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课文问题解答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课文问题解答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材P51)思考点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
解题关键
认识到北宋与辽、西夏签订的和议具有“以钱财换和平”的特征。
思路引领
传统观点大多认为北宋作为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签订和议,每年付出大笔钱财,是一种屈辱的行为。如果换个视角,可能得出不同的认识。
答案提示
有人认为北宋“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屈辱而不可取的,这种观点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辽和西夏军事力独较强,而北宋军事“积弱”,因此“以钱财换和平”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面临的困境。和议签订后,北宋在政治上并不屈辱,而经济损失有限。南宋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指出,“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这样来看,“以钱财换和平”也有可取之处。
(教材P52)学思之窗时人描述王安石变法开始后的情景说: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ku)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司马光《传家集》卷60《与王介甫书》
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刘挚《忠肃集》卷3《论助役法分析第二疏》
上述言论出自变法反对派之口,或有夸大之处,但是否也反映了变法的缺陷?
解题关键
读懂材料,并且看出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碳海绵
思路引领
两则材料都认为王安石变法涉及面过广,头绪过多,且推行操之过急。
答案提示
题目已经告诉学生“上述言论出自变法反对派之口,或有夸大之处”。材料中的极端化表述“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 “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也显示出了夸张彩。但结合教科书正文所说“变法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可以推断材料中的内容并非凭空臆造、无中生有。
(教材P53)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南宋学者叶适对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了批评,他说:
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极一世之人志虑之所周浃(jia),忽得一智,自以为甚奇,而法固已备之矣,是法之密也。虽然,人之才不获尽,人之志不获伸,昏然俯首一听于法度,而事功日隳(hui),风俗日坏,贫民愈无告,奸人愈得志。
——《水心别集》卷10《实谋》
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水心别集》卷14《纪纲二》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利弊得失。
解题关键
读懂材料,看出两段材料是在批评宋朝政治体制的弊端。
思路引领
课文中这段话是《问题探究》的设置背景:“这些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强化了中央集权。但‘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答案提示
两段材料批评的焦点是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在执行中矫枉过正,并且积重难返。第一段主要批评制度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段主要批评过度崇文抑武(与唐朝后期相比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导致军备废弛, 国势积弱。应当注意,材料并没有否认宋初
措施的积极因素(“皆先有法以待之”“是法之密也” “虽能自安”)。
学习拓展
近千年来,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请就此次变法某个方面的措施查资料,了解其争议所在。
解题关键
了解王安石变法是一场争议很大的改革,不仅在当时存在激烈争议,后人对这场变法的看法也很不一致。
思路引领
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未必有众口一致的标准答案。对于并不一致甚至相反的观点,应当尽量了解其论据和理由。
答案提示
可从王安石变法诸项措施中选择一项(如青苗法、募役法、均输法、保甲法、科举改革等),查相关史学论著,看看分歧何在。如有条件,再适当查阅一些相关史料。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材P54)学思之窗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百官志一》
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宋]余靖《武溪集》卷17《契丹官仪》
第一段材料反映的辽朝职官设置特点是什么?你能否从第二段材料的描述中体会到这一特点?
解题关键
读懂材料,看出两则材料讲的都是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
思路引领
理解南、北面官制度及其“因俗而治”特征。
答案提示
第一段材料概括了南、北面官制度,总结其特点为“因俗而治”。第二段材料则从官员服饰的角度反映
了“因俗而治”特征。
(教材P57)思考点观察《元朝形势图(1330年)》,你认为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解题关键闪蒸器
理解问题中的“后世”包括现代在内。
思路引领
将《元朝形势图( 1330年)》中的行省名称、辖区与今天的省级机构名称和辖区进行对比。
答案提示
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在今天也能明显看出来。首先,元朝行省的名称有一些今天还在使用,或对今天的省名有影响;其次,今天一些省的辖区直接渊源于元朝行省,还有一些省的辖区是以元朝行省为基础分割而成的。
(教材P59)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国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它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远漠,无事论此,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也。陆行资车,水行资舟,反之则必不能行;幽燕以北,服食宜凉,蜀汉以南,服食宜热,反之则必有变异。以是论之,国家当行汉法无疑也。然万世国俗,累朝勋贵,一旦驱之下从臣仆之谋,改就亡国之俗,其势有甚难者。苟非聪悟特达,晓知中原实历代帝王为治之地,则必咨嗟怨愤,喧哗其不可也。窃尝思之,寒之与暑固为不同,然寒之变暑也,始于微温,温而热,热而暑,积百有八十二日而寒气始尽。暑之变寒,其势亦然。山木之根,力可破石,是亦积之之验也。苟能渐之摩之,待以岁月,心坚而确,事易而常,未有不可变者……在陛下笃信而坚守之,不杂小人,不营小利,不责近效,不恤浮言,则天下之心庶几可得,而致治之功庶几可成也!
