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丙烯腈生产 1.概述

2.丙烯腈生产
    丙烯腈是三大合成材料的重要单体,是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它的合成在基本有机化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节就丙烯腈生产,特别是对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的工艺进行讨论。
    1.概述
    (1)丙烯腈的性质和用途
    丙烯腈是无、易挥发的透明液体,剧毒、微臭、有桃仁气味。沸点77.3℃,凝固点一83.5 ℃,密度806 kg·m-325℃时在空气中的爆炸浓度范围为3.05%~l7(体积分数)。能溶于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并能与水、苯和异丙醇形成共沸物。
    丙烯腈的分子式是C3竞赛抢答器H3N,结构式为CH2=CHCN,能发生聚合、加成、氰基和氰乙基化等反应。聚合和加成反应都发生在丙烯腈的C=C双键上,纯丙烯腈在光的作用下能自行聚合。在浓碱存在的条件下能强烈聚合,它还能与苯乙烯、丁二烯、乙酸乙烯、氯乙烯、丙烯
酰胺等中的一种或儿种发生共聚反应。典型的丙烯腈加成反应有电解加氢偶联反应制取已二腈等;氰基反应包括水合反应、水解反应、醇解反应及烯烃的反应等,如丙烯腈和水在铜催化剂存在下,直接水合制取丙烯酰胺;氰乙基化反应有丙烯腈与醇制取烷氧基丙胺等。
    丙烯腈的用途非常广泛,图2—25展示了丙烯腈的主要用途。聚丙烯腈(腈纶)保暖性和弹性都很好,有耐磨和轻而柔的特点,可作毛线、衣物等;ABS塑料耐冲击强度好.有较好的抗张强度、刚性、硬度和耐低温性能等,可用作管材、仪表外壳及设备零件等;橡胶有良好的耐油性、耐磨损、耐溶剂等性能,主要用作胶管、垫圈等;丙烯腈水解生产丙烯酰胺、电解加氢二聚生产己二腈、涂料和尼龙等;丙烯腈与醇反应制取的烷氧基丙胺可作分散剂、表面活性剂等。
    (2)生产丙烯腈的原料和方法
    丙烯腈于1893年在法国的Mourea实验室合成成功,早期的生产方法是用较昂贵的C2结构单元如环氧乙烷、乙炔和乙醛等为原料与氢氰酸反应而制得的。后存美国实现工业化,从那时起,又发现了很多其它用途。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相继开发了丙烯氨氧化法等生产丙烯腈的方法。
    ①环氧乙烷法  以环氧乙烷为原料生产丙烯腈的工艺在20世纪50年代开发成功,是最早的工业规模生产丙烯腈的方法。此法是在碱性催化剂条件下,环氧乙烷与氢氰酸加成生成氰乙醇,再在甲酸钠或甲酸钾存在下,于250300℃进行脱水反应而制得丙烯腈。
    该法生产的丙烯腈纯度较高,但原料昂贵,成本高,现在已被淘汰。
    ②乙炔法  此方法是以乙炔与氢氰酸为原料,在CuCl2NH4Cl的催化作用下,温度为8090时,进行加成反应而得到丙烯腈。
    该法生产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于环氧乙烷法,但副产物种类繁多,产物分离比较困难。
    ③乙醛法  由乙醛与氢氰酸反应生成乳酸腈化物(),再在600700℃和磷酸存在的条件下脱水而制得,该方法制丙烯腈未实现工业化。
    上述几种生产方法需要的原料比较昂贵,生产成本高,且原料氢氰酸有剧毒,对环境污染严重,因而,限制了丙烯腈生产的发展。
    ④丙烯氯氧化法  20世纪60年代,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开发了更有效的催化剂,使以丙烯为原料生产丙烯腈的方法得以开发和发展,此法称为索亥俄(sohio)法。氨氧化法是指经过活化的甲基与氨经催化氧化反应生成腈基的反应,以丙烯为原料可制得丙烯腈。
  该方法具有原料便宜、投资少、一步合成、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它迅速推动了丙烯腈生产的发展,目前世界各国新建的丙烯腈装置基本采用这种工艺路线。在反应中除了生成丙烯腈外,同时生成少量乙腈、氢氰酸、以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副产物,还包括未参加反应的丙烯、氨、氧、大量的氮气和水蒸气等。因此,反应后得到的气体是一个复杂的气体混合物。为了获得纯净的丙烯腈,需对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精制。首先在中和塔中进行酸洗,用稀硫酸除去未反应的氨气,然后在吸收塔中用水吸收丙烯腈、乙腈等气体,形成水溶液,再经萃取塔分离出乙腈、脱氢氰酸塔脱除氢氰酸,最后经脱水、精馏等分离过程,得到纯品丙烯腈。这一工艺过程的原则流程如图2-26所示。下面就丙烯氨氧化法合成丙烯腈的生产过程进行讨论。
