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

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
晋代名医陈延之说:“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为师解经者,针灸随手而行;非师所解文者,但依图详文则可灸;野间无图不解文者,但逐病所在便灸之,皆良法,但避其面目四肢显露处,以创盘(检测卡)为害耳(《医心方》卷二)。”可见灸法在我国古代颇为盛行。由于它比针法更加安全而且容易掌握,几乎达到人人能够施灸治病的程度,因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医学界在应用和研究针灸学术当中,注意力比较集中于针法,而对灸法的发掘、应用和整理研究则很不够。有鉴于此,艾草堂特别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便供大家学习。
一、灸法源流
关于灸法的起源,古代文献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一般都认为它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很可能是在氏族公社时期。宋高保衡等《新校备急千金要方序》说:“黄帝欲创九针,以治三阴三阳之疾,得歧伯而砭艾之法精。”可见古人也认为灸法起源于原始氏族公社时期。我们的祖先,早在北京猿人时期就已懂得用火,以后又掌握了取火的方法这正好为发明灸法创造了必要条件。艾,这类易燃植物自古就在我国广大土地上到处生长,先民们采干艾引火是理所当然之事。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记载西戎的卜法:“以艾灼羊髀骨,视其兆,谓之死跋焦。”以此印证我国殷商
以前的甲骨卜法,大概也是用艾作燃料。在我们的祖先早就对艾有所认识的那样历史条件下,把燃烧的艾团用于医疗方面,是完全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
有文字历史以来,在文献中最先提到灸法的,当推《左传》。它记载公元前581年医缓给晋景公诊病时说过“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这样一段话。后世虽然对“攻”、“达”二字有不同的理解灸”这个字,在现存文献里,以《庄子·盗跖篇》最早提及。据记载孔子劝说柳下跖,碰了个大钉子,事后对柳下季说:“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孟子·离娄篇》里也曾讲过:“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显然指的是艾灸。从这些记载里,可以推想出在春秋、战国时代灸法是颇为盛行的,所以非医家在引喻射事时亦多用灸法作譬喻。   
我国最古的医学论著《黄帝内经》,记载灸法就更多了,而且还有许多篇中提到艾,也证明当时盛行的是艾灸。《素问·异法方宜论》还讲到灸法的起源地域,:“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也。”这说明灸法是适应我国北方人民的居住条件、生活习惯和发病特点而产生的。
“灸焫”二字是烧灼的意思,如汉许慎《说文》云:“灸,灼也,从火”;隋唐杨上善注《黄帝内经太素·知方地》云:“焫烧也”;唐王冰注《素问·异法方宜论》云:“火艾烧灼,谓之灸焫”。这种烧灼
灸法,在古代应用的很普遍,古文献中提到的灸法多为这种灸法。       
灸法从三国时代以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曹翕(曹操之子)点火加热装置所著的《曹氏灸方》七卷,是最早出现的灸法专著,可惜已经亡佚。两晋以后,很多医书都把灸法摆在一个重要位置。唐王焘撰《外台秘要》,弃针而言灸,更足以说明灸法在古代之被重视值得提出的。我国敦煌卷子中的《新集备急灸经》残卷(伯希和氏目26 75)至迟是在唐咸通三年(682),依照刊本抄录者,题有“京中李家于东市印”可证;这说明,我国早期的刊本,就有了灸法专著。
