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视域下剧情类体育电影的叙事结构及情感表达

结构主义视域下剧情类体育电影的叙事结构及情感表达
作者:赵明 黎学锐
来源:《电影评介》2022年第16期
统一认证管理系统
        结构主义理论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创立,之后雅各布森(Jakobson)、拉康(Lacan)、格雷马斯(Greimas)等学者将其应用于叙事学、人类学
乙酸乙酯实验装置等人文社科若干领域。所谓结构主义,指的是运用语言和社会的结构、规律、符码及系统来描述社会现象,拒斥人本主义,试图取消从笛卡尔(Descartes)到萨特(Sartre)一直支配着哲学传统的主体概念。[1]该理论不再强调主体及其意义,而更看重由若干元素以一定规律组成的符号系统与社会关系。1916年,索緒尔的学生根据课堂笔记将其主要思想汇聚于《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该书并未直接提出“结构主义”概念,均以“系统”一词取而代之。在索绪尔建立的语言系统中,“能指”与“所指”,“历时”与“共时”,“横组合”与“纵聚合”均为二元对立的概念,构成了结构主义理论下的基本原则。在1929年召开的语言学讨论会上,雅各布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结构主义理论:“学派采用了结构主义的名称,因为结构主义的基本概念是结构,结构被设想为一种动态性整体。”[2]雅各布森继而将结构主义理论应用于民族学、文学理论等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1966年,结构主义符号学家格雷马斯的《结构语义学》出版,初步形成叙述符号学理论。格雷马斯在二元对立的原则之上,提出行动元模式理论,认为文本中出场人物无关乎姓名、身份、性别差异,只要功能一致就可看作同一个行动单位推动整个故事进展。而符号矩阵理论是格雷马斯对行动元模式的进一步深化。符号矩阵具有先验性、逻辑性和可演算性,在该矩阵中,S与反S为一对否定的反义的相互关系。除此之外,符号矩阵中还包含有S与非S、反S与非反S的矛盾关系,不过
两种矛盾元素的关系并没有到达剑拔弩张的对立程度。法国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把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应用于精神分析学,将索绪尔的符号概念发展成精神分析理论中的“能指链”概念。[3]拉康吸收了索绪尔的“能指”和“所指”概念,但是更强调能指相对于所指的优越性和滑动性。
        《了不起的老爸》是2021年由周青元执导的剧情类体育电影,该片主要讲述了热爱跑步的山城重庆少年肖尔东(张宥浩饰)因患有先天性罕见疾病,被父亲肖大明(王砚辉饰)禁止跑马拉松,父子俩从最初的互不理解,到最后并肩跑完全程马拉松比赛的故事。不同于传统的竞技类体育电影,该片并不着重于表现竞技过程的激烈和竞技成绩的优劣,而是通过父子双方的不断碰撞和博弈,体现主人公肖尔东在追求马拉松梦想过程中内心的挣扎和自我的救赎,最终实现了成长道路上的自我蜕变与和解。剧情类体育电影《了不起的老爸》借助一系列符号化的细节事物展示出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行事逻辑、价值取向,本文将借助结构主义理论,探讨该片的叙事结构及情感表达。
        一、行动元模式下的二元对立叙事结构
        法国结构主义符号学家格雷马斯在普洛普(Propp)叙事功能理论的基础之上,以二
元对立(即在任何的意义结构中,一定存在着一对否定的反义元素)为基本原则,提出“行动元模式”概念。[4]行动元模式包含六个范畴,即主体和客体、发出者和接收者、辅助者和反对者。格雷马斯指出,整个模型以主体所追求的愿望对象(客体)为轴;作为交际的内容(客体),愿望对象位于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之间,而主体的愿望则投射于辅助者和反对者,如图1所示。[5]
