电信、广播电视、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等线上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归集和建立电子商务市场主体信用记录档案,实施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实现“一处守信、处处得益,一处失信、处处制约”。完善线上法律法规体系,强化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严厉打击窃取、泄露、贩卖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和网络行为。
参考文献:
[1]李映辉.电子商务环境下零售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EJ1商业经济研究,2019,(08).
[2]傅志华,王志刚.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对
策[J].财政科学,2020,(04).
[3]来有为,霍景东,王敏,尤越.疫情后我国服务消费的发
展趋势及促进消费回补的政策建议[J].发展研究,2020,(05).
[4]闰怡卓.“互联网+”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J].现代营
莲子剥壳机
销(信息版),2019,(01).
作者简介:
简华球,供职于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中级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80全国流通经济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1:21: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185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消费   网络   服务   企业   推动   全市   平台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