随着灸法的专门化,也就出现了专门施行灸法的医师。如唐韩愈的《谴疟鬼》诗云:“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昌黎先生集》卷七)。”宋张杲《医说》中,也曾有“灸师”之称。元杨维桢赠艾师黄中子的古乐府云:““艾师艾师古中黄,肘有《补注明堂方》,笼有歧伯神针之海草,箧有轩辕洪炉之燧光。针窠数穴能起死,一百七十、铜人孔窍徒纷庞。三椎之下穴一双,二竖据穴名膏肓,百医精兵攻不得,火攻一策立受降。金汤之固正捣穴,快矢急落如飞。梅花道人铁石肠,昨日二竖犹强梁,明朝道人步食强,很黄很的动态图580期风雨晦明知阴阳……(《铁崖先生古乐府》卷六)。”这是对于艾师的很具体的刻画。
除灸师专门掌握施灸技术以外,非医者对于灸法也并不陌生。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二十九卷云:“吴蜀多行灸法”;宋“太宗病亟,(指宋太祖)往视之,亲为灼艾(《宋史·太祖本纪》);宋苏东坡写有《灼艾帖》,李唐画有《灸艾图》,都证明灸法在唐宋之际流传甚广。
约自南宋末叶,灸法在大人先生之门,已不太受欢迎了,宋闻人耆年《备急灸法》所载:“富贵骄奢之人,动辄惧痛,闻说火艾,嗔怒叱去”云云,正是反映了这一情况。元明以来,灸法的地位更加下降到针法之下,这个情况,恰与唐王焘编《外台秘要》时相反。迨至清道光年间,统治者干脆在太医院内取消了针灸科。由于烧灼灸法确实疼痛,使人临医畏灸、再加上士大夫阶级反对它,所以它在发展过程中就不能不向无痛的方向改进。南宋窦材在施行烧灼灸时采取麻醉法,明初以来把灸法发展成为雷火针(或太乙针)的形式,正是表达了这种趋向。
记载灸法的书籍、除医经、方书及各家的综合性针灸书以外,还有不少灸法专著。唐崔知悌《骨蒸病灸方》一卷(今存于《外台秘要》、《苏沈良方》等书中),《黄帝明堂灸经》三卷(即《太平圣惠方》卷一百的单行本),宋闻人耆年《备急灸法》一卷,宋西方子《明堂灸经》八卷,宋庄绰《灸膏肓俞穴法》一卷,明末叶广祚《采艾编》四卷,清吴亦鼎《神灸经纶》四卷,清雷丰校补《灸法秘传》一卷,等等,都是现存的灸法专书。另外,还有一些专门介绍太乙针的著作。       
二、多种多样的施灸材料
古代灸法虽然以艾灸为最多,但也常常针对不同的的疾病,而采取其它材料来施灸。兹就文献中见诸记载者,条述于下。
1.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绒作为施灸材料。艾最早见于《诗经·王风》:“彼采艾兮”,古代又称为冰台、医草、灸草、病草、黄草、海草、艾蒿、家艾。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作为施灸材料的艾叶以柔嫩而又陈久者为最好,所以宋苏颂《本草图经》说: “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暴干,经陈久者方可用”。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卷十七则认为:“其五月五日亦好,仍不及三月三日者。”又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关于艾绒的制法,李时珍又云:“拣取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罗去渣滓,取白者再捣,至柔烂如绵为度。用时焙燥,则灸火得力。”
从古代这些主张里,关于施灸用艾改性沥青稳定剂,我们可以得出五条要点:①采的艾叶要嫩,因此以春季采集者为最好;②放置的时间要久(陈旧);③艾叶要干净,没有杂质和灰尘;④艾绒要捣得烂细;⑤艾绒要干燥。
2.加药艾灸:是在艾绒中掺进某些药品,以之施灸。通常掺进的药品,多为芳香药物及易燃物质。如宋寇宗奭《本草衍义》提到,在艾绒中“入石硫黄,为硫黄艾,灸家用”。清顾澄《疡医大全》卷八则有掺入麝香、木香、雄黄等的记述。
