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槽和线缆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安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线槽,还涉及一种应用上述线槽的线缆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工业设备安装过程中,常需利用线槽来支撑、固定并保护线缆。线槽为直线型,转弯处呈两条直线相交成尖角的状态,而线缆受自身的允许弯曲度限制,往往无法在线槽的转弯处弯折成与线槽一样的尖角状,防止线缆因过度弯曲而发生无可挽回的损伤,导致线槽的宽度需设置为较大,以便线缆在线槽的转弯处弯曲成具有一定弯曲半径的弧形。
3.但是,线槽的宽度增大会导致制备线槽所需的材料增加,影响生产成本。另外,线槽宽度增大还导致线槽重量增大,造成线槽安装难度大。
4.因此,如何既避免增加线槽宽度,又便于线缆在线槽的转弯处弯曲成具有一定弯曲半径的弧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槽,其第一线槽单元呈梯形,两腰侧分别开口,并布置于线槽的转弯处,能使线槽的转弯处平滑过度,便于线缆在线槽的转弯处弯曲成具备一定弯曲半径的弧形,无需增加线槽宽度,避免增加成本。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线槽的线缆安装系统,能在不增加线槽宽度的前提下满足线缆允许弯曲度的限制要求,避免增加线槽成本。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线槽,包括多个相对两侧开口的线槽单元,各所述线槽单元依次对接连通形成所述线槽;
8.其中,第一线槽单元为梯形,且所述第一线槽单元的两腰侧分别开口;所述第一线槽单元布置于所述线槽的转弯处。
9.优选的,上述线槽中,所述线槽的转弯处设有一个所述第一线槽单元;或者
10.所述线槽的转弯处设有多个依次对接连通的所述第一线槽单元,且各所述第一线槽单元的上底侧位于所述线槽的同侧。
11.优选的,上述线槽中,所述线槽单元中第二线槽单元为矩形。
12.优选的,上述线槽中,所述线槽单元包括底座凹槽和固定于所述底座凹槽的端盖;所述底座凹槽中依次相邻排布的三个侧面均开口;所述端盖封盖三个所述侧面中位于中间的侧面,并与所述底座凹槽的槽底相对;所述底座凹槽和所述端盖围成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
13.优选的,上述线槽中,所述端盖和所述底座凹槽的结合面处设有第一密封件。
14.优选的,上述线槽中,相邻所述线槽单元的对接面处设有第二密封件。
15.优选的,上述线槽中,所述底座凹槽的槽底设有散热孔。
16.优选的,上述线槽中,所述槽底的散热孔处固定有延长管;所述延长管与所述散热孔连通,并且所述延长管位于所述筒状结构外。
17.优选的,上述线槽中,所述延长管与所述散热孔个数相同,且两者一一对应;所述延长管和与之对应的所述散热孔过盈配合。
18.优选的,上述线槽中,所述底座凹槽的槽底边缘设有裙边,所述裙边用于与相邻所述底座凹槽的裙边贴合并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19.一种线缆安装系统,包括线缆和用于支撑所述线缆的线槽,所述线槽为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槽。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槽,包括多个相对两侧开口的线槽单元,各线槽单元依次对接连通形成线槽;其中,第一线槽单元为梯形,且第一线槽单元的两腰侧分别开口;第一线槽单元布置于线槽的转弯处。
21.上述线槽中第一线槽单元布置在转弯处,且第一线槽单元呈梯形,对接其他线槽单元后使线槽整体走向逐渐发生小角度弯曲,直至最后达到实际要求的弯折角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在转弯处弯折成尖角状的线槽,实现在转弯处缓慢过度,便于线缆随线槽转弯处走向弯曲成具有一定弯曲半径的弧形,避免线缆因过度弯曲而产生无可挽回的损伤,同时无需使线槽宽度增加,避免增加线槽成本。
22.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槽无需增加宽度,避免自身重量增大,进而防止线槽安装难度增大。
2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应用上述线槽的线缆安装系统,既避免线槽宽度增大,防止因线槽耗费原料增多而增大成本,又确保线缆能够在线槽的转弯处弯曲成具备一定弯曲半径的弧形,防止线缆因过度弯曲发生损伤。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所示线槽单元中底座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图1所示线槽单元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槽的结构示意图;
29.其中,图1-图4中:
30.线槽单元100;第一线槽单元1001;第二线槽单元1002;底座凹槽101;槽底111;裙边1111;加强板1112;折弯板1113;延长管112;端盖102;第一密封件103;第二密封件104;固定件安装孔10。