——许衡《许文正公遗书》卷7《时务五事·立国规模》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王朝统治者学习、接受中原传统典章制度和统治理念的认识。
解题关键
读懂材料,看出材料讨论的主题是少数民族王朝统治者学习、接受汉族传统典章制度和统治理念的问题。
思路引领
本段材料的核心论点是“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应针对这个论点展开讨论。
答案提示
本段材料主要讲元朝的情况,但所提问题不限于元朝,而是包括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在内。可从以下角度考虑: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之后,为什么需要采用“汉法”?在这方面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各少数民族政权采用“汉法”有无程度和速度的差异?差异原因何在?
学习拓展
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是中外关系史上的著名事件。查资料,了解有关马可·波罗的记载和争议,以及当时除马可·波罗以外的中欧交往史实。
解题关键
通过査资料,了解元朝在中外关系方面的重要成就,特别是与欧洲之间的直接人员往来。
思路引领生姜切片机
本《学习拓展》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与马可•波罗有关的材料和争论,二是元朝与欧洲交往的其他情况。扫二维码防伪
答案提示
马可•波罗来华一事出自《马可•波罗行纪》一书记载,但缺乏其他材料特别是中文史料的直接印证。《马可•波罗行纪》的内容, 又颇多夸张、遗漏、疏误之处。因此关于马可•波罗来华是否属实,在国际学术界存在一定争议,但大多数学者相信此事的真实性。从时代背景来说,元朝与欧洲的直接人员往来例证甚多,马可•波罗来华并非孤立事件。具体可以关注:①蒙古汗国统治时期教皇和法国国王先后遣使出使蒙古;②忽必烈在位时大都畏兀儿人列班•扫马访问欧洲;③元朝中期,罗马教廷派遣大主教到元朝传教;④元朝后期,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来华;⑤元朝后期派遣使团访问罗马教廷,教皇向元顺帝馈赠礼物。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材P63)思考点如何认识北宋科举考试中南北分卷的做法?
解题关键
了解北宋科举考试中的南北分卷制度。
思路引领
了解南北分卷制度产生的经济、文化背景,并且分别站在南方考生和北方考生的角度感受该制度对自己的影响。如有可能,在老师指导下查一些北宋人围绕南北分卷制度的争论。
答案提示
制度通常都具有两重性,有利有弊,南北分卷制度也不例外。从南方考生的角度看,南北分卷制度不是完全公平;但站在统一国家全局的角度考虑,该制度的实施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教材P64)学思之窗明朝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有这样一段评论:
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有三。鸿荒一变而为唐、虞,以至于周,七国为极。再变而为汉,以至于唐,五季为极。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变未极,则治不得不相为因。今国家之制、民间之俗、官司之所行、儒者之所守,有一不与宋近者乎?非慕宋而乐趋之,而势固然已!
你理解他的观点吗?他是怎样看待宋朝历史地位的?
解题关键
读懂材料,看出这段话把中国从上古到明朝的历史分成了三个阶段。
思路引领
理解“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提示
陈邦瞻对宋朝的历史地位十分重视,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第三阶段的开端,该阶段直到明朝尚未结束,明朝的制度、习俗、观念各方面都深受宋朝影响。
(教材P64-65)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唐世科举之柄,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故其取人也,畏于讥议,多公而审。亦或胁于权势,或挠于亲故,或累于子弟,皆常情所不能免者。
——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5《韩文公荐士》
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各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故议者谓国家科场之制,虽未复古法,而便于今世。其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祖宗以来不可易之制也!