        在这六个范畴中,第一组行动元主体和客体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关系,也是剧情发展的基本框架。在电影《了不起的老爸》中,主体是影片的主人公肖尔东,客体是肖尔东所追求的愿望对象即跑马拉松。主体为了实现客体愿望,搭建了各种行动桥梁,这些积极主动的有意向的行动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丰富了故事情节,实现了故事功能。
影响力评估        第二组行动元发出者和接收者,左右着客体愿望实现与否和实现的路径。影片中主体肖尔东在实现自己跑马拉松愿望的过程中,母亲邢云对他的兴趣熏陶与精神引领、好友方墩提供的省队金牌教练的信息、父亲肖大明改变态度充当儿子的陪跑,以及肖尔东自身对于马拉松运动的执着等诸多事项都可看作是行动元模式的发出者。与“发出者”的概念相对应,“接收者”则是主体肖尔东为了实现客体意愿而付出的努力,诸如让省队金牌教练夏露
看到自己的潜力,愿意接纳自己为徒,冒着可能失明的风险也要参加马拉松比赛证明自己等种种行为。这一组行动元的存在让愿望对象(客体)始终有实现的可能,赋予剧情继续下去的动力。
        第三组行动元辅助者与反对者并不完全是对立的关系,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二者可以互相转化。在影片中,主体肖尔东的好朋友方墩和暧昧对象汤小希很显然是客体愿望实现的辅助者。在客体愿望逐步实现的过程中,一开始父亲肖大明极力反对儿子肖尔东参加马拉松训练,而省队金牌教练夏露也因为尊重父亲的意愿拒绝培训肖尔东。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故事前期的肖大明和夏露可以说是客体愿望的反对者。而当主体肖尔东的视力急速衰退后,父亲肖大明逐渐放弃了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儿子的未来人生道路,转而切切实实从儿子的意愿出发,以实际行动支持儿子的马拉松梦想。教练夏露也一改往日的冷漠态度,全身心地培训肖大明和肖尔东父子俩,最后在赛场上全程指导父子俩的马拉松比赛。在故事后期,肖大明和夏露摇身一变成了客体愿望实现的辅助者。
        辅助者,顾名思义,即有助于主人公肖尔东客体愿望的实现,让故事情节向主人公希望的那样发展的人物。而反对者注定会在主人公实现客体愿望的道路上制造一些障碍,一
定程度上阻止客体愿望的实现。反对者在故事进程中制造的障碍与辅助者的助力对于影片情节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正是由于反对者与辅助者的相对拉扯,才造就了整部影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门窗防盗网        二、符号矩阵模式下的多重矛盾冲突架构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格雷马斯在结构主义二元对立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借用逻辑学的矩阵形式,得出符号矩阵分析模式。[6]在这种意义结构中,意义并非来源于元素本身,而是由元素在符号矩阵中的位置所确立的。假设S与反S是一组对立的元素,那么在符号矩阵这种先验结构中,S与反S是否定的反义的相互关系。除了否定的反义的相互关系外,符号矩阵中还包含有矛盾关系,即S与非S、反S与非反S,这两种元素的关系是矛盾项,但不是对立项。符号矩阵中的关系如图2所示。
        根据符号矩阵理论,文本故事起源于S与反S的对立关系,过程中也需要引入非S与非反S才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且反S是非反S的矛盾项,S是非S的矛盾项。当确立了故事关键要素S、反S、非S与非反S,并分析出要素间的关联,就可以梳理出故事大概脉络与故事结构,明晰文本的架构。
        在电影《了不起的老爸》中,要素S即电影的主人公肖尔东,与要素S相对立的反S即肖尔东的父亲肖大明,儿子醉心于跑马拉松的梦想与可能失明的潜在风险始终是左右父子关系的终极矛盾点。肖尔东认为自己对于马拉松的热爱能战胜潜在失明所带给他的恐惧,所以宁愿冒着可能失明的风险也要坚持马拉松训练。而肖大明已经因为先天性疾病失去了自己的妻子邢云,所以极力反对有相同先天性疾病的肖尔东进行马拉松训练。在肖大明的价值观里,儿子的身体、生命比马拉松爱好更重要。省队金牌教练夏露对于队员的选择和训练有着极尽严苛的要求,并且出于对肖大明意见的足够尊重,并未立即接纳肖尔东成为自己的队员。从这个层面来看,夏露是与主人公肖尔东的矛盾项即要素非S。肖大明的妻子邢云是儿子肖尔东坚持马拉松运动的兴趣启蒙者和精神力量来源,与肖大明给儿子规划的“盲人”钢琴师道路相龃龉,可以看作是肖大明的矛盾项即要素非反S。肖尔东的青梅竹马汤小希、好朋友方墩为了掩盖肖尔东持续进行马拉松训练的事实,在不同程度上对肖大明都有所欺骗和隐瞒,所以汤小希和方墩也可以算作是肖大明的矛盾项即要素非反S。