2.丙烯氨氧化反应理论
    从上面的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丙烯氨氧化反应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除主反应所得产物丙烯腈外,副产物大致分为三类,一类为腈化物,主要是氢氰酸和乙腈,的
含量非常少;第二类为有机含氧化合物,主要是,也可能有少量丙酮和其它含氧化合物;第三类是深度氧化的产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因为丙烯是含有三个碳原子的单烯烃,α碳原子上的C—H键的解离能比一般C—H的小,且具有高的反应活性,因而丙烯在特定的催化剂上和有氧存在的条件下,易发生α一碳氢键断裂,从而在α一碳上达到选择性氧化、所有主副反应均为强放热反应,在热力学上十分有利。但反应过程中必须移出热量,以维持反应的持续进行,尤其是二氧化碳生成的副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多,如果热量移出不畅,反应温度会迅速升高,难以控制,以致全部变成了丙烯的燃烧反应,甚至会引起爆炸。氨氧化的主反应与副反应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由动力学因素决定,起关键作用的是催化剂。
    (2)催化剂
    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所用的催化剂主要是Mo—BiO类。工业上最早使用的丙烯氨氧化催化剂是P—Mo—Bi—O催化剂,其代表性组成为Bi9Mo12P052。单纯的Mo03虽有一定的活性,但选择性很差;单纯的Bi203vvint对生成丙烯腈并无催化活性,只有当Mo03Bi203组合起来,才会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和选择性。研究发现BiMo的质量比为1时活性最好,
丙烯腈的单程收率也最高。催化剂中的磷是助催化剂,起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改善热稳定性和延长寿命的作用。催化剂的载体的比表面积不应太大,其目的是降低氧化深度,以利于提高选择性。鉴于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且放热又很大,所以载体的热稳定性和热导性也十分重要。一般说来,对传热性能较差的反应器,选刚玉为载体;对传热性能良好的反应器,大多采用微球硅胶为载体。
近年来,在对P—Mo—Bi—O催化剂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改进,引入助催化剂如铯、锰、铈、铁等金属来改善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提高丙烯腈的单程收率。P—Mo—Bi—Ce催化剂的转化率达85%,收率达70%。20世纪70年代初研制出了P—Mo—Bi—Fe—Co—
Ni—K—O多组分的催化剂,将丙烯腈的单程收率提高到74%左右。
  (3)反应动力学
  丙烯氨氧化反应是非均相反应,其过程是气态物料通过反应器床层中的催化剂完成,其过程包括扩散、吸附、表面反应、脱附和扩散五个步骤。在表面反应过程中,由于氧化深度
不同,丙烯可氧化为,也可氨氧化为丙烯腈。对于丙烯在氨氧化反应过程中,是否为中间产物,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认为为中间产物的研究者提出的动力学图式为
    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在足够氨存在下,丙烯生成的速度被抑制,经历中间物的可能性很小,其动力学图式为:
    从实验数据推算得出在430℃时,κ1/κ2=l40,丙烯腈主要是由丙烯直接氨氧化生成的,只是平行副反应的产物。