——欧阳修《文忠集》卷113《论逐路取人札子》
阅读上述材料,了解其中所说“糊名”“誊录”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唐宋两朝科举制的主要区别,及其与社会变化的关系。
解题关键
读懂材料,查阅“糊名”“誉录”的含义。
思路引领
注意材料中认为科举制在唐朝只能做到“多公”,而在宋朝却能做到“至公”,说明作为一种以公平竞争为原则的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公平性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答案提示
唐朝科举制在公平性方面尚有明显欠缺,考生的个人背景可能对考试结果产生影响。宋朝科举制则力图杜绝这种影响,保证单纯凭试卷决定成绩。这方面的变化,与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流动加强的历史线索互为因果,存在密切联系。
学习拓展宋元时期,纸币的发行和使用,是商品流通领域令人瞩目的现象,在世界商业史上也是大幅度领先的。搜集资料,了解宋朝、元朝纸币的发行和使用有哪些不同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题关键
通过査资料,了解宋元时期纸币发行和使用的大致情况。
思路引领
注意宋元两朝纸币制度的不同之处。关于影响,也要兼顾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因素。
答案提示
宋朝纸币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是:①作为辅币,与铜钱兼用;②使用有期限限制,称为“界”;③有区域限制。
元朝纸币制度更加成熟,表现为:①不用铜钱,纸币是单一流通的货币;②使用无期限限制;③无区域限制,全国通用。
组装打火机关于影响,积极方面是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消极方面是容易引发通货膨胀,造成财政危机。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教材P66)思考点你如何看待“存天理,去人欲”?
解题关键
理解“天理” “人欲”两个概念的意义。
思路引领
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旨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建设,树立和巩固社会基本价值观。“天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用今天的话来说近似于“客观理性”。“人欲”并非泛指人的欲望,而是指过度的欲望。
答案提示
“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提法,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它反映了一种对人高标准、严要求的修养理念,要求人挨弃过度欲望,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准宗教的道德自律精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它具有禁锢合理欲望、扼杀人性的潜在可能,极易成为统治者束縛被统治者的精神工具,因此历来受到进步思想家的批判。
(教材P67)学思之窗    1313 年,元朝宣布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当时宰相向皇帝上奏说:
学秀才的,经学、词赋是两等。经学的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勾当,词赋的是吟诗、课赋、作文字的勾当。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材去也!
美光隐形眼镜
——《通制条格》卷5《学令·科举》元朝是怎样确定科举考试内容和答题标准的?理由何在?
解题关键
读懂材料,站在蒙古统治者的角度理解其中思路。
思路引领
儒家思想和程朱理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和社会基本价值观建设,容易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少数民族统治者也不例外。
答案提示
元朝中期开科举时,考试内容有两种选择:一是考文学(诗赋),二是考儒家经书。蒙古统治者对汉族文学创作不完全理解,认为没有实际用处,而对儒家经书巩固社会伦理道德秩序的作用比较赞赏。程朱理学作为宋朝新儒学的主流,重视发挥儒家思想在巩固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和树立社会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因而顺理成章地被确定为考试答题标准。
(教材P70)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二程、朱熹对于他们思想的核心概念“理”(有时也称为“道”)作过如下阐释:问: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且如说“皇天震怒”,终不是有人在上震怒,只是理如此。——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2 上《伊川杂录》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9《杨遵道录》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5《二先生语五》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
——朱熹《四书或问·大学或问》
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不可谓月已分也。
——《朱子语类》卷94《周子之书·通书》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读大纪》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程朱理学宇宙观、人生观相结合的特点,并分析它在当时受到官方尊崇的原因。
解题关键
读憧材料,理解“理”概念的多重含义。
思路引领
注意各条材料中对“理”的解释,强调“理”无处不在,同时又具有本体地位。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0:24: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2087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材料   制度   社会   变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