        肖尔东(S)在整个故事中发挥了串联作用,电影开始于肖尔东(S)请求夏露(非S)成为自己的马拉松教练,结束于夏露(非S)陪伴肖大明(反S)、肖尔东(S)父子二人跑完马拉松比赛,让整个剧情有了呼应式的完整。凭着这样的关系,夏露(非S)最
终能将对立的肖大明(反S)与肖尔东(S)聚合到一起完成了马拉松比赛,从而消解了父子双方的对立关系。
        母亲邢云(非反S)则数次左右了剧情的发展走向,正是她对于马拉松的热爱深深影响了肖尔东,所以母子俩是一体的。然而,也正是因为先天性疾病导致她无法跑完马拉松并去世,肖大明(反S)也因她不顾疾病跑马拉松而与之有矛盾,她去世后更是极度反对儿子继续马拉松这项运动,形成了早期的父子对立关系。肖尔东(S)最后作为视障人士参加马拉松比赛时,也是感受到了母亲邢云(非反S)给他的力量,最终跑完全程。汤小希(非反S)作为肖尔东(S)的暧昧对象,虽然并未时时刻刻与肖尔东处于同一阵营,但也是出于对肖尔东的尊重和关爱,最终在马拉松赛场上为肖尔东加油鼓劲,形成了统一战线。这些相互关联的要素围绕电影主干叙事展开,又有其各自不同的扩展,这些要素看似游离故事主线之外,实则丰富了故事的叙事线索,丰满了人物形象,助推了剧情的发展。
        三、能指链功能结构下的情感表达
展示架制作
        符号矩阵是具有先验性的文本解释工具,矩阵中的符号根据索绪尔的理论,是由表示听觉印象的能指与表示概念意义的所指结合而成。能指与所指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且
不能相互独立,而是符号的一体两面。法国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指出:“能指并不仅仅是为意义提供一个外壳、一个容器,它还能构建意义,使其具有特殊含义,并使它发生。”[7]拉康认为,符号的任意指涉性来自于不同能指之间建立的秩序关系,而所指则退到其后,成为时隐时现甚至不为人察觉的存在。[8]相较于所指,能指具有优先性以及空无性,这样一来,单一能指与单一所指的对应关系随之被打破,能指的指涉会滑动至下一个能指,所指所代表的概念意义也就不再固定而具象,滑动状态下相互关联的不同能指被统称为“能指链”。
        马拉松作为影片《了不起的老爸》中最为重要的能指贯穿全片,并向一定的方向滑动,从而形成第二层能指——参加过马拉松赛事的三个人物(肖尔东,肖大明,邢云),而第二层能指又以其他线索向同层或第三层能指不断滑动。
        在第一层能指中,父亲肖大明反对儿子肖尔东跑马拉松,而是为他规划了未来从事“盲人”钢琴师的职业道路,并且在家境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勒紧裤腰带”为他购买了钢琴。肖尔东为了避免和父亲起冲突,也会假意练习钢琴、参加钢琴比赛,但其内心对于马拉松的热爱远胜于钢琴。当马拉松训练和钢琴比赛冲突时,他果断优先选择参加马拉松训练。这印泥盒
时影片中出现了阶梯这个符号意象,父亲在同事的帮助下十分吃力地从上往下搬运钢琴进入家里,暗示了父亲情绪的下沉与未来“盲人”钢琴家职业道路的事与愿违。而同样是这个阶梯的意象,当肖尔东使计把父亲反锁在家自己偷偷出门参加马拉松比赛时,导演给到的镜头是肖尔东从下往上攀爬阶梯,显示出主人公高昂的人物情绪及其对马拉松比赛的向往;另外一个有象征意义的细节元素是父亲肖大明的发型。在影片一开始,肖大明留着一头凌乱的中长发,跟出租车司机的身份略有违和。肖大明在成为出租车司机之前也有着吹小号的音乐梦想,让儿子学钢琴也可以说是延续自己的音乐梦想。而凌乱的中长发象征着肖大明在现实生活中不曾忘记的音乐梦想。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0:36: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960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符号   理论   愿望   故事   客体   实现   结构主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