具体实施方式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线槽,其第一线槽单元呈梯形,两腰侧分别开口,并布置于线槽的转弯处,能使线槽的转弯处平滑过度,便于线缆在线槽的转弯处弯曲成具备
一定弯曲半径的弧形,无需增加线槽宽度,避免增加成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应用上述线槽的线缆安装系统,能在不增加线槽宽度的前提下满足线缆允许弯曲度的限制要求,避免增加线槽成本。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槽,包括多个相对两侧开口的线槽单元100,各线槽单元100依次对接连通形成线槽;其中,第一线槽单元1001为梯形,且第一线槽单元1001的两腰侧分别开口;第一线槽单元1001布置于线槽的转弯处。
34.本实施例提供的线槽中,第一线槽单元1001布置在转弯处,且第一线槽单元1001呈梯形,对接其他线槽单元100后使线槽整体走向逐渐发生小角度弯曲,直至最后达到实际要求的弯折角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在转弯处弯折成尖角状的线槽,实现在转弯处缓慢过度,便于线缆随线槽转弯处走向弯曲成具有一定弯曲半径的弧形,避免线缆因过度弯曲而产生无可挽回的损伤,同时无需使线槽宽度增加,避免增加线槽成本。
35.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线槽无需增加宽度,避免自身重量增大,防止线槽安装难度增大。
36.装配上述线槽时,可根据线槽的实际转弯角度需求、第一线槽单元1001的尺寸,在转弯处设置一个第一线槽单元1001,或者如图4所示,在线槽的转弯处设置多个依次对接连通的第一线槽单元1001,相应的,各第一线槽单元1001的上底侧位于线槽的同侧,确保整个线槽形成逐渐弯折的流畅形态。
37.第一线槽单元1001中,下底侧和腰侧的夹角可设置为65
°
、67.5
°
、70
°
等,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利用第一线槽单元1001布置于线槽的转弯处可实现60
°
转角、120
°
转角,以及如图4所示的90
°
转角等,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38.线槽单元100中第二线槽单元1002为矩形;在线槽中非转弯处,多个第二线槽单元1002依次对接连通。具体的,第二线槽单元1002沿自身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开口。
39.具体的,线槽单元100包括底座凹槽101和固定于底座凹槽101的端盖102;底座凹槽101中依次相邻排布的三个侧面均开口,如图2所示;端盖102封盖上述三个侧面中位于中间的侧面,并且端盖102与底座凹槽101的槽底111相对;底座凹槽101和端盖102围成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如图1所示。
4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线缆除通过线槽安装于室内,还常常安装于室外,而室外环境相对恶劣,可对线槽的防护性能要求更高。
41.为了提高线槽的防水性能,端盖102和底座凹槽101的结合面处设有第一密封件103。进一步的,上述线槽中,相邻线槽单元100的对接面处设有第二密封件104。
42.第一密封件可设置为密封胶条,密封胶条可通过粘接方式固定于端盖102和/或底座凹槽101。第二密封件亦可设置为密封胶条,具体包括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于底座凹槽101的第一密封胶条和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于端盖102的第二密封胶条。
43.线槽单元100中,底座凹槽101和端盖102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通过在底座凹槽101和端盖102的结合面处设置密封胶条使两者实现密封连接。
44.为了提高散热性能,底座凹槽101的槽底111设有散热孔。具体安装时需使槽底111与地面、墙面等安装基础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以保证散热效果。
45.为了避免进水,槽底111的散热孔处固定有延长管112;延长管112与散热孔连通,并且延长管112位于底座凹槽101和端盖102围成的筒状结构外。
46.延长管能够限制槽底111贴至地面或墙面等线槽的安装基础,避免家装基础表面的雨水等由散热孔进入线槽内,同时,延长管能够对线槽其他侧壁处滑落的雨水等起到引流作用,避免上述滑落的雨水等直接由散热孔进入线槽内。
47.延长管112与散热孔个数相同,且两者一一对应;延长管112和与之对应的散热孔过盈配合。延长管112可具体设置为钢管,本实施例对延长管112的材质种类不做限定。
48.上述线槽中,底座凹槽101的槽底111边缘设有裙边1111,裙边1111用于与相邻底座凹槽101的裙边1111贴合并通过螺栓等固定件固定连接;裙边1111设有固定件安装孔10。
49.为了提高强度,裙边1111的边沿连接有折弯板1113,并且裙边1111通过加强板1112与折弯板1113和槽底111固定连接;折弯板1113与槽底111平行并由裙边1111的边沿向槽底111的另一端方向延伸;槽底111、裙边1111和折弯板1113围成“u”型槽,加强板1112位于该“u”型槽内。