此外,由于疾病的不同,也往往掺入其他药品,因病而制宜。例如,《说文·义证》引《北齐药方碑》云:“巴豆和艾作炷,灸疮。”又明朱棣《普济方》卷四二三记载,治瘰疬结核“用巴豆一枚去皮心,艾叶一鸡子大,相和捣烂,擘碎爆干,撚炷灸疬子上三壮即止”。《医心方》卷八引陶氏足肿“末巴豆、虻虫少少杂艾为灸炷”。《千金翼方》卷二十四瘰疬“以艾一升,熏黄如枣大,干漆如枣大三味末之,和艾作炷灸之,三七壮止”。《千金要方》卷二十九治瘰疬破溃者,将花与艾叶”等分合捣作炷,灸疮上百壮”。《普济方》卷四百二十治水肿“用甘遂为末,同作艾炷”,在脐心隔蒜灸之。明朱权《寿域神方》卷三治犬咬和瘰疬,用“熟艾,穿山甲细剉黄土炒,斑蟊不拘多少,为细末,以熟艾捣和合习,每一啮伤处用乌臼叶贴疮口,灸十四壮”。又明龚延贤《寿世保元》卷十心痛,“取两手肘后处酸痛是穴”,“即用艾入水粉,揉烂为炷,每处灸五壮”,水粉就是铅粉。《针灸大成》卷七灸聚泉穴治咳嗽,“如热嗽,用雄黄末少许和于艾炷中灸之,如冷嗽,用款冬花为末和于艾炷中灸之。”还有将别的物品掺入艾绒而施灸的办法,如明朱权《寿域神方》记载:“破伤风搐搦,角弓反张,用人耳中垢,不拘多少,纸上焙干为末,
入熟艾中和匀,做成小艾炷七个或十个,灸患处(引自《医方类聚》卷二十四) 明初以来的雷火神针(或太乙神针)的施灸法,也是加药的艾灸,仅仅操作方式不同而已。
上述各种加药艾灸对我们很有启发,使我们认识到灸法决不是单纯的热刺激,施灸物质的药理作用不容忽视。
3.硫黄灸:是用硫黄作为施灸材料,而疮瘘的方法。这种方法,早在宋初王怀隐等编的《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就有记载;“其经久瘘,即用硫黄灸之。灸法:右用硫黄一块子,随疮口大小安之,别取少许硫黄,轨道交通系统于火上烧之,以银钗脚挑之取焰,点硫黄上,令着三五遍,取脓水,以疮干差为度。”同时代编的《医心方》卷十六引《龙门方》、《救急单验方》等书,则谓“石硫黄末量疮口中,以艾灸立验”。元齐德之《外科精义》卷上;把这种灸法名之为“硫黄灸法”。
4.灯火灸:是用灯心草蘸油点燃,在患病小儿身体上焠烫的方法,江浙一带称为打灯火。《本草纲目》卷六云:“灯火,主治小儿惊风、昏迷、搐搦、窜视诸病,又治头风胀痛。视头额太阳络脉盛处,以灯心蘸麻油点灯焠之良。外痔肿痛者,亦焠之。”该书又引《小儿惊风秘诀》云:“小儿诸惊,仰向后者、灯火焠其囟门、两眉际之上下;眼翻不下者,焠其脐之上下;不省人事者,焠其手足心、心之上下;手拳不开,目往上者,焠其顶心,两手心。撮口出白沫者,焠其口
上下,手足心。”这种灸法所用的油,据李时珍云:“凡灯惟胡麻油、苏子油然者,能明目治病。”
清陈复正《幼幼集成》对这种灸法评价甚高,认为是“幼科第一捷法”,“能疏风散表,行气利痰,解郁开胸,醒昏定搐”。
5.桑枝灸:是用燃着的桑树枝以施灸,以之疮疡。明李梃《医学入门》云:“桑枝灸法,治发背不起,发不腐。桑枝燃着,吹息火焰,以火头灸患处。日三五次,每次片时,取瘀肉腐动为度。若腐肉已去,新肉生迟,宜灸四围。”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讲的更具体,主张“用新桑木,长七寸,劈指大,一头燃着向患上灸之,火尽再换。每次灸木五六条,肉腐为度。”
《本草纲目》把这种灸法叫做“桑柴火”,认为除治背痈以外,还适用于“阴疮、瘰疬、流注、臁疮顽疮”等。据说对于未溃的,可以“拔毒止痛”;高能镍碳超级电容器对于已溃的,可以“补接阳气,去腐生肌”。清吴尚先《理瀹骈文续增略言》认为这种方法可治风痹名为“桑枝针”。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2:19: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1945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灸法   记载   认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