    研究还表明,丙烯无论是被氧化为丙烯腈,还是,均须经过中间物种烯内基。丙烯的α-碳上连有氢原子,在反应过程中,首先被进攻的是α-碳上的CH键,而经历中间产物烯丙基。烯丙基的形成过程很可能是被吸附的烯烃与催化剂的高价金属离子先形成π络合物,然后发生解离、吸附,α-碳上断裂出脱出H+,形成烯丙基负离子,再经电子转移而形成烯丙基自由基,金属离子获得电子由高价还原至低价,断裂脱出的H+则与催化剂的晶格氧形成OH-,再反应牛成水。氨在催化剂上脱除氢而形成NH基团,再与烯丙基形成丙烯腈。
催化剂则被气相氧重新氧化。
    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氧使高价金属离子再氧化为低价离子,同时重新补充被H+所消耗的品格氧而构成催化循环。丙烯腈分子中不含氧原子。只有在足够氧存在下,才能生成丙烯腈。如果参加反应的氧得不到补充,就会造成催化剂被还原而使活性下降。
包装箱制作    对反应机理的研究表明,丙烯腈的合成是一个既连串又并行的复杂反应过程,影响丙烯腈转化率及产率的因素比较复杂,各研究者的研究情况有异,所得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互有出入,但结果是基本一致的,即丙烯腈的总反应速率:对丙烯为一级反应,对氨和氧是零级反应,生成烯丙基的反应速率是反应的控制步骤。
    由于氨氧化反应有催化剂存在,是一个气固非均相反应过程,从宏观动力学来看,原料丙烯向催化剂的表面扩散而被吸附,产物丙烯腈从催化剂上脱附再从催化剂表面上扩散出去,都属于传质扩散过程,这些过程的扩散速率的大小亦决定着反应的结果。
    3.合成工艺条件
    在反应过程中,由于影响因素较多,为使丙烯腈合成反应顺利进行,必须选择适宜的工艺条件。在这里仅对影响丙烯腈生产的原料规格、原料混合气配比、反应温度、平均停留时间、反应压力等条件进行讨论。
    (1)原料规格
    合成丙烯腈的原料丙烯是从石油催化裂化所得的气体中或石油馏分经裂解分离后获得的.其中还含有丙烷和少量的正丁烯、异丁烯、硫化物等杂质。丙烷对氨氧化反应没有影响,它的存在只是稀释了丙烯的浓度,而正丁烯能氧化生成甲基乙烯基酮(沸点7980),异丁烯能生成(沸点9293),它们的沸点与丙烯腈的沸点比较接近,给丙烯腈的分离带来了困难,且丁烯比丙烯更容易与氧反应,会耗费大量的氧而造成缺氧,降低了催化剂活性,使与二氧化碳等副产物增加,故丙烯中丁烯及高级烯烃的含量必须加以控制。一般情况下要求丙烯的含量大于50%,乙烯小于0.5%,丁烯小于1%。硫化物会使催化剂活性下降,反应前必须脱除,要求含量在50μg·g-1以下。
    (2)原料混合气的配比
    ①内烯与氨的配比  丙烯与氨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由图usb存储器2—27所示,氨用量不宜低于理论比,否则会有较多的副产物等生成,这与反应动力学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氨的用量太多也不经济,会增加氯及中和氨所用硫酸的量,成本增加,合适的氨比与催化剂的效率有关,如果催化剂对氨无分解作用,采用理论用量比或比值稍大于1即可。
    ②丙烯与氧的配比  丙烯氨氧化以空气中的氧为氧化剂,研究表明在有足够的氧存在下才能生成主产物,丙烯与氧的理论比值为11.5,考虑到副反应也要耗氧,空气应该过量。表2-4是在454℃、n丙烯:n空气=l:8的条件下,催化剂是P-Mo-Bi-O的条件下,反应时间与丙烯腈单程收率的关系。此表说明,虽然空气用量略大于理论所需量(n丙烯喷砂工艺:n空气=l:7.3),但在尾气中没有氧存在.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反应,催化剂不能完成氧化还原循环,活性下降。当空气过量太多,丙烯浓度降低,影响了反应速率,反而降低了设备的生产能力。另外在反应器的某些部位,有可能继续发生氧化反应,使丙烯腈深度氧化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导致温度升高,丙烯腈收率下降。故空气的用量应有一个适宜值,通常选用n丙烯:n空气=l:9.810.5
垂直风道机箱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3:52: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092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反应   丙烯腈   丙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