50.本实施例提供的线槽由多个线槽单元100对接拼装组成,可根据需要进行自由拼装,实现了户外线槽的通用性。
5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线缆安装系统,包括线缆和用于支撑线缆的线槽,线槽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线槽。
52.本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安装系统应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线槽,既避免线槽宽度增大,防止因线槽耗费原料增多而增大成本,又确保线缆能够在线槽的转弯处弯曲成具备一定弯曲半径的弧形,防止线缆因过度弯曲发生损伤。
53.当然,本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安装系统还具有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有关线槽的其他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54.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5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对两侧开口的线槽单元,各所述线槽单元依次对接连通形成所述线槽;其中,第一线槽单元为梯形,且所述第一线槽单元的两腰侧分别开口;所述第一线槽单元布置于所述线槽的转弯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的转弯处设有一个所述第一线槽单元;或者所述线槽的转弯处设有多个依次对接连通的所述第一线槽单元,且各所述第一线槽单元的上底侧位于所述线槽的同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单元中第二线槽单元为矩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单元包括底座凹槽和固定于所述底座凹槽的端盖;所述底座凹槽中依次相邻排布的三个侧面均开口;所述端盖封盖三个所述侧面中位于中间的侧面,并与所述底座凹槽的槽底相对;所述底座凹槽和所述端盖围成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和所述底座凹槽的结合面处设有第一密封件。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线槽,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线槽单元的对接面处设有第二密封件。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凹槽的槽底设有散热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的散热孔处固定有延长管;所述延长管与所述散热孔连通,并且所述延长管位于所述筒状结构外。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管与所述散热孔个数相同,且两者一一对应;所述延长管和与之对应的所述散热孔过盈配合。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凹槽的槽底边缘设有裙边,所述裙边用于与相邻所述底座凹槽的裙边贴合并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11.一种线缆安装系统,包括线缆和用于支撑所述线缆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为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线槽,包括多个相对两侧开口的线槽单元,各线槽单元依次对接连通形成线槽;其中,第一线槽单元为梯形,且第一线槽单元的两腰侧分别开口;第一线槽单元布置于线槽的转弯处。上述线槽中第一线槽单元布置在转弯处,且第一线槽单元呈梯形,对接其他线槽单元后使线槽整体走向逐渐发生小角度弯曲,直至最后达到实际要求的弯折角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在转弯处弯折成尖角状的线槽,实现在转弯处缓慢过度,便于线缆随线槽转弯处走向弯曲成具有一定弯曲半径的弧形,避免线缆因过度弯曲而产生无可挽回的损伤,同时无需使线槽宽度增加,避免增加线槽成本。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应用上述线槽的线缆安装系统。用上述线槽的线缆安装系统。用上述线槽的线缆安装系统。


技术研发人员:

张士礼 张唯龙 刘名栋 周英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08

技术公布日:

2022/11/14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0:26: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9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线槽   所述   单元   凹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